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音乐作品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挖掘音乐作品到提升音乐课堂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音乐作品范文 类别:研究生论文 2024-02-16

《挖掘音乐作品到提升音乐课堂》

该文是音乐作品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与挖掘和课堂和音乐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徐 蕾

( 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 浙江 杭州 311121)

摘 要:静观近几年的音乐优质课发现,老师们越来越注重对音乐作品的挖掘,作品挖掘的越深给予学生的就越多.在挖掘作品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整节音乐课给予学生深层次、更高的音乐体验和学习.

关键词:作品挖掘;教学环节设计

2015 年,交响序曲《御风万里》这节课从余杭区初中音乐教学课堂评比一等奖到杭州市初中音乐教学课堂评比一等奖,经过整个备课团队的一次次研磨,这节课一次次地蜕变.接下来就以《御风万里》一课为例,从作品挖掘、教学环节设计这两点的变化进行对比,介绍整节课是如何提升的.

一、深挖作品,发现精髓

1. 余杭区比赛

区比赛中笔者将交响序曲《御风万里》中的汉族民歌旋律作为主线进行重点聆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片段中其他三个民族民歌旋律及出现顺序,体会出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反思:区比赛大致的条理比较清晰,在总结音乐表达“民族团结”这一点上显得浅显易懂,学生并不需要思考就可以给出答案.整节课给人感觉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

2. 杭州市比赛

在区比赛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聆听挖掘作品、查找相关资料,整节课的主线、创作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

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我国当代作曲家郭文景为香港回归而作,于1997 年7 月1 日在香港红磡体育馆 “回归之夜”庆典上首演.用复调的技巧法将汉、蒙、藏、哈等民族的民歌旋律融为一体,表现了五十六个民族间的团结和睦.高亢有力的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则表现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漂流在外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乐曲在欢腾的气氛中达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昌盛与世界和平的祝愿.

笔者将“人文”定为课的主线,乐曲前半段以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的旋律贯穿始终.通过聆听、演唱等多种手段熟悉汉族民歌旋律,再带入音乐中让学生分别听出在汉族民歌旋律进行的同时音乐先后融入了蒙、藏、哈三族的民歌旋律,点出两条旋律同时进行这样的创作手法叫做复调,他是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

乐曲的后半段运用高亢有力的交响乐合奏表现出生气勃勃奔流不息的黄河,交响乐队的合奏运用的是西方音乐的表现形式.通过复调创作手法将民歌融为一体来表现民族融合,启发学生思考:西方表现形式的运用表达了中国与世界的交融这种更深层次的感情!

在作品的挖掘中,整节课不单停留在从前复调、民族的融合这两点上.而是由西方音乐创作手法和民族的融合,引导学生了解西方音乐表现形式,从而感悟中国繁荣昌盛并且和世界的交融!在表现形式上的挖掘让学生有了新的知识点,而中国和世界的交融更把整节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展开了学生情感上的视野.

二、丰富教学方法,课堂高效且充满趣味

1. 开门见山,化繁为简

(1)余杭区比赛:从两张图片的观看引出黄河和船工,通过师生合作呼喊劳动号子活跃课堂气氛.聆听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第一段,知道民歌定义,找到不断反复的乐句,用bang 演唱熟悉旋律.师范唱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分析歌词中“九十九”数字的含义,感知船工对自己身份的自豪.

反思: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的旋律是《御风万里》片段中贯穿始终的民歌主题旋律,应作为重点进行聆听、演唱、熟悉、记忆,为细听作品打下扎实的基础.过长的导入占据了本该聆听音乐的时间,而《御风万里》音乐片段才是本课的聆听重点,却迟迟没有出现,给人粉末倒置的感觉.

(2)杭州市比赛:观看黄河图片后直接听《御风万里》后半段感知奔腾的黄河形象.看船工图片师生合作呼喊劳动号子,老师随后范唱《黄河船夫曲》第一段,带领学生演唱不断重复的乐句,并用bang表现力度.在音准和力度表现无误的情况下,聆听《御风万里》双簧管演奏片段,在音乐中听出汉族民歌旋律和演奏乐器,用手做模仿水面波浪的动作随音乐感知黄河延绵不绝的音乐形象.

杭州市比赛时,导入开门见山、简单直入,直接通过图片的导入聆听音乐,感知音乐形象,让学生一开始就融入《御风万里》的音乐中.师生呼喊劳动号子活跃课堂气氛也是变相地练声;师生同唱《黄河船夫曲》又表现了民歌口口相传的特点.一遍遍有要求的演唱旋律,使得汉族民歌旋律熟记于学生的心中,为接下来的聆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用手部的波浪动作体会绵延不绝的黄河音乐形象更成为课的亮点之一,这个动作也作为最后整体聆听由四个民族民歌主题组成的音乐片段时,代表汉族民歌旋律的动作.

2. 奇思妙想,用活动增添思考和专注

在整体聆听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民歌主题片段时笔者一直在思考: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活动让学生既能表现出音乐中各民歌主题,还能体现各民歌主题的出现顺序?

(1)余杭区比赛: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代表一个民族,当自己的民族旋律出现时举手示意.分组了之后,很多同学只注意自己民族的民歌旋律,任务完成后就没事可做,参与度不高.举手的方式过于单一,能否找到别的方法,既能丰富这个环节,又可以表现出音乐性?

在市比赛中笔者做了以下的调整.

(2)杭州市比赛:分组从四组调整为两组,一组代表汉族,一组代表其他三个少数民族.代表汉族的小组在听到汉族民歌旋律时用手做小波浪状(表现黄河延绵不绝),代表其他三个民族的小组听到蒙族、哈族旋律时举手示意,听到藏族民歌旋律时用相应的动作表示(随音乐做献哈达的动作、打藏族舞蹈节奏).

藏族舞蹈节奏 4/4 X X X X X ||在这个音乐片段中,可以看到代表黄河的小组一直随着汉族民歌主题做波浪状,既表现了黄河延绵不绝的音乐形象又突出了汉族民歌旋律始终贯穿在音乐片段中.而另一组同学要听出三族的民歌主题,就需要他们集中注意力.老师在讲台上左右手分别代表两组,和同学们一起完成,起着引领的作用.最后老师提问:什么民歌主题贯穿始终?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汉族.

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从始至终的投入在音乐中,随音乐表现.突出了汉族民歌旋律不断出现,同时也表现了三个民族依次出现的顺序,更一目了然的看出音乐用了复调的创作手法,有一箭三雕的作用.

三、总结

音乐作品的挖掘让教师的注意力都在音乐中,从音乐出发,每个教学环节始终围绕着音乐开展,挖掘的深入又提升了整个课堂.让我们上好每一课,用音乐与每一个学生对话,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让他们知道音乐背后的点滴,让每一个学生去感受音乐的美好.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教师用书八年级上册.

[2] 刘奕. 初中音域欣赏课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中国音乐教育,2016(1).

[3] 蓝霞. 音乐欣赏教学的整体性思维及其教学实践[J]. 中国音乐教育,2016(11).

音乐作品论文参考资料:

挑战杯学术论文作品

音乐生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音乐刊物

音乐期刊

北方音乐期刊

此文结论:这篇文章为关于挖掘和课堂和音乐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音乐作品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音乐作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