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传承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和罗平县马街镇泥勒村彝族歌舞与其传承保护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传承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28

《罗平县马街镇泥勒村彝族歌舞与其传承保护》

本文是关于传承电大毕业论文范文跟马街镇和彝族和罗平县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资源宝库的一支奇葩,尤其彝族歌舞文化,在民族文化宝库中享有独特的地位.本文以罗平县马街镇泥勒村为例,极为丰富多彩的彝族民间歌舞艺术,通过对经典的歌曲《取初》、《麦初调》;舞蹈彝族“跳歹”等的简述,从而浅探出彝族歌舞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路径.

关键词:泥勒村彝族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K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001

一、泥勒村彝族舞蹈概述

1泥勒村概况

罗平县马街镇歹麦村委会泥勒村被称为“歌舞之乡”.该村2016年有农户76户,共406人,全村均为彝族,在生产生活中使用本民族语言.

泥勒村坐落于罗平县马街镇色戈梁子中段,文起歹海子旁.村后的文起歹海子就是每年彝族火把节时青年男女汇集的场所.全村有耕地面积955亩.山地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56%.境内最高山为稀雾山,海拔2021米;最低海拔1 085米;地处低纬度地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干湿两季分明,光照条件好,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6摄氏度.村内有两条小河,从北流经全村,水源丰富.现全村每户均通自来水,村四周大山围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61%. 泥勒村土地广阔,人均基本农田地1.1亩,人均耕地2 5亩.离镇政府20公里,其中有17公里为柏油路,村内道路全部硬化. 泥勒村东部是鲁基村委会鲁基村,南面是歹麦村委会吉古村,西是荷叶村委会荷叶村,北是荷叶村委会岔河村.地势东边是长箐山,南边是稀雾山,西边是机机山,呈南北走向,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主要集市都集中在镇上,逢星期三赶集.

泥勒村主要经济是烤烟、玉米、油菜、洋芋.其中烤烟占全村经济收入的49%.泥勒农业基础仍然很脆弱,农村经济单一,农民收入不高.2016年底农民人均收入为8960元人民币.

2泥勒村彝族那色普的基本情况

泥勒村属那色普族系,那色普人的文化艺术主要是靠父母辈的口传身授.保存至今的可视资料甚少,可以在民间推广的更少,那色普的歌舞和服饰是现在唯一流传下来的.据那色普人杨小友(当地有名的“摩石”,2005年被罗平县列为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讲:那色普人的歌舞是祖传下来的,具体时间无文字可考,但这支自称那色普的彝族支系有史以来就是本地的原著民族,他们生衍繁息在这片土地上.据说混水淹天时代彝族先民在无法抵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死伤众多,为了不让死去的先民受飞禽走兽的侵扰,他们大声吆喝,悲凉的哭泣,手舞足蹈以祈祷亡灵以早日超度.后来在漫长的生活中逐一演变成这种叫“跳歹”的舞蹈.

舞蹈“跳歹”是彝族丧葬祭祀的民族舞蹈,其动作刚健、奔放、明快优美,舞蹈语汇明确.多套动作都叙述着那色普人生产生活的优美传说,完全是那色普人与大自然拼搏的完美体现.整个舞蹈记叙了彝族先民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据说有三十多套动作,如:“措尔勒哥”(磕头)、“色白朵”(跳三步)、“色白鸟”(跺三脚)、“西米地”(打燕麦)、“摆威”(镖腿)、“阿子格”(挑刺)、“奴摆塞”(捍鼻子)、“白践”(脚)、“尼”(蹬)等.

那色普人的歌曲大多源于生产生活中,主要有婚嫁曲《取初》、《麦初调》、《取姑》、《休保确措》和丧葬曲《确措》,其中: 《取初》是举行婚礼的头几天(是由女方女伴的多少决定提前的天数)由女方分别到女伴家告别(每家一晚),她们所唱的调子叫“取初”,其旋律悲凄委婉,如诉如泣,是新娘与孩时女伴互相回忆过去的友情及美好时光,互相道别、祝福、并祝愿新人永远幸福. 《麦初调》是在那色普人中结婚时男方家选定一个与男方生辰相好,比较吉利的、比较信得过的、能担重任的人(不论结婚与否、辈分大小)为“麦初”去迎亲.当“麦初”带着礼物和取亲队伍企图进入女方家时,女方的女伴们却堵着门口不让进,于是开始“攘麦初”,双方边攘边唱的调子便叫“麦初调”. 《取姑》是结婚时麦初到女方家的当天晚饭后,在女方家的堂屋中放一张桌子,摆上烟、酒、瓜子、糖果等物品,先由新娘围着桌子走一圈,边走边唱着调子.和由“麦初”领着娶亲队伍和女方的女伴围着糖果边,边吃边对唱的调子叫“取姑”. 《休保确措》是结婚时麦初到女方家的当晚,在女方家的堂屋中放一张桌子,摆上烟、酒、瓜子、糖果等物品,先由新娘围着桌子唱着“取姑”调走一圈,然后回房.再由“麦初”领着取亲队伍和女方的女伴围绕着桌子边转边对唱“取姑”调,一定时间后,由压礼的和女方家的长者入席,边吃东西边唱着调子和新人拜完天地后,在新郎的家中摆长宴(视其亲人的多少,决定酒席的长短,从新郎家的供桌摆到门外)亲友们分坐在两边,边吃边对的调子叫“依课确措”,表示祝福新人早生贵子,白头到老,万事如意. 《确措》是丧葬时,在出丧的头天晚上饭后,由管事安排“转场”(一种活动仪式,男死者由家门先做,女死者由后家先做).由摩石带着唱,第二天吃饭后起棺,边走边唱的一种调子就叫“确措”,表示对死者的一种哀悼之情.唱词内容实际上是一篇祖祖辈辈口传下来的长篇彝族悼词,其大意是:天晴不找柴,天阴无柴烧.年轻之时不抚养孩子,老了病了就无人伺养.父母养儿女受尽折磨吃尽哭头,恩比山高,情比水长.现在离开了人世,做儿女的怎能不悲伤!

泥勒村彝族的山歌有近1000多首较为粗旷高昂,其中情歌较为细腻纤柔,借咏自然现象中好的事物反映纯真的心声.曲调质朴,亲切;师承关系以家庭为单位,常年耳濡目染.

那色普人万国强是该村有名的琐呐曲牌传承人,此人能独立演奏有名有姓的曲牌近80余首,目前能有此造诣的人己为其甚少.

目前泥勒村的那色普人己形成了由二十至四十人为群体的文艺骨干,以琐呐和鼓为号,立即就能开展活动.演出服装全由村民自己刺绣手工制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衬底点缀着色彩艳丽的各式图案.全村每到火把节或村中有婚、丧、嫁、娶的仪式,妇女们都要着盛装演出.并且泥勒文艺演出队分别于2004年、2005年、2008年参加罗平县菜花节开幕式演出.

3已采取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2005年10月11日,罗平县人民政府下发《罗平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的通知》(罗政发[ 2005] 37号文件),确定1 1类96个项目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而马街镇泥勒村就有5类14个项目.具体是:(1)民间民间传统文化之乡:泥勒村列为“歌舞之乡”(彝族传统文艺形式);(2)民间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杨小友(彝族仪式主持人)、万国强(舞蹈艺人)、张耀芬(民歌艺人);(3)民族民间传统习俗类:婚俗、祭山、火把节、葬祭祀;(4)民族民间舞蹈:彝族跳歹;(5)民族民间音乐:彝族麦初调、彝族休保确措、彝族取粗、彝族取姑、彝族确措.

2005年10月31日,曲靖市人民政府下发《曲靖市人民政府确定曲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的通知》(曲政发[ 2005] 90号文件),将“马街镇泥勒村歌舞之乡”、“杨小友”、“彝族跳歹”,确定为市级保护项目.

结合我国关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并根据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为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而罗平县马街镇歹麦村委会泥勒村彝族那色普歌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以《跳歹》为代表舞蹈更具突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罗平县和曲靖市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泥勒村有教导者也有组织者,还有扎实的群众基础,源远流长,近邻几县的习俗歌舞大部分源于此处,故应以泥勒村为单位,再作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补充材料,并逐级申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

二、对策与建议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阵地,加强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出版和管理;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长效保护规划机制,加强对彝族那色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积极引导民间文化的本土传承,不断发挥其在生活中的文化生产力作用;不断提高民间艺人的地位,积极发挥其传承作用;充分积挖掘那色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充分整合、利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努力恢复和开展有价值的民俗活动.把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展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风采.还应以重要活动为契机,把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列为节庆假日,形成普遍的意识,使其在文化传统和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促进作用.积极引导传承民俗活动的开展;总的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

组织力量对那色普歌舞进行艺术研讨,建立较为完整的那色普人艺术档案.对与那些尤其是年事已高的民间传承老艺人,政府应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拨款鼓励他们提高自己的歌舞技艺,加强对越多的传承人的培养,不能让这项技艺失传.应组织力量着力培养一批那色普歌舞的文艺骨干,带动那色普歌舞的发展,使那色普歌舞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积极探索,对那色普舞蹈“跳歹”进行适当的改良,丰富其内容,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组织力量对那色普的山歌进行收集整理,使其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2.广泛宣传,注重旅游产业

宣传也是一种保护,可以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彝族歌舞表演者及其作品进行宣传.这样,既能保证满彝族歌舞在受众心目中的正确认识,也能借助这些优势项目的既有影响,使有限的宣传达到最大的效果.借助罗平县油菜花的知名度,把泥勒村彝族舞蹈推销给观光旅游人员,既增加表演者的收入,又提高了泥勒村的知名度.

3.政府主导扶持,营造良好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民间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它是一个需要在特定文化空间中生存的活态的文化因子.他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全社会共同协作.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保护过程中,可以降低门槛,放宽国内外资进入,为实现文化资源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让全社会都参与到保护和利用的工作中,调动全民积极性,同时政府对开发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监管和扶持.

参考文献

[1]吴修宇.临沧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修订调研座谈会[J].云南人大,2012(7):48-48.

[2]杨朝俊.新编曲靖风物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鲁庆华,王石景.曲靖彝族歌舞文化活动现状及其传承发展[J].文学教育:中,2010(12):83-84.

[4]摩石:在那色普人进行各种仪式活动时的支持人.

[5]麦初:在那色普人中结婚时男方家选定一个与男方生辰相好,比较吉利的、比较信得过的、能担重任的(不论结婚与否、辈分大小)人为“麦初”.以代新郎去娶亲.

[6]那色普:罗平县马街镇彝族群众的自称.

传承论文参考资料:

小结:上文是关于经典传承专业范文可作为马街镇和彝族和罗平县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传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