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儒家思想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略论儒家思想要旨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儒家思想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07

《略论儒家思想要旨》

本文是儒家思想类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儒家思想要旨和略论和儒家思想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一套严整的思想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究其核心思想,不外乎四个面相,分别是: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内圣外王、与天地参.这四个方面自内而外,层层递进,从这四个方面,可以基本把握儒家的精神内核和思想风貌,从而加深理解作为整体的儒家思想.

关键词:儒家;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内圣外王;与天地参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学派,它的创始人是孔子,后经过孟子、荀子,逐渐发展为一种极富说理智慧、直指现实生活的思想体系.自汉武帝后,儒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有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著名哲人,也经历了原始儒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等发展阶段,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要旨.

一、仁者爱人

儒家学派是建立在对以往历史的深刻反省和宇宙人生深入思考的基础之上,围绕着“仁”而展开,因此也被称为“仁学”.“仁”既是对人的本质的把握,也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既是一种社会的伦理法则,也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既是一种治国安邦之道,也表现为一种理想社会的观念.

作为对人的本质的把握,“仁”是人的本质特征和类认同的哲学范畴.孔子将“仁”规定为“爱人”.“爱人”可以被看着是“仁”的最基本的含义.爱人意味着“仁”的情感性.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从孝悌引发,以孝悌为本,这表明儒家立足于血缘亲情来论“仁”.同时,“仁”还有普遍性.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一个人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由近及远,“仁”获得了普遍的意义.“仁”还有超越性.

孟子进一步从先验道德的超越性上把仁义礼智四心作为人的先验本质,而“仁”作为“恻隐之心”是人存在的首要的感情本质,人之所以性善,是因为他爱人,之所以爱人,是因为人首先是一种情感的存在,人的恻隐之心规定了不爱人就是“麻木不仁”,所以孟子讲:“仁也者,人也.”董仲舒讲:“仁,天心.”这都表明,仁不仅是人之为人的先验类本质,还是宇宙天地德性的先验属性,不仅是人类相亲相爱的先天基础,还是宇宙万物一体相关的根本原理.

“仁”同时还是一种实践品质.孔子以忠恕作为行仁之方,指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这是一种奉献、给予原则.恕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所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人,这是一种尊重、宽容原则.由自己而推及他人,直到家国天下,循此途径,达于人己内外的一体相通.“仁”也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具体说来,就是“恭、宽、信、敏、惠”,待人谦恭,可以得到他人的尊敬;待人宽厚,可以得到他人的爱戴;讲求信用,能取信于人;做事敏捷,能建立功绩;施人恩惠,能调遣和使用他人.做到这些,就是“仁”,这就是“仁”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仁”同时还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内涵,是道德修养达到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孔子称之为“仁人”.这种“仁”的品质,是儒家历来强调和推重的.儒家强调要以“仁”为己任,直到“死而后已”.“仁”还是一种主体性原则.孔子讲“为仁由己,岂由人乎哉”,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即是说“仁”不是外在的,而是主体内在的,是一种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

总体上讲,“仁”的基本意思除了作为处理人与人的原则外,还包含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神、身与心等多重关系的内涵,“仁”的思想始终要表征的是“关系”以及关系之间的合和、温和、亲爱的美德和精神.从主体对客体而言,“仁”就是要求“爱亲”“爱人”“爱物”,从主体与客体相合而言,“仁”就是要达到“合己人”“合天人”“合身心”“合物我”的境界.

二、为政以德

儒家思想的首要目的,是通过“仁”的教育培养有德君子,让这些君子成为国家管理阶层,最后实现整个国家的高度秩序感和道德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儒家看来,统治者的道德对于社会国家有巨大的影响力,统治者推行“德治”,人民就会因此受到教化熏染,从而实现社会的道德化,从而使仁爱的道德哲学化为治国之道.

儒家认为,政治和法治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是德治和礼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政策和法治能够使人民免于刑罚,却没有廉耻之心,只有用礼乐德教,才能做到天下归心,四海咸服.德政最重要的方面,一是实行仁政,二是尊崇礼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要求统治者、君子们,必须自身做出表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家思想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通过理论建构和政治实践将德政发扬出来.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统治者应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像爱护亲人一样去照顾百姓,像照顾百姓一样去管理万物,这就是著名的“仁政”思想.“仁政”在政治上主张“以民为本”,要与民同乐,鼓励人民反抗暴政,重视民心民意;在经济上要“制民之产”,“勿夺农时”,要让人民有一定的土地所有权,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爱惜自然;在军事上要兴仁义之师,不可滥用武力;“仁政”最终追求王道,反对霸道,王道就是实施仁政,以德服人,霸道就是暴力统治,以力服人.孟子“仁政”思想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儒家较早较成型的政治哲学方案,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政的另一方面是尊崇礼教.“礼”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时和“乐”并用,合称“礼乐”,有时和“法”并用,合称“礼法”.“礼”首先是一种情感导向和行为规范,它不仅是个体的道德行为准则,而且对整个政治生活都是一种规范.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就是说礼乐不仅仅是“玉帛”“钟鼓”这一套形式化的东西,而有更深沉的内涵,孔子把这深一层的意义落实在以“仁”为核心的人的内在的道德情感上,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正因为人的内在情感是礼的本质,所以对于父母的孝礼,对死者的丧礼,对神圣的祭礼,就不仅是一个形式化、现实性的问题,还是一种自我确认的情感表达、一种礼敬天地万物的崇敬之情,这也就是“仁”.礼同时还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孔子处身春秋时代之乱世,他希望恢复安定的社会秩序,所试图采取的措施就是要诉之于“礼”,即“以礼让为国”.儒学登上庙堂之后,以礼乐为核心的政治制度逐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得以确立,在维系两千年的社会、政治稳定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本质特点,所谓“内圣”,主要是从人内在的道德修养而言的,而“外王”是从人的社会功用而言的.它使人由“内在”而走向了“外在”,人之存在,不仅应该有极高的精神境界,而且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造福人民,治理天下.内圣外王的思想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先秦各家都有不同程度美化上古帝王的倾向.这些帝王或是人文初祖,或是圣君贤相,是先秦各家理想中的“圣王”.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就是以这些古帝为原型和典型的,它的表层含义就是指以这些古帝为榜样,实现“内以成圣,外以成王”.

内圣外王最经典的表述是儒家经典《大学》,如“三纲八目”之说.“三纲”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中“明明德”,即是内圣;“亲民”,属于外王;“止于至善”,是内圣与外王的最终实现;“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之前的纲目是“内圣”,之后则是“外王”.《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较为完整的提出了一个内圣外王体系,即通过一步一步的修养方法,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其中,每一个条目都以前一个条目为条件,而整个体系以修身为根本.

内圣外王有多种表达,从人格理想来讲,可用“立德立功”或“成己成物”来表达.“立德”指向“成己”,即通过心性修养,增进德智,以达圣贤境界.“立功”指向“成物”,即身任天下,利济群生,以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成己”与“成物”密不可分.“成己”是“成物”的前提和基础,功业必须合乎道德.“成物”是“成己”的目的和归宿,道德必须发为功业.但人生有穷达顺逆之时,得志时,既要“成己”,又要“成物”;失意时“成物”难成,但必须“成己”.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从政治要求来讲,可用“修已治人”或“尽伦尽制”来表达.它要求统治者推行仁政,以民为本,爱民尚贤,顺应民心;端正自己的品行,做天下人的表率,用自己人格的力量来影响天下,由修身达到齐家,由齐家达到治国,由治国达到平天下;主以礼乐,辅以刑政,既能“尽伦”,又能“尽制”,充分发挥道德与法制在共同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中的作用.做到这些,才可称得上“圣王之治”从学术宗旨来讲,可用“明体达用”或“通经致用”来表达.儒家把为学的目的归结为“明道”与“经世”两个方面.道在六经之中,通经所以明道,而明道的目的在于致用.所以儒学又称为“明体达用之学”.

四、与天地参

儒家思想的最高命题是“与天地参”,这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儒家中的具体表现.“与天地参”的思想明确见于儒家经典《中庸》.《中庸》把作为价值观的“中”赋予本体的意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德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构造了一个致中和、与天地参的体系.

《中庸》称:“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把“中”“中庸”“中和”等价值视为“天命之性”,将原本属于主体的道德属性扩大到了宇宙本体,认为从天(自然)而出的人性是善的,因而遵循、顺应人的本性就是正道,而教育也是发扬、扩展这个正道、善道的应有之义.《中庸》在道德境界上,既讲“中”,也讲“诚”,并认为“诚”是贯通天人的绝对精神,也是“中庸”精神的体现,是贯通天与人、内与外的合一之道.《中庸》又讲:“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是说,通过发挥“诚”的本性,发挥自己、众人、万物的本性,“存诚致性”,进而达到天人合一,达到赞助天地化育万物,与天地并立为三的至高境界.儒家经典《周易》同样表达了“与天地参”的哲学思想.

通过阴阳二爻和三才之道,先构建了“八卦”,又通过“八卦”重叠为“六十四卦”,《易传》解释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周易》首先将天地作为万物的根本,“有天地然后万物生”,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是各种物质实体,而这些物质实体都来自天地,天地是万物生成的根源,又是人类各种秩序的基础和价值的标准,并认为君子应该效法天地的大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次以阴阳解释世间万物,概括出一条原则:“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双方互相联接、互相转化,并认为变化的原则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阴阳相反、相推、相感,物极必反,相反相成.最后将天地人并称三才,三才各有自己遵循的原则,天是阴阳,地是柔刚,人是仁义.在《周易》看来,“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人应该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天地相参合,并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即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的变化加以调整,使之更加符合万物众生的需要,在道德境界上,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著.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杨伯峻著.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 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 徐小跃.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陈静(1983- ),女,河南温县人,哲学硕士,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哲学与军事思维教研室,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军事文化学研究.

儒家思想论文参考资料:

儒家思想论文

思想道德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汇总:该文是关于经典儒家思想专业范文可作为儒家思想要旨和略论和儒家思想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儒家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