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临床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基于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探析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临床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5

《基于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探析》

本文是临床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跟鼓膜和中耳炎和置换术类论文范文检索。

摘 要:目的:分析在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过去几年间我院收治的46 名中耳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依次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其中22 名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24 名研究组患者接受耳内镜鼓膜置换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治疗整体有效率为68.18%,研究组患者治疗整体有效率为87.5%,研究组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实施.

关键词:中耳炎;耳内镜鼓膜置换术;临床疗效

作为耳鼻喉科中的常见疾病,中耳炎的病因可分为免疫反应、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方面,其临床表现多为耳鸣、耳内闭塞感、听力下降、耳痛,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的听力就会有所下降.本文选取将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分别采取常规和耳内镜鼓膜置换术治疗,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现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报道.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过去收治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6 例,在入院后患者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中耳炎,本次研究是在患者及其家属已知且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的.其中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18 例;年龄在13~5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41&plun;5.13)岁;病程为2 个月~2 年不等,平均病程为(7.63&plun;0.65)个月;所有患者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耳鸣、耳痛、耳闭塞感、听力下降等症状.根据患者选取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分别为22 例和24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P>0.05).

2、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治疗,其具体措施如下:采用1%丁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利用耳内窥镜观察,在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切开鼓膜,行1.5mm 弧形或放射性切口操作,并利用中耳负压吸引管将鼓室中的分泌物吸尽.采用5mg 地塞米松和4000IUα-糜蛋白酶对鼓室进行冲洗,冲洗干净后在切口中利用置管器置入通气管,并进行引流操作.当手术操作结束后,还需要细菌培养鼓室积液,然后根据具体的化验结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还需要配合只用黏液稀化剂和糖皮质激素,在三个月后拔管.

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的不同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的是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听力恢复正常,鼓膜愈合良好,声导抗为A 型;有效指的是患者的听力有所恢复,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鼓膜稍有混沌,活动较好,声导抗为A/C型;无效指的是患者的听力和临床症状都没有变化,甚至出现加重趋势,声导抗为B/C 型.

4、统计学方法

结果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 检验,P<0.05 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参照组22 例患者中,6 例(27.27%)显效,9 例(40.90%)有效,6 例(27.27%)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68.18%(15/22);研究组24 例患者中,8 例(33.33%)显效,13 例(58.33%)有效,2 例(8.33%)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7.5%(21/24).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由于参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对于中耳炎,百度百科介绍为: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中耳炎疾病主要会导致咽鼓管功能发生异常,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产生相关病理生理变化,在近几年来,中耳炎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如果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性耳聋现象.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临床治疗中也逐渐使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治疗.当前在临床中还不能完全确定其发病机制病因,但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炎局部感染、变态反应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一旦人体的咽鼓管受到阻塞之后,就会导致鼓室封闭,外界空气不能顺利的进入到中耳当中.而在中耳中原先存在的气体就会逐渐被黏膜吸收,导致其出现负压状况.随着黏膜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就会漏出血清,鼓室中出现积液,进而导致其出现病理变化,表现为杯状细胞增多、上皮细胞上期和化生增厚.通过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能够建立中耳通气,并引流出耳中积液,咽鼓管功能逐渐恢复.同时利用这种治疗手段,也能够准确、细致的观察和诊断出较小、早期或具有一定隐蔽性的病变位置,治疗效果显著,也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治疗安全性较高.

在本次调查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组患者采用耳内鼓膜置换术治疗,其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87.5%,要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8.18%.

综上所述,在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耳内镜鼓膜置换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魏兴梅,陈彪,崔丹默,郝欣平,陈树斌,王杰,李永新,Rosenfeld RM,Shin ,Schwartz SR.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应用指南(2004 版修订)[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23(08):454-472.

[2]夏忠芳,王智楠,徐忠强,崔珑,魏翠芬,刘艳,黄芳.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咽鼓管咽口形态及功能的观察与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3):929-931.

[3]许敏,高伟,李晓媛,韩宇,陈阳,卢连军,邱建华.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成形术的疗效比较[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11(01):63-66.

临床论文参考资料: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上文总结,上文是一篇适合鼓膜和中耳炎和置换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临床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临床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