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大学生道德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整合的实践以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学生道德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11

《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整合的实践以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该文是有关大学生道德论文范例与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课程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姜松梅王于红(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题.本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程教学为平台,通过对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力图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整合,凸显《基础》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的成长、成才、成功,对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升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整合;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 10-0106-02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1].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大学生法制教育既具有公民教育性质,又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范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主渠道[2].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基础》课教学重难点.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整合的理论依据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理论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支撑.

2001 年“, 以德治国”思想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自此,以德治国思想具有法律意义,并与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紧密结合,成为当代中国的治国方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2006 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既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又增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新的理念,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从三个层面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进一步体现了国家治理与发展离不开道德与法律共同调节与服务,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课程教材的主线.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重强调“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这一论述,深刻阐释了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整合的实践途径

2015 年《基础》课进行了教材修订,明确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逻辑主线,贯穿教材始终.教材章节内容布局从个体观念成长、社会道德约束到国家法制治理,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所概括的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目标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相辅相成[3].通过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基本法律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大学生行为规范等路径,探寻若干个大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结合点,并形成课堂教学方案,是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 “基础”课教学体系中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内容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内容整合遵循下列原则:一是对教材内容的问题提炼和重点聚焦;二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论挖掘与深度拓展;三是对教材内容贴近和针对大学生成长的生活化转化.

(1)由教材内容体系走向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研究

“基础”课教材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为一体,在教材体系和内容上做出了多方面的创新性的探索.从教材内容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转化有两个难点:如何通过教学体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融合的逻辑性;如何将教材体系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转化为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专题,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内容整合的实践探索

尝试整合既属于道德又属于法制教育的内容.例如:人们主权观念教育,既是道德教育的内容,又是法制教育的重点;为人民服务观念教育,既是道德原则,又是法定义务;诚实守信既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原则,且诚信教育一直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点;爱国主义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也是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的体现;拾金不昧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义务等等.对上述既是法律问题又是道德教学内容的作为“结合点”进行教学设计.

尝试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注重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互动性和交叉性,在法制教育中体现道德精神,在道德教育中渗透法制元素,结合大学生认知的特点,创建以行为规范为基础,以思想观念为核心,以相关权利与义务为重点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教学内容体系[4].

2 “基础”课教学体系中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方法研究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体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整合,凸显“基础”课程教学目的: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成长、成才、成功,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1)案例教学法

以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法律和道德关系的探讨是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方法之一.案例的选择应具有科学性、典型性、时代性、可思考性等,与教材内容相契合.例如,为了更好诠释拾金不昧既是良好公德,也是法律义务.摘录某报纸新闻一则:司机送还乘客失物,该不该要路费?通过案例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拾得遗失物必须归还么?遗失者悬赏有法律效力吗?拾得者领赏违背道德吗?引导同学们在案例分析和问题思考中明确:拾金不昧是一个道德要求,是义利观在生活中的体现;同时也是保护他人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义务,《物权法》明确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等有关部门.”为了使道德情感得到认可和尊重,平衡拾得者和遗失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物权法》112 条还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和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体现了法律对道德行为的保障.

(2)情感体验法

通过课堂氛围的创设以及合适的情绪情感载体的运用,让学生去观察、思索、选择,去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社会.例如,通过观看俞敏洪的演讲“相信奋斗的力量”,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以及如何去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通过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家乡文化,激起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之情;通过现场模拟“表白爱”和“拒绝爱”的情景,理解正确的恋爱观;就萨德事件探讨如何理性爱国,使同学们明确爱国是我们的优良道德传统,爱国是在法律基础上采取的合理行动.

(3)实践活动法

以道德和法制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为落脚点,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开辟第二课堂并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拓展到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就业创业等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宪法纪念日、法律进社区,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等活动.

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题.本研究以“基础”课教学为平台,通过对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力图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整合,凸显“基础”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的成长、成才、成功,对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升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大学生道德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大学生投稿

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此文结论:上述文章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课程方面的大学生道德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大学生道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