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农业产业化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基于美国的经验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农业产业化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7

《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基于美国的经验》

本文是关于农业产业化类本科论文范文跟农业产业化和经验启示和融资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摘 要:农业是立国之本,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融资体系不健全一直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桎梏.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存在政府财政支农投资有限、合作性金融组织亟须改革、商业金融机构呈收缩趋势、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最后在借鉴美国农业产业化融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力求为中国建设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美国经验;乡村振兴

DOI:1013856/jcn111097/s201809034

1引言

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强则国强、农业兴则国兴.产业则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兴农、强农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是指通过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以促进传统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产业化发展对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的“抓手”作用.近年来,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尤其是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中面临的发展难题.当前,解决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发展难题,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也具有深远意义.

相比于中国,美国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其农业产业化建设经过不断发展与探索,已经日臻成熟.长期以来,美国结合自身劳动力资源不足且偏高的基本国情,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化、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农业产业化融资等重要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此背景下,本文系统总结了美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战略的发展经验,剖析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力求为中国建设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

从已有文献来看,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两大方面:①关注国外的农业融资体系对中国农地融资制度的启示.李蕊(2014)通过分析美国联邦土地银行法律制度经验,提出促进中国农地融资制度构建的建议\[1\].惠献波(2013)在比较分析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地融资政策的基础上,分别从贷款主体、资金来源等方面归纳出中国构建农地金融制度的政策启示\[2\].刘杨(2012)也总结了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应当尽快完善国内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制度等政策建议\[3\].②关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金融供给体系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借鉴.鞠荣华和何广文(2012)在对美国的农业金融供给体系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可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借鉴的经验\[4\].申秀清和修长柏(2012)在总结美国、法国和日本3大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扩大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投资规模等建议\[5\].雷德雨和张孝德(2016)借鉴美国、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提出中国应在农村金融支持下,因地制宜地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6\].郭磊(2015)在剖析美国家庭农场信贷供给体系之后,提出中国应当着力构建分工合作、覆盖广泛的信贷组织体系\[7\].戎承法和李舜(2012)在介绍美国、西班牙农业合作社融资特点等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8\].

综合上述文献可知,相关研究多关注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融资体系对中国农地融资制度、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启示;相比之下,鲜有研究总结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为中国如何构建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言献策.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产业化体系以及相应的融资体系.通过分析美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经验,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对于解决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的发展困境、完善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意义深远.

2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现状

21商业金融机构借贷资金

现阶段,中国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借贷资金是农户生产资金的主要来源.然而,中国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加之农业生产率不高,农业产业的投资收益偏低,直接导致一些商业性金融机构减少了支农借贷资金(表1),造成农业产业借贷资金不足,延缓了农业产业发展进程.

随着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户借贷资金的需求不断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农户贷款总数额逐年增长,贷款总额从2006年的975425亿元迅速攀升至2015年的6123894亿元.在这期间,农户贷款占金融机构下放贷款比例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415%提升至2015年的692%.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户贷款总额增速较快,但相比之下,农户贷款占商业性金融机构下放贷款的比例增长略显缓慢且仍处于偏低水平,至今仍未达到10%.不仅如此,农户贷款总额中还有相当数量的资金并未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22政策性金融支农资金

单一地依赖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借贷资金显然不足以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政府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的支农资金,不但能弥补商业性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为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将支农资金集中于农业产业补贴和农业产业科技研发,可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财政支出大部分资金倾向于大城市工商业,政策性金融支农资金的比例不足10%(表2).2008年,中国财政总支出6189535亿元,政策性金融支农资金为448659亿元,财政支农比重仅为725%.随后,财政支农比重虽有小幅提升,但比重仍未达到10%.

在政策性金融支农资金中,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副产品科技创新的资金也并不多.其中,用于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出所占比例大约为203%~376%,用于农业产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支出所占比例大约为07%~12%.从政策性金融支农资金所占的比例来看,政府对于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比较有限,且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也值得商榷.

23现阶段农业产业化金融发展体制

中国现存的农业产业化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产业投资资金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其业务范围不宽,且随着大批资金投向城市工商业,涉农服务投资逐渐减少.在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中,由于正规的金融机构不能完全解决农业产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所以民间资本成为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农业产业融资体系中仍然以官办机构借贷资金为主,且限制民间资本投入,在多年的农业产业发展中,这种金融体制已经展现出它的弊端.中国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种农业产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各不相同,现存单一的金融体制并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综上所述,官办机构借贷资金为主的农业产业融资体制发展失衡及民间资本投入受限,是农业产业化资金不足的体制障碍.

24农村资金流失和信用体系

农村“失血”、资金大量流失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本就捉襟见肘的农村资金由于各种原因大量外流,并未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虽然广泛分布在各个县、乡镇及下辖农村,但其主要业务为吸纳存款,并非向农户借贷资金,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大型国有银行借贷重点向大中型城市倾斜,导致县乡及以下地区的办事网点数量减少,残留的县乡及以下地区的办事网点也主要是吸收存款,用于借贷的资金少之又少.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6月,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4家国有银行其下属县级银行的存贷比都低于全国存贷比,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低6%、中国农业银行低5%、中国建设银行低18%、中国银行低26%.

信用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阻碍之一.农村金融体系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户的法律观念淡薄、信用观念不强及担保意识较弱,均反映出中国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不仅如此,农民能用于担保借贷的资产较少,达不到金融机构下放贷款的最低要求,导致农户融资更加困难,阻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3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落后的核心问题在于缺少资金注入.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制以来,农业产业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国家金融机构下放贷款和农民自筹资金等,产业资金来源固定,形式单一,且现有的融资渠道对于农业产业的资金注入不足,并不能填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缺口.

31政府财政支农投资有限

中国加入WTO以来,农业产业结构亟须调整,农业基础设施、产业规模、产业的竞争力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有较大差距,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和扶助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持续加大财政方面的支农力度,但是支农投资占财政支虽出的比例却不断下降,2005—2007年支农比例为13%~15%,2008—2011年减少至12%,2012—2015年减少至11%.

因此,当前应适当提高政府财政支农投资比例,着力提升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突破融资困境,实现农业产业高速发展.

32合作性金融组织尚不完善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主要面向农业、农户,近年来,全国近一半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经营亏损、利润返还困难等问题.1996年起,农村信用社开始按照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经营活动,但并没有取得实际性的成绩.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合作信用社,仅仅吸收其内部职工的入股,并没有通过稳定原有社员和吸收新社员来扩大规模,导致合作社实际上变成了一个股份化产业\[9\].

现阶段,中国农业产业大多数仍是“单打独斗”的局面,在市场的竞争中常处于下风,产品上下浮动明显,且经营模式单一,招商引资更是困难.在此形势下,可通过加速农村合作信用社改革,完善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

33商业性金融机构呈收缩趋势

农副产品存在生产周期长、储存运输困难等特点,使得农业企业不但要抵抗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要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与此同时,目前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扶持不够,且很多农业产业的规模不大,企业融资能力不足.农业商业金融机构的发展整体呈现收缩趋势,虽成立了农业发展银行,但由于其机构网点的设置问题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其职责很难有效地执行.近年来,农业商业金融机构个数较2010年年底减少了近1/4.尤其在中国中西部地区,金融供给区域失衡现象突出,商业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34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

农业生产由于其天生的风险随机性,常面临不可预知的重大经济损失.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对于农业产业的稳定意义重大.目前,中国农业保险普遍面临保险种类少、保险费用高,农户投保理念差、投保率不足等问题.对农户而言,“信天不信保”的侥幸心理仍然存在.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保险体制,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农户和企业的经营风险,保障农户—企业的联动发展.

4美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的经验

41财政支持做后盾

美国作为发达的现代化农业强国,其农业产业一直处于基础地位.但由于农业本身存在弱质性,导致其并不能吸引足够的资金供其发展,因此,政府和政策性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至关重要.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已具备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政策性融资体系,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美国的财政总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支持农业发展,近年来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扩大为30%~50%.美国政府通过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宏观调控,将从政府接收的资金发放给农业产业相关部门;为了确保农场主的权益,美国政府还推出了一连串的农业产业补贴政策.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的《农业调整法》为确保美国财政支农资金的合理运用提供了法律基础,此后,虽然美国的农业法案经过多次修改,但是美国财政支农资金从未削减.从美国的实际经验来看,国家财政是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后盾.

42农业合作社起关键作用

农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中作用非常重要.农民和农户本身存在的弱势性催生了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美国农业合作社于20世纪初建立,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农业合作社体系.美国农业合作社前期由政府拨款投资,后期政府逐步撤资,转由农场主接管,使其成为真正服务于农业、归属农民所有的合作社机构.

现阶段,美国农业产业大约有农业合作社近3000家,90%左右的农民都参与了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生产的农副产品占据全国生产总量的八成以上,且大部分用于出口国外.具体做法如下:第一,美国政府在推出保护农业合作社的政策的同时,对其融资问题极其关注,在各项税收上都做出了大幅度的减免,包括个人所得税、投资税、财产税等,各农场主需要缴纳的税收因此大幅减少,使得更多的资金注入到农业合作社.第二,吸纳新社员购买社员资格或者股份等其他形式的资产,合作社盈利后按比例给社员分成,但是这部分资金并不直接发放给社员,而是继续投资给合作社,直至社员退出合作社后才发放给他;第三,农业合作社进行内部制度的创新,例如将社员投入的资金换算为股票上市,吸引外部资金流入,扩大农业合作社的经营规模.

43商业性金融体系为保障

美国商业性金融进驻农村地区,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商业金融体系是农业产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而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又为金融机构提供产业支撑.为此,商业金融与农业产业发展是相互相生的关系.

美国的商业性金融大致包括商业银行、个体贷款公司、私人放贷者等,主要为农业产业提供抵押和中短期贷款.其中,美国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负责发放贷款,且绝大部分是中短期贷款.商业银行在银行的政策鼓励下大力支持农业产业,一方面,美国联邦储备局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总数额中如果有超过25%的数额用于农业贷款,不仅可以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而且能享受政府发放的补贴和风险赔偿等;另一方面,美国有超过九成的商业银行都在农村地区设立办事网点,专门针对农业经营各种信贷服务.美国政府对民间金融机构管制严格,在规范其经营方式的同时,加强引导其对农业产业的投资,并适当降低借贷利率.美国的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债券和理财产品向社会筹措资金,并将之投入农业产业化.

44保险制度是重要支撑

受自然环境和市场风险的影响,农业金融向农业产业借贷资金往往要承受很大的风险,经常产生借贷门槛高、抵押高、借贷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业经营者为了降低贷款的风险和难度,选择购买农业保险来降低其所承担的行业风险.美国通过成立相关的农业保险公司,对农场遭受的旱灾、虫灾、涝灾等自然灾害给予赔付补偿.健全的农业产业保险体系保障了美国农业产业链健康发展.

美国农业保险体系从1939年发展至今,主体包括农作物保险公司、私营保险和灾害受损核查人.美国农业保险最初由政府主导,但是在财政方面赤字较大.之后美国将农业保险交由商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并推出相关政策法规予以支撑,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保障了公平性.美国出台了《农业保险法》《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法》,并设有主管农业保险的部门,对虫、雹、旱、涝等自然灾害进行补偿,对保险目标物、责任、实施方式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拓展新制度,为其农业产业的融资和正常发展提供了保障.综上所述,农业保险为美国农业面临各种风险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美国农业产业平稳发展离不开农业保险制度.

5建设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51基于政策性金融为融资体系提供政策支持

政策性金融支持包括支农减税、农业补贴、借贷担保、风险补偿等.从美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经验可知,美国农业产业化的大力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财政倾斜和政策支持.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也不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增大财政支农力度,制定农业保护性政策,帮助农业产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首先,以农业发展为核心,增加对农业产业各个项目的贷款力度和数额;其次,发挥农业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吸引农村资金的优势,放开借贷力度,反哺农业产业,促进农业产业融资体系持续发展;第三,制定相关的农业法,为中国财政支农资金的合理支出和运用奠定法律基础起到监督作用;第四,根据各地区的区域性差异,差别发放借贷资金的额度.

52基于合作性金融为融资体系提高资金利用率

合作性金融组织不仅能为社员提供储蓄服务,还能对其发放贷款,利用农业新技术和市场需求,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政府出面成立借贷担保单位为合作性金融组织提供信誉担保,降低企业风险,并且制定相关政策减少农户和企业需要缴纳的税收;其次,由中国人民银行给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提供借贷资金,在稳住原有社员的同时,吸引外部新社员的进入,不断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并提升其竞争力;第三,增加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的投资,不仅能增加成员的本金积累,而且能增加其年终分红;第四,建立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体制,合作性金融组织以购买股份的方式入伙农村信用社,由农村信用社向合作性金融组织发放借贷资金,既可以解决农村信用社股份资金匮乏的问题,又能提高资金利用率.

53基于商业性金融为融资体系扩展资金渠道

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难以满足农业产业的资金需求,需借助商业性金融拓展资金渠道\[10\].为解决中国融资渠道单一问题,首先,政府可对农业贷款数额占贷款总额30%的商业银行进行补贴或者实施税收方面的优惠,促使商业银行大力开展农业贷款项目和服务;其次,鼓励商业性金融组织通过发放抵押债券、信用债券和担保债券等各种形式的债券、推出新型理财产品来募集资金,保证商业性金融组织能够有更多的资金借贷给农业产业,同时在农村设立更多的办事网点,支援农业产业的融资项目;第三,鼓励中小型银行开放信贷额度,对于一些技术先进、经营规范的农业产业予以最大的借贷支持,保障其稳定有序地发展,还可通过适当降息的形式提高资金利用率;第四,由政府介入民间金融机构,鼓励其加大对农业产业的资金注入,并规范民间金融经营活动,降低借贷利率,通过与农户或企业之间签订协议,参与农业产业经营收入的分成.

54基于农业保险为融资体系添砖加瓦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企业,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产业融资体系,增强农业产业抵抗风险的能力.首先,政府支持和引导各种商业保险机构的组建,并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商业保险机构的发展,推动其向农村地区开展保险业务,开发适合农村的新型保险类产品,并予以财政上的福利支持,保证农业保险普及到家家户户;其次,实施新的农业保险服务后,购买保险时,农户只需支付一小部分费用,剩余的大部分费用由国家财政进行补贴,同时,为了防止乱投保等现象的发生,相关部门可对参保种类和参保数额予以规定;第三,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通过与其他保险机构共担风险,不仅减少了保险企业承担的风险,还能使农业产业获得更高的保险金额;第四,由国家财政支出资金来成立农业保险基金,扩大农业保险的赔付范围,提高农业保险的赔付额度.

参考文献

\[1\]

李蕊我国农地融资制度构建理路研究——基于对美国联邦土地银行制度的考察和借鉴\[J\].法学杂志,2014(7):7990

\[2\]惠献波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及经验借鉴\[J\].南方金融,2013(12):5761

\[3\]刘杨中国农地融资制度建设构想——基于发达国家实践的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641

\[4\]鞠荣华,何广文美国农村信贷供给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11):6164

\[5\]申秀清,修长柏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1):4649

\[6\]雷德雨,张孝德美国、日本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6(5):5054

\[7\]郭磊美国家庭农场信贷供给体系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15(5):139143

\[8\]戎承法,李舜美国、西班牙农业合作社融资的经验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4):6266

\[9\]周小琪农村金融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1922

\[10\]张峰,肖文东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2015(5):6974

(责任编辑肖时花殷华)

农业产业化论文参考资料: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

农业杂志投稿

农业论文

农业机械期刊

农业期刊

农业期刊有哪些

本文点评:上述文章是适合农业产业化和经验启示和融资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农业产业化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农业产业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