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对外汉语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借词的分类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对外汉语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06

《借词的分类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该文是关于对外汉语类论文怎么撰写跟对外汉语教学和借词和分类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唐 欢

内容摘 要:我国语言学和词典学界对借词(borrowing)现象早已有很多研究,包括它的分类问题、文化问题、跨文化交际问题等等,但是关于借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学者们研究得很少,所以本文就先展开讨论借词的分类问题,然后以借词的文化方面以及在教学中产生的偏误两方面阐述借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借词 分类 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

一、关于借词

(一)借词的定义

借词也叫外来词,简单说来,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在汉语中,一般说来,借词是指在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用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不同上汉语化了的汉语词;并且具备在汉语中使用较长时期的条件.

(二) 借词的分类

1.音译: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如:酷(cool)、迪斯科(disco)、托福(TOEFL)等.

2.半音半意: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复合外来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前半部分采用音译,后部分采用意译,如:呼拉圈(hula-hoop)、冰淇淋(ice-cream)等.另外一种是前半部分采用意译,后半部分采用音译,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水上芭蕾(water ballet)等.

3.音译附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双音节译词加汉语语素的借词使用最多:一类为音译语素加汉语语素,如:高尔夫球(golf+球)、保龄球(bowling+球)等.另一类为汉语语素加音译语素,如:中巴(中+bus)、酒吧(酒+bar)等.其中音译语素有的代表一个英语单词,有的代表部分语素.汉语语素有的是词根语素,有的是词缀语素.

4.音意兼顾:即选用接近外来词词义的汉字进行转写,或者是部分或者是全部音意兼顾.如:香波(shampoo)、销品茂(shopping mall)等.汉语作为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审美意味,所选用汉字往往可以诱发人的联想.美国有一种叫Revlon的化妆品被巧妙地译为“露华浓”.“露华浓”一词取自唐朝诗人李白描写杨贵妃花容月貌的名诗《清平调三章》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5.借译:按照外来词的形态结构和构词原理直译过来.例如:超人(superman)、超市(supermarket)、(hot line)、冷战(cold war)、绿卡(green card)等.

6.英文字母附加汉字:CT检查、BP机、T恤衫、IC卡、SOS儿童村等.

7.英文字母缩写形式或单词:CD、VCD、DVD、DOS、TV等.

二.借词反映的文化因素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势必反映文化特征,并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文化的发展需要兼容并蓄不同民族的文化,语言的发展同样需要融合不同民族的语言,两种语言借词现象是语言、文化需求的必然产物,而且借用往往是双向的.下面以英汉两种语言举例说明.英语在向汉语大量输出词语的同时,也从未停止过对汉语词语的借入.随着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日渐频繁的接触,英汉词语的相互借用处于日益增多的趋势.

中英的交流起初是经过第三方以贸易方式开始的,在这方面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在5至10世纪开通了丝绸之路,为中西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记载,silk是通过拉丁语和希腊语于888年进入英语的.稍后渊源于silk的serge(哔叽)经过拉丁语、古法语,satin(绸缎)经闽南语、阿拉伯语及古法语进入英语;名扬海外的中国瓷器china在16世纪由葡萄牙带入欧洲,但这个词却是经印度于17世纪传于英国.

17世纪英国击败荷兰等强国取得了海上霸权,与当时中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具体地说是 1637年两国开始接触,直接从汉语官话、方言的途径进入英语随之增多.如kowtow(叩头),Ming(明代),litchi(粤语荔枝);直至近当代时期的the Long March(长征),family planners(计划生育工作者)等都是从汉语官话或方言进入英语来的.在这同时,来自于英语的借词,像democratic(),president(总统),sofa(沙发),popcorn(爆米花),poker()等也进入了汉语.到了今天,通过不断的交流,中国和世界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反映着各文化方方面面最新发展的借词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英语汉语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将这些借词总结出来,看词汇是什么类型的借词,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例如直接音译的词语“迪斯科(disco)”,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直接用翻译法,告诉学生这是用几个与英语单词发音相同的汉字组成的,意思和英语词语意思一样或者相似或者表示英语词的某一个意思.再例如半音半意的借词“呼拉圈(hula-hoop)”,我们就需要告诉学生“呼啦”是对“hula”的音译,“圈”是对“hoop”的意译,组合起来形象生动,意思明确.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引用文化、历史事实等,例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一些像“”、“科学”等词语,我们可以跟学生讲这些词的来历,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以及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从借词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问题(以母语为日语的学生为例)

美国语言学家拉多在其著作《跨文化语言学》中提出了语言迁移理论,他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中,学习者广泛地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并经常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所谓迁移是指,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在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以母语为日语的汉语学习者为例,他们在学习汉语时,就势必会受到日语的影响.例如,汉语的语序为“主-谓-宾”,而日语的语序为“主-宾-谓”,因此母语为日语的汉语学习者常常会把日语的语序迁移到汉语中来,把“我看书”说成“我书看”.这是由语法不同造成的偏误,不论是汉语中的日语借词还是日语中的汉语借词,由此产生的迁移,虽然与语法的迁移相比较为细小琐碎,却是不能忽视的.汉语和日语中存在的大量借词,词形相近,词义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由此产生的迁移作用对母语为日语的汉语学习者造成的影响非常大.

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科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成“失误”和“偏误”.所谓“失误”,是指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学习者能够意识到所犯失误并加以改正.而“偏误”则是由于学习者没有掌握好目的语而产生的错误.这类错误属于语言能力的范畴,学习者自已不易察觉、改正,并且具有规律性,会多次重复出现.因此,对于学习者所犯偏误,要及时纠正,否则该偏误会不断出现,形成“化石化”,很难改正.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偏误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这五个方面的因素.这里以母语为日语的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由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和日语中的汉语借词造成的偏误进行偏误分析.例如,由汉语中的日语借词造成的偏误:“比赛非常激烈,很多电视台,记者,甚至高雄市长也来参观”;“比赛非常激烈,很多电视台、记者、甚至高雄市长也来观看”,日语中“参观”指实地观察工作、上课情况等.汉语中则泛指实地观察工作成绩、事业、设施、名胜古迹等.

因此我们可以从两种语言的借词情况看出相对应的语言学习者产生的偏误,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多总结这样的偏误.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应该对这部分词汇予以一定的重视,针对这部分词汇提出特有的教学策略,使母语为日语的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母语优势,更好、更容易地掌握汉语.例如:以借词为基础编制词汇表,以借词为基础的词汇表,可以分为同形同义、同形异义、异形同义、异形异义这几个板块来编制.词义相同的借词给出汉语、日语的书写形式即可;摆脱日语思维定势,培养汉语思维;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相结合;词义、功能相结合教学等.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张锦文.关于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J].辞书研究,2003(3):69-75.

[5]陶岳炼、顾明华.英汉中汉语借词的社会文化渊源及其语法、语用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9-10.

[6]徐慧.汉日借词与对外日语教学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4.

(作者介绍:唐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论文参考资料:

古代汉语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选题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题目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本文点评,本文是关于对外汉语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和借词和分类相关对外汉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