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音乐课堂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和立足音乐课堂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音乐课堂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18

《立足音乐课堂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本文是关于音乐课堂毕业论文模板范文跟审美和意识和课堂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立足音乐课堂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逐渐被重视.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不仅为教学注入活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为此,教师教学中,可以以音乐欣赏为载体,通过歌唱为主体的教学,给予学生合理评价等方式进行审美教育,以此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审美意识;音乐素养

作者简介:杨琪,江苏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小学校教师,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1-0097-02

音乐是一种艺术,其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反映人的喜怒哀乐,还能反映社会与现实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吴斌、金亚文先生曾经说:“音乐既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感知能力,让其能获得更大的成长与进步.然而,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并非易事,教师需要不断努力.本文从音乐的角度出发,就学生音乐意识与审美意识的培养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以音乐欣赏为基础,提高审美意识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学课程中,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并让其学会采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世界,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科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音乐,如电视、互联网、广播等,但由于其年纪尚小,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也仅限于粗浅的好听或者不好听的范围,却未能感受到音乐中表达的情感或者蕴含的深意,也未能对音乐进行鉴赏.因此,音乐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让学生感知到音乐的美妙,并学会鉴赏音乐,从而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1. 创设音乐情境,激起审美兴趣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较为喜欢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将教学与情境完美合二为一,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思考,最后取得收获,相较于传统古板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更受学生的喜爱与欢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情境教学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让其在情境中不断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与音乐素养.《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一首较为有名的歌曲,其主要讲的是大自然电闪雷鸣的现象,教师在教授这首歌时,可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可分别模拟“雷鸣”“电闪”的声音与情境,从而深刻领悟自然音响是怎样在音乐作品中被艺术化地表现出来的.除此之外,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还能深刻领会到节奏、音色等在音乐中的作用与价值,并爱上音乐,主动进行音乐改编与创作,最终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2. 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审美体验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尚小,其认知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对音乐的认识大多处于懵懂阶段,或者认为音乐就是变相的说话,有好听的声音,并能让人跟随着这好听的声音蹦蹦跳跳.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深化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与了解,并获得越来越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步爱上音乐.由此,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实践教学,以深化学生的认知.如教师可让学生尝试模拟一个演奏家,让其能尽快了解每一种乐器的使用方式,演奏技巧以及发出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速度、节奏等.同时,教师可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一些歌词,歌词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生活的反映,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理解.作品完成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相互间进行交流,以丰富学生抒发情感的方式,并使其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歌唱教学为主体,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一首好的歌曲,不仅要契合现实生活,真诚反映我们的心声,还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并包含着美好的蕴意与情境,也只有这样的歌,才能得到学生的喜爱与欢迎,并帮助其孕育真、善、美的种子.因此,教师在寻找教学素材时,应当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让歌曲能真正带动学生的情绪,进而使得课堂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 节奏美

节奏是音乐的支撑点,没有节奏的音乐就像是残疾人没有了拐杖,无法行走.因此,教师可先尝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如采用听辨、模仿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节奏的美妙之处.在进行歌曲教学时,教师一般都会遇到“附点”,也就是音符符头右边的圆点,在演唱时遇到附点应延长这个音符的时值的一半.然而小学生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却经常忽略这个附点,时值省略不唱,由此,一首好的歌曲,可能就此变成了另外一种味道.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与见识相对有限,无法领会到原点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可以采用忽略不计的态度.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应对歌曲本身的内涵进行充分的挖掘,让学生认识到“附点”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如让学生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从而让其能深刻地感受到“附点”的力量与价值.

2. 歌词美

歌词是歌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要求学生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歌词,容易导致学生对歌词失去兴趣,更无法从歌词中领会到某些魅力.因此,教师可根据歌词的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加深其对歌词的印象.如歌曲的歌词与节奏是同步的,教师可采用打拍节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记住歌词;如歌词主要是描写大自然景象的,教师可采用播放MV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加快学生的记忆速度.

除此之外,教师应帮助学生夯实音乐基础,不断培养其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与歌唱能力.因此,教师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的示范.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示范的方式,如在示范演唱的过程中应饱含感情,在指导学生进行演唱时应适时根据节奏打拍,从而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体验,审美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2)注意使用语言.音乐课程本身就是属于欣赏性质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授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正确发声,从而提高其唱歌的信心.此外,教师可以将游戏与音乐进行结合,让学生边唱歌边跳舞,从而提高其歌唱的能力.

3. 旋律美

一首歌词美、旋律美的音乐最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且能引发其共鸣.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旋律的美,教师可通过“画旋律线”的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领悟到音乐旋律的魅力.为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多找一些不同题材的音乐,如歌颂友情的、励志的、成长的,或者多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如民谣、古典音乐或者流行音乐等,从而丰富学生的感观,让他们感受不同音乐的旋律美.

三、合理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并不算小学教学中的主要课程,但其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与热情,并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感受.而评价机制的设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而言,评价的方式可包括提问、讨论以及观察等方式,或者采用以上3种方式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当学生对音乐有了初步的认知与理解后,教师可对其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则对最终的评价结果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能正确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并在这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量的音乐作品充斥了我们的生活,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谨慎选择音乐作品,用心设计课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热情,主动去学习音乐,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并创造出更美的生活乐章.

参考文献:

[1] 张冬青.浅谈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意识[J].中华少年,2015,(21).

[2] 苏静.浅析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J].吉林教育,2016,(6).

[3] 龚晓丹.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0).

[4] 席秋萍.浅析小学音乐审美教育问题[J].基础教育论坛,2017,(19).

(编辑:张 婕)

音乐课堂论文参考资料:

音乐论文网

音乐生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

音乐刊物

音乐期刊

北方音乐期刊

言而总之,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审美和意识和课堂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音乐课堂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音乐课堂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