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教学心得论文范文集 跟从运用语言文字上审美《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心得方面论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学心得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23

《从运用语言文字上审美《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心得》

本文是教学心得论文范文素材和《故都的秋》和语言文字和教学心得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高级中学 许德凤

教学《故都的秋》时,我设计了“四问”:“作者写了些什么”“他是怎样写的”“他还可以写哪些事物”“他为什么这样写”.我的课堂由作者“写什么”“怎样写”“还可怎样写”等迁移到“为什么这样写”上.教学之后,我忽然生出这样的反问:学生为什么要阅读散文?我这样教学散文合适吗?许多老师的散文阅读课堂,每每会陷入结构分析、手法探索的境地中,或者在所谓的鲜活的人物情感、细腻的人物感受上徘徊.很少有人反思:散文阅读的真正意义何在,从哪里人手,向哪里深入.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经典散文.郁达夫洋溢在《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寂寞”的情感,也是学生难以体会的.教学应该从哪里人手?——我带领学生尽量从“运用语言文字”上去审美.

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故都的秋》作为散文名篇,向来被称作“点染平常景物,抒写平民情怀”的典范,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典型.教学《故都的秋》时,我首先让学生对“语言文字”好奇,引导学生在阅读伊始就深入思考:想想作者会写什么?为了做好这个环节,我先进行了个铺垫,和学生一同聊关于秋天的诗文,让学生想——读过哪些写秋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常用哪些写法等.之后,我才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读《故都的秋》.我让学生全面猜想:想想作者会写些什么,他会怎样写?

是啊,郁达夫会怎样来写故都的秋天呢?和杜甫的《登高》有一样的感叹吗?和日本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有一样的情调吗?是会写“故都”之“故”,还是写故都之“秋”,还是写故都之秋中的“我”?课堂上学生们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之中.

散文是表现作者主观感情、再现特定审美取向、洋溢着高雅文学气质和特殊的人生态度的文体.《故都的秋》中,所谓的故都之“景”秋,其实是作者之“心”秋.《古文都的秋》中所努力表现的“种种衰亡的生命”恰恰是他对生命满怀感伤与哀怜的情感态度,所以《故都的秋》之中,有着深重而悲凉的情感氛围.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有悲凉的美感,这与作者身上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也跟作者的身世性格、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关.但学生们在猜想《故都的乖时,多没有达到这个层面.因此,我意识到,阅读《故都的秋》还是需要老师主动积极的引领.

猜想之后,我让学生初读课文并分组讨论:说说作者写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是散文阅读的“形”,也是最基础的阅读任务.《故都的秋》会写些什么?这也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应该解决的.

课文中,郁达夫首先写了秋景.北国之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故都之秋的总评、基调.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选取了故都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意在表现“清”“静”和“悲凉”的特征.从散文“形散”层面上看,作者的秋景选材又多是零碎的.比如秋晨庭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等似是信手拈来,却有个共同的特点——“清”“静”和“悲凉”.我们看这一段——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铺了满地,从声音、气味、触觉、情思上来“透视”.这时的秋景是“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槐树落蕊形成的画面是多么悲凉、灰暗、感伤啊——而这也正是作者内心的写照,是《故都的秋》“不散”的神.

“作者写了些什么”,还意味着“怎样写”.从“怎样写”来看,作者所写的故都之秋似乎散乱;但“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形成了散而不乱之景致.——因“神”在!这样,“形”与“神”之间的“桥梁”——写法,就进入了阅读视野.散文阅读,其实是透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功夫.课文中的秋景材料以多种表达方式来呈现,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多种表达方式又有多种观察角度,这样写秋色、议秋意、品秋味,就极有章法.最后作者用“秋感”将其所写联系在一起.而这也正是这篇散文的主要特征之一.

《故都的秋》是生活散文的代表,也是生活散文写作的“示范”.当学生弄清了《故都的秋》“作者写了些什么”之后,我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他是怎样写的”.我希望学生能够“看到”《故都的秋》“形”与“神”之间的“桥梁”艺术.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是从声音和色彩两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作者精心地选择、分辨了秋天的色彩——青天(蓝绿)、蓝朵(蓝色)、落蕊(灰白)、秋草(暗)、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这些秋色多为冷色调,从而绘出一幅清冷、阴沉的秋冷画面,品位极高;又选择了秋声,也相当精致,这秋声涉及鸽声、帚声、蝉声、风雨声、人声……秋色是“清”“冷”;秋声则是“静”“寂”,秋景显得相当精美: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之日,在寒意阵阵的秋风之时,伴着衰弱的蝉声和着哨鸽的呜叫以及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是怎样的一种静,这是怎样的一种寂啊!郁达夫一向主张“要把隋感渗入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故都的秋》的美丽在于它质朴、深沉,故都的秋景已融人了郁达夫的生活,融人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故都的秋》是学生写作散文的优秀“例子”——我还从“写”的艺术的领取层面来设计写作借鉴的环节.《故都的秋》可写的东西应该很多,但作者却只写了这些“声”“色”.于是,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深入研究“他还可以写哪些事物”.

其实,作者写了些什么,是由作者的性情、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和审美趣味决定的.《故都的秋》中,作者从秋色和秋声两个方面描写了故都的秋——秋晨庭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描写相当成功,值得审美借鉴.

当学生领略了冷清的色彩,听到了微漠的秋声,我让学生思考,作者还可以写哪些事物来表现北国之秋“凄清”“冷清”“透人肌骨的冷”?学生认为,可以写塞北之冷、长城之秋、故宫之冷落、北京长安街上的众多车流等,但这与作者所处的境地相适么?这和作者的立足点相适么?古人云:“要看云山拍天浪,开窗放人大江来.”这样一审美,学生们发现,《故都的秋》写的秋景其范围就是“院子一座”——所听所观所感所想,从左右写到东西,从上下写到内外!《故都的秋》的“窗口”,多么美妙精致的选择啊!

“深秋枫又红,秋去留残梦,我心付诸于流水,恰似落叶飘零……”当和学生一同认知了作者“裁剪”的精致后,我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并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郁达夫为什么会把秋景写得如此“冷清与寂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然后“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墙边蓝色的牵牛花.他从最寻常景象中看出“物哀”体验.即便是“北国的槐树”之落蕊,他也写得凄美得很——“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当这美丽被清扫去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细腻而独特的体验、感受,多是忧郁而凄美的.这样的美感,也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味得到,才能表现得出.——他把故都的秋写得那么“清”“静”和“悲凉”是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的.从个人经历看,郁达夫3岁丧父;17岁时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漂泊异国十年.有人认为,这十年,他饱受屈辱与歧视,寂寞孤独,抑郁善感.在创作的中期,他一直提倡“静的文学”,崇尚“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为什么会“遁世”?原因还与社会状况、个人遭遇有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写于动荡的1934年,即民国二十三年,这一年,福建事变失败;这一年,溥仪在长春就任“满洲国”皇帝,帝制重演;这一年,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元首;这一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此时的中国,经历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试想,如此动荡不安的生存环境,抑郁孤独的作者面对故都之秋怎能不生发出一片悲凉伤感之情怀?所以,《故都的秋》一开篇作者就说故都之秋是“清”“静”和“悲凉”的——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作者有特别的“忧伤、郁闷、落寞”,他只能选择特别的“清”“静”和“悲凉”的北国之秋景来抒怀.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学习国文是为了“尽量运用语言文字”.他说:“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他强调,如果没有这种运用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的“生活缺陷”.因此,教学《故都的秋》,其重心应该是探究与审美语言文字运用上的经验与智慧.

教学心得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归纳上述:该文是关于《故都的秋》和语言文字和教学心得方面的教学心得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教学心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