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德育教学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大学生内心关照式德育教学与其实现路径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德育教学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22

《大学生内心关照式德育教学与其实现路径》

该文是关于德育教学相关论文范例跟关照和德育和路径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肖岁利

(商洛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陕西商洛 726000)

摘 要 押高校德育课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和国家需要的“道德人”,还要从学生的内心需要出发,把社会、国家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需要相结合,培养合乎道德的“幸福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通过厘清“善”“恶”,调查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吸收古今中外德育精华,紧合时代节拍等路径, 使大学德育课既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关键词:内心关照式德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需要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16)01-0091-06

收稿日期:2015-11-15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SGH13404)

作者简介:肖岁利,女,陕西蓝田人,硕士,讲师

大学德育的总任务在于让大学生深刻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内化的本质就是大学生接纳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和自己个人信念相融合,外化的本质就是大学生自觉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道德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去关照大学生的内心需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信念,从而在德育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更易地融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中,进而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所要求的道德行为.然而传统的德育模式往往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社会道德人为目标、以教师灌输为主,极少关注大学生个人的内心需要,为了使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相结合,应该构建将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相结合,培养合乎道德的幸福人为目标的心灵关照式德育模式.

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 Frankena)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好的生活,但不是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存在.” [1]冯建军论证了道德主体性的特点,并指出了道德主体性的意义,但并没有指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如何具体实现道德主体性[2].张梅花认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但仅仅指出了通过“自媒体”对大学生的需要进行关注的途径[3].李丹霞[4]提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大学生益德素质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以受教者为主体,这基本达成共识,但在实际道德教育中如何具体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通过哪些具体路径来了解受教育者的内心需要,研究者关注不够.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育过程中关照受教育者内心需要的方法和具体途径,以期构建新的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性.

一、“内心关照式”德育课教学的界定

内心关照就是关怀、照顾人内心的需要及内心的状态.大学生“内心关照式”教学就是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关注大学生内心的需要,把大学生内心需要同社会及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将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幸福感结合起来,构建新的道德规范,推动道德的不断进步,达到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内心关照式”教学概念的提出,源于诺丁斯等的教育理论.关怀是诺丁斯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一种关系,关怀关系的形成首先是被关怀者有某种需要,关怀者能够对对方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关怀反应,最后,被关怀者对关怀者的行为表示认可和接纳.关怀关系不是一方施予另一方接受的关系,而是双方都有付出,也都会有收获.她不赞同“推己及人”式的投射式关怀,而主张融人于己的接受式关怀[5].同时,在培养目标上,诺丁斯认为实施关怀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能力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

人们通常将诺丁斯的理论称为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显然,诺丁斯的德育理论是广义的道德教育理论,并不局限于单纯的德育课教学.她提出的教育目标和六种方法当然是适用于所有形式的道德教育.但在其他各科和德育课的具体应用上,还应该有所差别.德育课是培养学生伦理观念的主阵地,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应该比其他各科的道德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教育内容和方法应该同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目标是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伦理意识和幸福感,最终结果是发展既符合一般社会要求,同时符合学生需要的具体行为规范.这种德育课教学既同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教学模式不同,同时也是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细化和发展,笔者命为“内心关照式”德育课教学.

二、“内心关照式”德育教学的优势

“内心关照式”德育课教学与传统的德育教学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一)“内心关照式”德育课教学的出发点,是社会及国家的需要和大学生内心需要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对社会、对人和人的关系及人和社会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实际生活实践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道德教育不可能强行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强加在他们行为之上,否则,只能引起他们对道德教育的抗拒.有研究者对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 “阻抗” 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发生意义理解上的障碍情况非常普遍,达到67.5%,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认为这些道德信息失去了时代性,或者不符合自己内心的需要.所以,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加以排斥[6].

而传统的道德课教学,主要关注社会需要成员具备哪些道德品质,各个职业需要具备怎样职业道德的人,家庭需要成员有哪些家庭美德,往往不关注学生内心世界所处的状态以及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所以,学校的德育形成了以社会需要、国家需要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这就导致学校德育由于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而收效甚微.教师感觉自己的辛苦付诸东流,认为“现在的学生道德严重滑坡”;同时学生则有“现在的道德教育‘假、大、空’”的感觉.笔者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德育教学方法排序,结果显示,53.3%的同学把“教师讲授”排在了最后一位.强制灌输的德育课教学,结果只能使学生认为道德是一把枷锁.只有当人们感到外在道德能够满足自身的合理需要,对自身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具有促进作用时,他们才会依赖道德,并身体力行去实践道德,这样道德就成为大学生的内心需要.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应通过对大学生的内心关照,努力寻找外在道德规范与大学生内在需要之间的结合点,进而引起大学生对外在道德规范的认同,并付诸于行动.可以这样说,德育教育和实践的过程,就是外部的社会规范和人们的自身需要相互调适的过程.只有时刻关照受教育者的内心需要,将之同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作为德育课教学的出发点,使学生明白,道德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而且是提高自身素质,顺利成长和过上幸福生活的心灵需要,最终德育教学不仅进了课堂,并且进了学生脑袋,学生可以终生受益,德育课教学效果才得到了提升.

(二)“内心关照式”德育课教学的过程,同时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幸福观的过程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7].如果仅仅照本宣科地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学生会感觉道德教育和他们的生活无关,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从对海南某大学的学生道德需要调查结果来看,只有不足60%的受访大学生期望做一个“道德的人”,而有近 40%的受访大学生期望做一个“有钱的人” “有名的人” “有权的人”.这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需要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

“道德源于人们的生活.关注人们的生活,目的是引导人们更好地生活.一种好的生活,包括德行与幸福两个方面.关注人生幸福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道德教育的宗旨就在于促进幸福人生或美好生活.” [8]这就要求进行道德教育时,不仅要强调“德行”对一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更要强调“幸福”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烦恼,使他们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愉快地生活,最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生活方式.

道德的本质是一种人们为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增进个人的利益与幸福的行为规范[9].只有使学生认同道德不仅是社会和谐、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更是自我生存、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价值乃至享受幸福生活的需要,才会促使学生将道德教育的他律转变成道德自律,在自律的基础上,最终认识到道德是一种至诚至真的内心需求,即成为一种真正关照到人的内心世界, 并成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器官一样, 进而成为其灵魂的一部分信仰.因此,道德教育的最高层面应是一种信仰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在于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而且在于指导大学生获得幸福生活.只有能够使大学生获得幸福的道德,才能满足大学生的内心需要,那大学生就自然而然把这些道德规范付诸行动了.

(三)“内心关照式”德育课教学的归宿点,是构建“个性化新道德”,促使道德本身不断发展

道德本质属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不断发展,学生内心需要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就是社会存在发展的真实表现,所以,道德教育只有从学生不断发展的内心需要出发,才能适应社会存在从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达到不断促进社会存在进步的目的.

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们成为践行“个性化新道德”的“幸福道德人”, 而不是千人一面的“社会道德人”.这就要求把现实社会要求的普遍道德规范和学生内心实际需要进行完美的结合和重构,使道德教育既符合社会规范性又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形成“个性化新道德”.把道德规范当口味各异的“营养”,使大学道德教育更富有“个性”和“创新性”,让社会普适道德规范和大学生自身的需要相结合,构建创新型的道德规范,这种创新型的道德规范是在社会普适道德规范要求下的大学生道德细化,使社会普适道德具有了可操作性.比如我国公民道德规范要求“团结友善”,调查显示,69%学生觉得在日常交往中“AA制”,最有利于同学之间处理好关系,他们普遍认为这样的交往形式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平等,有利于相互尊重,有利于节俭,更有利于大家心灵的沟通.

学生的内心需要是具体的、丰富多彩的,建立在学生内心需要基础上的道德就会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使道德内容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人文性和易操作性.

三、“内心关照式”德育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厘清“善”和“恶”的科学含义是正确关照学生内心的前提

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0]. “善”和“恶”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标准.德育要关照大学生内心需要,但这些需要,并不必然都是合理需要.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道德实践,首先就要分清这些需要的合理与否,即是否合乎 “善” “恶”标准.只有厘清了“善” “恶”含义,才会让道德教育回归人自身的合理需要.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善恶一般标准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实现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相统一的即为善,反之,即为恶” [11].“善”要求在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还要有利于“道德主体的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的发展”.任何人的自我实现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支持,才能成就真正的“善”.

德育课教学应成为不断培养大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和为他们提供道德选择空间,促使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有机结合的过程.所谓主体性道德素质,是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或能力[12].厘清了“善” “恶”标准,既有利于在德育课中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法,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自身的内心需要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利于学生进行自觉的道德实践,既促进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又可以为社会进步做贡献,从而培育大学生自行辨别 “善” “恶”,进行道德选择的主体性道德素质.

(二)多途径了解和研究大学生内心需要

马克思指出,人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13],人类的个性是同他们的需要存在着一致性.个人存在着多层次的需要,道德教育只有在了解、尊重个体个人的合理需要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对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个人需要向更有利于人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德育课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了解和研究大学生内心需要.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了解大学生内心需要的最简洁、最直接,也是最可靠的途径.可对大学生进行有关道德教育的随机性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对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非常有意义.笔者对310名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需求和困惑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74%的同学认为需要培养社交能力,需要得到交际技巧的指导;27.3%的同学认为需要培养自己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和能力.26.4%的同学需要学习指导;44.8%的同学不习惯大学教师对学生的冷漠态度,需要老师的关爱.57.1%的同学认为大学教育对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的辅导欠缺.这一切说明大学生大部分还不能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困惑,在许多方面需要教师耐心地关怀和指点.

2.师生交谈

教师和学生要进行广泛的交谈.教师一方面利用课堂设计专题讨论(比如,讨论社会现象,讨论古今中外不同道德观念、道德实施方式等),和学生进行平等公开的讨论,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既能充分了解学生对我国现存道德规范的真实态度,也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和学生随机交流思想、交流生活经验,在交谈中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

3.网络交流

信息时代网络发达,可以建立网络平台,并由专人管理,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困惑和烦恼可以在微博、微信和博客自由表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及时做出回应.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赛博空间” [14]充分讨论.

(三)选择和创新德育课教学内容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课堂德育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这门课仅提供了德育教育的一般原则和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要求,对德育课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创新,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道德具有社会历史性,道德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纲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人类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时代的价值要求.其中富强、和谐、平等、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反映了中国人民历来已久的理想和个人道德规范,、文明、自由和法治等,既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表现,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丰富时代内涵,也是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幸福的保证和表现.必须将学生的实际需要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结合起来,针对性的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同时,这些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德育课针对性的细化内容结合起来,同大学生个人的道德要求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

在笔者对大学新生做题为“你为什么要上大学”的调查中:70.4%的同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让父母过得好一些;9%的同学为了挣好多钱;56.8%的同学为毕业后想干自己喜欢干的事;11%的同学说挣了钱搞慈善.根据上述调查,大学生绝大部分人有责任感,想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幸福生活;也有自己的理想,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也爱家乡,用自己的收入搞慈善.这些理想其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例如,强调想让父母过的好一点,是传统道德中的孝道观念的体现,古人强调家国一体,忠孝观念经常并列,前者如今进化为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观念.强调挣钱的观念则同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存在一定的关系,因为通过合法经营和辛勤劳动赚钱,本身就为国家创造了各种财富.毕业了想过自己希望的生活例如周游世界,则同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观念联系在一起;利用自己的收入为家乡搞慈善,这种普通的乡土观念本身就构成了爱国的基础,同时也是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观念的体现.

因此,德育课教育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学生个人自觉的具体的道德实践,既实现了个人进步,同时又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加强大学生道德实践,拓展德育空间

要解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单一的德育课堂教育显然不足.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拓宽大学生德育渠道,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道德实践天地.

1.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

“道德不是教来的,而是学生在社会合作、社会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因此,道德教育应通过生活和各科教学来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是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 [15].要让学生理解道德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去把道德外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必须加强道德实践.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较长的历史,有公民体验教育、劳动教育、军事训练、纪念性活动、校企联合“双元式”实践、医院义工、社区服务、校外打工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16].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生课外实践的模式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深入社会实际,亲身体验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素质之间的差距,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耐挫能力等,在实践中也不断寻求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契合点,一方面调整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乃至优秀公民而努力.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的改革出谋献策,为构建创新型社会做贡献.学校要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制度化,制定一定的量化标准做为考核学生的一个指标.

2.实行德育导师制

国外在德育方面设有德育导师制.玛格丽特·A·希丽等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德育导师制在学生事务领域中作为一种专门的制度,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道德发展[17],目前高校的导师制,主要偏重于专业知识的指导,对学生德育的指导没有专门的导师,辅导员也更多地将精力用于管理学生的日常事务.所以,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遇到困惑和挫折时找不到可信的倾诉对象,或能给他们提供实质性帮助的人,往往使学生处于迷茫和无助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做法,设立德育导师制,使高校德育生活化、日常化.

3.设立各种有关德育的服务机构

大学德育要做到在社会道德引领下关照学生内心需要,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美国高校中“教育”与“服务”相结合,设立各种咨询机构和服务机构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些机构承担了更多的德育任务.高校也可以设立具有“德育服务”功能的各种服务机构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避免单纯的为德育而德育的理念.比如,心里咨询、职业规划咨询、交际能力系列讲座、学习经验研讨交流讲座、志愿活动基地等,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帮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中的困惑.

总之,我们期望,通过内心关照式德育课教学,提高大学德育的时效性,更期待大学生通过德育的指引走向幸福之路.

参考文献:

[1] 威廉·W·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 冯建军.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84-90.

[3] 张梅花.自媒体与高校德育主体性的构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9-62.

[4] 李丹霞.刍议大学生担当意识的培育[J].商洛学院学报,2014,28(3):64-69.

[5] 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3-61.

[6] 刘京铎.试论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在德育内化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规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6):35-37.

[7] 陶行知,金林祥,张雪蓉.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4.

[8] 王啸.人在社会中生活:道德教育的三重功能[J].教育研究,2010(6):9-14.

[9] 曾广乐.道德变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5.

[10]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0.

[11] 王磊,涂秋生.善恶的标准是什么[J].社会科学研究,1986(1):85-89.

[12] 魏贤超.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现代德育理论的重要命题[J].教育研究,1996(3):12-16.

[1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14] 苏令银.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28-34.

[15] 约翰·杜威.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5.

[16] 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3(3):72-75.

[17] 陈勇,杨宛颖. 国外德育导师制探讨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德育,2014(19):27-30.

德育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本文总结:本文是适合关照和德育和路径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德育教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德育教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