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静脉血栓论文范本 跟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术后护理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静脉血栓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30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术后护理》

该文是关于静脉血栓论文范本和静脉血栓和溶栓和导管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葛伶俐 成 咏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市 200011

【摘 要】目的: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术后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 30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术后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随访.结果:30 例患者都成功置入永久性滤器,且在术后 6 个月以上的随访中,30 例患者无一例再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症.结论:有效、正确的术后护理措施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治疗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下腔静脉滤器;术后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1 引言

所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患者的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出现不正常凝结症状,导致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管堵塞、出现回流障碍[1] .该病症的出现原因主要包括血液流速缓慢、血液粘滞度高、血管内膜损伤等,常发生在长期卧床以及保持坐位的患者群体[2] . 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 正确的、有效的治疗与护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以及致命[3] .这是因为,一旦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非常容易引起致命性肺动脉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治疗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为了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将对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术后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研究成果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对术后护理实践起到一点参考与借鉴价值.

2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 2017 年 7 月到 2017 年 12 月本科室收治的 30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 17 例,男性患者 13 例,平均年龄 52.6 岁.30 例患者患肢是左下肢的患者 24 例,患肢是右下肢的患者 6 例,病程 2 天到 10 天.30 例患者通过血管造影均确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且均无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治疗禁忌证.30 例患者的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患肢不同程度的肿胀与疼痛,患者皮肤温度升高且肤色暗紫瘀黑.

3 治疗方法

3.1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通过血管造影,了解患者下腔静脉血管管腔情况,在患者深静脉开口下方将 1枚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然后再通过血管造影观察患者下腔静脉的情况以及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位置.

3.2 导管溶栓抗凝

在成功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后,将溶栓导管置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下方,将 25 万 U 的尿激酶通过溶栓导管注入患者下肢深静脉,然后在术毕封管加压包扎.术后,再通过溶栓导管微量泵每天给患者滴注 25 万 U 的尿激酶,并维持该导管溶栓治疗 5 天到 7 天.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完毕后,再对患者进行5天到7天的皮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并口服 6 个月的华法令.

4 术后护理方法

4.1 常规护理

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将患者送入病房,并按照交接班制度完成床边交接班工作,明确患者的穿刺部位以及术中的治疗情况.护士要帮助患者采取适宜的平卧位,并抬高患者的患肢,从而减轻患者患肢的肿胀感以及疼痛感,并有助于下肢深静脉压的降低以及静脉回流.另外,护士要严密监测、 观察患者的心率、 呼吸、 心律、体温以及血压等生命体征.

4.2 患肢护理

在术后要保持患者的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 6 小时,防止患者的导管传播部位出现出血以及下腔静脉滤器的位移,在制动6 小时内禁止患者的患肢弯曲、蜷缩.在 6小时候解除患肢制动后,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采取更加适宜的侧卧位.在术后,护理人员要每天在固定时间对下肢固定点周径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和另一下肢以及上一次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护理人员要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患肢温度、肤色、痛感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了解滤器 + 导管的溶栓效果.最后,为了避免形成新的静脉血栓,促进静脉回流,护理人员要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例如活动足踝、挤压腓肠肌、按压小腿等.

4.3 伤口与管道护理

在加压包扎后,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伤口巡视观察工作,查看患者的伤口渗血情况.为了避免患者伤口出血以及出现血肿并发症,要告诫患者不要用力大便,在打喷嚏时,要用手按压伤口.另外,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伤口的消毒、换药等护理工作,保持患者伤口的干燥与洁净.护理人员也要做好患者留置导管的固定工作,避免导管出现扭曲、打折、牵拉等情况,防止因为导管位移、脱出而引发下腔静脉滤器的位移,否则会严重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导管溶栓效果.再次,为了明确区分鞘管以及溶栓导管,避免出现给药通道错误,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导管标记工作.而且为了避免形成新的静脉血栓以及两个导管的通畅,要使用 NS50ml+ 肝素钠 1/4支推泵 5ml/h 维持,每 4 小时测一次凝固,然后根据测报告结果调节滴速, 直到拔管.最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一般在 5 天到 7 天,在拔除导管 24 小时后,患者就可以下床进行活动.

4.4 溶栓用药护理

在进行溶栓用药时,护理人员要明确给药的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方法以及给药时间.在溶栓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患肢肤色以及温度.可以采用微量泵进行尿激酶的滴注,以此保证药物的有效时间输入.护理人员在穿刺采血时,要避开足背静脉,从而有效保护患者的足背静脉血管. 最后, 在导管溶栓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血管造影人员做好患者的下肢深静脉造影复查工作,从而掌握患者的导管溶栓效果,并及时调整留置导管的位置.

4.5 饮食护理

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多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进行科学的饮食调整,在保障患者机体营养需求、补充机体能量、促进患者机体快速恢复与痊愈的基础上,促进患者消化, 避免出现便秘情况, 保证大便畅通,从而有效降低腹压,有利于患者下肢的静脉回流,且低脂肪的饮食方案可以避免患者因为血液粘稠度增高而加重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的加重.另外,也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血液造影中所使用造影剂的排出,并戒烟戒酒,防止尼古丁等引发患者血管的收缩.

4.6 心理护理

患者在术后对于疼痛或者周围的噪音会非常敏感,再加上各种管道、被制动的肢体以及担心预后、住院治疗费用等,都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与情绪,这就需要在保证病房舒适、安静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关注与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勇气与自信心.

4.7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4.7.1 出血观察与护理

溶栓抗凝疗法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就是自发性出血.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的出血并发症观察.一旦出现出血、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及时进行治疗与护理操作.例如本实验对象中,有 1 例患者因为屈曲肢体过多导致其在术后 6 小时明显出现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在经过肢体制动、沙袋压迫、 更换敷料以及进行抗凝溶栓用药后,患者渗血并发症消失.

4.7.2 肺栓塞观察与护理

肺栓塞是致命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治疗并发症,在术后依然会有2%-6% 的患者会出现肺栓塞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一定要通过心电监护等严密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肺性 P 波、T 波倒置等情况,就应该警惕致命性肺栓塞并发症的发生,要立即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给予高浓度吸氧护理,并叮嘱患者切勿咳嗽、 深呼吸以及剧烈翻动,同时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

4.7.3 滤器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也可能出现位移、血栓闭塞或者穿孔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后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心率增快、 休克、 腹痛、 背痛、 下肢肿胀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后要定期协助患者做好血管造影复查工作, 防止出现滤器位移、血栓闭塞、穿孔等并发症,同时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与观察工作,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尽早做出处理.

4.8 出院指导护理

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在出院 3 个月内避免进行高负重的劳动,禁止跷二郎腿、长时间站立或者平坐,加强恢复性锻炼,在活动时要穿弹力袜,遵医嘱服用 3 个月到 6 个月的抗凝药,避免食用肝脏、菠菜等富含维生素 K 的食物,以防影响抗凝药的药效, 同时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内出血、下肢肿胀、肤色改变、溃疡、疼痛等症状,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

4.9 电话随访

在患者回家后,要定期和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针对性的就患者下一步的康复性锻炼、饮食以及注意事项给出合理、科学的指导与建议.

5 结果

30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的患者都成功置入永久性下肢静脉滤器,且无移位等并发症,经过 5 到 7 天的导管溶栓治疗后,患者患肢肿胀、疼痛症状消失,其中治愈 25 例,有效 5 例,且在术后随访的 6 个月时间里患者都没有再形成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论文参考资料:

静脉输液护理论文

上文点评,上述文章是适合不知如何写静脉血栓和溶栓和导管方面的静脉血栓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静脉血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