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乐器类本科论文范文 和漫谈华夏乐器的名称与形状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乐器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07

《漫谈华夏乐器的名称与形状》

本文是乐器类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和华夏乐器和漫谈和形状方面论文如何写。

为什么中国称为华夏?从文化上说是“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英,故称华”.华本国名,非种族之号,夏之名实因夏水而得.总之,“华”或“夏”或合称“华夏”,古代都指中国.因此,“华夏之声”就是指中国古代的音乐.

何为“八音”?我国古代《三字经》里这样记载:“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我国古代乐器分类,是以制造各种乐器所运用材料性质来划分的.各类乐器例举如下:

(1)金类:用金属材料制作的,例如:钟、钹等.

(2)石类:用石料制作的,例如磬等.

(3)土类:陶器制品,例如埙.

(4)革类:用皮革制作的,例如各种鼓.

(5)丝类:各种琴弦乐器,例如琴、筝等.

(6)竹类:用竹子制作的,例如笛、箫等.

(7)木类:用木料制成的,例如板、梆等.

(8)匏类:用天然的匏做气斗,例如笙、芋等.

可能现在人们对“匏”字有些陌生,殊不知,因笙的气斗是用葫芦制成的,故而笙和芋属“匏部”.其实,匏、瓠、壶,都是指葫芦而言.甘匏谓之“瓠”,可以食用,如《诗经》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幡幡匏叶”等,就是指采摘甘匏或把匏叶煮熟当菜吃的情况.苦匏称之谓“匏”,可以作器皿,做笙斗,因而,古时匏瓠二字可以互相称谓.“壶”字即“匏”的象形字,两个字音相同.在古代文献中“壶”与“瓠”二字可以假借.至今,日本仍用葫芦做笙斗,写作“壶”字,无疑是受汉字的影响.

因此,古代根据这些材料的不同性质而划分八类,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总称“八音”.可以说,这八种原料能制作几乎所有乐器,就连一些现代乐器也都包括进去了.“八音”是我国古代对乐器的分类方法,亦常被当作对中国乐器的统称.此外,“八音”还是潮州音乐“苏锣鼓”的别称.又如,在广西有一种用马骨胡、土胡、葫芦胡、三弦、笛子、鼓、锣、钹等八种民族乐器合奏的形式也叫“八音”.无独有偶,在内蒙古地区有一种民族器乐套曲,也叫“八音”.此曲是在汉族地区广泛流行的《老八板》的曲调上,或加花填字,或移宫变商,或上连下带,或高地穿插等多种手法,使得乐曲富于变化,别开生面.

关于笙与葫芦还有一则浪漫的神话故事:相传上古时,由于雷公发怒,狂风骤雨大作,洪水爆发,淹没了大地,除了一对不知名的兄妹躲进一只大葫芦里水波逐流而成为幸存者外,世界上的人和万物都荡然无存.因为他俩是在葫芦里存活下来的,古时的葫芦与“伏羲”同义,男孩叫伏羲哥,女孩叫伏羲妹,以后称葫芦哥为“伏羲”,葫芦妹为“女娲”.葫芦兄妹长大后,为了再滋生出人类,太白金星叫他兄妹结为夫妻.伏羲和女娲提出:若能把割成一段段的竹子连结在一起,我们也就结合在一起.神奇万能的神仙就把原来无节的竹,割成了若干段,并又一段一段地接上,从此竹子有了节,人类也有了接代人.伏羲兄妹结为夫妻,在今天看来是的,但这正是原始社会“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群婚制的必然现象.不料有一年,半边天空突然坍塌下来,引起了熊熊的山林大火和涛涛的地底洪水.女娲为了拯救孩子们,保住人类,她在江河中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把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用它填补好破裂的苍天,通过她的艰辛劳动,又迎来了万物的生机.

女娲为了孩子们更愉快地生活,便削竹为“簧”,用补天的五色石浆涂抹在簧片上,使其音色明亮动听.将簧片装在与她有缘的竹子上,使其音量宏大悦耳;插在曾经救过他们的葫芦上,用以吹气鼓簧,奏出美妙的音乐.由于这葫芦和竹子使得他兄妹结为夫妻,而繁衍滋生了人类,所以乐器就定名为“生”,又因簧片和苗子是用竹子做成的,便在“生”上冠以“竹”字头,曰“笙”.也就是《中华古今注》中所说:“问曰,上古音乐未知,而独制笙簧,其意云何?答曰,女娲伏羲之妹……人之生而制乐,以为发生之象.”

女娲和伏羲是两位神话的人物,是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抵御灾害的英雄化身.《世本》中的“女娲作笙簧”也好,“伏羲造琴瑟”也好,充分说明由于古代人们对于劳动和智慧的重视,才将这发明创造事迹流传于后世.

此外,在我国许多说唱曲艺中,是以伴奏乐器而得名的.如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等,都是因它们使用弹拨乐器中的三弦而得名.再如临县三弦书、沁县三弦调和昆明扬琴、四川扬琴等,前者是三弦伴奏,后者则是扬琴伴奏而命名的.被称为“大鼓书”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十分盛行,如京韵大鼓、京东大鼓、湖北大鼓、唐山大鼓等等,都是一手击鼓,一手敲打犁铧片的演唱形式.深受群众喜闻乐见的湖北渔鼓、广西渔鼓、山东渔鼓与江苏渔鼓等都是因用简单而富有特色乐器——渔鼓伴奏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在少数民族中,因使用本民族的独特乐器命名曲种的也不乏其例.例如维吾尔族的热瓦甫弹唱,朝鲜族的伽倻琴弹唱,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弹唱,侗族的牛腿琴说唱以及满族的八角鼓等等.

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就像一条飞金溢彩之河,其中尤以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光彩夺目.古典美学名著《乐记》上说:“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我们优秀的民族音乐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正是这样,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结晶,是祖辈们勤劳智慧的写照.

据有关史料记载,民族乐器的表现力令人为之神往.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听到颖师弹琴,被感动得“湿衣泪滂滂”;大诗人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弹奏,竟“泣下青衫湿”.相传春秋时期的箫史吹箫,“一吹而清风阵阵,二吹而彩云飘浮,三吹而凤凰飞舞”,神奇而浪漫.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又说明了两千多年前我国乐器艺术在高度发展.又及,《战国策》记载:“临淄甚实而富,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可见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纯器乐的演奏活动.

有关中国民间乐队的称谓,也曾众说纷纭,专家们对习惯称中国音乐为“民乐”这一说法,看法不一.例如香港称“中乐”,新加坡称“华乐”,中国内地则称“民乐”,中国台湾又称“国乐”.所以说“民乐”这一概念并不十分准确.“民乐”即民族音乐,换言之,任何一个民族都可以称自己的音乐为“民族音乐”.几年前,中国音乐学院已将原来的“民乐系”,改为“国乐系”,演出的音乐厅改为“国乐堂”.专家们进一步撰文说,现今的中国民乐团队中,除华夏固有的原生态乐器外,还有从“西域、东夷、南蛮、北狄”传来的乐器,如二胡、琵琶、扬琴、箜篌等等.由此来说,“民乐”“中乐”“华乐”和“国乐”之争,并非庸人自扰,而是应该深入研究的议题.总之,万变不离其宗,怎么变都离不开“中”“华”“民”“国”这四个字,“华夏”是它们的根.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不为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自豪,特别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艺术,光耀世界,盛传不衰,更为世所少有.中国民族音乐在国内外能产生如此影响,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继承、扬弃、发展而成的“千淘万漉始到今”.因而具有深沉隽永的艺术魅力.民乐的振兴,一方面需要大力唤起民众对民族文化的回归心理,一方面民族音乐也需要借鉴吸收,加强交流,在演出形式和乐曲编配上不断创新,争取更多的听众.

解放后, 在党的关怀支持下,中国的民族乐器有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一些濒于失传的乐器获得了拯救,被淹满的古乐器得到了新生,处于原始状态的少数民族乐器经改良也焕发出新的光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被使用的中国民族乐器有二百余种.其中有振奋人心的锣鼓等几十种打击乐器;声音高亢明亮,常出现在民间喜庆礼仪、风俗节日中的唢呐和笙、管、笛、箫等;气势磅礴、委婉细腻兼而有之的琵琶,活泼跳荡的扬琴,表现力丰富的古琴、古筝以及三弦、柳琴和中阮、大阮等弹拨乐器;悠扬动听,善于表达情感的胡琴家族——二胡、高胡、京胡、坠胡、擂胡、中胡和革胡等,还有新颖别致,纷呈异彩的数百种少数民族乐器.几千年来,这些民族乐器伴随着人民的欢歌与悲歌,表达着人民的生活、理想和情感.今天,我国的民族乐器已发展成为声部齐全的民族管弦乐队了.

我国的民族乐器被誉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和“奇珍”.它们不但品种多样,音色独特,造型精美,而且每件乐器的名字也都相当考究.有的是象其声,例如琵琶,用手往前推,发出“琵”的音,用指往后拉,发出“琶”的音,于是这乐器取名“琵琶”.新疆使用的冬不拉,并非是“冬天不拉”的意思,而是按哈萨克语定名的,“冬”是乐器弹奏的声音,“不拉”是给乐器定弦的意思.有的是观其形,例如月琴和傣族的象脚鼓,前者因琴身像一轮满月,后者的鼓身似大象的脚.单弦、二胡、三弦、四胡、五弦琵琶、七弦琴等乐器,则是依据它们的弦数而起名的.另外有的是保留了外来乐器的译音,如唢呐,来自波斯、阿拉伯一带,唢呐是波斯语的音译.此外,还有以乐器创造者命名的,如阮.相传这乐器是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首创的.唐代赵璘在《因语录》中谈到筝的名字起源时说:“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这说法虽是后人望文生义,传说附会,但从筝的形制和弹奏方法上来分析,很可能是瑟演变而来的.

在民族乐器中,笙的名字来源更为有趣.《尔雅?释乐》上说:商周时代的“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陈旸《乐书》论证说:“笙为乐器,其形风翼,其声凤鸣;簧谓之巢,以众管在匏(即笙斗),有凤巢之象也”.这是说大笙之所以叫巢,是因众多的竹管插在葫芦上,像凤巢一样.为什么把小笙叫“和”呢?《说文》云:“和,调也”.《广韵》云:“和,谐也;和,合也”.比如烹调,甜咸苦辣酸各不相同,调配在一起才能做成适口的美味佳肴.再如五音,有清浊短长,疾徐刚柔,互相谐调,方能成为动听优美的音乐.因笙有丰满的和音,粘性的音色,能把丝竹管弦和谐地调合在一起,故而又叫“和”.前者是观其形命名,后者是以其声定称.纵观民族乐器的名字,可以发现凡起源于我国的古乐器大多数都是单字名,如琴、瑟、筝、笙、竽、箫、篪、钟、磬、钲、埙、板等等;凡两个字以上的名字,大多是吸收外来乐器演变而成的,如来自波斯的唢呐,古埃及的箜篌,印度的琵琶等等.在古籍中有时也出现编钟、玉磬、排箫、瑶琴、秦筝等双字名,但这多是对乐器的褒奖或别称.我国少数民族乐器中的多字名称就更多了,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我们还可以从乐器的名字上,看到它们的制作材料和所属类型.如用金属铸造的钟、锣、钹等其字都从“金”旁.用石或玉制成的磬,其字含有“石”字.竹制乐器箫、管、笛,都以“竹”为字头.琴、瑟、琵琶等字上,都有着似琴弦和琴码的“珏”象形字头,无疑都属于丝弦乐器,以后随着民族乐器的增多和发展,再根据乐器制造的材料来分类,就各不符实了.如笙原来是用葫芦作气斗,属“匏”类,但后来气斗“以木代匏”,竹制的簧片也以响铜片所代替,这样,它匏、木、竹、金四种材料都兼而有之,就很难说它属于哪一类了.现在,民族乐器都是根据物理性能,并结合制造材料和使用方法而分成吹管、弹拨、拉弦、打击乐四类.乐队中通称“四大声部”.其实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朝,就有近似这种分类法了.《周礼》中称负责各种吹管乐的人为“笙师”,由他来“掌教吹笙、竽、埙、箫、篪、篴管等乐器,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现在吹管声部长的职务”.

吹管声部中有高音笙、中音笙、抱笙、排笙、曲笛、新笛、巴乌、箫、海笛、唢呐、低音唢呐、管子、低音管等.这些管乐器在乐队中声音响亮,色彩鲜明,常担任华彩流畅的主调.弹拨声部有琵琶、柳琴、月琴、扬琴、古琴、古筝、三弦、中阮、大阮、扎木聂、弹布尔、独它尔、冬不拉、热瓦甫等,这些乐器有着较强的节奏表现力,适于演奏轻快跳跃的旋律.拉弦声部有二胡、高胡、京胡、板胡、坠胡、四胡、中胡、低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萨它尔等,这些乐器音色柔美含蓄,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抒发内在的感情.打击乐声部有打鼓、堂鼓、排鼓、平鼓、板鼓、象脚鼓、大锣、小锣、铓锣、云锣、编钟、铙、钹、梆子、木鱼、碰铃、萨巴伊等,除编钟、云锣和套鼓能演奏一些简单的旋律外,其它主要用于节奏渲染气氛,加强效果.上述四个声部各有特色,既能独立演奏,又能相互衬托,浑然一体.中国有着民族音乐文化的优良传统,经过一代又一代继承、扬弃、发展,“千淘万漉始到金”.因而其具有深沉隽永的艺术魅力,需要我们不断去发掘、疏理和研究.

乐器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总结,上文是一篇关于华夏乐器和漫谈和形状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乐器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乐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