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随笔论文范例 和张桂辉著《三闲斋随笔》序言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随笔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06

《张桂辉著《三闲斋随笔》序言》

该文是随笔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张桂辉和《三闲斋随笔》和序言类开题报告范文。

曾应张桂辉同志之邀,为他的杂文集《烈酒·咖啡·白开水》作序,借那年的高考作文说事,以掘井为喻,说的意思,一是“选点”要准,二是“开掘”要深.“选点”不准,任你花再大力气去开掘也徒劳无功;“开掘”不深,即使“选点”准了也照样不能“出水”.末尾说到书名:“烈酒、咖啡与白开水,各有各的用处,并无高低之分,关键只在于真:烈酒与咖啡不能是假货,白开水也要‘白’而且‘开’.”总共不到五百字,没有一句话为他捧场.按照如今求序人比较普遍的心态,这样的序不讨人喜欢,但张桂辉欣然接受了,没有丝毫的怏怏或悻悻.

我开始关注张桂辉的作品,尤其在他退休之后,我感到他发表作品的报刊不断拓展,除了本省的报刊,北京的、上海的、天津的、南京的、石家庄的、济南的、西安的、长沙的,东西南北的报刊都有,在全国性的报刊上也时有所见,香港《大公报》与香港《文汇报》发得更多.与此同步的是作品自身质量的明显提升,因此,当他将退休之后的作品整理成集发给我,再次希望我为之作序时,我也欣然答应了.

翻阅张桂辉同志的这些作品,我的第一感觉是他退休之后没有“退隐”.“风声雨声读书声”依然“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照样“事事关心”.贵族学校他关心,囚犯成了大爷他关心,外逃贪官的生存状况他关心,把申报贫困县成功当作胜利的心态他关心,监考用上无人机他关心,以后谁来当医生他关心,退休老人的“余热”他关心,中国旅客去海外旅游所到之处“在ΧΧ 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他也关心.此中既有对于官场不良风气尤其是腐败现象的抨击,也有对于社会不良风气尤其是国民劣根性的针砭.

杂文是以批评为主的文体,包括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但批评不是发泄,批评不是骂娘,批评应当找准病灶找准穴位,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张桂辉的不少杂文做到了这一点,例如他称“一边大做文章申报国家级扶贫重点县,一边大兴土木修建政府豪华办公楼”为“穷奢通吃”,称此类“申报成功”的胜利为“贫困的胜利”,就说得相当到位;他说党内那些“攀权贵,打靠山”热衷于搞“团团伙伙”的人,“这‘帮’那‘帮’,最终都要彻底‘穿帮’”,说得也很有穿透力.这个集子中有不少精辟的语言,例如“民族自尊,不是空对空喊出来的,而是实打实树起来的”,例如“高贵与否,不在于珠光宝气、名牌裹身,而在于修养有素、举止文雅”,例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有地卖地,有树砍树,有矿挖矿,有朝一日,我们就可能真的穷到只剩一点钞票了”,都可谓一语中的.

社会现象五光十色,社会风气扑朔迷离,杂文的社会批评,更应当注重事理的层层剖析.对于当时“争相亮相,粉墨登场”的贵族学校,张桂辉由一则“天价幼儿园”的消息入手进行剖析,“外教全部来自英国伦敦,且装修材料、家具全从欧洲进口,就连钉子都是外国的”,大概就是这个幼儿园所以能“天价”的筹码.作者指出:如此舍近求远,“不说崇洋媚外,至少是故弄玄虚”,这是第一层意思;从小养尊处优、颐指气使,长大后“纵然腰缠万贯,充其量只能成为富贵一族,而绝对成不了高贵一族”,这是第二层意思;贫困地区不少孩子上学还十分艰难“, 有人却抢抓机遇兴办贵族学校,有人却争先恐后送孩子去当‘贵族’,责任何在、良知何在?”这是第三层意思;如此层层深入,事理越辩越明,连当事人也很难辩驳.《马桶盖、天价米及其他》一文,则从国人争购日本的马桶盖说起,说到我国食品出口与内销的合格率的反差,从而指出:同样是食品,内销的合格率为什么要比出口的低三分之一?是国人买不起优质产品,还是外国人比中国人高贵?“内外有别”的双重标准为什么能够大行其道?国内的生产者、经销商和监管者,为什么不尊重自己的消费者?究竟是谁在诋毁“中国制造”、又是谁在歧视国人?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义正辞严,问得振聋发聩.如此层层深入,就是所谓的“开掘”.

张桂辉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章,重在人生感悟,有人身自由之感悟,有人生晚年之感悟,有人格尊严之感悟.其中有一篇文章,说到他自己乘坐公交车的一件事:“有一位年龄与我相仿、体质明显较差的老汉,不时向几位男生投去祈求的目光.可是,男生们毫无反应.目睹此情此景,我默默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那位老兄.虽然,我也是个两鬓斑白的老人.车到下一站,上来一对老夫妻.不曾想,原本身体不动、屁股不抬的男生们,主动站起,争相让座.”然后作者写道:“看到这一幕,我受到启迪:老年人倘能自尊自重、立言立行,尊老敬老必将口口相传、人人仿效.”这“启迪”,就是他的感悟.他也说到人在退休之后,“选择若干健康的爱好,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同样能够提升———不是提升职务,而是提升素质; 照样可以超越———不能超越别人,可以超越自己.”这样的感悟,不是苦思冥想能想出来的,不是逻辑推理能推出来的,这是不借助于理论概念推理而意识到某种真理性的内心直觉,是像泉水一样汩汩流淌出来的.张桂辉在香港《大公报》和香港《文汇报》上发表的作品,多以叙事为主,却也总有所悟,他将它们当作散文,我以为其中相当一部分也可以看作是当年卢豫冬(宗珏)教授所说的感抒性杂文.

较之十几年前的那个杂文集,张桂辉的这个集子中的杂文,“选点”更准,“开掘”更深,“出水”也更为丰盈.如果要说有什么不足,那么,我觉得有些文章还可以写得更精练些,更严谨些,避免那些空泛的议论,删去那些可有可无的文字和节外生枝的典故,去除杂质,使“水”更纯.

末了,我想再说说书名.张桂辉将书名定为《三闲斋随笔》,乃是因为2011 年他退休之后,“给自己找到人生‘新目标’———实实在在做个闲人,轻轻松松读点闲书,开开心心写些闲文”, 而这部作品,就是他践行“三闲”的结晶.他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素质,超越自己,他自信这种“老有所为”更为踏实.

我很赞赏这样的老年心态.

随笔论文参考资料:

随笔杂志

上文汇总:此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随笔本科随笔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张桂辉和《三闲斋随笔》和序言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