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精准扶贫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精准扶贫下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精准扶贫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1-22

《精准扶贫下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

本文是精准扶贫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农业园区和精准扶贫和成都市温江区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摘 要:乡村要振兴,摆脱贫困是关键,2018年“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总结温江区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进行整理,并给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三农”;一二三产业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成都市温江区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课题成果(课题编号:18SB0080)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0.003

2018 年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到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18 年“一号文件”同时指出: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在此之前,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了农业农村农民生活的美好蓝图,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而农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手段之一就是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终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成都市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毗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温江城区距成都市中心城区16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幅员面积277 平方公里,辖10 个镇街,114 个村(社区),常住人口80 万,户籍人口38.6 万,农村人口17.32 万,农用地面积21.89 万亩.温江素有“金温江”的美誉,先后荣获联合国“全球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杰出成就奖”“国际花园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等殊荣.近年来,温江区围绕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卫星城”总体目标和“2+X”产业定位,按照“以工促农、以贸带农、以旅助农”的总体思路和加快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的总体要求,以改革创新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动力,以三产融合优化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升新农村发展水平,以拓展多元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彩.温江区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区),被确定为全市首批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区、产村相融现代农业精品园区.

1 精准扶贫下温江区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经验

1.1 精准扶贫立足都市现代农业

温江区过去5 年来立足都市现代农业,运用工业化思路,整体推进160 平方公里生态大公园规划建设,构建“一城三园多场”的发展格局.“一城”即以寿安核心种植区为依托的西部园艺城;“三园”即花卉大观园、创意农业公园、成都平原农耕博览园;“多场”即精品化家庭农场.2016 年和盛镇土桥村成立了温江区月食河农业观光旅游专业合作社,建立集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特色民居“四位一体”的田园综合新形态,充分利用园区的紫薇种植产业优势,优化品种布局,全面提档升级,形成“人在园中游,花在指尖放”的“紫薇花海”.

1.2 精准扶贫坚持“一三互动、农旅结合”

温江区以花木资源为基础,坚持“一三互动、农旅结合”,实施四大行动推进园区向景区转变,培育花木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花木产业转型升级.温江区花卉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来说就是实施规划引领行动、实施基础夯实行动、实施转型牵引行动、实施要素保障行动四大行动.“四大行动”实施以来,温江区对花木产业合理布局,将产业规划、景区规划、花旅规划等内容融入一张蓝图,明确转型方向,带动温江花木产业向“花木品种欣赏型、苗圃种植景点型、花木园林景观型”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化、差异化、精致化”的园区变景区项目.近年来绿舟园林、川雅园艺、南美花卉等花木企业积极主动按照“园区景区化、景点标准化”原则,规划建设园区变景区项目.

1.3 落实精准扶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围绕省市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总体部署,温江区提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净美、秀美、富美、和美”幸福美丽新村,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将概念规划与具体建设相结合,重点示范与全面带动相结合,统筹指导温江区农村区域产业、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

“2014 年温江区完成了万春镇幸福村、寿安镇新林村等9个省市级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建设试点,2017 年全面启动43 个幸福美丽新村的创建工作.”重点研究制定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新村建设模式,因地制宜实施农民新型社区建设和林盘改造,重点开展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全域治理工程,集中清除农村“脏、乱、差”现象.万春镇幸福村通过实施“小组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以田园、林盘、水系、花木为依托,成功打造了幸福田园综合体、“水立方”生态湿地公园、幸福田园绿道、农耕文化博物馆等系列点位,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带动了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农村相融可持续发展.

2 精准扶贫下温江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继续发展的思考

2.1 优化区域空间发展布局

发挥平台战略引领作用.温江现代农业园区坚持要素向平台集聚、政策向平台倾斜、涉农项目向平台落地,持续增强平台聚集能力和发展动力,不断提升平台综合实力,引导示范区二三产业向这些平台集中.

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产城融合、绿色低碳、布局优化、聚集力强”的要求,以温江区现代农业都市化定位为指引,实施融城和产城融合两大战略,按照“一镇一特色”的思路,强化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把示范区小城镇做优做特.促进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示范区农业功能拓展服务.

2.2 探索多种产业融合形式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农业产业发展新体系.推进农业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大众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由单一产业模式向“种养加销游”全产业链延伸.

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加工型、流通型、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花卉苗木、休闲观光农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创建国家4A 级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景区.推进农业与旅游、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坚持“发掘中保护、利用中传承”的思路,依托人文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开发“农业观光类”“文化体验类”“民俗农庄类”“科普教育类”“乡村度假类”“特色餐饮类”等乡村旅游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在线营销能力.

2.3 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

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

加快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训工程.推广农民田间学校式、典型示范式、项目推动式、媒体传播式、“互联网+”式等不同类型的培育模式,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公共知识等方面的精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与新型经营体系相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助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经营,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开展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落实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农民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政策.引导土地流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服务优势.推动供销合作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健全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支持流通方式和业态创新,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领域,由主要从事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教育培训和品牌营销作用,开展标准制定、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联盟,支持联盟成员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2.4 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推广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发挥龙头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理念等优势,通过订单生产、委托生产,推行“农业园区+ 公司+ 农民合作社+ 农户”等多种形式,发挥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带领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转型升级,构建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

创新发展订单农业.真正形成了订单农业,实现农业生产销售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围绕农产品加工不断培育农村经纪人,引导农村经纪人采取“专业合作社+ 农户”形式发展订单农业,鼓励示范区种养殖农民合作社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由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初加工后交售企业进行精深加工和流通外销.

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引导农民将劳务收入、资金、技术、设施设备、生物资产、农村“五权”等要素转化为股权,统一流转给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按照量化股份获取一定比例的分红收益.

2.5 创新产业融合投融资机制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推动金融资源向示范区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优化涉农贷款结构.重点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机制、加强财税引导、加大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监管的支持引导作用、引导银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保险支持示范区力度.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优化农村市场环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示范区,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利用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农业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修复.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要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3 精准扶贫下温江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带动农民就业

温江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的建设,通过“1+2+3”产业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培育大量新型农民,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有力地促进了示范区农民持续增收和安稳致富,实现了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的目标.通过加强种养加销产业关联互动,可间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使农业园区的部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农民生产生活技能进一步提高,生存能力进一步增强.

3.2 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得到完善

通过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网工程建设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实现农业园区行政村通畅率和硬化率达到100%、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0%、管网覆盖率达到100%、垃圾收集率和污水处理率均达到100%、光纤网络覆盖到示范区90%的行政村,农村家庭4M 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95%.

3.3 营造出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

通过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大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效率,建立科学有效的治理模式.建立起农村垃圾“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能力.组织引导农民将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相结合,通过发展沼气池等资源化产业,推动建立农村废弃物变废为宝的长期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营造出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

3.4 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完善

通过一二三产业的产业联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更加充足.通过发展一产种植业,加快协调推进二产加工业的发展,以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的协调共进,城镇和产业联动发展来推进城镇化,实现集约高效的城镇化,促进经济的不断集聚,并向高级阶段转变.

参考文献

[1]周丹丹.新常态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求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8(01):195-197.

[2]朱信凯,徐星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华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9-12.

作者简介:彭静,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精准扶贫论文参考资料:

精益生产论文

本文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农业园区和精准扶贫和成都市温江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精准扶贫本科毕业论文精准扶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