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家庭伦理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跟创伤型家庭模式中的伦理悖论伊恩窑麦克尤恩作品中的家庭伦理主题分析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家庭伦理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27

《创伤型家庭模式中的伦理悖论伊恩窑麦克尤恩作品中的家庭伦理主题分析》

本文是关于家庭伦理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跟尤恩和伊恩和悖论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杨 澜1,2

(1.河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2.河南农业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伊恩笔下的家庭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模式:创伤似乎是家庭成员内部唯一的联系;成员间的传统伦理缺失,取而代之的是冷漠甚至暴力.伊恩分析了这些人物丧失正确伦理选择的能力,质疑了这些人物的伦理操守,也试图揭示他们复杂的伦理身份.通过后现代的叙事技巧,伊恩将伦理困境中人物面临的艰难选择如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不仅透析伦理关系背后的情感因素,也揭示了作品中被表层文本覆盖的深层文本.

关键词:伦理;家庭;创伤

中图分类号:B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051-03

收稿日期:2016-01-2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伦理视域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阶段性成果(2015BWX028)

创伤是当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涉及心理学,还与文学分析理论与伦理学有着密切关系.英国当代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中对创伤概念及当代家庭伦理是其写作的一大特点.因此,本文将从伊恩作品中的创伤概念入手,针对其中的伦理叙事主题进行分析.

作为英国当代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伊恩·麦克尤恩在作品中注入了对当代英国社会、对现代家庭模式、以及对当前人们面临的诸多伦理困境的深刻反思.家庭一直都是伊恩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通过描述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读者可以领会到伊恩对当代家庭伦理的忧虑.从《水泥花园》到《赎罪》、从《黑犬》到《甜牙》,伊恩笔下的母亲似乎以久病不起的形象居多——肉体上的羸弱成为了精神萎靡、缺乏权威的象征;而纵观这些作品中的父亲,又多以缺席的方式“出现”在家庭中.

总而言之,伊恩笔下的家庭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模式:这些家庭的子女等同于孤儿,基本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甚至自生自灭;母亲虽在家但把自己局限在极小的(个人)空间内,通常以病痛为借口逃避对家庭问题的解决、对子女的规诫等义务;而父亲则往往都是不存在的.这些既可怜又可憎的人物内心既受到传统伦理的约束,又被一股难以定性的黑暗力量驱使,从而丧失了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的能力.作者不仅质疑了这些人物的伦理操守,也试图揭示他们复杂的伦理身份.伊恩通过大量嵌入式叙述、加上内聚焦的使用,将伦理困境中人物面临的艰难选择如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伊恩作品中的家庭形象已经偏离了传统的伦理责任,而通过描述家庭成员内心的隐痛,伊恩最终不仅透析伦理关系背后的情感因素,也揭示了当代家庭的伦理价值与被表层文本覆盖的深层文本.

一、《水泥花园》:传统伦理缺失的“失乐园”

以伊恩早期的作品《水泥花园》为例,故事中的六口之家仿佛生活在伦理缺失的“失乐园”中:几个孩子在学校没什么朋友,家里则一幅冷漠横行、温情缺席的场面.不仅内部环境糟糕,外在的居处环境更是让人为之忧虑:信手涂鸦随处可见,一群孩子居然聚众纵火、点燃了周围其中的一栋房屋.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未成年的“我”轻描淡写、麻木不仁的态度——“我”对这样恶劣的破坏而无动于衷,与长期生活在缺乏温暖与监管的家庭中不无关系.“我”的麻木不仁与父亲的暴力、母亲的懦弱有直接关系,而实际上这一对父母迥异的态度则导致了家庭的分崩离析.缺乏温情的家庭氛围从一桩小事就显现的淋漓尽致:因为父亲不愿参与家庭聚会,“我们狠狠地骂了他一顿,连母亲都加入了我们的阵营”.①这里的父亲代表着传统的男性权威形象:对家中的女性成员不屑一顾,不轻易流露感情——长女朱莉是学校的短跑能手,而父亲却“从没认真对待过她”.{2}同时,他崇尚理性与秩序,对破坏秩序的成员严惩有加,感情方面不仅对子女多有疏漏,甚至对长期患病、体力不济的妻子置之不理,缺乏温情与关怀.因此,这位代表绝对权威的父亲在压制着家中其他成员的同时也把自己与他人对立了起来.当父亲打算重新修整花园时,他却日益虚弱起来,其权威的地位屡屡降低:“朱莉最近告诉我父亲如今已经是个半残废了,他将不得不跟汤姆竞争母亲的关爱.”{3}父亲的专制作为让正处青春期的“我”倍感压抑与苦闷,对父亲/权威的不满也在心中积蓄已久.所以,当被孤立的父亲成了几位子女的笑柄时,“我”当然也加入了嘲笑父亲的行列.然而,当“我竭尽全力想自感得意的时候,我却觉得挺内疚的”{4}.显然,青春期的“我”需要将父亲视为成年后的自我形象,并因此对父亲的言行留意备至;同时,父亲的自身弱点与强权行为又让其形象显得漏洞百出.父亲的苛刻让儿子躲闪不及,而母亲过度的温柔又无法树立权威.懦弱的母亲与严厉的父亲构成一对极端,而一众子女则被夹在当中,面对两难的伦理选择.父母长期的两极分化最终导致了子女对母亲过度依恋,而对父亲憎恶有加.对于“我”而言,既渴望亲近父亲又希望取代其权威的矛盾心理造成了自我与自我理想之间的紧张关系,继而导致了“我”内心的罪恶感与自卑感.{5}

二、《赎罪》:家庭伦理缺失导致的畸形自恋与自卑

伊恩作品中不乏以爱之名的伤害,尤以《赎罪》最甚.以爱为起点的主观行为在自大与自恋的辅佐下,逐渐变形、扭曲为偏执的控制行为,最终演变为一出悲剧.反观之,患有这种病症的个体并不少见,并似乎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甚至自闭心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成长在封闭、压抑,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中.比如《赎罪》中年少的布里奥尼,对姐姐的爱与对罗比的暗恋交织在一起,在被戏剧排练失败的阴影放大后,坚定地将想象与现实混为一谈、指认罗比为罪犯.这位十三岁早慧的少女,成长在父亲与兄长缺席、母亲长期卧病在床的环境中,既自卑自闭,又怀有中世纪骑士式般的英雄情结.对姐姐的保护欲与对情况的掌握欲让她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可以拯救弱小的英雄,因此在丝毫没有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将她看到的片面用自己孩子式的想象力还原,结果却将清白的罗比送入牢狱,断送了他光明的前程、毁灭了姐姐与罗比的爱情,同时亲手破坏了自己与姐姐的亲密关系,最终导致了一张家破人亡的悲剧.伊恩用同情与讽刺的口气提出了一连串沉重的问题:布里奥尼的出发点究竟是爱,还是用爱作为借口的自恋与自大呢?难道因为有爱就可以纵然自己或他人的无知吗?即使可以的话,那么谁又该为最后的悲剧负责?这样埋葬他人的清白与幸福的行为算不算罪恶呢?

其实,相同的命题早在俄狄浦斯的神话中就被涉及.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下弑父娶母的罪行,虽然之后用自戕来赎罪,可这样的赎罪是有效的、彻底的,抑或是可以扭转乾坤的吗?俄狄浦斯与布里奥尼不乏相似点:两人的出发点都是善良的、坦荡的;两人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同样地,两人在发现酿成大错后都选择了用自我放逐的方式来赎罪.然而,两人的悲剧有一项根本上的差异,而这项差异正是伊恩想要向读者强调的:俄狄浦斯所有的行为都有神谕的指示,而布里奥尼之所以会犯下一连串的错误,归根究底是与年幼的她在破碎的家庭环境中体会不到孩子本应享受的关注与爱有关、与她在看似庞大的家族成员中找不到可以交流倾诉的对象有关.这样的成长环境导致了她敏感、自卑的心理,还好在写作中得到了少许安慰.然而,其他家庭成员对其的写作采用的是佯装赞赏、实则不屑的态度,误导了少女,让她的心灵在自卑与自大之间任意摇摆——而不论自卑还是自大,都是不过是易碎的泡沫,当其破碎时,脆弱的自我势必将被跌得粉碎.小说中的布里奥尼就是如此:当表姐罗拉的成熟与事故让她觉得黯然失色时、当她目睹了喷泉前姐姐与罗比的冲突时、当双胞胎表弟让戏剧排练一次次延误时、当自己误读了罗比写给姐姐的情书时,布里奥尼年幼的内心早已经历了一次次地激荡与冲击.这一系列情感的冲撞让她无比苦闷、需要家人与亲情的抚慰.然而,她的家又是怎样的呢?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总是抱怨头痛而躲在卧室,兄长即使回家也是和别人高谈阔论;最亲热的就是姐姐了,不巧的是姐姐自己也被困在是否需要逃离家庭的束缚寻找自我的难题中、同时还为与罗比不甚明了的感情烦心不已.更荒唐的是,因为其他家庭成员的不负责任,姐姐西西莉亚不得不肩负起女主人的指责,故而无暇顾及妹妹的情绪.布里奥尼的英雄主义情结不仅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在阅读了大量中世纪骑士故事后的痴人说梦,更源自她内心深埋的自卑与敏感——现实让布里奥尼不断受挫,她尚未充分成长的自我一次次地遭受质疑;而幻想自己成为了虚幻故事中的英雄无疑弥补了现实中的种种不完美.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布里奥尼内心堆积的情绪最终爆发——指认罗比为罪犯、自己扮演拯救表姐、保护姐姐,甚至维护家庭的英雄形象.

三、《蝴蝶》:不受伦理控制的畸形

《蝴蝶》是一则关于伦理缺失的残酷寓言,故事中的“我”与小女孩都生活在孤独、麻木与疏离中.畸形的让“我”难以抗拒,让“我”放弃了近在咫尺的真情,而变成了任凭自我膨胀、试图操纵小女孩生命的怪物.这些可怕的伦理景象都被作者赋予到了中心意象蝴蝶之上.对于“我”,蝴蝶就如同失乐园中撒旦的化身——无处不在的总在内心骚动;蝴蝶是美丽的,但一旦被膨胀的自我沾染后即刻化为丑陋的.同时,蝴蝶也是“我”心中不曾实现的理想的自我形象.被人唾弃、过着孤独生活的“我”如同一只躲在蛹中的爬虫,丝毫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自然也无法享受充满柔情与温暖的生活.“我”心中幻想自己总有一天能够蜕变,像爬虫破茧成蝶一般,突破自己孤独的硬壳、肆意地享受阳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小虫都有破茧成蝶的能力或机遇,因为“我”的内心早已被长期的冷漠与孤独腐坏、扭曲变形,“我”想象中的蝴蝶绝不是美丽灵动的生物,而是靠夺取他人生命为自己提供补给的可怕的掠食者.臭水沟边缘的小区,没有公园、只有停车场的城市——这样的环境无法培育出美丽的蝴蝶,只有扇动翅膀的怪物.

无论是“我”、小女孩,邻居或是小女孩未曾出现的父母,这座城市中的人似乎已经退变成某种原始生物,只关注自己的欲求、对灵魂的美好似乎不感兴趣.他们顶着没有生机的外壳,带着奇怪的、孤独的尊严,毫无意义地向前走着.对他们而言,蝴蝶早已与美好无关,正如他们的生活中没有真正的爱情或灵魂,只剩与谎言.{6}蝴蝶既象征着美丽与理想,又承载着诱惑与贪欲.后者如同撒旦个蛊惑着“我”,让“我”向小女孩撒谎说河边有蝴蝶,诱骗她跟随自己到没有人的地方.尽管我知道“蝴蝶不可能在运河边生存,臭气早把它们熏跑了.不用多久她就会发现”.{7}正如“我”知道蝴蝶并不存在与环境的污秽一样,“我”内心对自己不堪的心知肚明.然而,他对小女孩的是复杂的、浑浊的,既有对同属弱者的怜悯、对异性的原始,又有不惜一切、毁灭对方的兽性.这些复杂的情绪如同“我”编造出的颜色各异的蝴蝶——“离这儿不远就能看见蝴蝶.红的、黄的,有时还是绿的”.{8}如果说红色寓意着“我”内心隐匿的,那么绿蝴蝶就是“我”内心那个可怖的怪物的写照了.

伊恩对故事中的小女孩着墨不多,却隐藏着多层解读空间.首先,一个会对以蝴蝶为诱饵而上钩的小女孩肯定是孤独的.读者很容易地联想到,这个在工作日无人看护、随意与其他人搭话的孩子平日里的生活很可能都是这样的;大人们整日自顾自地忙碌,留下孩子无人交谈,更不要谈陪孩子去寻找自然界中的美好了.按照常理,“我”的丑陋足以吓跑所有的儿童,小女孩应该也不例外.然而正因为长期处于这种总被人忽视的环境、总找不到交流对象的小女孩才会不顾“我”的丑陋,和其聊天并跟随之.另一方面,小女孩身上又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世故:她与“我”搭话的方式、说明“我”为其买玩具与甜食的方式不再只有孩子的狡黠,更有成人般的算计与欺骗.她也是一只“蝴蝶”,误打误撞地飞入了“我”的世界;不过,这只蝴蝶不是来自世外桃源,而是臭气熏天的成人世界.她与蝴蝶一样有着诱人的躯壳,魂魄却早已不知去向.以小女孩为形的这只蝴蝶不再是只代表着美丽的自然生灵,而是已经受到污染的俗物.如果驱使“我”的主要是欲,那么驱使小女孩的主要是利——即使孩子眼中的利仅限于玩具与甜食.也许正以为此,小女孩才对“我”狰狞的面孔视而不见、心甘情愿地踏上凶多吉少的旅途.小女孩似乎从未见过蝴蝶、不知蝴蝶为何物;这种看似荒唐的设置却是对后现代工业文明的绝佳讽刺,也是对人性中纯真美好的缺失最痛心的表达.当小女孩这只蝴蝶遭遇“我”心中的蝴蝶,前者沦为被蹂躏的猎物,只能滑向死亡的最终结局.

当小女孩的尸体被污秽的运河水带走,“我”体内积聚的也得以清涤;但讽刺的是,当被满足后,“我”心中似乎一丝罪恶感都体会不到,对小女孩作为同类之死的惋惜与怜悯更是一点也不存在.比起小女孩的无知与愚蠢,“我”的内心世界早就荒芜一片.当“我”将惨死的小女孩推进运河,“我”终于道出“没有蝴蝶”的真相.他的冷静证实了人性的泯灭——他的心中根本没有美丽的蝴蝶,只有不安分的怪兽.因此,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经历任何有意义地转变,“我”内心坚硬冰冷的壳还在——“我”仍安心地流浪在社会的边缘,在丑陋阴暗的虫蛹中蜷缩.“我”的面孔无疑是畸形的,但更加扭曲的是其内心的冷漠.

四、结语

良好健康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建立身份、信念与价值观的基础.然而,伊恩作品中的家庭中父母的形象被打碎并难以重建,而子女的成长状态都是迷失与困惑的.家庭不再是心灵的庇护地,反倒沦为阻碍主人公成长的障碍.亲人/父母的死亡往往伴随着自我身份的丧失,让尚未成人的子女生活在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迷惑中、进而产生对自我、对他人的抗拒感与受挫感.父母过于强势的管教或是由于婚姻问题而各自疏离家庭都给子女的心理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孩子们被压抑的自我正在伺机寻找爆发的机会,但在机会尚未到来之前,孩子的自我身份是被抹杀的状态,不仅引发了隐形的精神危机,还可能表现为生理上的某种退化,比如《水泥花园》中的汤姆蜷缩在婴儿床上假装婴儿、以及“我”整日足不出户、邋遢堕落的状态.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本当承担引路人作用的父母功能萎缩后,子女们弱小的精神世界如同没有阳光雨露一样的花早般失去生命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当这种被动的退化状态逐渐被接受而形成某种习惯后,不仅标志着家庭这个固有符号的崩塌,还象征着自我的丧失持续恶化、指向更大的个体悲剧.

这样的家庭沦为了一个空壳、一个被剥离了实质意义的符号,而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孩子被迫充当了不幸婚姻的牺牲品.可以说,自私、极端、愚蠢的成年人“养育”出了惶恐不安、冷漠脆弱的孩子.更可怕的是,在这般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即使成年后也承受着内心的隐痛,而这些没有治愈的创伤极有可能被带入他们的婚姻与家庭,给下一代带来相似的伤害.如此这般,就形成了被迫承受创伤与(无意地)施加创伤的恶性循环.

注 释:

{1}{2}{3}{4}[英]伊恩·麦克尤恩.水泥花园[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5}[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6}李晓蒙.麦克尤恩《蝴蝶》中的“蝴蝶”意象分析[J].科教导刊,2014(9).

{7}{8}[英]伊恩·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徐阳)

家庭伦理论文参考资料:

家庭暴力论文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杂志投稿

家庭理财论文

婚姻家庭法论文

家庭杂志

此文总结,本文论述了大学硕士与家庭伦理本科家庭伦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尤恩和伊恩和悖论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