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导读论文如何写 和名著导读教学,在摸索中前行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导读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4-02

《名著导读教学,在摸索中前行》

该文是有关导读论文如何写跟名著导读和名著导读教学和摸索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一、调查缘起

当前,初中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初中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小;课外阅读时间较少;阅读量小,阅读程度较浅.家长教师方面:名著阅读“功利化”,家长不重视,甚至有教师不提倡;名著导 读教学板块被“过场化”“边缘化”.

然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名著阅读的“量”与“质”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阅读教学提出建议:“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二、调查分析

笔者就某一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现状一:阅读保障有

调查中显示72%的学生表明家庭支持他们阅读名著,支持度较高,其中不支持主要原因是家长怕影响学生学习,其次怕孩子看不健康的书籍.另外,七八年级学生课业负担相对九年级而言较轻,他们有比较多的阅读时间.

现状二:阅读意识淡

在“你经常阅读课外名著吗”这项调查中,分别有58%和16%的学生只是“偶尔”甚至“从不”阅读名著.可见,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意识较弱.在“你喜欢阅读文学名著吗”一项调查中53%的学生选择不喜欢阅读,并指出主要原因是内容不吸引人;其次阅读需要时间,和课业时间起冲突.

现状三:阅读习惯缺

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只动笔不动手,只有少数学生会做些批注、摘抄,写读后感之类的.可见,学生尚未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也并未掌握一定的阅读名著方法.调查中呈现出另一种现象,学生也不愿意自己阅读“读而无法”,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渴望得到教师的阅读指导,少数“不渴望”学生主要是认为文学名著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不多;其次是怕麻烦.

现状四:阅读品质低

从九年级的的调查问卷来看,他们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率普遍偏低,他们中大部分人喜欢阅读故事情节性较强,篇幅短小的作品,许多经典之作,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四大名著”,相对《城南旧事》《格列佛游记》等,阅读率都相对较低,学生的阅读品质存在一定程度的肤浅性.

三、导 读策略

学生阅读名著方法极其单一,甚至有学生读名著也就“三分钟热度”.因此在学生阅读活动的安排上注重激发兴趣、指导方法、规范行为,并有意识地把学生的阅读过程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

1.“三引”倾心,开启阅读之门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如是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学生名著阅读亦是如此,教师若能让学生对名著一见倾心,名著阅读的效果便能成功一半.

因此,在学生阅读名著之始,教师通过开设名著阅读指导课、观看相应影视作品、介绍名家鉴赏文章和介绍成语俗语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指导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掌握名著阅读方法.

1.1引趣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写道:“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以下是导 读课札记:

还记得在要求学生阅读《西游记》这本名著的时候,一些学生表示很不屑,“ 如何让学生愿意去读这样一本电视剧化的名著”成了我的一件心事,我专门开设一节课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让学生讨论交流原著与电视剧中“三打白骨精”的异同.学生们各个兴趣高涨,一番探讨交流之后,发现电视剧与原著是不能随意画上等号.最后,在重新布置《西游记》阅读摘抄卡的任务:寻找《西游记》原著与电视剧的不同之处.摘抄本上的成果显示这次的名著阅读可真是“读”劲十足.

1.2引法

虽说阅读无定法,但对于正处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有效学习方法黄金时段的初中生来说,掌握一定的名著阅读方法无疑是极其有益的.名著阅读主要有下列方法:①先读前言、目录、后记.②精读与略读相结合③作好读书笔记.④借助网络查阅资料.⑤遇到疑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与同学交流.

以《繁星》《春水》为例,批注式阅读方指导课设计:

1.21介绍批注阅读类型

㈠ 大意理解 ㈡ 美句赏析 ㈢ 内涵把握 ㈣ 个性批注:学生可以随意“漫话”和“漫画”,表达内心.

1.22运用方法,批注诗句

选取《繁星春水》中“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诗句进行批注.

1.23交流学生的精彩批注

学生们在积极地感受纯美文字的过程中,体会这字里行间的哲理,我想这言简义丰的小诗所要告诉我们的真谛就在这一点一滴慢慢地品味中慢慢习得.

1.3引行

在学生名著阅读之初,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使学生自主阅读落到实处,为最终实现阅读成效打下基础.比如:制定三年大计划和学期小计划.

2.“三表”定心,初尝阅读本味

学生是名著阅读的主体,因此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笔者设计了《名著阅读卡》和以阅读小组为单位的《阅读交流情况表》及《阅读小组名著阅读评价表》,以此监督与激励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定下心来阅读名著.

2.1自读表

该表中每个组成部分的填写都需要学生在真实且认真阅读的基础之上方能完成.并且表格内容的设计上也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主要内容概括、语句赏析和内涵感悟的能力.

2.2交流表

让学生之间加强阅读交流,把每班学生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阅读小组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尽量做到各组水平上的均衡.每两周会安排一次小组的组内阅读交流,每次交流时间的长短根据实际交流需要而定.

2.3评价表

在以上两个表格的作用之下,结合名著阅读卡的完成情况、课堂阅读交流情况以及阅读研究性学习情况,按照实际分数在每学期评选出3个名著阅读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

3.“二为”入心,汲取名著精髓

学生一次自读过程的完成,并不等于名著阅读活动的完全终结.“好书不厌百回读”,只有反复品尝、咀嚼、玩味名著,才能汲取其更多的精神营养.较之自主阅读而言,“二次阅读”应是更高层次的阅读.为此我们主要安排“名著阅读赏读课”和“学生研究性阅读”两种活动方式.

3.1赏读

名著赏读课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反复品尝、咀嚼、玩味的名著导 读重头课型,为的是让学生从经典阅读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因此为学生而设的名著赏读课的“课眼”的选择理应以学生的“读情”为依据.所谓读情,指的是学生基于自身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在阅读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阅读情况,包括学生的阅读好恶、阅读困惑和阅读障碍等等.比如:《朝花夕拾》的赏读课案例:

八年级上册教材推荐学生阅读《朝花夕拾》,不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反映:《朝花夕拾》太难懂了,我们都不怎么喜欢读.听了这话我陷入了深思,其实鲁迅的文章别说学生觉得难读,我自己常常也是对其退避三舍.然而,我清醒地知道鲁迅以及他的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我有责任让学生认识鲁迅及其作品的价值.于是我自己再次潜心阅读了《朝花夕拾》,并查找了大量的关于鲁迅的资料,经过近半个多月的准备,我设计了一个旨在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及《朝花夕拾》价值的赏读课.

课后,有些学生在当周的随笔上就写了关于这次上课的认识,有些同学在随笔中感叹鲁迅先生在日本的受尊崇程度,有些同学则反省了自己曾经对鲁迅文章的畏惧心理,还有些同学则说通过这一堂课觉得《朝花夕拾》变得既可爱又可敬了!

3.2研究

“研究性阅读”与正处在求知欲很强年龄段的初中生喜欢探究问题,喜欢“当家作主”的思维特点十分吻合.名著导 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去对材料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主动“尝试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发挥学生获求知识的主动性.名著的研究性阅读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整体性研究:主要指对一本名著整体情节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研究性阅读.例如针对《骆驼祥子》一书,组织学生在自主阅读完整本书的基础上开展辩论:关于祥子命运悲剧的原因:社会原因还是性格?

片段性研究:指的是对一本名著的某个情节片段或某一人物或某一类描写开展的研究性阅读.例如阅读《西游记》一书,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论题:

“真假美猴王”中死的到底是谁?大多数人都认为真假美猴王里死的是美猴王,活下来的是悟空,但有人却认为死的根本就是悟空,活下来的是六耳猕猴!同学们,你认为呢?

研究性阅读通过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阅读方式 ,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态度和良好的阅读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名著导 读是一项极具意义的教学活动,名著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会让学生受益终身.真心希望我们语文教师不要再冷落“名著导 读”教学,充分发挥我们教师“导”的能量,在摸索中前行,让学生真正走进并热爱名著阅读.

导读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汇总,此文为一篇关于名著导读和名著导读教学和摸索方面的导读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导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