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之家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百年好合,长寿之家马寅初的婚姻和家庭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之家范文 类别:论文提纲 2024-01-25

《百年好合,长寿之家马寅初的婚姻和家庭》

本文是关于之家硕士学位论文范文跟马寅初和百年好合和家马寅初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马寅初(1882—1982),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浙江嵊州人.曾担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新中国建立后曾历任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教授、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一生著述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贡献,有当代“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之誉.

马寅初的婚姻,深深地打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烙印,他的家庭生活也被涂上了一层残留的淡淡的封建色彩.

马寅初在上海念中学时,父母就给他在家乡说了一门亲事.1901 年寒假,19 岁的马寅初回老家浙江绍兴嵊县浦口过春节时,在父母的包办下,同本县一位叫张团妹的姑娘结了婚.

张团妹(后改名为张桂君)与马寅初同岁,出生于1882 年.幼年没有上过学,但为人忠厚、善良,又做得一手素淡可口的富有浙江风味的好菜,是一位可以阅读初浅书报的家庭妇女,也是一位典型的封建社会的贤妻良母.

婚后一年,张桂君就生了一个男孩儿.这孩字长得白白胖胖,十分惹人喜爱.一次,由一位亲戚抱着上街去玩,因大人脚踩西瓜皮滑倒,大人孩子一起重重摔了一跤.之后,这男孩子便一直高烧不退,竟遭夭折.虽然他来到人间不满1 年,却给年轻的父亲马寅初留下了深刻的永远难以忘怀的印象.直到马寅初101 岁重病逝世前不久,还在北京医院怀念这个孩子,他对家人说:“如果我的大儿子活着,现在该有多好……”

马寅初在天津北洋大学上学时,张桂君于1904年在老家又生了一个女孩儿.因仰慕我国女历史学家班昭,马寅初亲自为女儿起名马仰班.这个女儿聪明伶俐,马寅初对她非常喜欢,可惜,马仰班竟于1954 年先于父母过早地在北京病逝了.

1907 年,马寅初在去美国留学前,曾回嵊县老家度假数月,与父母妻女团聚.他离家返天津出国前的一天,家人、邻居和镇上的人们,曾联合为他举行隆重而热烈的欢送仪式.在送行会上,大家希望他为家庭、为家乡、为国家争气、争光,学成以后早日回来.

“我一定不辜负乡亲们的希望!”马寅初用嵊县话激动地说.

仪式结束后,他赶回家里向妻子张桂君告别.

“寅初,你过来.”张桂君深情地呼唤着丈夫.

马寅初坐到妻子的身边.

“你摸摸我的肚子.”张桂君把丈夫的手拉过来,一边放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贴近丈夫的耳朵上说,“我又怀孕了.”

“怎么不早告诉我?”

“现在不是跟你说了.他爸爸,这孩子要在你走以后才会出生,你现在先给起个名字吧!不然,你走以后,我一个妇道人家……”说着,说着,张桂君便抽噎起来,一头倒在丈夫的怀里.

马寅初思考了一会儿说:“你不要哭,应该高兴.

孩子的名字我已想好了:生女可叫马仰曹,生男可叫马本寅.”

第二天,马寅初便怀着恋恋不舍的深情,告别了父母妻女和乡亲,远离祖国,前往美国留学.这一去,竟是漫长的10 年!

在他出国的第二年,1908 年,张桂君生了一个女孩儿,自然按照事先起的名字叫马仰曹.马仰曹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经济系,后随其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的丈夫去英国,定居伦敦,到2013 年已是95 岁.

马寅初从美国回来以后,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到北京大学经济系担任教授.

他回国的第二年——1917 年,在浙江老家嵊县的黄泽,又同一位叫王仲贞的姑娘结了婚.

王仲贞是浙江新昌人,生于1904 年,比马寅初小22 岁.她年少漂亮,又有小学文化程度,在柔嫩的圆圆的脸上,一笑就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显得非常妩媚动人,深得马寅初喜欢.

马寅初同王仲贞结婚后,就由家乡返回北京大学,同时,把新婚妻子王仲贞带来北平安家.不久,马寅初又将原配夫人张桂君也从老家浙江嵊县接来北平.从此,马寅初在家里有了两个妻子,他们3人一直居住在一起.

一夫多妻制,是封建社会婚姻的特征.马寅初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也深深地打上了封建时代的烙印.王仲贞在婚后,于1918 年生了一个女儿,起名马仰惠.马仰惠后来曾长期做父亲马寅初的秘书,2004 年1 月在北京去世,享年86 岁.

1922 年,18 岁的王仲贞又生了第二个女儿,起名马仰兰.马仰兰曾于1945 年在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毕业,后来到美国工作,并定居于美国的西雅图至今,到2013 年已经91 岁.

1925 年,马寅初家里接连添了两口人:第二个妻子王仲贞生了一个儿子,起名马本寅;原配夫人张桂君生了第三个女儿,起名马仰峰.

次年,王仲贞又生一子,起名马本初.

至此,马寅初已经有了5 个女儿、2 个儿子,共7 个孩子.按照马家的家谱,他给女儿都起名为“仰”字辈,给儿子都起名为“本”字辈.以后他的两位夫人就再没有生育.

马本寅解放前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离休前曾为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北京市政协委员.

马仰峰毕业于南京原大学艺术系,后长期从事美术工作,退休后曾在上海安度晚年,2011 年去世,享年86 岁.

马本初在青年时代,曾随父母辗转重庆、杭州就读,最后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到2013 年已经87 岁,仍头脑清醒,身体健康,住在他爸爸的故居.现在马家的第三代,又有了7 个男孩、7 个女孩,共14 个孩子.本来按照马家的家谱,孙子的名字应是“源”字辈.但马寅初为了让子孙后代对中国永志不忘,对同志永远思念,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永远忠诚,决定孙子辈的名字不再用“源”字,而改用“思”字.比如马寅初给长子马本寅的儿子起名叫马思一、马思忠;给次子马本初的女儿起名叫马思润、儿子起名叫马思泽、马思东.顾名思义,寓意深刻.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永远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苦难岁月,开始成为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一切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东西,都逐渐受到了荡涤,在婚姻问题上也废除了过去的一夫多妻制,实行了一夫一妻制.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解放以后,马寅初在家庭生活中仍然有两位妻子,而且他对她们一直都很好.因为马寅初在建国初期就在共和国的政府中担任了多种要职,所以他不仅工作繁忙,而且家里的宾客也很多.不过这一时期,出头露面的大都是王仲贞夫人.

有一段时间,马寅初居住的北京东总布胡同要修理房子,全家都暂时搬出.马寅初和王仲贞等住一处,马寅初原配夫人张桂君则到她的大女儿马仰班的住处居住.即使在马寅初和张桂君分开居住期间,马寅初仍然经常去看望张桂君.当1954 年马仰班不幸去世以后,马寅初便将张桂君接回东总布胡同的家里居住、生活,一直到他101 岁逝世.

几十年来,马寅初、张桂君、王仲贞3 人之间一直都相处很好,彼此关心,互相体贴、照顾.马寅初凡外出度假,都让两位夫人同往;闲暇时,便常常同她们在院中的小路上散步,在那棵美丽的龙爪槐前的石凳上交谈……即便马寅初到重病时刻,还再三嘱咐次子马本初,要在他身后照顾好张桂君.

马寅初去世以后,国家对他的遗孀——张、王二夫人非常关怀和照顾.有关部门决定让每月发给张、王生活费各80 元.还让医生定期为她们检查身体.

马寅初去世后,王仲贞已80 多岁,身体健好,仍住旧居.1993 年12 月,她在北京去世,享年90 岁.张桂君104 岁的时候,耳不聋,眼不花,身子硬朗.马寅初逝世后,她于1982 年5 月由北京搬到上海,与她最小的女儿马仰峰一起安度晚年.

张桂君在上海时,居住的是上海市徐汇区吴兴路的家,是上海比较高级的三室一套的楼房.她每天总要几次站立窗前欣赏室外的花草树木.听越剧是她的特别爱好.

1983 年,当她102 岁生日的前夕,新华社的一位记者登门对她访问时,她风趣地说:“从事业上讲,我无法与过世的老伴相比,但我在年岁上要大大超过他.”张桂君说着打开了收录机,听起越剧来.听了一会儿后又继续说:“吃饭的时候,听一段越剧录音,一小碗米饭很快就吃光了.”

马寅初长寿,马寅初的原配夫人比他还长寿.在他们“百年好合”之后,马寅初走了,张桂君依然健在.1984 年,张桂君已103 岁,仍腰不弓、背不驼,说起话来思路敏捷,看上去只有70 来岁.她几十年来黎明即起和饭后室内500 步的生活习惯,一直坚持不变.她说:“我现在吃饭、睡觉基本正常,大夫检查,心脏、肝、肺都没有什么大毛病,我还要争取在1986 年参加联合国举办的世界105 岁老人免费周游全球呢!”

1987 年,张桂君在上海去世,享年105 岁.

马寅初长寿,活了101 岁.马寅初的原配夫人张桂君比他更长寿,活了105 岁.马寅初的第二个夫人王仲贞也长寿,活了90 岁.

马寅初夫妇具有长寿基因,因此也遗传给他们的子女:马寅初的长子马本寅活了86 岁;马寅初的三个已经去世的女儿,除大女儿马仰班因病50 岁离世外,其余两个女儿,马仰惠和马仰峰都活了86 岁.2013 年9 月马寅初仍健在的3 个子女也都已高寿:次子马本初87 岁,二女儿马仰曹95 岁,另一个女儿马仰兰91 岁.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马寅初的家庭在中国是一个长寿之家.也可以说,这也是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家庭产生的一大新闻:父母、子女全家9 口人都长寿!

(摘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马寅初传》 作者:杨建业)

之家论文参考资料:

百家讲坛杂志

世界家苑杂志社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

创业家杂志

艺术百家杂志社

世界家苑杂志

本文总结,该文是关于对写作马寅初和百年好合和家马寅初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之家本科毕业论文之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