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影响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影响范文 类别:开题报告 2024-03-05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因素和*》

该文是关于影响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和知觉和影响因素和歧视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摘 要】歧视知觉是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如种族、户口身份等)而受到了有区别的或不公平的对待.儿童歧视知觉发展模型,从认知变量、情景变量和个体变量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学校、家庭和社区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流动儿童及时应对各种外界歧视及其带来的不愉快体验,有效提升他们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2-0010-04

【作者简介】刘亚鹏,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学前弱势儿童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28),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弱势儿童发展与教育.

一、概念界定

  1.流动儿童.

  根据1998年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指6~14岁(或7~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韩嘉玲把流动儿童分为四种:(1)从小与父母来到城市生活,有的出生在城市;(2)小时候在农村作为“留守儿童”,长大后来到城市与父母一起生活;(3)处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小时候在老家待过一段时间,然后到城市与父母住在一起读小学,初高中因为户籍制度回到农村读书;(4)与父母一起进入城市学习,后又从农村考回城市,继续在城市读大学.本文将流动儿童定义为:户籍在农村,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随父母迁入城市,并正在城市学校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尚未取得城镇户口的在城务工农民工子女.

  2.歧视知觉.

  流动儿童由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后,其社会处境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方面,城市里相对优越的物质环境、教育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其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农村户籍的限制使得他们常常要面对来自升学、就业和社交等各个领域的不公正待遇,即歧视.相对于客观歧视而言,歧视知觉(perception of discrimination)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如种族、户口身份等,而受到了有区别的或不公平的对待.刘霞认为,歧视知觉涉及直接与群体成员资格相关的主观体验,包括两方面:其一,知觉到的指向于自己的歧视,如通常所说的个体的被歧视感;其二,知觉到的指向于自己所在群体的歧视,如群体歧视知觉.虽然目前无法确定歧视知觉是否真正反映了客观歧视,但其作为弱势群体成员的重要心理现实,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对其心理适应存在消极影响.当儿童知觉到歧视时,对其同伴关系、学业成就及身心健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被歧视感不仅会使儿童变得孤独、自卑等,更容易使他们出现一系列的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

  二、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因素

  国外研究者Brown等提出的儿童歧视知觉发展模型(见图1),认为认知变量、情境变量和个体变量是影响儿童歧视知觉的三个主要因素.认知变量,即儿童感觉到自己受到歧视所需要的认知能力,包括对种族和性别的认知、对他人认知内容的推理、分类技能、道德推理、社会比较等.情景变量,即儿童判断受到歧视时可能参考的情景线索,包括社会支持、情景和刻板印象的关联性、对评价者的认识等.个体变量是相对于其他儿童而言,某些儿童更易知觉到歧视行为的个体差异因素,包括群体身份、对歧视的认识、社会认同和对群体的态度等.

  1.认知变量.

  认知能力是流动儿童产生歧视知觉的必要前提之一,但目前国内外关于认知因素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少.吴琼静通过访谈发现,当歧视体验进入流动儿童的长时记忆后,他们会形成比较稳定的歧视知觉,当再次面临类似的歧视情境时,这些流动儿童更容易感受到被他人歧视;同时归因方式也会对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产生影响,即流动儿童在面对消极事件时,经常将消极结果归因为自己的流动身份.对于其他认知因素,目前还未见有研究.

  2.情景变量.

  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其心理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领域是家庭和学校环境.因此,在影响儿童歧视知觉的环境因素中,家庭经济环境和班级环境的作用一直受到普遍关注.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会导致儿童环境不公平的体验,对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随着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其知觉到的歧视现象会逐渐减少.刘霞的研究表明,在控制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因素的影响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于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在班级环境中,同伴和教师是流动儿童人际互动最密切、对其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两类人群.任云霞的调查表明,流动儿童能感受到来自同伴特别是城市儿童的歧视;江琦等的研究显示,同伴关系与歧视知觉显著负相关,师生关系、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与歧视知觉也显著负相关;班级气氛对于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来自同学和老师的支持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

  3.个体变量

  影响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个体因素包括群体成员资格(如学校类型、年级、性别、流动性)和群体态度等方面.

  在学校类型上,大量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的被歧视感要强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年级上,农民工子弟学校小学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显著低于中学流动儿童,低年级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比高年级低.在性别上,男孩的歧视知觉比女孩高.另外,随着流动时间的增长,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呈现下降的趋势.

  现实生活中,即使面对同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有的儿童也会比其他儿童更容易知觉到歧视现象.刘霞认为,这与流动儿童的群体态度有关,流动儿童越偏向于自己所在的流动儿童群体,其歧视知觉越高,越容易认为消极结果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歧视所导致.但群体态度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中的作用是比较复杂的,群体态度可以直接导致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也可以通过其他变量的调节作用发挥间接影响.

  三、消除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对策

  1.以学校为中心开展支持.

  城市学校里不少教师对流动儿童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班级里有流动儿童会使班级难以管理,会拉低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认为教育流动儿童会使教师缺乏成就感和教学成绩,进而失去提薪升职的机会等.当某些教师存在这些错误观念时,他们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对流动儿童实施某些歧视的行为,如评价不公平,解决争端时偏向本地学生,语言方面出现攻击和轻视等.教师的这些歧视言行,一方面使流动儿童对学校和老师产生反感和不信任,成为其辍学的潜在原因;另一方面,使他们产生自卑、压抑、不合作等心理问题.教师对儿童身心的影响是积极促进还是消极促退,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正确的观念和实施正确的行为,要解决当前流动儿童的受歧视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转变教师对流动儿童的错误认识,消除歧视的外在行为,实施全纳教育(inclusion education).

  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持续的教育过程,它接纳所有的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建立全纳社会.全纳教育是促进学生参与的一种过程,主张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地区的文化、课程、社区的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的现象.针对流动儿童实施全纳教育,应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全纳:第一,生存环境的全纳,即流动儿童和当地学生一样在同一的公立学校、同一的班级(非单独编班)里生活、学习、交流及合作.第二,共同称谓的全纳,即流动儿童和当地学生一样,称谓就是某学校某班级的学生,而不用农民工子女或其他具有歧视性的标签进行区别.第三,管理上的全纳,即流动儿童的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师资配置、学业评价、班级编班及学校的软硬件设置等相应的支持和服务,不再隔离于或独立于当地教育管理体制之外.第四,课程全纳,要在同一地区使用相同的教材,避免流动儿童因其流动性造成知识衔接的断裂,从而使知识学习失去系统性.第五,社会及教师观念上的全纳,即在观念上撇开户籍等导致的城乡二元身份的差别,使流动儿童和当地学生具有完全一样的权利和尊严,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全纳所有的儿童.

  2.以家庭为中心开展支持.

  家长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影响源.平等受教育权是每个儿童不可剥夺的权利之一,当儿童的教育权利被剥夺时,家长应该有维护权益的强烈意识.应建立方便家校联系的路径,提高家长的参与和责任意识,学校及时为家长提供更多的有关流动儿童的信息,通过家访、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的形式,让家长及时了解流动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可以借鉴美国为解决家校互动问题而使用报告卡片的做法,向家长公布学校的绩效信息以及学生的.还可以创建便于家校联系的在线数据库,公布学校的相关信息,使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有整体和明晰的了解,家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

  3.以社区为中心开展支持.

  通过参与式社区规划的策略,以介入社区站的方法来建立和社区站工作者的联系,然后进行法律宣传与个案咨询的工作,志愿者进行传单发放、法律条例宣讲等活动,针对部分个案咨询进行回应,改善城市居民及其子女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及偏见,使他们形成平等、相互尊重的态度,从而消除流动儿童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媒体宣传、社区引导,不定期地举行城市的家长及孩子与农民工家长及孩子的交流沟通,利用同理心、共情及换位思考的方式交流彼此的感受和想法,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彼此、求同存异,从而构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融合环境,让他们在真正融洽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给他们和当地学生完全一样的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韩嘉玲. 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 青年研究, 2001(8):10-18.

[2]方晓义, 范兴华, 刘杨. 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4):93-99.

[3]蔺秀云, 方晓义, 刘杨, 兰菁.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 心理学报, 2009(10):967-979.

[4]刘霞, 申继亮.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及与自尊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10(3):695-697.

[5]SANCHEZ J I, BROCK P. Outcomes of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mong Hispanic Employees: Is Diversity Management a Luxury or a Necessity?[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3):704-719.

[6]刘霞.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特点、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8.

[7]江琦, 李艳霞, 冯淑丹. 流动儿童班级人际关系与歧视知觉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6):103-108.

[8]邢淑芬, 刘霞, 赵景欣, 师保国. 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群体幸福感的影响及内部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6):654-661.

[9]张秋凌, 屈志勇, 邹泓. 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J]. 青年研究,2003(9):11-17.

[10]BROWN C S, BIGLER R S.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Discrimination: A Developmental Model[J]. Child Development, 2005(3):533-553.

[11]吴琼静.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6.

[12]刘霞, 申继亮. 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及群体态度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4):395-401.

[13]任云霞. 在社会排斥视阈下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21(4):55-57.

[14]李文道, 邹泓, 赵霞.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3):73-81.

[15]胡芳芳.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 2012.

影响论文参考资料:

期刊的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化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期刊影响因子多少算高

中华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

结束语,此文为关于知觉和影响因素和歧视方面的影响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影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