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成语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跟成语典故运用刍议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成语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11

《成语典故运用刍议》

本文是关于成语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成语典故和刍议和运用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摘 要:成语与典故有区分,亦有联系.成语典故不仅承载着古代文化精髓,更能贴切地传情达意.具体而言,成语典故能够表达委婉含蓄的思想感情,也能与历史文化发生联系使诗文产生凝重感,还能构成优美的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关键词:典故;成语;凝重感;联想;想象

不管是今人还是古人,名人还是凡人,只要写诗作文,免不了要运用成语典故.即便不写诗文,只要阅读欣赏文艺作品,也要接触到成语典故.就是阅读译成中文的外国文学,还是会碰到成语典故,因为译者常常喜欢使用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一般都连说,细细推究,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的.成语是经过长期语言实践形成的一种固定短语,精炼且富有表现力.有的是古代寓言的概括,如“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等;有的是历史故事的浓缩,如“草木皆兵”“破釜沉舟”等;有的是作品中名言警句的摘录,如“一鼓作气”“百战百胜”等.典故是指有关国家的典章制度、掌故等.掌故就是旧事,旧例.人们在运用成语典故时,并不怎么仔细区分,因为两者有交叉现象,像“破镜重圆”“狗尾续貂”“合浦珠还”等,虽属用典,实兼具成语作用.可以说,成语(不含现代新形成的成语)都属用典,而用典不一定指成语.例如,《窦娥冤》中的“东海孝妇”“苌弘化碧”“六月飞霜”都是用典,由于这些典故使用效率不高,还未提炼为成语.

古代诗文作为文化遗产和创作成果,值得我们学习、欣赏和继承.、鲁迅对此都有过精辟的论述,他们的作品中也经常录事用典.如《清平乐·六盘山》中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连用“长缨”“苍龙”两个典故,表达了红军战士渴望杀敌,驱逐日寇的急切心情和强烈愿望.鲁迅先生的许多杂文用典更是俯拾皆是,如《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儒术》等.甚至说明文,如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单》也多处用典.可见,成语典故为文人创作不可或缺.仔细辨来,运用成语典故进行创作,委实好处不少.

第一,用成语典故更适合于表达委婉含蓄的思想感情.1933年,白色恐怖笼罩神州大地,为了悼念战友,向世人揭露反动派残杀青年作家的罪行,鲁迅写了《为了忘却的记念》,里面三处用典,含义深远.其一是“硬气”和“迂”的柔石让想起了他的同乡方孝孺.方孝孺为了争这一个姓朱的该当皇帝,反对另一个姓朱的当皇帝,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还因此连累了数百人,实在是太“迂”了些.但他那威武不屈的“硬气”,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正是在这一点上,鲁迅把他和柔石联系起来.同时,运用这一典故还有更深的含义,就是用朱棣的残暴无道来影射反动派残杀青年作家的罪行,既要鞭挞反动派的统治,又要在文网严密的国统区发表,不借助用典就不能达此目的,不借助用典就不足以抒情述意.其二是用《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说明国民党反动派与手段毒辣、心地阴险,必欲把正直爱国人士赶尽杀绝的秦桧毫无区别.三是从自己“记念战友没有写处”,懂得了向子期《思旧赋》只有寥寥几行的缘由,将自身的心情与处境同向秀相比,委婉地向世人昭示的残暴统治与司马氏靠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毫无二致,都是历史上万方多难、八表同昏的最黑暗的年代.再如,清末改革派诗人魏源在林则徐禁烟失败,清镇府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对禁烟人士杀的杀贬的贬的情况下,满怀愤激之情写的《史感》,其中之九末联是:“拾遗休学杜,徒惊绛灌汉公卿”,就用了两个典故:前句用杜甫.拾遗是职掌讽谏的官,杜甫在唐肃宗时任左拾遗,忠心为国,勤勉国事,屡上谏章.后句用贾谊的故事.“绛”指绛候右丞相周勃,“灌”指太尉灌婴,他们都是汉朝的公卿元老.当时贾谊年少有识,对政事多有建言,结果遭到这些重臣的诋毁,被谗放逐.这两句是说不要像杜甫那样向朝廷进谏吧,不过白白地招来公卿大臣们的猜忌打击而已.表面是消沉话,骨子里全是牢骚愤激之言,等于是说清廷毫无指望,在这背后展示出来的是清王朝的极度腐朽.这就是用典的“妙处”.

第二,采用成语典故直接与历史文化发生联系,从而使诗文产生凝重感.“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用的是隋朝灭陈的典故:隋朝大军兵临城下,而此时荒淫无耻的陈后主仍不思朝政,终日和宠妃张丽华寻欢作乐沉醉歌舞.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巧妙地借用了“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是指大军压境,“楼头”是指荒淫无耻,六朝覆灭的历史事实就这样被精妙地浓缩在四个字中.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但赋予它更为广阔更为精辟的思想内容,杜牧似乎只是在责怪商女无知,而王安石却是直接指桑骂槐,意在言外:歌妓们至今还在唱着亡国的靡靡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也如那“后庭”之人,也是这般地沉湎酒色,醉生梦死.如要避免和六朝一样的历史悲剧,那么更弦易辙,行富国强兵之策就是势在必行了.以深刻的议论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对社会现实的真知灼见,使诗文的内涵更加深厚凝重,耐人寻味.再如,在帝国主义纠合各国反动派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颠倒的六十年代初,写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中,连用“蚂蚁缘槐”“蚍蜉撼树”“西风落叶”“飞鸣镝”等典故,对各国反动派的大合唱投以鄙夷的目光,憎恶的申斥,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伟大气魄和豪迈气概,使人感受到这首政治抒情诗厚实的内容和磅礴的.这就是用典的“好处”.

第三,采用成语典故还能构成优美的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1956年写的《水调歌头·游泳》里,设想三峡大坝建成后,“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巫山云雨,早就见于宋玉的《高唐赋》,而这里翻用旧典,熔铸新意,借指三峡大坝上游的滔滔江水.“当惊世界殊”,想象更丰富,形象更优美,仿佛神女在俯瞰神州大地,看到昔日峡陡流急,江涛激荡的景象消失了,呈现出一片广阔谧静的湖面,从而露出了惊奇欣喜的神情.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丽的画面!唐朝诗人李贺也是善于用典的名家,在《李凭箜篌引》中连用了“响遏行云”“江娥”“素女”“女娲”“神妪”“吴刚”“月兔”等典故,通过活跃的形象思维和情感投入,使种种非现实的优美意象联翩而至,人间天府神山,感人感物感神,展示出神奇美妙的音乐世界,读者只有伴之以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才能完美无缺地欣赏到诗人匠心独运地创造的那个完整的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这就是用典的“灵处”.

古人的诗词文章,本来用字就很精炼,若引用典故,更显得词约意密,更能吸引后人的品读鉴赏.通过了解这些录事用典的出处,采用联想与想象、比较与比照的方法,就能领略作品丰厚的内容,高尚的境界,奇妙的理趣.这就是用典的“雅处”.当然,我们欣赏成语典故,并非提倡作文写诗一定要用典,更反对那种为了炫耀自己知识渊博而在诗文中堆砌典故,不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而是煞费苦心,着意雕琢,结果使诗文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这种用典不能给人以美感,起不了感染作用,即使在讲究用词来历的古代也招致不少批评,称之为“掉书袋”,何况在提倡文章“明白如话”的今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责编李平]

成语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结论,这篇文章为大学硕士与成语本科成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成语典故和刍议和运用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