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语文教学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意养成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语文教学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4-17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意养成》

该文是有关语文教学论文范文集跟高中语文和高中语文教学和诗意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诗歌是文学的精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面对教材中丰厚的诗歌内容,针对学情及教学实际,如何挖掘诗歌教学内蕴,加强对学生的诗意培养,养成良好的诗歌鉴赏习惯,习得诗歌写作初步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学习诗歌要放声朗读,也要咀嚼细品,精美的诗歌还要大量背诵.长期在诗歌中浸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生活感悟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都会大幅度提升.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诗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进而使他们在写作中写出有真情、有思想、有内涵、有文化的文章,体现一个当代中学生应有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人文精神,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在这里,诗歌是一个关键的抓手.因为诗歌是文学的精髓,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文学兴趣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沉下心来,细细品味诗歌中的情感和韵味,咀嚼诗歌中的语言和韵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诗意润人的目的.诗歌所特有的神韵可促进学生热爱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诗意.

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凭借,是由文质兼美的文本所构成,其中有大量的诗歌.现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剖析教材中的诗歌内容.在必修1~5册中,必修1~4册都有整整一个单元诗歌,四册书共有26首古代及现代诗歌.必修5虽然没有诗歌单元,但是第二单元的古代抒情散文中,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和王勃的《滕王阁序》语言风格,质朴自然或典雅华丽,足可以与诗歌媲美.况且,陶渊明和王勃本身就是诗人.陶渊明作为田园诗派创始人,其诗作《饮酒》《归园田居》闻名遐迩;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首,擅长五律和五绝,其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千古流传.可以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是浸润着浓浓的诗意的,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值得称道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古代优秀的诗词名作编写了整整三个单元,共收录30首诗词,比必修的四册书收录的还丰厚.这给学生带来了特别丰盛的诗歌大餐,可以让学生在诗歌的华宴中尽情品尝.而学习三个单元后,教材中还用大篇幅介绍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这对学生全面了解古代诗歌伟大的艺术成就颇有裨益.中国古代诗歌特殊的艺术魅力、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也促使我们去学习、去继承、去创造.

面对教材中丰厚的诗歌,学生应该对此充满兴趣、满怀.可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古诗久远的年代、复杂的历史背景、独特的文化氛围、粗浅的诗人经历、跳跃性的语言、艰深的用词用典、多样的手法技巧等因素,导致学生面对古诗时一脸茫然,难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及遣词造句的巧妙.一言以概之,诗歌很美,但爱它不容易.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中,第一单元就是现代新诗.相对古典诗歌来说,新诗没有古诗词的严格,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合适表现自己的情感,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的.

在教学中,我们有部分教师习惯于介绍作者经历遭遇、时代背景、艺术手法、答题模式等,未能真正地融入诗境,设身处地去理解作者的境遇、语言的巧妙、浓郁的诗意等.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编者就将三个诗歌单元分别设计为“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而将教学的重点在每个单元的赏析指导中用较多的文字加以解释及明确.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没有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三个单元的诗歌教学模式是一样的.笔者去某中学听同课异构课《将进酒》时,发现执教者竟然未将“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作为教学的重点,没有通过各种方法有感情地吟咏、诵读诗歌,更谈不上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这样的教学,如何能唤起学生们对古诗的热爱,如何让他们体会诗歌的意蕴美、意境美、情感美、音乐美.

二、诗歌学习与语文素养培养

在高中语文课程学习中,可让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解读他人的思想感情,也可运用语言自己表情达意,从而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可在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而获得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可在反复品味语言并运用语言进行创作,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可解读中国文化意蕴,并弘扬民族精神,达到“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打开课本阅读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歌后,可或多或少提高这四个方面的素养,这就是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要向学生提出严格的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以积累知识,深入思考以发展思维,仔细品味以培养美感,继而形成或习得的能力.语文教师也要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愉悦,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中国是诗歌的故乡,诗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在课本中,最能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的,莫过于从小就熟读的诗歌了.每当我们读到那些流传千年的优美的诗句时,不禁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积淀下来丰厚的文化击掌赞叹.我们无数的先辈在政治混乱、物质匮乏、生活艰苦的岁月中,写下了如此优美的诗篇,而且许多都是千古传诵的至情真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我们看到面对年老和困境,仍然努力奋进的身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看到古人对友情的无比珍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让我们看到古人对爱情的坚贞执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看到拼搏与实践精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让我们看到自信与乐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让我们看到古人对自然万物的欣赏和探寻.诗歌中不仅充满情趣,还饱含理趣,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些经典的诗句让我们看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人生哲理.

选入语文教材中的诗歌都是诗词中的精品,简短而富于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容易接受,在诗歌学习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汉字、积累了语言、提高了语感,而且加深了对生活中酸甜苦辣各种人生境遇和滋味的体悟,也提高了对多姿多彩的山川万物中自然美的欣赏力.诗歌要放声朗读,也要咀嚼细品,精美的诗歌还要大量背诵.长期在诗歌中浸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生活感悟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都会大幅度提升.可以说,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学习诗歌是一条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的道路.

三、诗意养成的教学探索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现实中的压力加大,诗歌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现实生活中的诸如房子、车子、就业等现实的利益.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少有理会诗歌的.即使这样,还是有一部分文学爱好者或文学工作者,默默地赏读诗歌,有的视诗歌创作为己任,用诗歌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是吸引着很多人爱诗歌、读诗歌、写诗歌.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对诗歌的教学情有独钟,这源于高中时代对诗歌的热爱.那时候,物质条件并不算好,但对诗歌的热爱有加.除了大量学习唐诗宋词外,也读了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富有才华的诗人郭小川等人的诗歌,我还从紧巴巴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订阅《诗刊》《星星诗刊》等诗歌专刊.每次拿到刊物,嗅着墨香慢慢欣赏诗歌,那真是莫大的享受!只是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一个懵懂少年对诗歌那种如痴如醉的感情.

这种对诗歌的亲身经历直接影响了我后来的从教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我会挖掘课本中优美的诗篇与学生一起欣赏探析,使得他们能够透过诗歌语言领悟内在的人生奥妙.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诗人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节奏音律,摸索诗歌意象选取的技巧,剖析诗歌的内涵,探究诗歌独特的意境.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领略那种抑扬顿挫的艺术魅力.在课堂上,我引领学生仿写诗歌,选取生活中的意象,进行不同场景的组合,构造符合自己感情的诗境.就这样,诗歌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曼妙的意境、优美的韵律、深刻的内涵,一点一滴地慢慢渗进了他们灵魂深处.

在诗歌创作上,我先让学生写一些整齐的诗句,如五言诗、七言诗,不求平仄,只求双数句押韵,从遣词造句中体会语言的韵味.原以为比较困难,但由于句子较短,学生也能写得像模像样.再模仿一些较整齐的现代诗,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等.这些现代诗相对结构清晰,语言感情贴近生活,容易模仿.后来再尝试写一些词,如“忆江南”“浪滔沙”,字数不多,格式固定,只要按字填词即可.

诗歌源于生活.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感触,我尝试将课堂移到室外.师生一道徜徉在美丽优雅的校园中,去寻找触发诗情的意象.一棵小草、一抹苔藓、一截枯枝、一块石头、一汪湖水、一朵睡莲、一方天空等都进入了他们敏感多思的心灵.边走边找边讲,如何收集诗歌的灵感,如何把握写作的技巧,如何进行语言的修炼等.在这之中,我也在学校圣湖边,向他们介绍了自己写作的案例.有一天我见同学们在校园依依不舍,面对湖边的柳树、微风,眼前的白云、阳光,我写了“柳绊和风慢,云牵落日迟”,通过柳树树枝柔软细长、微风轻拂、落日缓缓、云朵与落日相伴的特点,发挥联想和想象,用了两个动词“绊、牵”,形象地表达出不忍离去的心情.此情此景,只有在现场实景中才能感受到.经过这一番讲解,同学们对诗歌的理解又更进一层.一节课下来,大家兴致盎然,意犹未尽,纷纷在本子上写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句诗或第一首诗.后来,经过讨论,修改润色,全校展示,并装订成集.诗集虽然稚嫩,但都是青春真实情感的印记.

我们还举行诗歌朗诵会,以此营造氛围.古诗中白居易的《长恨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现代诗中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致橡树》,外国诗中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等名诗纷至沓来.朗诵会同时也是分享会,这些小诗人也拿出自己写的诗上台朗读,并分享创作灵感来源、创作过程中意象的选择与语言的锤炼等.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诗歌欣赏与创作的热情.

大量的诗歌活动,长期的诗歌浸润,同学们对诗歌的了解更加深刻,诗意也得以初步养成.当然,在学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诗意养成的道路还有诸多的困难和障碍,但至少在他们成长的青春岁月中,曾经为诗歌疯狂过,也曾经涌现过诗歌的浪花.

参考文献:

[1] 邹宝生 吴伟昌:《唐风宋韵生笔端——引导学生尝试古诗词创作的思考与实践》,《语文教学通讯》2014第10期.

[2] 王屹宇:《诗歌阅读:对于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1期.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高级中学)

[责编 夏家顺]

语文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语文教学期刊

语文教学和杂志

语文教学和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

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该文汇总,本文是一篇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中语文和高中语文教学和诗意相关语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