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古代思想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人性观和善恶论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古代思想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4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人性观和善恶论》

本文是关于古代思想类论文范文集与人性和善恶和思想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文/燕国材 常若松

一、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人性观

“性”可能是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思想的特有用词或范畴,指事物本身所固有而与生俱来的本性、属性、性质、本质、特性或特点.如告子说:“生之谓性.”(《孟子·告子上》)庄子说:“性者,生之质也.”(《庄子·庚桑楚》)荀子说:“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性”一般由如下三个层次组成.一是气性,即气之本性.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气”是宇宙最初的原始物质,是构成万事万物(包括无生命和有生命的一切物质)的基础.正如庄子所说的“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东晋葛洪所说的“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赖气以生者也”《抱朴子·内篇·至理》.在他们看来,气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清浊、厚薄、通塞、浮沉、升降、动静、相荡、胜负、终始等本性或特性.二是物性,即万物之本性.它是气性在万物中的体现.如北宋张载所说的,“天下凡谓之性者,如言金性刚,火性热,牛之性,马之性也,莫非固有”.《张载·性理拾溃》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物性有四个层次:水火之性,犹今之无机物(无生物)之性;草木之性,即植物之性;禽兽之性,即动物之性;人性.即人的本性.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各种属性或特性的总和与概括.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性是气性在人身上的体现,它可以把人同万物,特别是动物区别开来.从《尚书》的“习与性成”与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起,就把人性划分为生性与习性两种.此后还有心性的说法.张载又把人性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是谓性二元论.生性(气质之性与此相当)犹今之自然本性,习性(天地之性与此相当)犹今之社会本性,心性即今之心理本性.人性乃是由这三种本性组成的完整结构.

二、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人性善恶论

中国古代思想家常以善恶的有无来讨论人性问题.这种人性善恶论也就是对人性本质的揭示.所谓善恶有无,就是按善—恶和有—无这两个维度,把人性划分为四类,从而形成了四大人性理论,即有善无恶——性善说,有恶无善——性恶说,无善无恶——性无善恶说,有善有恶——性有善恶说.其他形形色色的人性论,都莫不是这四种人性论的变式.

(一)性善说

一提到性善说,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孟子,因为他是以提出这一人性论而闻名当时和后代的.性善说的基本含义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就是善的.其实,孟子并未直接而明确地提出性善说,而是认为人生来只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个“善端”.“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

四个“善端”只是一种“善”的萌芽,即它们本身还不具有仁义礼智的善性.用孟子的话说,只有把“四端”扩而充之,才能使人们走上“ 为善”的道路,从而具有真正(或完全意义)的善性;如果不去“扩而充之”,让“四端”遭到泯灭,那就会使人走上“为不善”的道路,从而成为“不善”者.

孟子以降,历代不少思想家持性善说.例如,《淮南子》的性“纯朴无邪”说、董仲舒的“性有善质,而未能善”说、李翱的“性善情恶,灭情复性”说、张载等的“天地之性纯善”说、二程的“性即理,未有不善”说、朱熹的“人性皆善,气禀为恶”说,王守仁的“性无不善,穷理以尽性”说、王夫之的“继善成性”说、戴震的“原善”说等都是如此.但应当看到,从孟子到戴震的十种性善说,并不是一样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性恶说

一提到性恶说,人们就自然会想到荀子,因为他以提出性恶说而闻名于当时和后代.性恶说的基本含义是,认为人生来的本性就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这句话是荀子性恶说的纲领.其基本思想是,人的生性是恶的,但没有讲什么道理;而习性则是善的,并认为是人为(“伪”)的结果.为什么人性恶呢?归纳起来,他提出了三条依据:一是生物学上的依据.荀子用木性或金属性来比喻人性,认为枸木、钝金经过矫正、磨砺才能直或利,而人性也要经过改造后才能为善,可见人性最初乃是恶的.二是生理学上的依据.荀子把“好利”、“疾恶”、“耳目之欲”等看作是人生而具有的一些生理本能,并认为它们都是恶的.三是心理上的依据.荀子说:“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即先肯定了“人之性恶”,然后再去证明性恶.很显然,这三条论据都是不合逻辑、站不住脚的.

必须指出两点:一是荀子的性恶说虽然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历代单纯持性恶说的思想家、教育家却是罕见的;二是荀子又主张性善说,《荀子·性恶说》的后部分即体现了这种思想.

(三)性无善无恶说

这是告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告子上》:“性无善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分于善不善也,如水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认为人性是没有什么善或恶(当时尚无“恶”的概念,故说“不善”)可言的.他用比喻的形式,进一步具体地描述这无善恶之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谓“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即意味着这“无分于善不善”的性,可以引向善则善,引向恶则不善.这同墨子所谓性如“素丝”,如出一辙.墨子说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同告子的“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的比喻也是基本一致的.

(四)性有善有恶说

据《孟子·告子上》载,孟子的学生在同老师讨论“性”的问题时,曾提到四种人性论,除性善说与性无善无不善说外,尚有“有性善有性不善”说,世硕等人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说.

东汉王充把世硕等的人性论理解为“人性有善有恶”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王充·论衡·本性》)

王充把世硕的人性论作“人性有善有恶”的理解,显然是为其人性论所用的.众所周知,王充是主张“性三品”论者,认为上人生来性善,下人生来性恶,中人生来性无善无恶或善恶混.这与“人性有善有恶”说当然基本一致.他认为:“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王充·论衡·本性》)这段话与世硕所谓“养善则善长,养恶则恶长”也是一脉相承的.

三、外国古代思想中的人性论对中国的影响

(一)印度佛教人性论对中国的影响

古代印度佛教自西汉末东汉初传人中国后,经过吸收、消化和融合的过程,于隋唐时期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人性佛性说与“作用是性”的命题.前者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自求修炼,都可以成佛.后者认为,性是天生机能(功能、作用)的表现,它与告子的“生之谓性”、《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的意思近似.这体现了古代印度佛教的人性论思想对古代中国人性论产生的影响.

(二)阿拉伯人性论对中国的影响

明清之际回族学者刘智幼年随父(伊斯兰教著名经师刘汉英)问学,深谙阿拉伯文、波斯文与伊斯兰教的经义.他认为,人性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与形体是不可分的:

“ 不得于性外求身, 亦不能与身外见性.”(《天方典礼择要解·卷四·谛言篇》)还把人性划分为六个品级,即继性、人性(灵性)、气性、活性、长性与坚定,并指出人性发展与此六个品质显露的先后次序正好相反.他的这种独特的人性论,显然是在伊斯兰教思想的影响下提出的.

摘选自《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一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古代思想论文参考资料: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思想道德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言而总之:此文为一篇适合人性和善恶和思想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古代思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古代思想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