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油画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关于写意油画中境的探析类论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油画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8

《关于写意油画中境的探析》

该文是关于油画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和写意油画和探析和油画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摘 要】“境”这个字眼常常在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被提起以及运用,在绘画理论中,我们每每谈论到“境”这个字,不管是意境还是境界,往往想到的都是中国传统绘画,总觉得境与中国山水画是密不可分的.当今的中国写意油画已是极具民族化特色,尤其是油画与中国传统山水的结合更是让中国传统美学理念在西方油画中大放异彩.当然从美学欣赏角度分析,对画面境界的营造能力越来越成为绘画人的不懈追求.笔者将从境的理论认识和境的类别来探究写意油画中境的营造.

【关键词】写意;油画;境的探析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3-0121-02

一、境为艺术的最高层次

对于境的不同说法,早在中国古时候便有很多文言画论给予详细的记载和充分的论证.较为早期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意象”说和“境界”说,到了唐朝时期,刘禹锡和司空图又在前人王昌龄和释皎然“取境”、“缘境”论的基础上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思与境偕”等见解.这一时期“意境”这个词已经在文论中被广泛使用.明清两代主要是围绕“意”与“境”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更为广泛的研究.到了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尤其是宗白华的《艺境》作为近现代语境中对境的重新解释的奠基石,显得尤为重要.①

对于境的理解和阐释,王国维在其《元剧之文章》中说道:“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为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在其另一部重要理论著作《人间词话》中,又把意境称为“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②以此可见,绘画作品中要做到有意境,首先要情景交融,艺术家应倾注感情于对象中,让自己的情感客观化,把自己的感情实实在在的体现在绘画中.移情于物,托物抒情,方可创造出“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境界.

然而,绘画中境的创造不仅仅是依靠情融于景、意合于境就能够解决的,境的营造还需要有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审美、艺术修养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曾引用前人“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之观点进行阐释:‘情’是心灵对于印象的直接反映,‘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格’是映射人格的高尚格调.”③因此,绘画的境界不只看情景的交融,它是艺术家诸多因素的复合体的融合.这里的复合体便是思想修养、审美理论、艺术观念、艺术修养等等的整合.

清代著名理论家笪重光在其著作《画筌》中将山水画划分为“实境”、“真境”和“神境”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是根据主体对客观对象的不同认识和对绘画层次的追求划分的.因此感情、思想、审美、修养、人格与境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主体与客体、世界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只是自我在艺术表达中的隐现程度不同罢了.当然这也与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同出一辙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呈现的便是意与境合,思与境偕,以真境求神境的作品.“无我之境”以物观物,呈现的便是境由意造,以情构景,因心造境的作品.

在风景创作与写生中,境的创造通常是通过客观物象的表达来实现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晗道映物,澄怀味象”解释了艺术创作的一切.“外师造化”,“晗道映物”便是艺术家造境的最根本途径.但我们所描绘的物总是有限的,很多时候眼前的景物很难表达出我们的心境,这时我们便要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来表达意境.正如笪重光在他的《画筌》中将“虚实相生”理论运用到对境的创造中去.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④因此,我们要利用有限的物象,精心择取,经营构图,合理布白,以实求虚,以有求无,以真求神,把无限依于有限之中,也便能创造出象外之境.而能创造象外之境也不是一朝一夕方能成就,他需要艺术家不断地深入生活,深入自然,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提升观念并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这样说来,境的确是艺术的最高层次.

二、境的类型

“境”在中国画论、诗论、戏剧等等文论中都有所记载论述.在美学范畴里,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角度,对境的分类也是不一样的.唐人王昌龄从形、神、意、人物画论角度将境分为物境,情境,意境.物境便是指物像形似,重在再现;情境乃是倾情于客观物象,重在言情;意境则得其真意,是情的升华,是情景交融.王昌龄的关于境的理论是最一般的阐释,而境不只是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意境往深远说便得禅境,在绘画作品中,艺术家追求的便是意境和禅境.

对于意境,美学界大概有几种说法:王国维和宗白华的“情景交融说”、蒲震元的“超以象外说”、李泽厚的“物我同一说”、朱光潜的“典型说”、周谷城的“理想说”.而在风景绘画领域,意境的特点主要是情景交融、超以象外,虚实相生、物我同一等等.我们在欣赏张冬峰的作品时就好像自己在乡村山野间游走,一阵清风吹过水波粼粼,沁人心脾.我们在看段正渠的风景作品时,总能被那种超以象外的黄河边上的古拙质朴的乡土情怀所感染.陈和西神秘斑斓的花色底子与他有意为之又顺其自然的笔触碰撞出虚实相生意境悠远的画面无不时刻打动着我们.当我们看到任传文的作品时,我们可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瞬时间觉得呈现在眼前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世界,我们便是画中那个拉着风筝的少年,孤独着,忧郁着,彷徨着……有意境的作品总能使欣赏者富于想象和联想,感情受到感染,就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因此,成功的艺术作品必然是有意境的,必然是是情与景,意与境,物与我,情与理等因素的统一.

在意境的营造上,中西方绘画也是有差异的,西方绘画特别发展了深远的空间意境,他们以伦勃朗、透纳为代表,通过透视和固定的光源以及油彩明暗厚薄的控制来营造画面,既突出了主体物又造成了明暗空间气韵.中国绘画则更加重视缈远空间意境的营造,画面讲究缥缈、玄蕴、讲究计白当黑、虚实营造,最大限度的构造时空境象的意境.当然这样的差异往往是跟东西文化精神和绘画材质的不同有着必然联系的.就现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来看,中国艺术家一方面熟练掌握了西方绘画的精髓,一方面又借鉴了中国传统山水中意境营造理念,在风景油画方面乃是独树一帜.如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画家,又如活跃于当下油画界的南方油画山水画派,以及北方的中国写意油画学派.

随着中国传统美学理念在写意油画中的运用,越来越多的画家将道教、佛学、禅宗的理念运用到写意油画写生与创作中.他们认为,禅道和绘画是相通的,它们二者生发的本源都是艺术家的心境,禅道里称之为“自性”,绘画中叫做“意象”.理论家把绘画中禅宗理念的营造称之为“禅境”.如刘骁纯在《绘画意境论》一文中说道:“意境以远静虚空最终打通了诗境、画境、禅境.所谓‘弦外’‘象外’‘景外’‘文外’者,心也、性也、禅也.”⑤这里的禅境是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讲究身与心、里与外、物与我的和谐,主张“物我同一”.如我们看到的任传文的诸多风景,都汲取了中国传统山水的静穆、浑茫阴柔的审美意趣,同时也吸收了不落尘埃的禅境心态,画面清新脱俗、空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深远、淡而有味.又如赵无极朱德群的抽像写意油画,那种画面的意蕴、氤氲缈远的禅境都是从老子的道家思想的虚无之道取得灵感,又结合中国书法中的虚实相生的法则.他们的画面皆追求简、空、虚、无,又以哲学和美学以及禅宗思想得以体现.

但凡好的风景油画作品都是物象直达艺术家的心灵深处的情感和激发艺术家的潜意识而创作出来的作品,绝不是简单地表达物象的外在形象,因此那种“天人合一”、“澄怀观道”的禅宗思想的介入,必然产生审美与哲学双重体验一拍即合的共鸣.画面禅境的营造,必然重视“籍境观心”,讲求“自性”,然而绘画的境界自然要依靠“自性”的澄怀观道、妙悟禅会来实现.借境观心,境随心转,艺术家表现灵魂与苍生碰撞的过程必然也是禅境抒发的过程,是寻找真我最捷径的精神源头.

注释:

①③刘骁纯.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72-173.

②④刘骁纯.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80-181.

⑤刘骁纯.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70.

参考文献:

[1](英)尼吉尔·温特沃斯.绘画现象学[M].董宏等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2](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戴士和.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创作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油画论文参考资料:

油画论文题目

评论:上文是一篇适合写意油画和探析和油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油画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油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