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意识形态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跟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意识形态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13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

该文是关于意识形态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与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和生成逻辑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作者简介〕叶剑锋(1969—),男,湖北蕲春人,政治学博士,湖北省行政学院报刊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与意识形态建设;杨磊(1989—),男,党校研究生院2016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

〔摘  要〕网络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使网络空间多种思潮和“主义”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这要求我们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在网络空间的拓展研究,把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意识形态话语权一般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效果等四要素构成.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执政的权威性、理论的真理性、价值取向的人本性、表达形式的有效性、多元思潮的借鉴性,等等.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从推进主体维度看,党要牢牢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从夯实基础维度看,要夯实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基,确保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实性与科学性;从方法与策略维度看,要创新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方式与传播方式.

〔关 键 词〕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55(2018)05-0016-05

网络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使网络空间多种思潮和“主义”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这要求我们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在网络空间的拓展研究,把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P41-42)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确立是执政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前提;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撑.所谓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将语言学和传播学中话语权概念嵌入到意识形态研究领域的一个组合概念.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当代中国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即“依据自身地位,拥有控制、引导、规范社会,以致足以为社会立言的权力”[2].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空间的实现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理论、价值立场、观点方法主导和引领网络舆论的发展.为此,本文在分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对影响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一般构成要素

研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对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效果四大要素.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四大构成要素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体主要探讨的是“谁在说”和“对谁说”的问题.即话语主体和话语对象两方面,研究话语生产者、话语传播者、话语接受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主体主要包括中国、意识形态工作者、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其中,中国是所有话语主体的核心力量,对其他话语主体发挥领导、维护和保障作用.意识形态工作者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立场鲜明.知识分子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对外交流中持续推动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和创新.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话语权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意识形态话语对象是指国家共同体中的全体成员,在当代中国包括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形态话语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决定了意识形态话语的各个主体不仅要在建设和维护意识形态话语权中发挥各自作用,还要注意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

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主要指“为什么说”和“说什么”两个方面.话语内容主要反映了与话语主体环境和利益相关的观点和理论,话语内容的性质和范围是由话语主体自身的实力以及所处的现实地位决定的.当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与意识形态话语对象所处环境具有关联性且较为契合时,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就能够占据社会思潮的制高点.当前,中国社会整体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与话语对象是高度契合的,它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还反映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因此,当今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不断与时俱进.

意识形态话语载体主要是指“以什么方式说”和“借助什么说”的问题.话语表达和传播载体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借助的两大重要形式.话语表达是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载体,话语的形式以及话语创新的方向直接影响受众对话语本身的理解及接受程度.因此,话语如何更好地表达和输出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确立的关键.此外,意识形态话语传播载体包括电视、报纸、广播、网站、微信、微博、论坛、书籍、杂志等大众传媒.其中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平台成为了最重要的意识形态话语传播载体之一.网络空间中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主流意识形态能否在网络空间中获得权威任重道远.

意识形态话语效果是指话语表达的立场、观点、方法所获得的效能和结果.这具体表现在一种话语是否得到话语对象的反馈,是否取得了某种关注,是否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或赞同,并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话语效果侧重于对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解释,即对意识形态话语产生、传播、接受、反馈过程的评估和检测.进行意识形态话语效果的评测,可以看到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过程中预期目标与现实实践是否一致,促使话语主体调整话语内容和话语载体形式,最终使话语内容、形式与现实实践、受众需求相契合.

(二)意识形态话语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意识形态话语权各要素在不同层面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共同构成意识形态话语权这一整体.首先,话语主体从话语生产者和话语接受者两个层面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话语内容、话语载体提供了人群范围,将有助于内容与载体根据主体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其次,话语内容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体部分,是话语载体和话语效果的基础.只有优质的话语内容,其传播的范围才会更广,形成的实际效果才可能更佳.再次,话语载体为话语生产主体提供了便利,创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和现代化的网络传播技术手段都有助于话语主体在意识形态话语权竞争中快速应变.话语载体要素的优化也有利于话语效果的改善.最后,话语效果为清晰界定话语主体、检验话语内容、更新话语载体提供了反馈信息和参考标准.话语效果要素的优化能够使整个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动态建构中始终与现实实践保持一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而言,考察话语效果要素并对其他要素做出相应的优化,有助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和国家秩序的稳定.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体、内容、载体、效果四要素仅是意识形态话语本身的要素.系统建构意识形态话语权,还需要对其所处的环境、建设的动力机制、保障条件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考察.

二、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影响因素

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各种群体基于自己的利益表达着自己的观点,输出着自己的价值观念.主流意识形态要在网络空间中获得话语权、取得领导权、获取引导力,就首先应在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过程中关注一系列的影响因素.执政者在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的成绩是现实基础,没有现实的人的生产和生活的改善,再强大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也不会长久.意识形态理论自身的完备是话语权形成的理论基础,逻辑完备、真理性光芒闪耀的理论才能够在网络空间广为传播.价值立场的人本性是不同群体在网络空间中拥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条件.网络空间新的传播特点对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有了新的要求,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要考虑这一新的变化.网络空间各种社会思潮的长期存在成为现实,借鉴多元社会思潮的积极因素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也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一)执政的权威性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到:“其实全部问题只在于从现存的现实关系出发来说明这些理论词句……从人们意识中消除这些观念,就要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3](P175)因此,现实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境遇是获取他们赞同和支持的前提.中国作为执政党,带领各族人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现实基础.这些丰硕成果如何实际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即使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有获得感、幸福感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确立的关键.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来自于物质经济利益的获得,政治参与权的行使,精神生活的富足,良好生态环境的享用等等.中国不仅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整合人们的需求、观念、思想,而且从现实实践层面去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懈奋斗.执政党知行合一确立的执政合法性转化成为执政权威,执政权威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奠定坚实的基础.虚拟的网络空间本质上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现实世界获得认同,同样会传播到网络中并得到认同.

(二)理论的真理性

2018年5月4日,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之上的把握人类发展规律必然性的真理性理论.这一意识形态从现实的人出发解释社会,找到了通向共产主义未来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性体现在:变革生产方式,提高社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对上层建筑进行相应的调整,整个社会向高级社会形态演进,直至共产主义.网络空间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竞争有多方面的挑战,但理论本身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稳定性和长久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性是其在网络空间获得话语权的基石.只有真理性的思想理论才可能在网络空间掌握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

(三)价值取向的人本性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人的本质和需求出发,顺应人性,是坚持人民性的观念上层建筑.在网络空间活动的大部分网民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或是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专业人员,或是在网上休闲或学习的不同群体.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开放性和便捷性特点,使得这些群体在网络中更愿意展露自己的真实本性,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和情感.网民渴望自己在网络上得到认同,喜欢在网络上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尊重和满足网民的正常需求与情感,它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应该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一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旨在为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各项条件,使广大人民群众身心舒畅、快乐幸福.从人的本质和需求出发的主流意识形态注重人性关怀和人文关怀,关心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心理疏导,能够获得广大网民的心理认同.

(四)表达形式的有效性

表达形式在网络空间中的效用,需要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有效性来支撑.空洞的政治宣传、生搬硬套的说教、千篇一律的灌输、单一的传播方式只会拉大主流意识形态与民众的距离,容易使青少年群体产生逆反或冷漠心理,从而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就话语表达方式的有效性而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注意话语表达的亲和力.运用文学或有人文精神的语言进行表达,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结合起来.第二,注意话语表达的通俗化.网络受众对象的广泛性和差异性要求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表达,通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与新鲜材料和生动故事的综合运用,把抽象的、书面的学术语言和理论语言转化为生活化的流行语言和大众用语,使网民能够听懂、听得进去.对于话语传播方式有效性而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注意各种平台上网民群体的差异以及语言风格的不同,进行话语传播要针对不同平台的类型使用不同的话语风格和表现形式,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可以交叉灵活使用.第二,注意对重点网民群体进行传播上的全覆盖.青少年网民、知识分子网民、网络名人和其他社会公众人物等都是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的重点,对于这些群体所在的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论坛等要进行重点疏导和引导.第三,注意传播上的互动性和延续性.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具有连续性,看到网民回复或实时动态后要及时跟进互动,把网络舆论引导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准确轨道上来.

(五)多元思潮的借鉴性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网络空间出现多元社会思潮已经成为不争事实,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不可避免.需要注意的是,把这些社会思潮的影响力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任务.多元社会思潮的出现本质上是因为社会利益的差异化和分散化,每一种思潮的背后都有其现实的支持者.主流意识形态可以从利益整合出发,审视各种思潮的思想主张,借鉴吸收其中有益的思想成分.比如借鉴新儒学思潮中关于复兴传统文化的观点,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

三、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成要素中,主体、内容、载体要素的优化成为关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还需要把网络条件下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上述五个影响因素考虑其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从推进主体维度看,要强化执政党网络意识形态领导能力建设,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供政治保障;从夯实基础维度看,要确保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实性与科学性;从方法与策略维度看,要注重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传播方式、应用技术的创新.

(一)党要牢牢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

2018年4月,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升格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这次机构调整意义重大,表明党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制度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于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维护,需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全盘谋划.树立网络空间话语安全意识,健全网络空间话语监管机制,大力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营造良好网络空间话语环境,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体制机制.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与传统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有很大不同.网络传播的瞬时性与便捷性使得网络上聚集了差异化、复杂化的大量网络民众.而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就是在这种传播的瞬时性与扩散性中形成的.对此,党要基于网络空间的一系列特点,训练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各项能力,包括重大网络事件预防与预警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新闻舆论辟谣与引导能力、事件发酵与现实政策快速推出的衔接能力,各部门联动配合与协调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只能在网络空间话语权构建的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提升.

同时,作为执政党成员的党员干部,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党员干部具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远大志向,必须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自觉坚决维护党的权威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党员干部如果不能在网络中勇敢站出来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自觉与错误的社会思潮作斗争,那么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就会在网络空间被大大削弱.

(二)夯实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基

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主流意识形态本身的现实性、包容性和引领力决定了它能够代表社会大多数人的诉求,体现了人民的心声.当前,如何把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言说转化为对广大人民群众现实诉求的积极回应,增进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福祉成为关键.十八大以来,我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旨在规范党和政府行为、精简机构和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以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利益.党领导人民进行自我革命、推进各项改革的目的是要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并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要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当前,如何更好地将依法治国有序推进、如何把为人民服务的公共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如何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仍然是考验党和政府的现实问题.当前,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化和法治化.中国作为执政党知行合一,用法律和制度规范自己的执政行为,主动简政放权,主动接受监督,在责任政治、廉洁政治和回应性政治中夯实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基,并将这一话语权扩展到网络空间.

1.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解释力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社会实践在不断推进现实世界的改变.作为受社会存在制约的社会意识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也要随着现实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使得人们的利益日益差异化和多样化.人们追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现实的变化.这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顺应现实人们的需求,并引领人们的生活,不断增强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实际出发,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回应了人民的呼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也提高了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5].

另一方面,物质世界的科技创新催生出网络虚拟空间,这一空间中的许多传播现象和人际交流方式与以往差异很大,而且成为青少年群体的主要活动“场所”.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创新,要顺应科技变化带来的网络新载体发展规律,在内容建设上要能够回应青少年的现实需求和精神诉求,形式上要能够在话语表达、传播方法上顺应网络空间的发展.

2.利用网络解决好人民关心的利益问题,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

回应广大人民利益诉求的理论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获得要善于利用网络这一媒介把人民利益实现好.具体而言,首先,善于利用网络发现人民群众关注的利益点.要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把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梳理出来,深入分析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的合理性及实现的可能性.其次,要善于利用网络整合人民群众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各级政府要善于利用网络给民众提供优质、及时的公共服务,运用公共政策合理调节、整合人民群众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再次,要善于利用网络推进公共问题和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如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及时对公共网络事件进行正面回应,及时发布事件相关信息,纾解民众心理.对民众关心的公共问题进行网络调查,掌握民众思想动态并积极应对.最后,要善于利用网络引导民众准确对待自己的利益诉求.民众的利益诉求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超越阶段的,有些是成本昂贵的,有些是于法无据的.对于利益诉求的复杂现实,主流意识形态要主动调节人们的心理预期,引导人民合理合法、理性看待自身利益需求,把自身利益、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三者之间的合理平衡点.

3.加强同多元网络思潮的交流与对话,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力

与多元化的网络思潮展开交流和对话,有效整合与引领网络社会思潮,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竞争力才会凸显.首先,规范网络空间社会思潮对话的方式.各种网络思潮的出发点不同、理论逻辑不同、内容不同,需要注意对话的方式和方法,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内进行有效沟通.其次,扩大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理性对话的机会.要识别和削弱具有排他性和侵略性的网络思潮的传播,扩大与包容性强的思潮的理性对话.再次,设置引领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议题,主流意识形态要引导各种网络思潮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最后,善于借鉴各种网络社会思潮的有益成分,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传播服务.

(三)创新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方式与策略

只有具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策略,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成效.

1.注重网络技术的学习,掌握网络技术主控权

首先,要掌握关键信息技术的主控权,如加强操作系统的研发、电脑芯片的研发,努力争取域名和IP资源的获得等.对于信息核心技术,我们要有一定的自主权,筑起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可靠屏障.其次,要掌握网络平台的主动权.对于党和政府而言,就是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主流媒体与各类媒体的融合,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最后,掌握网络规制的主动权.一方面,加强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空间秩序,确保网络空间环境的纯净.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全球网络规则的制定,争取获得与我国国际地位相一致的话语制定权.

2.注重网络话语的选择,掌握网络议题设置权

首先,加强对网络空间议题的策划与选择.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围绕人民关心的重大利益问题、围绕国际社会热点等设置议题.其次,要转变和创新网络议题的表达方式.如把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变,宏大叙事向讲述小故事转变,并注意与网民互动,遵循网络传播规律.最后,推动网络议题的有效解决,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协同一致.

3.注重网络思潮的引领,掌握网络舆论引导权

首先,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在对整个网络舆论整体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网络舆论的焦点热点问题做到知晓原因、把握过程、管控结果.其次,把握网络舆情的动向,运用先进的网络舆情预警技术和监测技术对网络舆情的走势与发展进行精准判断.最后,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的发展.要把握好时机,关键时刻,敢于以适当的方式发声亮剑引导舆论.还要把握好不同网络平台的话语体系差异问题.使网络空间多种思潮和“主义”相互激荡,坚持一元话语引领与多样声音共存相统一原则,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西方国家的“数字霸权”和“政治转基因”进行毫不留情的深入分析、揭露和批驳.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种错误网络思潮要主动出击与交锋,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6].

意识形态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汇总:上述文章是大学硕士与意识形态本科意识形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和生成逻辑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