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运动损伤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普通高校武术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运动损伤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21

《普通高校武术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

本文是关于运动损伤论文范例与运动损伤和调查研究和爱好者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东北师范大学武术爱好者参与武术运动时的损伤原因、损伤部位、损伤类型等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而探讨武术爱好者避免发生损伤的有效预防措施,提出损伤后的对策.研究认为:武术爱好者运动损伤最为频发的组织是肌肉韧带组织,运动损伤性质主要以慢性损伤居多,运动损伤程度主要表现为中等程度,运动时损伤的主要原因有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技术动作不正确、运动负荷过大.

关键词:高校 武术 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8—0062—03

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1] 武术运动是以技击攻防为核心,以踢、打、摔、拿四种技法为主要攻防手段[2],贯穿动静、虚实、刚柔等意识形态组合而成的套路演练和实战对抗,具有深刻的保健价值和健身功能,它既可以作为技击术防身自卫,又可以充当锻炼工具健身养性,同时还弘扬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精神.

近年来,随着武术进校园如火如荼的蔓延华夏大地,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武术运动当中.他们在享受武术魅力的同时,常常会伴有运动损伤的发生,轻者影响到日常活动,重者则影响到身体功能,对武术在校园的普及和推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东北师范大学武术爱好者的运动损伤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10 年关于体育保健、运动损伤学、运动医学以及有关武术运动损伤的文献, 以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自编问卷,共发放问卷148 份,回收问卷134 份,有效回收率为90.5%.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真实有效,具有可行性.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将所调查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武术爱好者运动损伤概况

在本次被调查的武术爱好者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及教职工三个群体.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见表1):在日常参与武术运动时,均曾患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共计134 例,其中本科生有49 例,研究生17 例,教职工有68 例,这说明不同人群出现运动损伤的比例各有不同.

2.2 武术爱好者运动损伤类型

武术运动具有很强的竞技性特征,是结合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综合素质的全身性运动.在武术锻炼过程中,时而动如脱兔,时而静若处子,时而动静结合,时而快慢相兼.无论是武术爱好者参与哪一种类的武术活动均有可能出现运动损伤.因此,区别出损伤的类型,找准损伤的来源对控制损伤的发生尤为重要.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东北师范大学武术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类型包括:关节扭伤、擦裂伤、肌肉韧带拉伤、脱位等损伤类型,其中选择“肌肉韧带拉伤”损伤类型的人数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42.5%,其次,选择“关节扭伤”损伤类型的比较频繁,占整体人数的32.0%,而软骨组织损伤、擦裂伤、肌肉劳损、脱位分别占调查人数的14.0%、8.2%、2.2%、1.1%.可见,武术爱好损伤类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肌肉韧带拉伤”为主的软组织损伤,这可能是由于爱好者在日常锻炼或活动中准备热身活动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动机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另一种以“关节扭伤”为主,这是由于武术爱好者在运动时韧带的柔韧和肌肉的力量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而发生的急性闭合性损伤.

2.3 武术爱好者运动损伤部位

大多数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都详细分析了武术项目运动损伤的部位特征[3],研究对象大部分都以各地区体工队、体校或体育院校运动员为主.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普遍倾向于运动员在训练、竞赛过程中的损伤调查.而武术爱好者与运动员在参与武术活动的动机有着本质的区别,运动员追求的是在科学训练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竞技能力,取得胜利,而武术爱好者则希望通过习练武术达到锻炼身体、健身养性、休闲娱乐的目的.因此,根据上述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和武术爱好者的问卷反馈,分析6 处损伤部位,其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从人体解剖学结构分析,武术爱好者受伤部位主要分布在下肢和腰背,损伤数量达到119 例,占整体比例的89.0%,其中勾选大腿损伤的人数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32.0%.这是由于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特征所引起的大腿前后肌群肌肉分布不均匀,股四头肌等前侧肌群发达,屈肌力量强大,后侧伸肌力量薄弱从而导致大腿后侧伸肌群韧带拉伤.[4]加之,武术爱好者由于未经受过系统地学习和科学的训练存在着压腿动作不标准,踢腿技术不正确等问题也是引起大腿拉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见引起大腿肌肉韧带拉伤的动作主要有:弹腿、踹腿、蹬腿、勾踢腿等.

2.4 武术爱好者运动损伤程度、损伤性质分析

通过借鉴与对比前人的研究, 将损伤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损伤.[5] 轻度损伤是指损伤发生后在不使症状继续加重的前提下,能继续进行武术活动且不会影响身体正常功能;中度损伤是指受伤后可继续参与练习,但会对身体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停止或减少患部活动,1 周~ 2 周内不能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重度损伤是伤后完全不能训练,需进行治疗,2 周以上完全不能运动.[6] 通过统计整理调查数据发现武术爱好者运动损伤程度特征以中度和轻度损伤居多,占整体比例的75.0%,重度损伤普遍较少,占总体调查的15.0%.

运动员损伤按照损伤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慢性损伤和急性损伤2 种类型.[7] 通过对134 起损伤案例的统计情况,发现慢性损伤有66 例,占总体案例的49.2%;急性转慢性损伤36 例,占26.8%;急性损伤有32 例,占总体比例的24.0%.从调查的数据整理得出,武术爱好者的运动损伤性质多为慢性损伤,这与武术项目技术特点相关.

3 武术爱好者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武术爱好者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准备活动不充分、思想松懈注意力分散、技术动作不正确、场地器材缺陷等.其中选择人数最多的是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其次是技术动作不正确和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最后是运动负荷过大.

3.1 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8] 武术爱好者在正式进入练习前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过于单调,练习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单位没充分募集到运动器官当中,导致练习者训练热情下降,从而引发运动损伤.(2)准备活动负荷过大,身体出现疲劳,引起运动损伤的发生.(3)准备活动距离正式练习的时间较长,产生的生理作用已经减轻或消失,从而引发运动损伤.(4)准备活动不充分,活动时间过于短促,身体机能和运动器官未能达到最佳状态,就投入到练习当中,因而易发生损伤.

3.2 技术动作不正确

技术动作错误,违反了人体解剖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9] 对于刚入门或练习新技术动作的武术爱好者来说技术错误是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例如,在做跌扑滚翻动作时,因颈部位置不正而导致颈部损伤生;在练习弹踢腿时,因发力顺序掌握不好,导致膝关节损伤;在练习腾空技术动作时,因熟练程度不够落地不稳,引发踝关节扭伤.此种事例不胜枚举,因此武术爱好者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及时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3.3 身体功能和心理素质不良

身体功能和心理素质不良同样是引发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练习者在身体疲惫、患病初愈或休息不充分时,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心理状态的稳定性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注意力分散,精力不足,反应迟缓,此时参加较为剧烈的武术活动,极易发生损伤.

4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4.1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1)准备活动内容选择上要丰富多样,可根据自身的运动水平、体能水平、场地器材等多方面因素而定;(2)合理规划准备活动的运动负荷,避免因身体疲劳而引发运动损伤;(3)准备活动休息时,若间歇时间较长,要在正式练习前再次进行准备活动;(4)准备活动要充分,可采用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相结合来帮助热身.

4.2 加强自我监督意识

武术爱好者在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适时,应加强自我监督意识,及时调整练习内容、适当降低运动负荷[10];时刻关注自我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反应,及时反馈并记录,可利用可视化监控设备进行自我监督.例如:心率遥测仪,可实时显示机体目前的心跳次数,锻炼者通过设备显示结合主观感觉适当把控运动负荷,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此外,武术爱好者还可以利用心理调查问卷反映心理状态、调节心情.

4.3 保证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武术爱好者在刚参加武术练习或学习新动作时要厘清动作的结构顺序和力学特征,保证技术动作的准确性,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技术环节的连贯性;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从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4.4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武术爱好者在练习时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运动负荷,不能存在主观性、盲目性.可运用生理生化手段进行监控,例如:心率表、便携式乳酸仪等设备进行辅助,或采用主观感觉和同伴观察的方式控制运动负荷,避免过量运动.此外,在实施监控的同时,还要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 以提高其机能.

参考文献:

[1] 孙军杰, 卫志强, 李 俊. 中国武术休闲之路初探[J].搏击·武术科学,2005(07):8-11.

[2] 陆跃琴.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在编排中的体现[J]. 浙江体育科学,2011(06):121-123.

[3] 王 怡.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6(08):1094-1095.

[4] 郭文超. 对羽毛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情况及原因的研究[J]. 运动,2017(15):60-61.

[5] 罗智勇, 侯 斌, 方 银.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损伤部位特征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09):97-100.

[6]《运动医学》编写组. 运动医学[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74.

[7] 齐 爽. 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的研究[D]. 苏州: 苏州大学,2014.

[8] 臧初晨. 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康复及预防[J].武术研究,2017(05):85-87.

[9] 林小美, 沈凤铭, 周永平.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调查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8(03):134-137.

[10] 谢光辉, 孔军峰, 岳建军. 我国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3):63-64.

运动损伤论文参考资料:

运动营养学论文

运动期刊

关于洋务运动的论文

新文化运动论文

运动杂志

洋务运动论文

该文结束语,本文是适合运动损伤和调查研究和爱好者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运动损伤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运动损伤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