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工匠精神类有关论文如何写 和工匠精神背景下内刊编辑素质的提升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工匠精神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01

《工匠精神背景下内刊编辑素质的提升》

本文是工匠精神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和内刊编辑素质和工匠精神背景和提升类论文如何写。

摘 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提倡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背景下,作为内部刊物的编辑,只有不忘初心,传承工匠精神,做学者型编辑,全面提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树立职业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加强职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措施,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不断提高期刊办刊质量,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发挥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作用.

关键词:工匠精神;内刊编辑;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6-0086-05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1].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一提出,在国内渐成燎原之势,并入选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2017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工匠精神”做了进一步阐述——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2].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3]至此,“工匠精神”已多次出现在国家治国安邦的文件之中,被赋予了更新、更深的时代内涵,显示“培育工匠精神”的诉求,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4].

2016年10月,“倡导工匠精神,做学者型编辑”成为中国编辑学会第17届年会的主题.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出版管理司司长周慧琳在题为《倡导工匠精神,做学者型编辑》的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工匠精神,对编辑工作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精益求精、精雕细刻,努力打造最优质的出版产品,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5]中国近代编辑出版史从实质上说是魏源、梁启超、蔡元培、张元济、陆费逵、叶圣陶、邹韬奋等著名编辑家、出版家的实践史.他们为科学知识的普及、文化教育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以及国民素养的提高做出突出贡献,在维护国家和民族文化、近代文化传播、与作者交往、服务读者、编好书的文化责任等方面,为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者做出表率.

查阅近年来以“工匠精神”为关键词的论文,不难发现,各行各业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论述,其中也不乏图书、行业期刊、学术期刊等出版行业编辑人员,针对工匠精神的概念范畴、起源演变、价值作用、新媒体融合及培育传承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但是涉及内部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研究论文尚少,学界多重点关注公开出版物,而忽视内刊存在的问题.内部刊物(简称内刊),即内部资料性出版物,2015年2月发布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中是这样界定的:指在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单本成册或连续性折页、散页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目前我国出版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有数千种,仅武汉市就有1 13家经正式批准登记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作为我国传统期刊的一种,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虽没有公开出版刊号,但是发展历史悠久,数量庞大,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针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特殊性,如何结合编辑实践,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不断推出精品期刊,仍是一个值得研究者共同探讨的课题.

一、内刊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一)内刊编辑的工匠精神

内刊编辑与工匠有着许多一致和共通的地方,在出版物生产过程中需要编辑像匠人一样依靠人的技艺,严谨、耐心、专注、坚持、敬业、锲而不舍地对每一篇论文、每一期期刊等精神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追求将品质做到极致.目前,校对软件在识别中文语词差错方面具有优势,而且校对速度快、开放性好、适应性强,能显著提高编校工作效率,但其在识别格式差错、逻辑差错和数量大小、知识信息、思想观点、政治见解等差错方面,几乎无能为力.由于校对软件存在误报和漏报的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代工,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所以利用计算机校对软件处理原稿或排版文件后,每一篇稿件都需要编校人员像手工业者劳作一样,逐字逐句逐一甄别,判断处理.编辑的工匠精神融化贯穿在编辑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作风等各个层面,其效用结果体现于所发表论文的学术价值、期刊的整体学术品位等内在含金量的高低,以及编排校对、装帧印刷质量等外在形式的“零误差”.

(二)内刊编辑的学术精神

编辑的工匠精神还应该体现在学术精神方面.编辑担负着积累学术、传承文化的使命,要崇尚学术,提升学术修养,发扬工匠精神,立志做学者型编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长河中,得以不断丰富和传承,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耕耘在文字之上的编辑工作者劳苦功高.这些影响较大的著名编辑,同时又是杰出的学者.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编辑学先行者孔子对《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进行整理: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一字千金”的编辑家吕不韦,主持编《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史称“杂家”.近代,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的社会活动家胡愈之,学识渊博,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是新闻出版界少有的”全才”.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除手编《中华教科书》、出版期刊外,还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华大字典》《辞海》《四部备要》(重印)等要籍,总计出版各种书籍两万种以上.这些出版大家不仅在出版工作中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完美与极致,相继推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哺育和影响了中国几代文化人,而且在各自研究的学术领域也取得卓越成就.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曾指出:“编辑要熟悉一门或几门学科,才能做好相关专业图书的编辑工作,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书稿审读和加工,不熟悉相关学科恐怕很难有发言权.”[8]学者型编辑对书稿的加工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加工,还是要通过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看懂”作者写了什么,从而判断稿件学术质量的高下,更重要的是从专业的角度对书稿的布局谋篇、标题设置、文字风格等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见,使书稿质量得到飞跃式的提高.

(三)工匠精神和学术精神相互包容、相互促进

著名编辑家乔还田认为,学者型编辑与精品出版物有着突出的因果关系.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学者型编辑离不开学术精神和学者的底蕴,工匠精神和学术精神是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9].这就要求编辑兼具某一学科领域的学识素养和编辑出版行业的学识素养,凭借广博的知识结构、深厚的文学修养、扎实的文字功底,对作者的书稿进行精雕细琢地修改、加工、润色,使作者的思想创新或技术革新的成果,更加集中、更加精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当前我国一部分内刊编辑距离学者型编辑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自身的学术水平不高、编辑策划能力不强,对于稿件的学术质量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稿件的编校加工达不到润色提高,以及缺少工匠精神等.2016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坚守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觉的进程中,编辑出版工作者担负着光荣而又艰巨的责任与任务,要坚定文化自信,以学者型编辑为目标,从工匠精神和学术精神两个维度修炼自己,提升自己.

二、践行工匠精神,全面提升内刊编辑素质

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始终是编辑需要不断增强的核心素质.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是不可或缺的,它们直接决定了出版物的水平与层次,决定了能否生产出优秀出版物.

(一)文化素质:既博又专、博中求专

工匠精神意味着对职业的专注、执着、坚持,这是“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只有内心笃定,心无旁骛,凭借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不断积累优势,才能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编辑工作是文化工作,编辑的文化素质构成包括基本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训练、开阔的知识视野、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科学的思维方式、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先进的学习方法.内刊编辑要提升文化素质,做到“术业有专攻”,首先应该是一名“专家”,要专于编辑学、专于出版学,还要具备某一学科领域的学识素养,对于这一行业、专业有深度的研究,并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很多优秀的医学编辑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对医学某一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少儿图书编辑面对的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要了解孩子们心理发展水平和智力发展特点,就必须钻研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次,编辑是兴趣广泛的“杂家”,应该涉猎逻辑学、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传播学等与编辑学密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编辑只有拥有了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提出独具慧眼的策划方案,判断稿件的优劣,针对某一方面的前沿问题或焦点问题可以与作者深入地讨论和交流,在确定选稿标准,提出审定修改意见时表现出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独到的判断眼光,在评价取舍上赢得作者的信任,保证出版物的质量.

(二)专业素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诗经》中有一句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工匠精神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工匠精神对品质要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品质唯先,追求完美和极致,努力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总书记曾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正是有了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打造出来.”[10]这部文化精品何尝不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呢?邹韬奋谓:“与其敷衍,不如不办;如其要办,决不敷衍,我在职一日,必努力一日,宁愿卷铺盖,决不肯昧着天良敷衍.”近年,出版界着力提高出版质量,倡导发扬工匠精神,一批具有文化引领作用的标志性出版物陆续出版:大型综合性工具书《大辞海》《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推出的《宋画全集》《元画全集》、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陆续出版《史记》《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魏书》等.

编辑每天所面对的文稿都是全新的稿件,属于完全不同的思想产品,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三尺桌面上对稿件反复推敲、修改、加工整理,工作严谨细致,机械呆板.目前,许多内刊编辑部未按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编辑人员,编辑往往要承担初审、编辑加工、校对,发行等多项繁杂任务:内部期刊稿件来源单一,稿件内容雷同以及存在层出不穷的差错,编辑往往要承受定期出刊、稿源不足、质量不高等各种压力.因此,期刊编辑必须像工匠一样,时刻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站在作者的角度充分理解作者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内涵,经历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淬炼过程,使稿件在自己手中保留妙处、不失本色:经过调整充实、润色加工,斟酌字句的锤炼步骤,使主题更突出、结构更严密、文字更精练、文采更动人,作品价值进一步提炼乃至升华.从稿件内容到稿件格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勤查勤对,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而内部期刊的文稿通常是经过五审,六审,有的甚至七审、八审才得以刊发.论文出版之后,读者关注的只是作者和作品,作者关心的也是作品,很少有人会在意某一不起眼处署有编辑、校对的姓名,更不会了解他们在稿件刊出之前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

(三)政治素质:精准判断,严格把关

出版是党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的阵地,作为期刊编辑工作者,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是第一位的职责.首先,责任编辑要懂政治、讲政治.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办刊宗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要求,牢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宣传导向、创作导向、出版导向.严格遵守出版行政管理的重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使自己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切实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其次,责任编辑要具有政治认知能力.编辑对于政治形势的发展、社会的政治思想动态要有较高的认识和辨析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变化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政治敏锐性,对各类稿件中出现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进行正确的判断,划清真理与谬误、进步与落后、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界限:崇尚科学精神,提倡学术自由,鼓励学术争鸣:注重理论研究的原创性,应用研究的实践性和学术探讨的深刻性:坚持学术信念,坚守学术道德,反对学术不端,使出版物对消费者、对社会产生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更好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创新素质: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工匠精神还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墨守成规或是简单重复显然是与工匠精神大相径庭的.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都是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创新重新影响了世界.创新精神也是编辑活动的灵魂和生命.编辑活动是在不断创新中完成对精神文化知识产品的组织、生产以及传播.内刊涉及面窄,影响力小,认可度低,致使其稿源匮乏,在源头上制约了发展,导致其在低水平上徘徊,如何在形式、内容、表现方法上大胆创新,打破禁锢内刊发展的瓶颈,推出受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作品,是内刊编辑创新能力面临的最大挑战.另外,将作者创造出的初级的、待完善提高的半成品转变成完整的可传播的高质量成品,需要编辑想作者之未想,见作者之未见,以深邃的眼光从不同角度去审读作品,发现问题,突破旧模式,设计新形式,这也是创新精神的高度发挥.

三、内刊编辑践行“工匠精神”途径

(一)树立职业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工匠精神要求的是工作的返璞归真,在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中,体悟工作的乐趣,享受工作的快感.编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是难度很高的复杂性心智劳动.编辑工作需要“定力”,情不固则力不达,情不浓则远不达.内刊编辑工作更能考验一个人能否坚守理想.因为内刊虽然是按一定周期印制的连续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但是它既没有国家正规刊号,又不能公开征订、销售,仅局限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本系统或相关单位与人群间为指导工作、交流信息免费赠阅.受众面窄、社会影响力小,往往不受重视,但这并不等于此类出版物没有价值.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编辑的精神支柱,是成就事业的内在动力,决定着编辑的价值追求,支配着编辑的思想和行动.对于内刊编辑来说,只有正确认识到编辑出版工作不仅是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更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编辑工作虽是一项十分平凡的工作,但平凡中孕育着伟大.要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发扬甘于为人作嫁衣的奉献精神,心无旁骛地投身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中,将策划特色选题、组织优质文稿、打造精品刊物作为历练成才的舞台,在干事创业中生动地诠释编辑的核心价值观,无愧于社会对编辑出版职业的尊重与期望.

(二)加强职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工匠精神要求工匠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技艺,从而实现完美与极致的追求.科学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新技术在不断涌现,时代要求编辑持续性学习,紧跟学科前沿.一是加强编校业务培训.编辑要主动参加国家新闻出版要求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学习出版实务与经验介绍、出版相关法律法规、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以及互联网+与出版发展等内容,对编辑的知识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改善知识结构,加强编辑间交流学习,有效提升编辑业务水平.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编辑要结合本职工作自觉学习有关新闻出版的法律法规,学习行业国家标准,比如标点符号的用法、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新华社公布的禁用词等:自觉向字、词典学习,向权威编辑类书籍、期刊学习.同时经常关注时事政治,对于新提法、新要求、新精神等要特别留意.三是向资深编辑学习.许多编辑部拥有一批业务精湛、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资深老编辑,他们在编辑工作中摸爬滚打数十年,有着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宝贵的经验、惨痛的教训,值得年轻编辑不断学习、挖掘和积累.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措施

内刊编辑部应当按照《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公正的、透明的、有效的编辑工作管理机制和激励措施.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探索符合出版工作特点的内刊编辑的绩效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激励机制,同时绩效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相配套,二者相得益彰.建立期刊的质量检查规范,对期刊内容、编校、设计、印制等质量进行抽查,对于质量检查中认定为优秀的编辑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造成质量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要予以相应的处罚.通过完善务实的管理规范,客观、公平地评估编辑个人的综合素质,保障编辑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提升编辑策划能力和实操能力,促使编辑自我的价值实现,保证编辑部人才的合理储备和快速发展.

四、总结

工匠精神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价值追求,编辑工匠精神是工匠精神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敬畏意识,一种专注细致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更是我国出版编辑工作者代代传承的韬奋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作为内部期刊的编辑,只有不忘初心,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血脉,将严谨、专注、坚持、敬业的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地加强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的修炼,才能不断提升编辑修养、提高策划能力、文稿统摄能力及文字的驾驭能力,使自己成为适应出版行业发展的优秀“匠人”,实现工匠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扬.

工匠精神论文参考资料:

抗战精神论文

精神科护理论文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论中国精神的论文

中国精神论文2000字

大学精神论文

综上所述,本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内刊编辑素质和工匠精神背景和提升方面的工匠精神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工匠精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