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古典舞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论古典舞《相和歌》中音乐对舞蹈的引导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古典舞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23

《论古典舞《相和歌》中音乐对舞蹈的引导》

本文是古典舞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古典舞和《相和歌》和舞蹈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无论从表演还是编导的角度看,音乐对舞蹈的引导可以体现在动作、情节、主题、艺术表现等各个方面,而古典舞《相和歌》就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舞蹈与经典音乐《相和歌》完美结合,将汉代盘鼓舞表现的淋漓尽致,演绎了生动鲜活的女子形象.

关键词:舞蹈音乐;音乐分析;相和歌

吴祖强教授曾在《舞蹈音乐的结构及其他》中指出:音乐强烈的对情绪感染的作用,对于舞蹈在表现力上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音乐不仅帮助、配合舞蹈去感染观众,还直接刺激舞蹈者的感官,影响舞蹈者的情绪.因而音乐被称为舞蹈的灵魂,其音色、旋律、节奏、情感等与舞蹈的律动、造型、延伸等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时空艺术.所以音乐对舞蹈的综合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相和歌》是由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汉唐舞创始人孙颖先生编导,张磊作曲,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学生表演的女子群舞作品.相和歌经历了“徒歌”(清唱)——“但歌”(清唱加帮腔)——“相和歌”(乐器与歌唱相和)的演变过程.其中,《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讲述了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歌词、旋律、肢体语言三者的完美结合,使该作品将妙龄女子的神态展现的淋漓尽致,伴着阵阵击鼓声,呈现出一幅恢宏大气、极具华夏雅韵的舞态,使人心情激荡,沉醉其中.

舞蹈《相和歌》的背景音乐为并列单二部曲式,这首作品规模不大,歌词很简练,全曲分为前奏、A段、B段和尾奏,A、B两段都由对称性的两个平行关系乐句构成.音乐中包含琴、鼓等多种乐器,将古典民族风格与现代配器编曲完美结合.音乐旋律优美流畅,情绪层层递进,结构对比统一.而音乐对舞蹈的引导,不仅体现在空间中,还体现在时间上.下面笔者按照时间顺序(即乐曲结构)将《相和歌》中音乐对舞蹈的引导作用加以阐述.

一、前奏

前奏一开始由三声鼓点拉开序幕,节奏为:X 0 0 X X 00 0 .声音顺序为鼓面、鼓边、鼓面.之后的前奏旋律为B旋律.此段音乐对舞蹈的引导体现在:舞者分两边上场,随着“la la re re”的同音反复旋律,舞者右侧抱鼓,舞步也呈现“反复”的态势——左脚前迈原地颤、右脚前迈原地颤.接下来的“mi mi do re”四个音,左右脚随旋律先交替后撤再交替向前.3、4小节重复前两节动作,并在5、6小节尾音碎步跑到中间,做后撤蹲,之后转身向后.

b’句前2小节的脚部动作与b句相同,上肢动作变为:随着同音反复旋律左右肩交替向前,之后弯腰再后仰.第3小节前1拍向前进一步,后1拍弯腰,第4小节保持弯腰状态转身向前,第五小节抱鼓起身,第六小节随着琴的滑音,右脚向前身子挺直右侧,再左脚向前,身子向左内收半蹲.7、8小节向前碎步走,并将鼓放置地面.

二、A、B段

歌曲的A段由长度相等的两个6小节构成的乐句组成,旋律由上至下,运用均等型节奏,使得旋律沉稳而有力.整个A段都建立在单一调性A商六声加变宫调式里,巧妙的是第一句落在商音上,第二句落在高八度的商音上,商调式给人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印象.

此时舞台演员呈六边形造型,A段旋律分为里外两层分别进行舞蹈动作.a句前三小节,内部舞者分别向“右-左-右”进行颔首拘礼,展示出一副典雅的女子形象.A段着重突出脚部动作节奏与道具鼓的结合.基本有如下声音:脚尖踢打鼓边的声音、脚落地声、脚摩擦鼓面的声音、脚踩鼓面的声音.a句前三小节外圈舞者左右脚交替踢打鼓边,配合手部动作甩袖.在第4小节,所有舞者“右脚踏鼓-左脚踢打鼓边落地-右脚踏鼓(耳边半屈臂,袖向后)”.5、6小节,右脚摩擦鼓面画圆后踩鼓,上肢动作分别向左右呈穿掌状,最后一拍踢打鼓边,上肢向右手臂前伸.a’句前两拍外圈舞者甩袖跨鼓,并在第3拍后腿提膝脚背敲击鼓面两次,紧跟内圈舞者于第4拍转身正面踩鼓两次,整小节均有鼓声.第3小节所有舞者手臂下垂弯腰屈膝,左右摆两次,在第4、5小节绕鼓一周,于第6小节隔拍踩鼓两次,并以袖掩面再展开,极具汉代舞蹈典型性特点.之后A段反复一次.a句与第一遍动作相同,只是里外圈动作交换.a’句分为中间两竖排和两侧分别动作,两竖排站于鼓上舞,两侧交替踩踏鼓面.

B段的结构与A段相同,但旋律走向与A段形成对比.首先B段的旋律以四度跳进开始,先上后下的旋律起伏,情绪较A段更为激动.其次,调性由A商转为同宫系统调E羽上,后调向前调的属方向转调.最后,B段结束停留在中低音区,A段结束停留在高音区,抑扬顿挫,首尾呼应.B段两句分内外圈动作.b句外圈舞者左右跨鼓,内部舞者站于鼓上舞.“如三月兮”一句所有舞者站于鼓后,右脚向前跨过鼓,左脚脚尖点鼓两次,再向后跳回,重心在后,右脚置于鼓上踩两次,双脚全部站于鼓上交替跳两次,再回到右脚单置于鼓面的动作踩踏一次.手部动作多为甩袖、划圆,身体抑扬结合.b’句重复前一句动作之后进入间奏.

三、间奏

间奏共33小节.间奏主题旋律与A、B段形成对比,加入了附点节奏型,使得作品更有律动感,由原始的6小节旋律,用重复、模进等手法加以展开.前6小节,音乐情绪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后附点节奏慢中带拖,舞者的舞步也呈拖、顿等形式,一拍一动作,节奏鲜明.整个舞台造型为:后两排舞者立于鼓上舞,前几排向两侧散开,呈对称型.前两小节前排舞者以拖步向各自方向走到舞台两侧并转身,3、4小节两个不同方向原地转身后,侧身半蹲掩袖再打开,第5小节跑回中间.后两排舞者在此阶段于鼓上踏节奏.第6小节所有舞者用脚摩擦鼓面后踏鼓一次.接下来是B段b句和b’句分别重复两次.在队形变换中将鼓分为三个一组,造型类似奥运五环的摆放位置,一人三鼓,共五人于鼓面舞.在连接小节所有人一起回到台上,做旁腰或站立提腿等汉舞造型.

四、A、B段重复

随后A、B段原样重复一遍.A段a句由开头分内外层动作变为统一立于鼓上颔首行礼动作,a’句统一为开头A段重复时a’句中间两竖排的动作.B段两句动作采用分行递进的形势,从第一小节第一行做开始,每小节下一行加入,类比于合唱轮唱,呈波浪形.第一句横排递进,第二句竖排递进.后B段整体重复一遍,由更大面积的轮跳到最后一句的统一动作,体现了“分-总”的编创特点.在结尾四声鼓点和造型中结束全舞.

五、结语

纵观全曲,可以看出B段与A段虽然有着明显的对比,但依然保持了体裁、结构、速度方面的统一,是一首十分典型的并列单二部作品.而音乐对舞蹈的引导大致体现在:

1.音乐由前奏、A段、B段、间奏和尾奏几部分构成,舞蹈也有明确的主题动作,间奏对比动作以及A、B段重复的首尾呼应.

2.音乐由A、B段的单一经由间奏过渡再到最后的不断重复扩充,舞蹈动作也愈加丰富,造型的变换以及动作的层次感均有加强.音乐与舞蹈整体呈现出既对比又统一的状态.

3.鼓的运用是舞蹈《相和歌》的亮点之一.舞者通过脚部动作与鼓接触,并与伴奏完美契合,不仅突出了盘鼓舞的特色,有规律的节奏还将舞蹈的感染力、渲染力进一步加强.

4.音乐对舞蹈的引导还体现在一些细节部分,如前奏的同音反复与膝颤,音乐的节奏与

古典舞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

该文汇总,此文是关于古典舞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古典舞和《相和歌》和舞蹈相关古典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