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韩愈类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韩愈《桃源图》再解读方面论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韩愈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01

《韩愈《桃源图》再解读》

该文是关于韩愈方面硕士论文范文跟《桃源图》和韩愈和解读类硕士论文范文。

韩愈《桃源图》再解读

廉欣梅

(烟台大学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摘 要】从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以来,桃源诗层出不迭,韩愈的《桃源图》以独特的容和形式成为以“桃源”为母题的桃源诗中的转折点.其对桃花源“仙境”背景的为后世的桃源诗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韩愈借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创造两个桃源世界,借以表达自己“存世”的思想观,在桃源诗歌中可以称得上是首创.《桃源图》在诗歌形式和语言风格上体现韩诗的一贯风格,令其在以“桃源”为母题的诗歌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韩愈《桃源图》;;两个“桃源世界”

自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以来,“桃源”成了不同时代人用来表现心志的精神家园.王士禛在《池北偶谈》卷十四中提指出“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传神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这段话对王维的《桃源行》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在此之后,韩愈又创作了《桃源图》,在以“桃源”为母题的诗歌中成为一个转折点,后世创作的以“桃源”为母题的作品中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对“神仙传说”的怀疑,例如王安石的《桃源行》、苏轼创作的《和桃源诗序》.由此可见,韩愈的《桃源图》在以“桃源”为题材的诗歌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韩愈在对陶渊明的“桃源仙境”进行的同时又虚构了另一个心目中的“桃源”,在其诗歌结构和语言风格上,“以文为诗”和“雄奇险怪”的写作手法也使《桃源图》显得别具一格.

一、《桃源图》题旨:虚实结合下两个“桃花源”的塑造

在韩愈的《桃源图》诗作中,实际上是存在两个“桃花源”的,一方面他否定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那个带有“神仙仙境”背景的“桃花源”,对于这部分内容,韩愈在诗歌中是进行实写的,“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赢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烝红霞.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大蛇中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这是对应《桃花源记》中的本事进行概括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这样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个“桃花源”是渔人不经意之间发现的,是秦时为躲避战乱居的秦人的后代子孙,他们在此生活了六百年,与世隔绝,并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最后写道:“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以此来增加了“桃源仙境”的神秘性.

韩愈对于此“桃花源”保持否定怀疑的态度,但是他并没有再次在诗中进行议论表达.反而他话锋一转,从画作入手表达了他心中的“桃花源”,从“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尤流传”之后,开始进行虚构,“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诗人将心中的“桃花源”写成了另一个人间佳境,只是其礼数与人间有所不同,但是其自然环境的描写如明月伴宿、夜半鸡鸣、太阳高升等,都与人间无异.这体现了韩愈想要建立一个理想的人间社会模式,这里与世无争、安居乐业、无君臣朝纲的环境令人拥有了“骨冷魂清无梦寐”的状态.在韩愈看来“桃花源”并非仙境,而是人间美好的处所,是他想要表达的“隐居之所”.韩愈对道统文化持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否定了道教文化中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同时他的思想又受到其道教思想中山林隐逸、避世求全的影响.在道统文化的影响下,使得儒家文化中“穷则独善其身”的生活方式有了更为具体的内容和更丰厚的内涵,从而产生一种不排斥入世但却与入世生活迥异的新政治理想.这种新理想,可以命名为“存世”.韩愈在被贬阳山之后,思想中出现了隐退的思想,在其《送李愿归盘古序》一文中大段引述隐士李愿的赞美隐逸行为的话语,并对他的生活方式加以肯定和赞赏,还流露出向往之情:“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灌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磋盘之乐兮,乐且无殃……膏吾车兮株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这都与《桃源图》中的虚写的“桃花源”世界有着相似之处.

二、对桃源“仙境”的及对后世以“桃源”为母题的诗文的影响

在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期,玄学流行,陶渊明在其影响下创作了《桃花源记》,其中既表达了他对“仙境”真实存在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在诗歌中描绘了他所理解的理想社会.在此之后,“桃花源”的“仙境”背景就笼罩在之后以“桃源”为母题的诗歌当中.

王维的《桃源行》中写道:“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明显继承了陶渊明的“仙境”背景.另一首刘禹锡的《游桃源一百韵》中写道:“挥手一来归,故溪无觅处.”也继承了“桃花源”得而复失的神秘性,从而进一步默认了“桃花源”仙境的存在.到了韩愈这里,他反其道而行,在开篇就写到:“神仙有无何眇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这正是韩愈政治倾向的反映,他崇尚儒家道统,反对佛老之学,所以对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与道教炼丹场所中“洞天”的“仙境”特点持怀疑态度.这里韩愈仅是否定了桃花源“仙境”的背景,并没有具体阐述理由,但仍然为后世再继续创作以“桃源”为母题的诗文以全新的思想.

到了两宋时期,对于以“桃源”为母题的诗歌创作沿着两个维度进行: 一是继续唐代诗人王维、刘禹锡等人的创作思路,以桃源为仙乡的阐释,把桃源当作外在于人世的一种“仙境”.与此同时,很多诗人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在韩愈《桃源图》影响下出现的一些否定神仙传说的作品.王安石在《桃源行》以大胆、独特的眼光重新审视“桃花源”这片土地,脱去了它长期以来披着的神仙幻景的神秘外衣,这里的人“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栽树种桃,以桃果为食,桃枝为薪,年年岁岁,与世无争.将其描述成一个没有君主臣子之别、上下尊卑之分,只有人性中最美好的亲情存在的平等社会.与王安石看法一致的还有王令,其《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一诗,前半部分诗人和渔人的身份发生置换,代替渔人观察着这个神秘的未知世界.这里的居住环境与外界并无太多差异,令人吃惊的是这里的习俗与外边不同,“语何为乎独秦,服何为乎异时”,并且“上无君兮孰主,下无令兮孰随.身群居而孰法,子娶嫁而孰媒”,这里的人过着“宁知君之为扰兮,不知上之可依.岂惩薄而过厚兮,遂笃信而忘欺”的生活.诗人认为这里只是一处人迹罕至的深山幽谷,与神仙无关:“抑武陵之丽秀兮,故水复而山重.及崖悬而磴绝,人迹之不到兮,反疑与夫仙通”.苏轼延续了韩愈的观点,并在《和桃源诗序》中进行了论证,“世传桃源事,过多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由此可见,尤其对两宋时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桃源图》形式语言表达上的独特性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向往的那个世界是幽美恬适的,王维向往的那个世界则是缥缈悠逸的.他们所想象的,显然与他们固有的风格非常协调,因为他们在构思的过程中,已经很自然地意识到这种协调的必要性.但韩诗却面对着一幅图画,这幅图画中的景色,及其所呈现的风格,乃是画家事先规定了的,所题之诗不能和它唱对台戏.韩愈并没有因此而限制了自己的文笔的发挥,他以惯常的“以文为诗”的手法对《桃源图》画作展开了多维的思考.

在诗歌结构上,他将散文的谋篇、布局、结构,加之起承转合的气脉,贯彻到诗歌创作中.《桃源图》起结照应,开篇写到“神仙有无何眇茫,桃源之说诚荒唐.”结尾处又以“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揭示出了“神仙仙境”荒唐性,道出了整篇诗歌的题旨.诗歌的结构也是起承转合,层次分明中间先叙述画作,次写本事,间议停顿.在诗歌格律上,诗人多用奇句,“南宫先生忻得之”与下一句“波涛入笔驱文辞”,“渔舟之子来何所?”与下一句“物色相猜更问语”“听终辞绝共凄然”与下一句“自说经今六百年”“船开棹进一回顾”与下一句“万里苍苍烟水暮”等都不是整齐的对仗,直接采用的是散文式的叙述语句.韩愈使用“以文为诗”的手法,使得情感和题旨的表达更加的清晰化,不受诗歌格律和韵脚的约束,表达更加自然.诗中用典也很奇僻.“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句中,写朝代易主, 前一句指刘邦兴汉灭秦,《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刘邦遂斩蛇起义,亡秦建汉;后一句则指东晋渡江立朝,“群马”指晋诸位司马氏王侯,新主指司马睿.从秦亡晋兴,其间正大约六百年.这两个典故以动物的动态形象示人,极易使人联系物象,“群马南渡”有紧张激烈之感,而“大蛇中断”则奇僻险怪.

在语言风格上,其诗语言夸张,气势宏大.韩愈在开头描写《桃源图》画作时写到“流水盘回山百转”,表达出了画作的气势浩大.写桃源人“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时,用到了“嬴颠刘蹶”,这是对朝代变换的概括性说法,“地坼天分”则指世事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颠”“蹶”“坼”“分”四字带给读者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韩愈的《桃源图》无论是从思想还是格式句法上都与其他的“桃源”题材的诗歌有所不同,在思想上,韩愈力破神仙传说,具有时代进步性的,也是韩愈诗歌高出其他“桃源诗”的主要的原因,并且对后世以“桃源”为母题的诗文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建构的两个“桃花世界”是他“存世”理想的体现.“以文为诗”和“雄奇险怪”的创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使其在形式上相比以“桃源”为母题的其他诗歌呈现出特殊性.

【参考文献】

[1]卞孝萱,张清华.韩愈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2]陈铁民校注.Z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王士禛.池北偶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王令.王令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司马迁.史记[M].上海:商务印书舍,民国十九年

[7]王安石撰,李壁注,李之亮补笺.王荆公诗注补笺[M].成都:巴蜀书社,2000

[8]傅璇琮主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韩愈论文参考资料:

韩语论文网站

韩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韩语论文题目大全

韩语毕业论文

韩语论文

韩语论文网

简而言之:本文论述了大学硕士与韩愈本科韩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桃源图》和韩愈和解读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