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六年级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重视活动体验,积淀量感经验以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为例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六年级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1-16

《重视活动体验,积淀量感经验以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为例》

本文是关于六年级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与积淀和体积单位和六年级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摘 要]小学数学“积淀”式教学不仅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学生活动的体验和量感经验的积淀.以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为例,通过数学问题、生活情境、活动体验、方法迁移等途径,帮助学生积淀丰富的量感经验.

[关键词]“积淀”式教学;活动体验;量感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08-0007-02

小学数学“积淀”式教学不仅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还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方法的掌握、核心素养的养成等,目的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持续积淀的过程.在活动和过程中积淀经验是小学数学“积淀”式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让静态的数学课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操作活动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为此,我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时,就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去感知空间的“存在”和空间是有大小的,以及体积单位的建模过程,帮助学生积淀量感经验.

一、借助数学问题开启数学学习之门

好奇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他们开启未知的数学学习之路.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时的想法,我在课始就让学生聊聊他们看到课题后想学习的内容.

【教学片段1】师(出示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计算它们表面积的公式.今天要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看着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知识呢?

生1:我想知道体积是什么,什么时候要用到体积.

生2:我想知道体积单位是什么意思,体积单位有哪些.

生3:我想知道体积单位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生4:体积单位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度吗?

……

师:刚敢于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接下去我就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课堂伊始就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让学生对该内容产生疑问,产生学习新知的好奇心,产生学习新知的兴奋感.

二、借助生活情境建立“体积”概念

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现象,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因此,教师要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在视觉、嗅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刺激下建立“体积”的概念.

【教学片段2】师(出示装有水的杯子):这个杯子里装着水,还能往里面加水吗?为什么?

生1:可以,因为杯子还有空间.

师:老师手中有一个苹果和一块橡皮,如果把它们放进杯子里,杯子里的水会怎么变化?

生2:杯子里的水会上升,因为苹果和橡皮占了一定的空间.

师:是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作物体的体积.那么一个苹果和一块橡皮相比,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3:我是用眼睛看的,苹果大,橡皮小,所以苹果占的空间大,橡皮占的空间小.

生4:我把一个苹果和一块橡皮分别放到同样大小同样水位的杯子里,苹果对应的水位高,橡皮对应的水位低,所以我就知道苹果占的空间大,橡皮占的空间小.

师:看来物体会占空间,占的空间有大也有小,所以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板书)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带着学生在现象中层层抽离出事物的本质——空间,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物变化感受空间是有大小的,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概念,还能教会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方法.

三、借助活动体验建立1立方厘米模型

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经验.如教学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时,教师一般会带着学生先学习1立方厘米,再让学生自学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

【教学片段3】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体积.在学习面积时,有面积单位来描述物体面积的大小.同样,体积也有统一的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板书)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呢?请快速阅读数学课本,找出它们的定义.

生1: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1立方厘米.请拿出学具袋里的小正方体,这个小正方体每条边的棱长都是1厘米,它的体积正好是1立方厘米.请仔细观察这个小正方体,一边转动一边观察它的大小(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再将这个小正方体放在手心里,紧紧握住,你有什么感受?

生2:我觉得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很小.

师:现在请把这个1立方厘米的大小记在心里,找一找生活中体积最接近1立方厘米的物体.

生3:我们玩的骰子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生4:我手指头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师:大家真是火眼金睛,用数学的眼光找到了生活中的1立方厘米.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认识1立方厘米的?

生5:我们是通过看一看、握一握、说一说、找一找来认识1立方厘米的.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体验1立方厘米,在看、握、说、找的活动中,学生感受到1立方厘米是比较小的,从而建立了1立方厘米的量感和表象.重要的是,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后续学生的类比模仿学习提供了范例和学习模版.

四、借助模仿迁移学习体积单位模型

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学习是一种有意的接受性学习.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要经历无意识模仿、变通模仿和创造性模仿这三个阶段.如在建立1立方米的单位模型时,1立方厘米的学习流程肯定不合适了,此时,学生需要寻找更合适的学习方法.

【教学片段4】师:刚敢于大家认识了1立方米,说说你们是怎么认识它的?

组1:我们先是根据“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去想象1立方米的大小,再说一说1立方米的大小,最后找一找生活中体积约为1立方米的物体.

师:为什么你们要想象1立方米的大小?

组1:因为我们觉得1立方米的物体太大了,找不到1立方米的学具.

组2:我们先找了3根长度是1米的木棒,在教室的角落搭了1立方米大小的空间,这个空间的体积正好是1立方米.接着,我们小组的4人站到这个1立方米里,看来1立方米大约可以容纳8个人.

师:为什么你选了3根长度是1米的木棒,而不选12根长度是1米的木棒?

组2:因为这3根长度是1米的木棒分别代表正方体的长、宽和高,我们觉得最少要选这样3根才能构建1立方米的空间.当然选择12根长度是1米的木棒来搭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也是可以的.

师:现在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然后睁开眼睛看这个1立方米的空间,和你想象的一样大吗?(有的学生说比想象的要大,有的学生说比想象的要小)我们现在一起来比画1立方米到底有多大.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从学习1立方厘米中得到启发,并且根据1立方米的实际情况采用想一想、搭一搭、围一围、找一找等活动,从具体的1立方米正方体中抽象出1立方米的模型.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自学、小组共学和教师导学为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活动中建立了体积单位的量感.

总之,小学数学“积淀”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积淀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块,实现“不仅授人以鱼,还真正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

(责编金铃)

六年级论文参考资料:

一年级教学论文

科学小论文六年级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怎么写

八年级英语论文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本文点评:上文是关于经典六年级专业范文可作为积淀和体积单位和六年级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六年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