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创新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依托电子竞赛实施育人工程促进人才培养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创新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06

《依托电子竞赛实施育人工程促进人才培养》

该文是关于创新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人才培养和依托和育人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侯小军

郭 华

高 勇

王晓帆

【摘 要】本文在论述电子竞赛对大学生重要影响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电子竞赛的管理新方法,探究了地方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西安理工大学实施“1234”工程,以竞赛为抓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完善三项组织机制,构建四个特色培养平台,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探索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电子竞赛;实践能力;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1-0115-0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电子设计竞赛的举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电子竞赛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在于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与培养创新本科人才紧密结合.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要求选手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创新.竞赛题目要求既涉及理论设计、实际操作,又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际设计制作的能力.因此,电子设计竞赛对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和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改革,特别是对完善与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工程能力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我校在该项赛事上成绩优异,连续六届荣获“优秀组织奖”的荣誉,国家级、省级获奖率达到参赛队伍的六成以上.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和我校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全面启动“1234”工程是分不开的.

二、创新人才培养所采取的措施

西安理工大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即全面实施 “1234”工程,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该工程包括“加强竞赛组织、优化两大基础、完善三项机制、构建四个平台”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以“电子竞赛”为抓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保障、创新指导、创新激励三项机制,构建学分、实践、交流、服务四个平台,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

1. 大力开展以“电子竞赛”为龙头的科技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1)针对电子设计竞赛内容开设专项培训课程.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具有实用性强、综合度高、技术水平发挥余地大的特点,涉及多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选题范围以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应用设计为主,可以涉及单片机、可编程器件及微机(微机主要作开发用).往年竞赛题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①无线收/发信机;②数据采集、测量、传输与控制系统;③高、低频信号源;④交、直流放大器.细化到实际课程中,则涵盖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高频电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单片机接口技术、PLD可编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多门课程.

根据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题型和内容倾向,校三电中心在原有校选课“电子设计开发基础”的基础上,根据电子竞赛的特点开设了各种探究式、研讨式的培训课程(以大二学生为主体).以工程训练中心为依托,在开设相关特色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依据大赛题目进行专项强化训练(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体).

(2)结合校级竞赛以赛促学.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科技活动,是增强学生学习及研究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校定期举办多项电子信息类校级竞赛,保持竞赛不断线.每年信息安全竞赛、“TI杯”电子设计赛、五校电子设计联赛等旨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设计开发的素质和能力.

(3)结合电子竞赛,做好三个注重.

第一,注重创新氛围的营造.在每届“电子竞赛”结束后,面向全校学生举行大型总结、表彰会,获奖成果宣传、推介会,同时对下一届“电子竞赛”进行动员、部署.

第二,注重创新意识的激发.在“电子竞赛”中指导教师坚持指导而不代替的原则,在指导中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指导,在兴趣的诱导下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创新,重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第三,注重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在整个“电子竞赛”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从选题、论证、研究、开发到论文的撰写,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

2. “两多一统一”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适应学分制下的创新人才培养

全面整合我校现有的四个实践教学模块(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科技活动、社会实践),优化实践教学各模块的组成,不断丰富和提升各模块的内涵,最终在我校原有的“两课堂、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适应学分制下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实践活动的多环节、教学环节的多层次,实践模块与实践目标相统一的‘两多一统一’”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3. 完善培养方案,优化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经过多次修订、优化,现已形成“两课堂、三平台、四贯通、五结合”的培养方案总体结构.“两课堂”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由必修课、选修课、实验和集中实践环节构成;第二课堂由科技文化活动等构成.“三平台”即将必修课划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主干专业课三个平台.“四贯通”即在弹性学制3-6年内,将选修课、实验、集中实践和第二课堂贯通整个学习过程.“五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科技与人文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培养方案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4. 完善保障、指导和激励机制,夯实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基础

(1)完善创新保障机制.为确保大学生科技竞赛的顺利开展,我校完善了三项机制:即制度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为此,学校先后出台了《西安理工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管理办法》等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大学生科技竞赛的持续发展;经费保障是支撑,为此,学校每年划拨近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这些给大学生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监督保障是关键,为此,学校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专款专用.这些健全和完善的机制,保证了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持续、科学地发展.

(2)完善创新指导机制.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因此,我校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指导机制,成立了由历届在全国“电子竞赛”中获奖的教师组成的校级指导教师协会.协会成员不仅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技竞赛活动,还辅导年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3)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我校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加强学生创新教育的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科技竞赛获奖励者,除享受奖励和智育加分外,还可享受优先推荐免试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一激励机制对学生主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5. 构建学分、实践、交流和服务平台,造就学生创新沃土

一是学分平台.我校在2005年12月出台了《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创新学分管理的暂行规定》,将创新学分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计划.文件明确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2个创新学分,毕业时未取得2个学分者将按结业处理,超出的学分可替代校级任选课学分.

二是实践平台.我校一直重视发挥实践基地对大学生创新的作用.目前的创新基地主要包括校、院两级创新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三部分.校、院两级创新基地配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三是交流平台.我校非常注重交流平台的搭建.每年学校组织经验交流会、成果分享会、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等20余场次,通过学生之间、指导教师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校级之间、校企之间等的有效沟通,加强了各方的联系,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是服务平台.我校创建了创新无限网,通过网络宣传国家和学校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展示大学生创新成果,有效地实现了网上申报、评审、答疑、推介、宣传等功能.另外,还帮助大学生创业团队引进资金、技术和战略伙伴,联系企业赞助,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等.

三、结语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同时也推动了“1234”工程的实践与改革.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取得优异的成绩,检验了我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所采取的措施是卓有成效的.但改革创新是永无止境,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培养出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长期任务,为此,我们将不断地探索,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韵,余魅.开展电子设计竞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4):121-122.

[2] 谢四莲.浅谈电子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2,(17):91-92.

(编辑:王春兰)

创新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点评,本文是关于经典创新专业范文可作为人才培养和依托和育人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创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