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大学生道德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和大学生道德素养与分析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学生道德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4-02

《大学生道德素养与分析》

本文是大学生道德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素养和道德和大学生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但也不能忽视其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高校思政教育课缺乏实效性加之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的自身特点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不统一,道德选择标准模糊,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8)12-194-02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道德水平是良好的,是积极的健康的,但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平令人堪忧,有些问题较为突出,如部分学生出现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不统一,道德选择标准模糊,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人际交往.

  (一)部分学生出现道德行为失范

  当前,部分大学生道德目标不清晰,道德选择不理性,甚至崇尚错误的道德价值观,这导致了学生们道德行为选择失范.如一些在考试中的同学,并不认为这是不诚信的行为,而为自己找来一些“借口”,如教师讲课缺乏吸引力,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外部因素,而自己不能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管理.还有部分学生道德感知贫乏,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能做出正确、理性的判断,有的同学甚至把“走后门“视为个人能力的体现,并对此种行为极为崇拜.此外一部分同学出现道德冷漠.万俊人曾提出:“道德冷漠是指人际关系上的孤独化和个体化,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与互不关心,甚至出现否定和排斥,是一种缺乏善的行为.”大学生的道德冷漠主要表现在个体对社会的冷漠,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生活中互不关心,在道德情感上的隔阂与封闭,在道德行为上的冷漠与麻木.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富有个性,价值取向多元,由于来自不同的城市,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别,在高校生活中,宿舍是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单位,在这小圈子中,一些同学难以融入其中,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导致宿舍冷暴力,校园犯罪事件等问题.

  (二)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不统一

从整体上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有较高的认同度和知晓度,能分清善恶、是非,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少部分同学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脱节,如一些学生的道德认知无法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在个人利益面前他们奉行个人利益至上原则,在学习生活中,他们缺乏自律,从而出现知行矛盾.如一些同学在使用公共资源过程中,只顾满足自己需求,不能很好保护公共资源.一些同学明知是不正确的行为,为期末考试顺利通过,不认真复习从而铤而走险.还如很多同学知道上课玩手机无论是对自身,对老师,还是对课堂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但自律能力极其薄弱,无法控制深陷其中.

  (三)道德选择标准模糊

伴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元价值观念,各类社会思潮,新观点、新问题随之出现.特别是一些腐朽思想通过网络世界向大学生迅速传播,这对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甄别分析能力不足的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特别影响了他们道德素养的养成.削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削弱了对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感召力,导致大学生道德选择依据混乱.

  二、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多元化的思想,让腐朽思想的传播有了可乘之机,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很快,促使大学生道德认知复杂化,部分学生追求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但也不能忽视其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激烈的社会竞争忽视了道德素养是人才选拔标准的重要指标.能否带来效益,能否创造高额的价值成为了企业、用人单位的首选考虑因素.用金钱衡量一切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出现了偏差,在充斥着各种诱惑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最终的选择结果更倾向于追求自身利益.

  (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从自身成长的过程来说,大学生刚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活中解放出来,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加之他们的生活阅历,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在面对高度开放的今天,多元化的思想的充斥,容易使大学生对人生目标和生命价值的选择充满迷茫,并受到不良思想,低俗文化的影响,致使道德认知出现偏差.从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来说,当代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他们受到父母及长辈的宠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样的环境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同情心,很少换位思考,在与他人交往中易出现社交障碍,出现不道德行为.此外近些年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提高,单亲家庭也随之增多,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大学生们,性格较为内向,有自卑的心理,想法容易偏激,易使孩子的道德认知出现偏差.

  (三)缺乏具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缺乏道德素养养成的课程,大部分学校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而且学校很少对该课程的实效性做调研,大多此课程的听课效果较差.很多教师会把精力投入到科研当中,在备课方面用很少时间,在课堂上便出现了照本宣科,教学语言出现政治化、文本化、口号化现象.空洞的说教让学生感到内容的空泛,缺乏真实性.此外教学方法上,不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不能将德育与现代系统科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积极融合.该学科被简单地认为“政治工具”,缺乏吸引力,很难适应追求创新思维、新理念、新话语的大学生,以致无法激发大学生自觉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在动力.从而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途径分析

  (一)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总书记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有利于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首先,应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有完整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认识准确,知道每个层面其中的关联性,更要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其次,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在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基础上,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喜爱之情.加强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是加强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如在学校的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寝室文化建设中体现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接受和喜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积极鼓励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使内在情感转化为外在实践,在实践中切实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受市场经济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浮躁之风.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思想侵蚀着人们.总书记提出要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此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首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评价,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其次、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可与充分实践.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在社会中形成爱文化、学文化,践行文化的良好氛围.最后,营造良好家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因此,父母提高自身素质,注意自身言行,营造良好的家风,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实效性

一方面传承历史中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另一方面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应紧密结合时代特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拓展教育的载体、形式和方法.

在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教师要深入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时充实视频、图片和故事等资源到教学中,运用学生喜爱的网络语言、案例数据、故事分享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将枯燥的大道理变成微话语、小故事.在经验分享会、价值观讨论会、案例点评会等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思政课堂延伸到课下活动,依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组织资源,开展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将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等深度发掘宣传.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厉害了,我的国”等经典影片,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项目名称:1、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程师道德素养研究及分析》结题成果(编号:201710219038);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大数据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6KSD04)]

参考文献:

[1] 张朝霞.社会化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困境及其[M].中州期刊,2016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田鹏颖,赵美艳.思想政治教育哲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作者简介:武昭阳,黑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李楠,黑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学生.]

(责编:贾伟)

大学生道德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大学生投稿

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上文汇总:本文论述了关于素养和道德和大学生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大学生道德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大学生道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