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儒家思想类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与传统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德育功能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儒家思想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06

《传统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德育功能》

本文是儒家思想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儒家思想和德育功能和教育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摘 要]中国的传统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粗略理解为儒家教育.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更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关于教学方面的言论和思想对当代教师具有极大的影响.《论语》一书记录了孔子一生的教学成果和教育理念.古今中外关于《论语》的译注及研究很多,不同版本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有所不同.通过结合钱穆先生《论语新解》和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中的观点,可以阐释出儒家思想的德育功能及其实际应用.

[关键词]儒家思想;论语;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7-0003-02

一、《论语》的德育思想

《论语》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关于《论语》德育功能的研究,武汉大学黄钊教授的《儒家德育学说论纲》可以说是系统阐述儒家德育学说的开山之作.他认为,对于教育者而言,在对被教育者施行教育的时候,孔子首先强调的是教育者的身教示范作用,孔子认为身教比起言教是更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孔子看来,这对于统治者来说尤为重要,黄钊教授还列举出孟子及荀子赞同此种观点的言论进行论述.

《论语》具有强烈的德育功能.除了体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仁”这一较核心的概念外,《论语》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概念,如“孝”“诚”“敬”“义”“信”“忠”“恕”等,这些概念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情感培育功能,也就是德育功能.

可以说,“仁”的思想是孔学的根本范畴.其实,孔子提出“仁”更主要的是为了约束“礼”,由“礼”归“仁”.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维护政治统治.在当代社会,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暂且撇开那些封建政治的言论,只谈思想意义,单从“仁”本身出发,把“仁”根植于日常生活中,例如与家人、同事或者学生的情感关系上.

二、《论语》德育思想的实际运用

《论语》中的教学理念包含很多方面,尤其重要的是德育方面,对我们实际生活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包含对教师的指导,也包含对学生的教诲;有对学习方法的要求,也有关于学习内容的叙述等.当然,传统文化毕竟是传统文化,是过去的东西,但经典是恒久不变的,其思想精华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论语》中也有很多不适用于现代的观点和言论,对于不符合今天价值观的某些封建观点,我们要理智看待.

(一)《论语》德育思想对教师的作用

《论语》中对于“什么是教师”“如何做教师”“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等问题,蕴含许多精湛的诠释.如《述而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① 又有“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② 关于孔子的教学思想,钱穆先生认为,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现在的新闻中,经常报道一些没有人性、学生的教师,这是一种极其恶劣的社会现象,他们完全违背了儒家思想道德中的“仁”.孔子讲求为政以德,反对暴政.政治统治者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相同的作用,孔子认为统治者要用“德”来统治国家、教化百姓.同样的,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懂得以“德”服人,用“德”来引导学生.

“德”也是贯穿《论语》全书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主德化,重礼教.如《为政篇》中倡导的“为政以德”,推及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为师以德”或“为教以德”.钱穆先生提到,“孔门论学,最重人道.”③ 孔子不仅教授如何做学生,也告诉我们如何做教师,如何起到示范的作用.又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④中,“道”字就是引导、领导的意思,虽然孔子所说的是治理国家之大道,但这对于治家以及现在我们管理班级、教导学生难道不是通用的道理么?孔子言政治在上不在下,而教师是学生的指向标,是引导学生的,可见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必须要用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教师自己先做到,才有说服力,学生才能听从教师的教导.正如钱穆先生在《颜渊篇》十九章中评价说:“凡其人之品德可以感化人者必君子.其人之品德随人转移不能自立者必小人.是则教育与政治同理.”⑤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像“君子”一样能够感化别人的人,要用自己的品德去影响和规范学生.

(二)《论语》德育思想对学生的作用

关于学生学习,《论语》中不仅指出了学习的内容,如“孔门四科”,更重要的是其提到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如《为政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 讲的就是学习的态度问题,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知识不能不懂装懂.又如《述而篇》十九:“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⑦ 关于这句话,钱穆先生评价说:“孔子之学,特重人文,尤必从古史经验前言往行中得之,故以好古自述己学.”⑧

关于学习方法,孔子在《为政篇》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⑨ 孔门弟子中,孔子最欣赏的便是颜回了.《论语》中很多处都表现出孔子对颜回的喜爱.如《雍也篇》中说道:“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⑩ 可见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极高的.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评价说:“孔子称颜渊为好学,而特举不迁怒不贰过二事,可见孔门之学,主要在何以修心,何以为人,此为学的.”? 由此可见,孔门教学是非常重视学习态度的.并且,孔子虽然主张做君子圣贤,但并非说君子圣贤就不能犯错误,只是孔子要求犯过的错误不能犯第二次.孔子对学生评价的好坏不是单看学生是否足够聪颖或者是否在政治方面有大成就,孔门弟子中有很多不够聪明但是勤勤恳恳踏实学习的,也有非常聪明但是莽撞、空有大志的.这也体现了孔子一个非常有名的教学理念,那便是“有教无类”.教师对学生不能有所歧视,不能单凭学生的头脑或成绩就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不能过于苛刻,对待学生犯的错误要加以引导,帮助学生“不贰过”,而不是一味批评指责.

(三)《论语》德育功能在其他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论语》中不仅提出了很多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的观点,还提出了下级对上级应有的“敬”等观点,这便是孔学中“礼”的体现.孔子在不同场合要行不同的礼节,穿不同的服装.这在《乡党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当然,在现代社会,所谓的“三纲五常”在一定程度上看起来已经算是一种陈旧迂腐的道德教化,现在也没有“君王”“士大夫”等阶级之分.但是对待上级和长辈,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是该学着《论语》中官员对待君王所持有的那种恭敬态度的.“礼”不仅在传统封建制度中起到约束作用,在现在的人际交往中也是有一定借鉴作用的.对待论语、对待儒学,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分辨的眼睛,不必锱铢必较,在意一些小细节,只要找到其中的灵魂所在,学会精髓就够了.

《论语》中还多次强调了与同级、平辈之间的相处之道.如《为政篇》十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意思是,攻击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异端言论,反而对自己是有害的.这体现的是一种包容精神.李泽厚先生在其《论语今读》中说:“儒学这种宽容精神,也是建构今日的社会性公德的重要资源.今天的社会性公德,有两大特征,其一便是宽容精神,即承认、允许价值多元的世界存在,不干预个体选择的自由和权利.对个体的终极关怀、宗教信仰(或无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等等应执中性立场.其二是共同准则,为了维系该社会生活的最低必要条件,个体成员应有遵循公共行为准则的道德自觉.这方面由于与经济、法律、政治密切关连而具有不同的时代、民族等内容,彼此也应宽容、协调.”? 这正是今天的我们与人交往所需要具备的非常重要的品质.又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是告诉人们,要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而用善行回报善行.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评价说:“也正是实用理性的充分体现.既不滥施感情,泛说博爱(这很难做到),也不否认人情,一切以利害为准则(如法家),而是理性渗入情感中,情感以理性为原则.”? 这也教会我们,儒家思想不是博爱主义,不是普度众生的教化,而是基于实际生活的行为准则.

三、小结

认真通读《论语》,学习《论语》有助于完善我们的人格,让我们学会如何做教师、如何做学生以及如何做人.也让我们学会基本行为规范,知道该怎样对待长辈领导,学会善待包容身边的每个人,其中也包括伤害过自己的人.《论语》中包含了整个人生的哲学,对我们日常教学极其有益.对于经典我们要采取客观的态度,不能盲从,不能一味认可.我们说前人的经验值得重视,主要是指方法方面,我们要汲取精华,继承发展.传统语文教育中即使是最好的东西,也是过去时代的产物,它是与彼时彼地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与此时此地的事物和环境有着很大差异,我们切忌照搬全收.

儒家思想论文参考资料:

儒家思想论文

思想道德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上文评论,此文为一篇关于经典儒家思想专业范文可作为儒家思想和德育功能和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儒家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