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乳腺癌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的临床观察相关论文范本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乳腺癌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03

《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的临床观察》

本文是关于乳腺癌相关论文范本跟胸带和临床观察和乳腺癌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王芳卢虎强

【摘 要】目的探讨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对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使用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固定患侧,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固定方法固定患侧,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渗血、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使用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进行固定,可明显促进术后恢复,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胸带;临床观察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8.12.06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one-piece arm supporting pectoral girdle among patients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 WANG Fang,LU Hu-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new one-piece arm support pectoral girdle on reducing the complications of postopera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MethodsDividing 120 cases of postopera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equally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immobilized on the affected side with a new one-piece arm supporting pectoral gird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fixed on the affected side using traditional fixation methods.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mong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extubation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complications such as bleeding and subcutaneous flui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postoperative use of a new one-piece arm supporting pectoral girdle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y of extensiv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Breast cancer;Pectoral girdle;Clinical observation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35~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呈现显著上升态势,随之带来乳腺癌手术患者数量逐年增加[1].乳腺癌根治术是针对乳腺癌患者采取的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也是乳腺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根据患病乳腺情况,术中通常会切除整个患病的乳腺连同癌瘤周围5 cm宽的皮肤、乳腺周围脂肪组织、胸大小肌和其筋膜以及腋窝、锁骨下所有脂肪组织和淋巴结.为了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伤口加压包扎,患肢制动尤为重要.全国各地不同医院术后都会采用各种固定方法压迫固定以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以往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先用弹力网套固定压迫胸部伤口敷料,再用三角巾悬吊以固定患肢,腋窝放置引流管,对局部加压、包扎、固定,促进术后伤口愈合.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术后恢复水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通过长期临床应用发现使用传统固定方法并发症多见,因此,通过反复探讨、多次实验、大量临床实践,制作了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本文选取我院肿瘤外科乳腺癌术后患者,就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与传统固定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其应用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处于乳腺癌早、中期,符合手术条件、初次手术.(2)基础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脑血管病、房颤等病史,未服用活血药、抗凝药、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3)自身营养状况良好,家庭关系和睦.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9~70岁,平均(42.9&plun;7.5)岁.试验组: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3.6&plun;7.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内均放置引流管,覆盖无菌纱布,外层敷1~2层棉垫,再用医用胶布固定上述敷料.

对照组使用传统固定方法,先用筒状弹力网套套在整个胸部以固定并压迫胸部手术部位敷料,再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固定,以制动患肢.记录手术部位引流管24 h引流量,直至每日引流量<10 ml,拔除引流管.

试验组使用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患侧上肢置入胸带的肘托内,胸带尾部绕胸廓一周加压固定胸部辅料,与胸带头部内侧伸出的半条胸带汇合,以子母调节扣相接,肩带由患者背部健侧绕过患侧肩部,系于胸带肘托部位以悬吊上肢,腕部通过固定带与胸带固定一体.根据固定松紧情况调整胸带调节扣长度达到满意效果.同样根据引流液量至每日引流量<10 ml时拔除引流管.

1.2.1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的制作

1.2.1.1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的制作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左、右胸通用,如图1所示,成品冠状面呈“人”字.主体材质选择粉红色婴儿用纯棉软布,肩带以双层棉布内衬棉絮制成,胸带调节扣为三排金属环调节扣,胸带调节扣b与胸带b之间以条状松紧带相接,肩带调节扣为金属日字扣.按尺寸又分为特大、大、中、小4种型号(本文图片均以大号为例).(见图1).

1.肩带;2.胸带一;3.胸带二;4.腕部固定带一;5.胸带调节扣一

6.胸带调节扣二;7.肘托;8.松紧带;9.腕部固定带二

10.肩带调节扣;11.弹性纱网

图1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平面图

1.2.1.2固定方法手术完成后先将患侧胳膊放入肘托内,将胸带一绕胸部一周与胸带二通过胸带调节扣一、二相连,肩带绕过健侧肩膀与肩带调节扣相连,固定完毕,根据需要、卧床时可以将肩带解开,只使用胸带,进行手臂功能锻炼.下床活动、进食等时,同时使用肩带、胸带.如图2所示.

图2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示意图

1.2.2术后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活动手指及腕部,做伸指、握拳、转腕功能锻炼;术后第1~3天,进行上肢等长收缩,患侧做肘关节屈伸运动锻炼;术后第4~7天: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术后第1~2周:皮瓣基本愈合后开始做肩关节活动,前后摆臂,皮瓣愈合不良、存在皮下积液者继续固定患肢,加强换药直至皮瓣基本愈合;术后第7~10天内不外展肩关节,不以患侧肢体支撑身体;术后第10天左右:开始做抬高患肢、手爬墙等锻炼.整个功能锻炼计划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一般每日3次,每次10 min,要求患者独立完成[2-3].

1.3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引流管拔管时间、渗血、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

术后第3天开始皮肤触诊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液体,引流管引流量>10 ml/日.

记录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算出平均拔管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日以上换药时敷料仍存在渗血、渗液例数.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等于0.05.

2结果(表1)

表1两组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拔管时间

(天,x&plun;s)渗血、渗液皮下积

液(例)皮瓣坏

死(例)

对照组607.6&plun;1.216106

试验组605.4&plun;0.8620

统计量11.8161)5.5962)5.9262)4.3863)

P值<0.050.0180.0150.036

注1)为t’值,2)为χ2值,3)为χ2c值

3讨论

乳腺根治术创伤大、出血多、切除组织多、皮肤缺损大、植皮皮瓣易坏死,引起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是患侧上肢的过早活动使皮瓣与下层组织剥离,乳腺癌根治术后要使皮瓣成活,首先是使皮瓣紧贴在胸壁上.除手术因素所致的术后引流不畅外,术后切口用弹力网套缠绕,由于压力不均使皮瓣不能紧贴胸壁和胸部创面,或者因患者体型肥胖、包扎过紧使切口受压过度,血液循环不良等也是造成皮下积血、积液的原因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导致皮下积液量进行性增多,皮瓣长期处于游离状态,不能与胸壁建立血运联系,进而造成皮瓣坏死,创面愈合困难.而伤口裂开、渗液、皮瓣坏死、感染、延迟愈合,延长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甚至延误后续的辅助放疗、化疗等的进行,以致影响到最佳综合治疗效果及预后.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皮下积液的发生是乳腺外科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临床工作中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各种方法以达到局部加压、包扎、压迫及患肢制动,以减少渗血、渗液、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4-8].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不同的产品均存在不同的缺点,如固定不完全、患肢制动效果差、皮肤受压、不良反应多、尺码无法因人而异等,上述缺点使乳腺癌患者术后依然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我科以往术后常采用上述传统固定方法,创面填塞纱布后再用弹力网套包扎法,三角巾悬吊固定患肢.虽然患者术后恢复水平、并发症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的影响、术者术中的处理、手术创面的大小、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心理因素等,此次纳入的患者样本在尽可能排除上述因素干扰的前提下进行对比,得出的结果仍有统计学差异,故与传统固定方法相比,该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优势显著.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诸多优点,其吸取传统固定方法的不足之处,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可减少渗血和皮下积液,有效预防患者不自主患肢外展引起的皮瓣移位,尤其患者在平卧、活动时患肢仍紧紧固定在患侧,固定完全、彻底.因患肢固定在肘托内,但并没有限制腕关节的活动,术后24 h后可指导患者做握拳伸指、屈腕伸腕和屈肘伸肘运动,促进患者手术部位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试验组术后带管天数缩短,拔管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说明切口愈合时间加快,拔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研究结果证实,因上肢制动有效消除因肩部活动所致的胸壁和皮瓣的移位,皮瓣和胸壁间隙最大程度的缩小,减少了皮下积液的发生,促进皮瓣与皮下组织的贴合再生,促进皮瓣成活.

该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主体材质选择婴儿用纯棉软布,此种材质质软、透气性良好,和皮肤亲密接触后不会引起局部皮肤过敏、皮疹,破溃等不良反应.肩带为双层棉布加棉絮制成,可有效减轻肩部压迫,预防损伤、安全可靠.平时使用时穿戴方便、舒适、美观、大方,卧床时,可以将肩带解开,只使用胸带,床单元不凌乱,下床活动、进食时,同时使用肩带、胸带.其可根据不同胸围选择规格、调节大小,仅用到棉布和调节扣,可清洗消毒、循环使用,物美价廉,另外,其还可用于上肢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固定.

全国每年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随之而来的是手术患者数量的增加,患者对术后的恢复期望值的增高要求跟有利于术后恢复且低廉的新产品产生,新型一体式托臂胸带的产生减少了传统固定方法多带来的并发症,既弥补了其他固定带的不足,又继承了其优点,与时俱进,为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带来福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柏尚柱. 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1): 253-256.

[2]余玲霞.护患协同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0):93-95.

[3]暴彩霞.品管圈在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规范率中的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7,31(4):313-314.

[4]夏蜀凤,岳叶丽. 自制功能康复装置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 (21): 3232-3233.

[5]刘雅,李静.乳腺癌术后患肢固定支托带的设计和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6):11.

[6]李冬梅,黄施,高妍.乳腺癌术后多功能上衣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6):95.

[7]尚红梅,王海燕.乳腺外科功能锻炼宣传画册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设计与应用[J].新疆医学,2016,46(8):1035-1037.

(收稿日期:2017-11-25)

(本文编辑冯晓倩)

乳腺癌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上述,上文是关于胸带和临床观察和乳腺癌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乳腺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乳腺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