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教学论文范文数据库 和意象,打开文学教学的一扇窗以鲁迅文学作品意象教学为例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学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17

《意象,打开文学教学的一扇窗以鲁迅文学作品意象教学为例》

该文是有关教学论文范文集跟意象和文学作品和扇窗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李旭东(特级教师)

文学作品追求物象与心境的融合,借物象来表现作者的情意,或随意于象,或象外有意,或寓意于象.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将客体的物象与主观的心境融为一体,就是意象.

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理解分析作品或质疑解析作品,第三个环节是师生合力探究文本的真意并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其中,第三个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准确探究文本的真意呢?意象教学,是打开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一扇窗.当下,语文教师普遍感觉教学鲁迅先生的作品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说教的多,学生阅读理解难度大.针对此种现象,我在阅读教学中,以意象解读为教学路径,常常能让学生较为轻松地理析探究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常以自然平实的白描手法描绘自然、叙写生活,看似自然平易的白描,常常隐喻着丰富的意蕴,先生笔下的这些自然现象虽是表征性的意象,但其中包含着先生对民族、对社会的深度思考,以丰富的意象表达出民族精神.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根据这些不同类型的意象,探析隐喻,探寻象征,就能引导学生抵近鲁迅先生的人格精魂.

一、随意于象,探析文学作品的隐喻性意象

我倡导“语言为本,文化为真”的“本真语文”,语言为文学作品的载体,而文化则是作品的精髓,语言描绘出的文学意象,具有表意、抒情及教化等多维功用,表意是意象的表征,抒情是意象的真谛,教化是意象的意旨,这就是语文教育“以文化人”的文化力所在.文学作品常常在表征的形象中融会情意,在情与意的熏染中得以“化人”.阅读教学,正是指导学生阅读感悟文学作品描绘的意象,在对意象的欣赏中,探析隐喻,进而得以教化心智.

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常常借助具体的物象合理隐喻,随意于象,隐喻中藏有深意.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时,以少年闰土颈项上套着的“银项圈”这一小小的意象为教学切口,在阅读中指导学生探析其隐喻的意旨.阅读小说《故乡》,学生都会对闰土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刻画主要人物闰土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均十分鲜明,鲁迅先生在刻画少年闰土形象时,特别用心地描绘了少年闰土颈项上套着的银项圈.学生初读时,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为了让学生有意阅读此处,我指引学生在深度阅读时圈画出描写“银项圈”的细节.学生圈画后发现,描写少年闰土时刻画了他颈项上的“银项圈”,在描写闰土的孩子水生时也点到“银项圈”,此时,我要求学生探析刻画少年闰土颈项上的银项圈的写作用意.

有学生分析道:小说这样刻画少年时期的闰土—一“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在这段细节描写中,我读到的是闰土父亲对他的爱,同时也是长辈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闰土的生活能好起来,能过得比他们好.

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但是,闰土父亲这样的爱是建立在依靠神佛的基础上的,作为心愿,这是一种美好的表达,而这样的理想寄托只能是一种虚幻的、脱离现实的表现,是终将背离愿景的.所以,在事实面前,闰土经过近三十年的辛苦麻木生活,最终苦成了木偶人.

两位同学的探析,让课堂教学抵近了鲁迅先生创作的意旨,借助“银项圈”这一意象打开了解读《故乡》的一扇窗.《故乡》中的闰土由一个少年英雄历经近三十年的生活磨难变成了一个木偶人.这不仅是辛亥革命后农村的衰败给农民带来的灾难,更主要的是封建的人伦纲常,这种精神的束缚使得农民一代代由“少年闰土”变成“中年闰土”,而这恰恰借助少年闰土颈上的“银项圈”给予了合理的诠释.

为了深入文本肌理,我继续引导;刚敢于同学们分析了鲁迅先生有意描绘少年闰土颈上的这个圈——银项圈的原因.银项圈表达了闰土的父亲以及全家对闰土的疼爱,又是全家对闰土的祝愿,寄托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是一个美好愿景的寄托的物象.同时大家还认识到,银项圈是闰土全家在神佛面前许的愿,这是麻木的思想表现,所以,银项圈又是一种象征,象征了封建观念、封建礼教、封建思想,也是精神麻木的表现.如果从哲学范畴来认识银项圈的话,一个圈,是圈定,是限制,是一种束缚,所以,银项圈还是一种封建思想的束缚.就生命的传承而言,虽然银项圈寄寓了闰土父亲及全家人的希望,但在麻木的思想状态下的希望只能是落空的,闰土的命运和生活将和闰土的父辈、祖辈一样,回归到一个圆之中,这一圈走过之后,只是悲惨麻木生活的轮回而已,所以,闰土的命运只能比他的父辈们更差,更悲惨.鲁迅先生对银项圈的描绘并没有因为闰土的成熟而放弃,而是继续在闰土的下一代身上进一步描绘.小说在刻画水生时这样写道:“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少年时期的闰土颈上是“明晃晃的银项圈”,鲁迅先生为什么将水生颈上的银项圈拿掉了呢?

在紧扣“银项圈”的探析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激发,阅读理解越来越有深度,同时,对文本的解析也多元了起来.同学们认为:闰土“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水生“颈子上没有银圈”,这两处白描都是鲁迅先生的生花妙笔.闰土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麻木生活,苦成了木偶人,水生的生活怎样呢?鲁迅先生希望水生能有一种不同于“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生活,能有一种脱离封建束缚的生活,能有一种带着美好理想的生活.

我在教学《故乡》时,没有过多地分析人物形象,仅从“银项圈”这一特定的意象进入文本,指导学生深度阅读,探析出随意于象的隐喻意旨,学生也从中阅读到了鲁迅先生借“银项圈”来诠释的精神隐喻.

隐喻性意象是随意于象,看似随意的白描,内中旨趣却是无穷的.阅读教学便是指导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意象中得以人文教化、精神浸润.所以,阅读文学作品不仅是解析意象,还应该借助意象的解析深入作者的精魂,在作者的精魂中体验、感悟、陶冶,形成个体独特的文学人格,这就是“以文化人”,语文教育的文化力就在于此.

二、象外有意,探索文学作品的想象性意象

文学作品是一个变幻的瑰丽世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其中探骊得珠呢?文学欣赏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不妨借助丰富的想象性意象,在象外探有意,尽赏文学之魅力,让学生“好之”“乐之”.

象外有意是想象性意象,通过浪漫而瑰丽的文学想象,给世界万物以生命意识,表现出“人”的精魂.我在教学苏教版九下的最后一个单元时,没有采用《雪》四人谈》的主题教学,而是将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和《野草》《死火》三首散文诗整合在一起,形成“鲁迅散文诗”专题阅读,探索了一条专题阅读教学路径.

教学中,以《死火》为范,探索散文诗《死火》的想象性意象.我首先示范欣赏《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洁,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为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这首散文诗借助丰富的想象,借助冰谷中的死火形象作为意象,寄寓着热血青春的“人”的精魂,显现出不愿在冰谷中苟且偷生而宁愿“碾死在车轮底下”的人格精魂,这种“毫不摇动”的牺牲精神正是鲁迅先生追求的“人”的精魂.这样的想象性意象,在鲁迅先生的《雪》《野草》等散文诗中都有,同学们不妨采用老师解读《死火》的阅读方式来阅读课文《雪》,借助想象性意象,在象外探有意.

学生即刻自主阅读欣赏《雪》,而后,在全班展示《雪》的意象鉴赏.在学生欣赏不到位的情况下,我继续拓展资料,补充欣赏:鲁迅先生在散文诗《雪》中有这样的描写:雪是孤独的雨.“雪”为什么是“孤独的雨”呢?我们不妨跟着作者的经历和思路历程走一番.因为和进步的学生走在一起,当学生惨遭镇压的时候,走在学生最前沿的鲁迅先生也不知路在何方,不知运动的走向.内心的彷徨使得作者倍感孤独,希望自己能成为精灵的雨,但身居北平、处在孤独时期的作者,内心向往着升腾,向往着灿烂,无法排除的孤独感和向往升腾的力量,让作者只能以自我毁灭的形式,做“死掉的雪”“孤独的雨”.所以,作者写南国的雪,是在孤独期中拯救濒将死去的内心孤独的最好方法.作者回忆到南国的雪,寻找到了隐藏在心灵深处的那个故乡,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南国,有着美好的记忆,有着美好的家园,但这一切都是虚景,现实的情景是朔方的雪.不管现实形势和处境多么艰险,只要能从心底坚韧起来.顽强起来,积极起来,抗争起来,升腾起来,未来就一定是最美好的.所以,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是浸透了作者血的歌诗,是内心呐喊的歌咏,是其不屈人格的写照.

这大段的教师独白,让学生明白了“雪”是散文诗中的意象主体,在这样的意象主体的框架中,构架了“南国的雪”和“朔方的雪”两个截然不同的意象,在不同的意象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作品的精妙之处,进而深度阅读作者的精魂.在课堂欣赏了《雪》之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野草》,借助丰富的想象性意象,探索鲁迅先生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精魂.

这是一堂专题阅读教学课例,以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雪》为教学文本,打破了教材的主题教学安排,采用了“鲁迅散文诗”专题阅读的形式,以鲁迅先生的三首散文诗为例,以解读想象性意象为文学欣赏的切口,指导学生从意象解析的角度探胜散文诗的独特之处.

三、寓意于象,探究文学作品的象征性意象

不少文学作品借助象征体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托物言志,借物寓理,寓意于象.象征是化抽象的精神品质为可感的具体形象的写作手法.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紧抓象征性意象,并以其为突破口,指导学生阅读作者的精神世界,带领学生与作者灵魂对话.

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我要求学生完整阅读鲁迅的两本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在指导阅读《药》时,引导学生特别探究了《药》的结尾部分.鲁迅先生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深刻反省了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但在理性反思吃人的社会的同时,也在作品中借助一些意象表达出了一点理性的乐观的欢颜.他说:“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我将如此的“曲笔”理解为鲁迅先生借助小说中的象征性意象来寄寓对社会特有的深思.鲁迅先生将小说的启蒙性与正视人生的真实性、洞察社会的深刻性以及无与伦比的艺术性进行了完美的融合.所以,鲁迅在小说《药》的结尾处用瑜儿坟头的花环给人们一点亮色,但这样的欢颜犹如“死神嘴边的笑”,充满着悲怆和绝望.花环原想表明革命还有后来人,可是瑜儿的母亲却以为是瑜儿显灵,革命性的前瞻和革命者母亲的封建性在强烈的对比冲突中是无法融合的,而这样的沟壑则是当时革命的悲怆.在这样的氛围中,乌鸦的大叫直飞冲上苍天,在死寂中带来了死静.“花环”这一象征性意象本来想给革命者一点慰藉,但“乌鸦”这一象征性意象又给小说带来了无限的死寂.小说《药》中的主人公就是“华”和“夏”,华夏隐喻的就是中华,小说的主题正是表达出思想启蒙者与启蒙对象之间的无法沟通,革命者寻求救国拯民的药,民众则是寻求救命强身的药.可悲的是,在两种不同的理想中,革命者的血竟然成为民众治病的药,如此“花环”给小说带来的一点亮色,岂不正是鲁迅追求的象征性意象.

另外,在指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时,我在教学设计中将“圆圈”的意象作为教学的切口.小说中阿Q画的圆圈好像是写实,但其实是双关,圆圈是一个死刑判决书的画押符号,但另一个含义则是阿Q对画的圆圈不圆的懊恼,阿Q被抓进监狱时并不懊恼,但画押时因画得不圆却显得那么懊恼,潜意识中国民堕落的本性成为了荒诞的国民性弱点,所以,阿Q画的圆圈也就成为了小说写实与象征的同构.

鲁迅先生在很多作品中都借用了这样的象征体来表达隐喻的象征意义,只有透过时代和鲁迅的思想来解读鲁迅作品,才可真正而深刻地认识鲁迅先生的思想精髓.曾对鲁迅先生做过这样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而鲁迅先生的这种“最可宝贵的性格”常常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当读者阅读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时,只要用心解读作品的意象,在深刻的意蕴中就能品鉴到鲁迅的精魂.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这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内心独白,也是对文学价值的精辟论述,文学具有什么价值呢?文学能改变人的精神.鲁迅先生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借助丰富的意象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更多的是借助意象积极引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从而培养博爱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养成健康、乐观、尚德、博爱的人格,这就是鲁迅先生作品中意象的教化功能,而意象的教化功能才是意象的根本性的功能.

一个意象,就是文学作品的一扇窗,意象教学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打开了一扇绮丽之窗.

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综上而言,上文是一篇关于意象和文学作品和扇窗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教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