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养生相关论文怎么写 与关于中医产后养生方法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养生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30

《关于中医产后养生方法》

该文是养生方面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养生和养生方法和中医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产后中医养生是基于个体差异与整体观念,应用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使产后妇女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使产后出现的多虚多瘀、气血失衡等生理特点有效改善调节.中医产后养生需要温寒适宜、均衡膳食、注重劳逸结合与个人卫生,使产后妇女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乳汁质量得到保证.因此,笔者对现今中医产后养生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产后妇女的养生调理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医养生;产后康复;产褥期养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存在着密切关系.养生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加以预防,使生理、心理与社会等多方面均处于完全健康状态.由于不同年龄阶段与不同体质的人群所应用的养生方法与养生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与中医理念中的个体差异、整体观念相吻合.中医历代对于产后调护均所有研究,但是现代中医学对于产后护理缺乏重视.基于此,本文对产后妇女产褥期的康复中医养生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现讨论如下.

1 产后妇女的生理特点与预防措施

1.1 产后多虚多瘀

产妇采用自然分娩过程中由于体力大量消耗,出汗、产后出血等,导致阴血聚虚,百脉空虚、元气损耗,阳气易浮[1].《金匮要略》中曾提出,“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这是指产妇分娩后由于血虚、出血,易受风邪侵入,导致疾病的发生,而产后出血、大汗时,寒气入侵,会使产妇的郁结于胸,大量津液流出会导致胃火,导致大便困难.《千金方》云“凡妇人非止临产须忧,至产后,大须将慎[2].”告诫世人,产后不代表没有忧愁,产后并的治疗也要谨慎待之,需对补虚加以重视,补虚为治疗目的,消瘀为治疗手段.《千金方》云“妇人产讫五脏虚赢,惟得将补不可转泄.”妇女产后由于气血双虚,易进补,而不可转泄.又云:“凡产后七日内,恶血未尽,不可服汤,侯脐下块散,乃服羊肉汤.”强调产后妇女多瘀,不可过早进补,恶露流进后方为进补的最佳时机.产后由于气血双虚,冲任受损.产后子宫恢复收缩过程中也会伴随小腹镇痛,称为宫缩痛.宫缩痛在产后妇女的哺乳时最为明显,产后2~3d 即可自行恢复.分娩后遗留的余血浊液会经子宫向外排出,称为恶露[3].随着子宫收缩,产后恶露在3周内会干净.恶露排除后,气血打开,而胞脉空虚.《校注妇人良方》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在妇人上为乳汁,下为血海”,母乳为气血所化而生,脏腑气血健旺充沛,则乳汁分泌正常且旺盛.1 2产后气血失衡

产后脏腑劳伤,气血虚竭,妇女产后的重中之重为“以养补虚”,补虚不得过,适中即可.《诸病源侯论》中记载;“新产而取风凉……积蓄于内,则有时血流淋漓不尽.”产后妇女为虚瘀体质,易受风邪与冷邪入侵,损伤肌理,导致诸证发生.同时产后血露未尽,受风邪、冷邪侵入后,也会使血淤滞于胸,蓄积在内,内里冷热相搏,产妇易感疼痛,严重者也会导致血瘀于内,而致月经紊乱.2产后养生方法2 1产后养生方法

第一,温寒适宜:由于产妇体虚气弱,易受风气入侵,基于此,即使是夏季,产妇也不能贪凉,需要保障保暖适中,产后温度适宜,穿衣要适宜舒适,避免温度过高,过低,避免腹中风冷聚集,诱发疾病.

第二,注重卫生:产后恶露排除时,会使血室大开,同时产褥期妇女易出现大量褥汗,因此,对于产后妇女的卫生清洁更为重要[4].清洁过程中要避免接触冷水,可采用淋浴或者温姜水擦拭,洗头后需要立即应用吹风机吹干,避免自然风吹干时间过长,导致湿寒入体.

第三,平衡膳食:妇女产后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此为《素问》中提出的饮食方案,通过合理搭配膳食,根据产妇自身情况以个体差异与平衡膳食为原则,增加每日食物摄取的种类,应少食多餐,同时对于每日的营养摄入量也要合理搭配,避免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乳汁在质与量两个方面均有所降低也要避免营养过剩,导致产妇出现产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5].在选择食物过程中也要注意选择温热食物,尽量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量,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产妇,在分娩结束后尽量避免摄入寒凉食物.

第四,劳逸结合:产妇在分娩结束后百日内需禁止劳动以及性生活,避免过早劳动以及性生活导致产后病的发生,对于日后的健康也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产后活动需根据产妇伤口的恢复情况,以及个人体力针对性的进行锻炼活动.过度劳累会对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长时间休息、不进行锻炼,也会导致气血涩滞、脏腑功能衰退.根据临床研究提示[6],运动量过少使会使机体营养失衡,内分泌失调,进而使肌肉数量减少,使肌力大幅度降低,而肌力下降是导致中老年人群肥胖、超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产后需要遵照医师的运动处方,逐渐开展全身训练、通过练习反式呼吸,腰背运动、缩肛运动、使骨盆底肌肉的恢复得到促进,同时对于后位子宫、子宫脱垂、尿失禁等产后并发症也具有预防作用.

第五,保障乳汁质量:产后忧郁血气衰竭,脾胃失和,导致产后妇女多见体虚者,若调摄不慎,则使脾胃受损,进而引发多种疾病,常见产妇产后疾病为缺乳.治疗产后缺乳时,主要是对脾胃的调理.乳汁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后疼痛、乳腺障碍(凹陷、腺管不通、皲裂、乳汁郁积、先天发育不良)、睡眠障碍等,同时产后节食、营养摄取失衡等产后营养不良情况,也会导致产妇机体内的营养物质缺乏,进而导致乳汁分泌量过少.可根据缺乳程度在改变原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基础上,适当增食猪蹄、鱼类、豆类食品,同时根据产妇个体化差异由医师开具个体化药膳处方,调整气血,使乳汁的质与量均可得到良好保障.2 2产后养生注意事项

产妇分娩后,体质较为虚弱,在产褥期易受风寒、邪气入侵,同时饮食生冷之物,都会导致气血运行出现阻碍,旧血积蓄而新血不生,而致诸病生成.产后血气伤竭而致内生七中病症,即害食、害气、害冷、害劳、害房、害任、害睡,谓之七害.产时气血双伤,血亏气滞,虚极而未平复即犯此七病,诸病而生.基于此,产妇分娩后对“七害”的规避是产后调理的重点.同时产后也要避免所有人着急问生男生女,避免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3中医产后调护整体系统

妇女产后调护是产后妇女一中年特定的意识存在行为,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情风俗的一种,产后调护的养生行为普遍存在于每个中华民族产后妇女的产妇养护行为中.常规理念认为若妇女产后没做好“月子”,就会落下病根,相反通过“坐月子”,也可使产妇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妇女的产后调护就给予重视与关注,而妇女产后调理理念也是源于中医妇女生理与生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民族风俗文化,在妇女健康的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中医学著作中对于产后调护具有详细记载, 《妇人大全良方》中对于妇人怀孕、妊娠期及产褥期等系列的养胎、防病及护理知识均有详细记载,同时作者陈自明也根据自身十年产科经验总结出“产前安胎、产后补虚”的调理经验.陈自明认为产后妇女由于气血虚竭,脏腑劳伤、产妇的当务之急是通过调养达到补虚的效果,但是补虚需要适度,多度调补也不利于产妇的早日康复.传统中医学对于产后调护是从病因病机、产后访治以及产后禁忌等角度进行调养产妇身体机能,使产妇早日恢复到正常状态.产后调护对于产褥期妇女具有重要作用,而如何利用传统中医学理论应用到现代临床产后调护中是现今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而根据笔者自身经验总结,通过对传统中医学的借鉴学习,加之现今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现代医学的调理方案制定出更符合现代产妇妇女的调理方案,使产妇在产后照护的质量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使产后疾病的预防效果显著提升,使产妇在产褥期可以有效调整自身体质,使身体、神经、心理多方面均可恢复到正常状态.4讨论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在产后康复过程中贯穿于全过程之中,中医养生对于妇女产后的调理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中医学理论与方法,例如温寒适宜、均衡膳食、注重劳逸结合、注重个人卫生,可有效提高产妇的身体机能,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产妇早日恢复.现今,中医学养生理论不仅是对前人的继承,而更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通过不断的整合,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形成现今中医产后养生的新模式,通过规范化、个体化的中医产后养生模式,可使产妇的身体机能快速恢复,对于产后疾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预防作用.参考文献[1]陈鑫.浅谈中医胎前养生方法[J].饮 食保健,2 01 6,3 (22):130-131.[2]梁孝忠.中医穴位贴敷预防产后 腰腿痛疗效观察[J].现代养生 B,2014 (03):2 49.[3]王亚丽.产后养生中医古代文献整理 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 01 6.[4]岁成秀.产后中医保健知识需求和护 患纠纷发生情况分析[J].现代养生 B,2014 (02):215-215.[5]王亚丽,李文林,陈涤平等.中医文 献中产后养生特色剖析[c].中华中医 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换届会暨第十三 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 01 5:585-589.[6]王春鸿.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以 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J]现代养 生B,2 015 (01):21 4.[7]田力.中药茶饮生化汤在产后的 临床应用[J].现代养生(下半月 版),2016 (06):18 9-189.

养生论文参考资料:

中医养生论文

现代养生杂志社

健康养生杂志

现代养生杂志

上文汇总:本文论述了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养生和养生方法和中医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养生本科毕业论文养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