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西文化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中西文化视域下顾城诗歌的死亡书写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西文化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4-01

《中西文化视域下顾城诗歌的死亡书写》

该文是关于中西文化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顾城诗歌和中西文化视域和书写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顾城有着浓厚的死亡意识,其诗歌中对死亡的呈现表现出他的生死观.本文从中西文化影响的角度切入,通过对自然意象的解读,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窥探出顾城对生命、对死亡的感悟与思考.

关键词:中西文化:顾城诗歌:死亡书写

顾城作为朦胧诗的代表性诗人,其诗歌因充满童话色彩而被称为“童话诗人”.顾城诗歌中充满着大量的自然意象,他用自然意象联结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童话作品.他在童话世界里无拘无束,恣意徜徉,注重自我内心的表达,传递出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向往.然而,由于现实碰壁,童话世界无法到达,诗中透露出浓厚的死亡意识.这种死亡体验在中西文化的影响之下不断强化,伴随着诗人一生,最终诗人在自然的映照下彻底完成了与这个世界的诀别.

一、死亡体验与预演

死亡是文学中的经典话题,正如莎士比亚在戏剧《哈姆雷特》中所写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常常是残酷的,有着诸多的不如意,令我们伤心、心灰意冷,甚至是绝望.而作为一位生性敏感脆弱的诗人,顾城似乎很早就看穿了生与死的距离.他曾回忆自己在五岁时候的一次体验,自己一个人被关在屋子里睡着了,醒来时却发现墙里边有一双双眼睛在看着他,灯光依然照在白色的墙上,“我那时已经知道每个人都可能要死,但是我没想到我要死,我知道人死了要变成一种灰,白色的,我没想到这灰烬就离我这么近.我看着白色的墙,心里忽然有种空虚的感觉,好像第一次清楚地知道了我是要死的,第一次看见死亡离我这么近.”[1]他表示从十七岁进城开始自己就一直在寻找活下去的理由,甚至爬到五楼想看看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死亡.二十多岁时,顾城前往重庆参加一新兴文化活动,参观了时期保留下来的红卫兵之墓,走在一片坟墓中间,顾城感受到来自死亡的声音.再加上身边师傅活活,工人被毙等等,这些都使顾城对死亡有着切身的真实体验.而正是源于种种生死生存体验以及现实生活的挫败,顾城的一生都在对生命与死亡作不停地思索,死亡的阴影布满心头.从顾城的诗歌中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到他的那种幻灭感,并且这种幻灭感、死亡的直觉更随着中西文化的渗透而不断加深.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这就是悲剧的定义.逐渐地,死亡成了诗人诗中贯穿的主题,诗人也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死观,或者说死亡观,甚至有的学者把他的诗学命名为“死亡诗学”,认为“他一直在营造一个诗学的死胡同——只通向死亡的胡同,而且他的诗学和哲学的精心准备只能引向最狂暴的死.”[2]

死生亦大矣,中国古代先哲历来对死亡有着很深的思考.儒家、道家、佛家均有对生死的阐释,而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势必会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生死观.而顾城所推崇的道家文化,对生死有着自己的论述,认为生死都是虚无的,此生即彼死,此死即彼生,这样的生死观也就消解了生死的一种对立状态.顾城诗歌中有很多包含浓厚的死亡意识的自然意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道家文化的浸染.并且,中国历史上自杀诗人的开启者屈原,也给予顾城精神上的潜在影响.顾城表示喜欢屈原,“我喜欢他不屈服于黑暗现实的伟大天性.他使我懂得,诗人永恒的生命,就在于不屈服,毕生忠于真理、美、自由的阳光和人民,哪怕脚下是不幸的深谷,也要向着理想迈进.”[3]的确,屈原为了追求高洁的生命理想,秉持着大胆的怀疑精神,不与浑浊的世俗社会同流合污,最终选择了自我毁灭,走向死亡.这种殉道式的死亡和西方的现代社会死亡文化事件有类似的出发点,彰显的是自身的价值准求和人格魅力,也无疑深深印在了顾城的心中.

童年死亡阴影的笼罩,现实生活的无奈,加之文化观念的影响,使得顾城的诗歌充满了自己对死亡的体验,有着强烈的死亡意识.在当代诗人中,几乎没有哪一位诗人能有如此的坚定而执著的对死亡的关注、表现和探索,有如此强烈的死亡体验.“顾城作为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他对现实的洞察,对死亡的透视,必然使他产生一种深度的绝望.他只能被推向深渊的边缘,他正站在深渊的边缘.”[4]我们来看,顾城在13岁写下的一首《我的幻想》:“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这首诗虽然还很稚嫩,但已经表明了在他幼小的心灵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死亡的氛围已经开始生成.1973年,即顾城17岁的时候,他的诗作《雨》就出现了“死亡”的字眼:“让死/来麻醉/我翻滚的心灵”,而后,“星星的样子有点可怕/死亡在一边发怔”,“死亡是位悉心的收获者不会丢下一穗大麦”,“死亡是一个小小的手术/只切除了生命/甚至不留下伤口”等等诗句中都饱含有死亡的意味.正如顾城自己所言,他对待生死也经历了一个由惧怕到淡然面对的心态,“生死自然”,把死亡看作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看作是通向另一条光明大道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有价值的转生,也因此具有形而上的意义.

请看《我的墓地》一诗:

“我的墓地/不需要花朵/不需要感叹或嘘唏/我只要几棵山杨树/像兄弟般/愉快地站在那里/一片风中的绿草地/在云朵和阳光中/变幻不定”

墓地给人的感觉通常都是比较阴森恐怖的,而顾城的这首诗却给人一种祥和静谧的感觉.诗中选用山杨树、绿草地、云朵、太阳等富有生气的自然意象,让墓地也充满生气,有一种自然之美,使生与死拥有了一种独特的和谐.而惠特曼在《采集日志》插图中,曾为自己的坟墓作过设计和要求,要求自己的墓地位于植被茂密的山坡上,有树木、草地、山丘等,一切要浑然天成.这与顾城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何其相似!

又如在《小春菊》中,朋友送“我”的小春菊色泽明丽,放在床头,小春菊有前有后地看着我,描述了美丽的梦境,而诗人却看见“死亡的影子飘散了”,不忍心看着它们凋零,话语中有着从死亡中感悟到的对生命的珍视.

顾城说:“我喜欢童话的另个原因,跟那种空虚的压迫是有关系的,我的自性由于恐惧而收缩,由于童话而解放,这也是那个童话世界里,不仅有鱼有鸟,而且也有那么多坟墓的原因吧.”[5]童话里本应该是纯净美好的世界,但诗人却说童话世界里也有“那么多的坟墓”,可以看出,诗人的死亡心境即使在童话世界里也无法实现解脱,内心得不到宽慰.他表达过这种理想没有实现的内心的痛楚:“我和这个世界对抗的时候,就象一个小虫子在瓶子里碰撞,想逃走……没有一种办法能够解决生命的矛盾……我没有办法对抗现实……我没有办法改变世界……我没有办法在现实中实现自己.”无力挣脱现实的残酷,只能在童话世界里表达自己的生死观,坟墓的意象与自然意象相互缠绕,多次出现在其诗歌中.如《世界和我》中的“墓门”:“你站在/黑夜的门前/站在最后的夕光里//燃烧的发缕/一丝丝/飘进死亡”显示出浓郁的死亡意味.如《简历》中“它们将覆盖我的一切/覆盖那无法寻找的/坟墓,我知道/那时,所有的草和小花”,《红卫兵之墓》中“泪,变成了冷漠的灰,/荒草掩盖了坟碑//死者带着可笑的自豪,/依旧在地下长睡.//在狂想的铭文上,/湮开一片暗蓝的苔影”,《永别了,墓地》中“死亡的冥夜/使单纯永恒”以及《方舟》中“你登上了,一艘必将沉没的巨轮/它将在大海的呼吸中消失/现在你还在看那面旗子/那片展开的暗色草原/海鸟在水的墓地上鸣叫”等等.

洛尔迦和惠特曼是顾城青睐的诗人,表示受其影响很深.洛尔迦是20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诗人,在诗歌的意象、节奏、体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洛尔迦诗歌中充斥了大量的“死亡主题”,如《小小的死亡之歌》《黎明时分的死亡》《自杀者》《在井里溺死的小女孩》等等,既有对死亡的内在焦虑,也有对死亡的一种赞美和反讽,把死亡看作是一个瞬间的自然过程.《死神怨》中这样感叹道:“我愿到达/好人去的地方,/上帝啊!我已在其中!……/可然后,/在地上/一根蜡烛,一件斗篷.”在《白色的森林之神》中,“永生的水仙”与“一排排死去的仙女”相对,构成了生与死的意象交换.“死亡”变成了美好事物中的一部分,是对生命形式的转化.洛尔迦诗中浓厚的死亡意识势必会对顾城产生一定的影响.惠特曼诗歌中也包含有大量的死亡书写,正视死亡、歌唱死亡是其诗歌的主旨,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人生哲学.他不排斥死亡的到来,在他看来,死即重生,即死亡是与生命互补的,是走向新生的准备阶段.诗歌《当紫丁香最近在前院开放》中阐释了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我把我的丁香枝献给你,……并不是献给你,给你一个人,/我要唱一支歌,/为你,啊,清醒而神圣的死亡.……为了那冷森森地合抱起来的死亡的牢靠的胳臂./悄悄地滑到身边来的黑暗的母亲,/强大的解放者,如果是这样,/我高兴地歌唱的死者,/让他们沉没在你那慈爱地浮动的海中,/沐浴着你,死亡啊,在你幸福的洪水里.”在这首诗里,陨石的坠落使诗人悲伤、失落,但百合花的盛开又给诗人带来了希望,这是一种全新的境界,死亡之悲转化为生存之喜的情感变化,使得诗人对生与死的感情达到了统一.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是生命的继续.通读与感悟这两位诗人对死亡的品味,顾城也对死亡有了更深的体悟,由恐惧死亡到平静地对待死亡,因而在诗中也不断地表达着对生与死的拷问.除此之外,但丁、《圣经》等使顾城的诗歌具有了很强的宗教感,高利克指出:“《圣经》是他杀妻自缴前读过的最后几本书之一.这对他的文学作品、哲学观和世界观自然不无(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后期诗歌出现的“天国”、“上帝”等形象,有着浓烈的死亡体验.顾城在消解死亡丑陋的同时,又极力歌颂自然.如在《最后》一诗:

“最后,最后一次/我醒来/窗帘像白发般灿烂/蒲公英/在年轻的风中/飘舞,落满我的书架//那里有我的名字/我用诗的卵石/精心铺成的小路/有永远闪耀不定的泪水/有幻梦的湖泊/森林在水影中/脱下了的服装//也许,还有歌/还有许多/用金盏花和兰钟花/组成的欢乐/我可爱的朋友/曾在那里奔跑/为了一只黑色、恐怖的蝴蝶//现在我卸下一切/卸下了我的世界/很轻,像薄纸叠成的小船/当冥海的水波/漫上床沿/我便走了/飘向那永恒的空间”

诗人想象和预演死亡时的场景,却写得那样唯美,没有一点哀怨和苦痛.诗人用阳光、卵石、小路、湖泊、森林、金盏花、蝴蝶等众多的自然意象,为我们展示了在临终前依然是梦幻的风景围绕着“我”.而在如此让人心生爱怜的风物中,与其说是在作最后的告别,不如说是在愉快地唱着最后的赞歌,走向那没有痛苦和烦恼的世界,走向永恒.诗人最后达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用此种态度来看待生与死,不会被世俗所牵累.而此种情感发展到后来,则用更加超拔的态度来看待生与死,因为他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诗人累了,他想得到一方净土来休息,“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墓床》)

二、爱与死的阐释

泰戈尔有言:“爱是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最终目的.爱不仅是感情,也是真理,是植根于万物中的喜,是从梵中放射出来的纯洁意识的白光.”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中途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和挫折,而唯有爱是支撑我们活下去的理由和力量.爱他人,爱自己,爱生活,爱世间万物,这是博爱的情怀.但当无法去爱,失去了爱的希望时,爱就与死亡结成了同盟,走向无底的深渊.

顾城说:“爱或者美,是我在世界上,感觉到的最真实的东西了.”具有浓厚死亡意识的顾城也往往与爱唇齿相依,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他人.他的爱与死的交织,既有移植惠特曼、洛尔迦的诗意及其生死观的痕迹,又明显的带有自我情感的认知和宣泄.顾城用一颗博大的胸怀爱着这个明亮的世界,如在《我的心爱着世界》中通过“草地”、“冰湖”、“霜花”、“高山”等自然意象表达出对自然的无限爱恋,倾其所有,然而最终还是如阿喀琉斯之踵,被现实击中脚踝,摔得粉碎.活在幻象之中,永远得不到精神的实质慰藉,像荷尔德林等诗人,在空虚无奈的倒逼下只有走上不归路.

顾城与谢烨的爱情故事带有浓郁的浪漫意味,也是顾城苦苦追寻的.关于爱情,顾城曾说:“爱情于人世间是虚妄的,但同时于生命中又是最真实的.它的到来让你感到生死的真切.我喜欢这种感觉,它到来的时候,什么问题都少了.”联系到死亡,诗人指出,“死亡会是时刻在那儿的,而爱情却是像灵感一样,从来不是我们所能把握、控制的.它是冥冥创造的一个花朵,一个错乱,在人间体现为一个妄想:当它不被忘记的时候,你就难免陷在这个妄想里,我只能说它是一个美丽而危险的事情.”[8]诗人感知到爱情能给诗人带去最真实的生命感觉,但却时刻担忧着爱情的不可控制性,甚至是一种妄想,会有致命的危险.

恋爱的时候,顾城能感受到爱情带来的淡淡的幸福的感觉,如在《门叠》一诗中所表现的美好景象:“你像花保存着那一天/那是甜的,你结婚的日子/你走街上,明亮到处都是/树叶把你挡着,插花的/篮子,悄悄移动”诗人的爱情都与大自然时刻发生着联系,在自然中爱情甜蜜而温馨.爱情到了成熟的时候,开始步入婚姻的殿堂,从此开始过上童话般的生活,诗人畅想此在生活的美好.同样在《豆荚》中也表达了这种真挚的情感:

“豆花/像婚宴上/小小的白餐巾/飘落着,落着/宣布了/你们神圣的结合//从此/便紧紧相依/在新鲜的梦中/在清浅的呼吸中/孕育着幻想之子//淡绿的浆汁/凝结着/凝成一个又一个/圆形的幼童/像绿星星//串连在一起//爱吧,拥抱吧/当夜还很醇/市场还没醒/蚊虫刚刚沉寂/土地依恋着余温/爱吧//你们将分离/孩子被剥去/感恩/将变成苦恨/这才是人类/使你们爱的目的”

诗人借助豆荚这一自然物,通过对豆荚的诗化写意,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化地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那份温情和爱恋跃然纸上.而在《波浪推送着你》、《我不知道怎样爱你》等则表现出对爱情的捉摸不定和困惑,诗人陷入对爱的恐惧之中,无法释怀.这也正验证了顾城所说的“她(谢烨)给了我很多幸福的时刻,也给了我很多绝望的时刻”,由爱的甜蜜幸福转向矛盾重重的绝望感,绝望感越浓烈,死亡的阴影便无处逃遁.

顾城的爱最为突出的表现即是他所倡导的女儿性.在《(浮士德).(红楼梦).女儿性——与高利克先生的对话》一文中,顾城阐释了自己对女儿性的理解.他认为,存在永恒的女性,不存在永恒的男性,“我感到了永恒女性的光辉,那时我找不到更好的词来表达我的感觉,永恒的女性有一个光辉使我们的生活和语言有了意义、有了生命,就像春天使万物有了生机一样.我讲的就是这种前所未有的光辉”.[9]他在阐述时,多次引用《红楼梦》里的那句名言“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推崇女儿性的“干净”.并且对自己身为男儿身感到难过,“我知道我现在走的是一条男子的道路,我不情愿做一个男孩儿,不情愿做一个男人,可是这没有办法”.[10]从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到《浮生六记》,再到《红楼梦》,中西文化中关于女性的描写无疑加深了诗人对女儿性的推崇.小说《英儿》便是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下而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而其中依然不乏有大量的关于大自然意象的描写,他把大自然描写得纯净与和谐,是与他对女儿性抱有的感恩和渴求的心态分不开的.然而,当他把这种女儿性力求变成现实时,就会发生危险了.顾城把理想化的“女儿国”、“大观园”搬到激流岛,在激流岛上与谢烨、英儿过着一种现代的原始生活,自己动手,自给自足.从住处可以看看自然的风光,享受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然而,这种极端的爱在现代社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想象,混杂着太多无法调和的现实矛盾,只不过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所钟情的女儿性的一种狂欢化的体验,一种太虚幻境,这种爱的方式最终导致毁灭,由爱而至死亡.

三、结语

总的来说,深受中西文化的影响,顾城通过塑造一系列的自然意象,展现出自己深刻的死亡体验,表达爱与死的思索,进而将自己强烈的死亡意识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诗人的笔下,诗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言志,更是对人生、对死亡的深刻阐释.纵观顾城的一生,透过这种强烈的死亡意识我们能窥探到诗人复杂的精神困境,很明显,诗人的这种困境具有后现代的虚无感,诗人苦苦追寻以寻求解脱,但自我拯救的效力实在有限.不得已,顾城选择了极端的方式发出自己的追问,而这种自杀式的追问与西方诗人的方式不谋而合.

中西文化论文参考资料: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文化比较论文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上文点评:此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顾城诗歌和中西文化视域和书写方面的中西文化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中西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