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公共关系学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跟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公共关系学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01

《公共关系本科教育何去何从从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停招说起》

该文是公共关系学方面有关论文范例和本科和公共关系学和何去何从方面论文范例。

大理大学究竟出于什么考虑而停招了若干专业?对此,不想妄加猜测.但有一点是比较清楚的:

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之所以也被列入停招的名单中,与专业自身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关.比如,第一志愿报考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过低.

在我看来,这两个指标中,关键还是专业(对口)就业率.如果一个本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很少能够对口就业,绝大多数毕业生所从事的都是非专业对口的工作,则至少说明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清晰的.既如此,考生填报志愿时又为什么要首先选择你呢?而学校主管部门自然更有理由认为:这一专业有进行调整的必要.

其实,专业(对口)就业率低,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果统计一下全国22所高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对口)就业率,恐怕绝大多数达不到20%,有的甚至连10%都很勉强.当业内众多热心人士呼吁说中国的公共关系行业需要高校公共关系学专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因此任何一所高校的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都不应该停招时,他们也许并不了解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有些高校的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近年来其实并没有为行业输送多少人才,行业内也几乎看不到这些专业毕业生的身影.正因如此,某些高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已经办了多年,业内众多人士却几乎无感,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些高校有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存在.这一现象,确实耐人寻味.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我看来,首先在于不少高校公共关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清晰.

早在2006年,我在《国际公关》杂志发表的《公共关系本科教育探讨》一文中,曾明确提出过这样的观点:高校设立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其主要任务,不在于为高一等级的学历教育培养基础人才,而在于直接为公共关系行业输送最能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应该强调专才教育,而不是通才教育.这是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应该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否则,这一专业根本就没有必要设立.

遗憾的是,我的这一意见未能获得大部分高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负责人的认同.某些人士甚至批评我的观点过于狭隘.在他们看来,高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开办,主要目的不是为公共关系行业培养和输送人才,而是培养“懂公关”的通识型人才.他们觉得,这才是“大公关”的开放式的培养理念,而我那种只着眼于行业的“小公关”的观念已经落伍.

诚然,就国内少数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说,高校本科专业立足于培养通才,甚至根本不考虑学生“学以致用”和就业问题,也许并无不当.但对其他高校来说,就有可能构成某种误导.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内不少高校是教学型大学乃至应用型大学,大部分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读研的想法.对他们来说,本科阶段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是胜任某一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更是如此.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应用型专业,是主要培养实务操作型人才而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应用型专业却不注重实际应用,不考虑专业对口,岂不是一个悖论?当然,这不等于说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人才不需要培养,硕士点、博士点不需要设立.但高层次理论研究的人才需求量极为有限,招生数量较多的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完全不适合将此作为自己的主要培养方向.否则,就有可能形成导向性的错误.

这一问题,争论多年,一直没有解决.这严重影响了不少高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建设.

但问题不仅在于办学指导思想,还有种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就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来说吧.即便他们想为公共关系行业输送人才,实际操作起来,却有颇多无奈.据我忖度,主要有二.

无奈之一:缺少一支真正了解市场需求并具有公关实践体验的师资队伍.眼下的大学,在师资引进上,对学历学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却没有专业实践方面的要求.这对公共关系学这一应用型专业来说,影响就很明显——老师既不了解公关市场,又完全不懂实务操作,纯粹从书本到书本,又如何来培养应用型的公共关系专门人才?当然,这一不足,本可以通过多与业界交流来弥补.但云南是个经济并不那么发达的边远省份,大理又偏于云南一隅,当地没有专业的公共关系公司,连企业公关事务也处于起步阶段,你让老师们怎么和业界频繁联系,并通过和业界的互动来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无奈之二:正因大理当地没有专业公共关系公司,甚至连省会昆明都没有几家公共关系机构,所以,学生们不要说对口就业,连在本省范围内安排对口实习都大成问题.从理论上说,可以鼓励学生去北上广的专业公共关系机构对口实习,并择机对口就业.但大理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本省本地区,你让这些学生远离家乡,去一线城市对口实习,究竟是由学校统一安排,还是鼓励学生自己寻找?他们到一线城市后的生活(包括住宿)问题怎么解决?家长是否放心、是否同意、是否支持?万一出了什么事,责任又该由谁来承担?凡此种种,都颇费思虑.

因此,前几年,当一些院系负责人颇为兴奋地谈论全国开办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有望快速增加时,我曾不无忧虑地表示:现有的专业在自身建设上还问题多多,如不能予以正视,有效解决,则开办这一专业的高校越多,局面有可能越加不可收拾.但这番话被不少人视为“杞人忧天”,谁也没有真正当回事.

几年过去了,全国开办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没有增加几所,停招的高校倒已有两三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渐渐开始显露.每念及此,不免扼腕.

这次大理大学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停招,对全国高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建设来说,无疑是敲了一记警钟.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如能及时整改,前景依然可期.

为此,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讨论.

首先,教指委和协会应该有所担当,可在深入了解相关情况的前提下,召开专门会议,就专业建设问题展开深层次的讨论.不是说“不忘初心”吗?那好,大家不妨反思一下: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究竟是个什么性质的专业?当初创办这个专业的初衷又是什么?这些初衷现在又实现得如何?一些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又如何破局?在认真梳理和讨论的基础上,争取就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当然,不必强求一致,不同层次的高校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形成错位竞争.

其次,大力推动高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与专业公共关系机构的校企合作,采取“一对一”或“几对一”的模式,让专业公共关系机构与高校(尤其是非一线城市高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挂起钩来,使业界人士有机会参与这些高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并担任某些实务课程的讲授或开设定期的讲座;同时,亦让高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教师有机会参与一些专业机构的实际运作,及时把握行业的变革和人才的需求.而对专业公共关系机构来说,从中也能获得高校专业理论和信息上的支持,彼此相得益彰.

再次,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可考虑在一些非一线城市高校公共关系学专业和一线城市专业公共关系机构之间建立某种“引水”渠道,打通供需关系.比如,大理大学等高校的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就可以考虑分别和北上广若干家知名公共关系机构签订人才输送协议,设立实习基地,每年安排人数相对固定的毕业班学生前去实习,然后由用人单位择优留用.实习学生的住宿等生活问题,亦可请实习单统一予以协调解决,并给予适当补贴.当然,既然是“引水”工程,“水源”的质量亦必须有所保证.这也可以倒逼一些高校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实际需求,从而有效地推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当然,上述建议,真要付诸实施,涉及方方面面,有待共同努力,也需要协会等组织出面协调并予以推动.我想,不少人士还是很愿意担负起这份责任来的.毕竟,大家都希望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后继有人,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公共关系学论文参考资料: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选题

公共艺术论文

公共关系学论文

公共安全论文

公共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方向

该文结论:本文是适合本科和公共关系学和何去何从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公共关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公共关系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