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共享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与岭南画派艺术文献和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共享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2

《岭南画派艺术文献和共享服务体系建设》

本文是共享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跟岭南画派和服务体系建设和文献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刘淑贤

摘 要 岭南画派艺术文献是承载与记录岭南画派产生、发展与嬗变的文化载体,对推动艺术传承创新与弘扬岭南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岭南画派艺术文献历史源流、类型特点、收藏分布及研究利用现状,探讨岭南画派艺术文献中心与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从特色收藏体系建设、专题文献组织管理、数字共享建设、专题服务创新、专题文献研究等方面阐述特色学科与地域文化文献保护、研究与利用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岭南画派 艺术文献 整理研究 资源共享

引用本文格式 刘淑贤. 岭南画派艺术文献研究与共享服务体系建设[J]. 图书馆论坛,2017(4):117- 121,封三.

Art Literatures of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 and Its Sharing Service System

LIU Shu-xian

Abstract Art literatures related to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 is a kind of cultural carrier recording the emergence,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promoting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art and Lingnan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origin,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and th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the art literatures of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art information center and sharing service system of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 It also expounds the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f the protection,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literatures on special subjects and local culture,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collection system,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pecial literatures,the building of digital sharing system,service innovation,and the research on special literature.

Keywords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art literature;research;resource sharing

0 前言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分枝,与粤剧、广府音乐并称“广府三秀”,是20世纪初由“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创立的著名艺术流派.岭南画派在岭南乃至中国画坛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岭南画派艺术文献是承载与记录岭南画派美学思想、美术观念、图像风格及其嬗变轨迹的文化载体,是推动岭南画派发展的文化工具.广义而言,它包含著作、作品、画集、报刊、手稿、年谱、诗文题跋、图像视频与网络资源等文献形态,以及创作、展览与交流的第一手资料.研究与利用文献是岭南画派创作革新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分析岭南画派文献历史源流、类型特点、收藏分布与研究利用基础上,从岭南画派文献特色收藏体系建设、文献组织管理、数字共享构建、专题服务创新、专题文献研究等五方面探讨岭南画派文献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旨在推动岭南画派传承创新,弘扬岭南文化,促进特色学科与地域文化文献的研究利用.

1 岭南画派艺术文献历史源流概说

岭南画派艺术文献是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伴随岭南画派创立嬗变而产生的.20世纪上半叶,晚清新学、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救亡运动等使有志之士投身于文化变革.广东是近代思潮与维新思想前站,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粤籍杰出人物构筑了近代广东文化精神.在此背景下,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接受了岭南画家居廉绘画世俗性与平民性观念熏陶;同时受康有为“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思想启蒙.20世纪初,他们留学日本,又接受了日本改良绘画与西方写实绘画训练.后来他们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孙中山的革命,推行“新国画”运动,倡导“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革命”主张,提出绘画应具时代性、现实性、教育性与大众性的新观点,创立岭南画派,推动了我国现代美术的进步[1].“岭南三杰”及其追随者方人定、黄少强、黎雄才、关山月等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的“新国画”,并通过办教育、画展、刊物,以及译著述、出画集等,逐步建立起岭南画派的理论学说和艺术风格,大量关于岭南画派的著述、作品、画集、刊物、文章、手稿等艺术文献应运而生.比如,高剑父手稿《我的现代绘画观》、整理稿《我的现代国画观》、过录本《复兴中国画十年计划》,高奇峰文章《画学不是一件死物》《美感与教化》,陈树人译著《新画法》等岭南画派经典文献广为流传;1912- 1913年高奇峰主编的《真相画报》成为传播“新国画”的重要刊物;高剑父的《东战场的烈焰》、高奇峰的《怒狮》、陈树人的《岭南春色》、黄少强的《还我河山》、关山月的《从城市撤退》等艺术作品成为特殊的视觉文献;《新画选》《剑父画谱》《奇峰画辑》《时人画集》等图集文献陆续出版.20世纪三四十年代,岭南画派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主流报刊纷纷刊载蔡元培的《高剑父的正、反、合》、徐悲鸿的《谈高剑父先生画》等评论文章,学术文献为岭南画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春睡画院欢迎全省教育大会美术展览会目录》《高剑父绘画展览会特刊》等书画目录则揭示了岭南画派的活动史实.高剑父的《蛙声集》《壮游集》,陈树人的《寒绿吟草》《战尘集》等诗文集记录了岭南画派艺术家们的家国情怀与履历足迹.

随着时代变革,特别是1949年后,第二代岭南画派传人与后学者在遵循岭南画派力求创新与关注社会的艺术原则中,创作了大量“笔墨当随时代”的新时代艺术作品,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朱砂冲哨口》,关山月的《绿色长城》《龙羊峡》等成为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视觉文献.20世纪80年代中至今,岭南画派研究可谓百花齐放,并形成研究体系,无论是我国内地,还是我国港澳台和国外,学界都涌现了一批著名学者与研究文献,岭南画派的创作理念、风格特色与文化内蕴等被一再挖掘,学术研究型文献层出不穷,如于风的《对岭南画派的几点认识》、李伟铭的《从折衷派到岭南画派》、高美庆(香港)的《岭南高氏兄弟画艺》、郭适(加拿大)的《现代中国的艺术与革命:岭南画派1906- 1951》.岭南画派文献历经近现展,已形成类型多样、内容宏富,以及包含图像视觉文献形态等显明特点.

2 岭南画派艺术文献类型特点、收藏分布与研究利用现状

2.1 类型特点

岭南画派文献类型多样、层次丰富,包含图像视觉型、文字学术型与艺术家档案型文献,艺术创作交流第一手资料,以及艺术家口述资源等.图像视觉型文献是一种特殊文献形态,含书画作品、作品图集、技法图谱、艺术视频与图像数字文献等.书画作品文献,以制作形式分为原作、摹本、拓本、仿作、高仿印刷本等;以画种分为中国画、书法、素描、速写等;以功能分为写生稿、课稿、图谱等;以画幅形式分为卷轴、册页、扇面、斗方、屏条、手卷、对幅、横披等;以材质分为绢本、纸本等.文字学术型文献是以文字记录画派历史、画学理论、风格特色及文化内涵等形成的文献,含论著、译著、报刊、文章、题款集、诗文集等.艺术家档案型文献是画家艺术实践、画学思想与创作理念等的原始记录,含手稿、讲稿、过录本、年谱、信函、笔记、札记、教案等文献.艺术创作交流第一手资料是画家在艺术创作、展览及交流中产生的写生稿、速写稿、课稿、展览海报、请柬、照片等灰色文献.艺术家口述资源是运用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及影像录影等手段记录艺术家回忆与口述内容,与文献档案核实整理而成的史料性文献,如高剑父口述、叶绿野笔记的《七十自述》.

2.2 收藏分布

岭南画派文献典藏呈收藏主体多、地域分布广的特点.从收藏主体看,主要有文化资源管理机构,如图书馆、档案馆;艺术文化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学术研究机构,如岭南画派研究中心、关山月研究所;还有私人收藏群体,如画家后人、学生、艺术收藏者.各类机构收藏侧重不一,如图书馆以收藏著述、画集、报刊、视频、网络资源等为主;美术馆则以收藏书画作品、写生稿等视觉文献为主,如广州美术馆对“岭南三杰”作品及高剑父手稿等收藏尤为突出.从收藏地域看,与岭南画派活动区域关联极大.岭南画派具有鲜明的地域群体性特征,其创始人及主要画家同属岭南人,广东自然成为其艺术活动的主要地域.1910年至30年代,岭南画派画家以上海、南京为舞台,创办《真相画报》,举办书画展览,上海、南京也成为岭南画派的重要活动地.广东、上海与南京遂成为岭南画派文献主要收藏地.岭南画派画家还活跃于港澳与海外,如“岭南三杰”曾留学日本,高剑父晚年旅居澳门,黄少强、赵少昂等客居香港,部分后学者远行海外,他们设馆授徒,举办画展,将岭南画派融入当地文化,成为当地文化机构研究收藏对象,如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艺术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等都藏有岭南画派作品及手稿等文献.

2.3 研究利用现状

整理研究与开发利用岭南画派文献是传承岭南画派与弘扬岭南文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岭南画派文献研究主要以美术学视角展开.比如,美术家于风整理了高剑父手稿《我的现代绘画观》.学者李伟铭辑录出版《高剑父诗文初编》,阐释了岭南画派“艺术革命”主张及其画论内涵;考据陈树人译著《新画法》所据原著为日本明治四十二年出版的《绘画独习书》,表达了岭南画派引进西方写实观念与文化折衷主张[2].学者陈瑞林、陈正卿等以《真相画报》为切入点,探讨岭南画派跨越边界的变革.王曼隽、张伟对“岭南三杰”创办的审美书馆及其出版进行了史料挖掘[3].文献学视觉的研究则较为薄弱,只发现个别成果,如学者、画家朱万章的“岭南画派研究论文(论著)索引”约收录590条目录,岭南画派纪念馆的“馆藏画派作品数据库”约收录1300多条作品数据.然而,岭南画派文献历经近现展,已形成类型多样、数量庞大、内容涉及面广等特点,对其系统整理、研究揭示及共享服务等的建设明显不足,影响了岭南画派文献被广泛利用,因此系统整理与共享建设迫在眉睫.

图书馆具有文献收藏与文化服务功能.近年来,从学科文化特色及科技经济需求出发,加强特色专题化建设,成为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方向.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下称“广美图书馆”)藏有岭南画派著作、作品集、仿真作品、书画目录、题款集、诗文集、艺术年谱、报刊文章等大量文献,并构建了岭南画派专题库,收录了7400多条岭南画派数据,岭南画派文献专藏已形成一定基础.但纵观现状,无论规模、深度还是学术影响力等都存在不足,不利于岭南画派文献的全面揭示与利用,岭南画派馆藏发展与资源能力提升越来越迫切;岭南画派作品等视觉文献为图书馆收藏短板,而学校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等收藏丰富,协调各方机构共建数字共享平台成为开发利用岭南画派文献的关键;专藏空间、服务形式及人员保障等也都亟待改进.为此,广美图书馆获财政项目立项,以“岭南画派艺术文献中心与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力图打造集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学术交流与数字共享等为一体的岭南画派文献共享服务体系,推进岭南画派资源的共享.以下将以该项目为例,探讨岭南画派文献共享建设,以有裨于特色学科与地域文化文献共享研究.

3 岭南画派艺术文献中心与共享服务体系建设

3.1 岭南画派文献特色收藏体系建设

专题文献收藏体系建设是图书馆专题化建设的根本,是实现专题文献服务于社会的首要任务.“离开了专题文献资源,专题图书馆就成了无本之木.”[4]因此,图书馆借助自身优势构建专题文献收藏体系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明确收藏范围、规模与深度.既要保证文献类型的多样性,如涵盖纸本与电子图书、报刊及视频与网络资源等各类载体文献;又要保证文献内容的学术性,能反映专题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使专题收藏具有一定的专深度;还要保证文献时间跨度的合理性,以及对稀有版本及特殊类型文献的收藏,从不同角度满足用户需求.第二,需突出专题特色.特色是专题文献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那些积累深厚、能反映专题特点与发展水平的文献可成为亮点.第三,需根据专题用户需求及专题学科特点确立采访策略.第四,需配备具丰富采访经验与专题知识的采访队伍,以保障专题采访工作顺利开展.广美图书馆岭南画派文献专藏定位是保证文献的多样性与学术性,兼顾纸本与数字文献,突出图像视觉文献与画家个案文献收藏.在采访策略上,特别针对民国岭南画派文献、港澳台和海外岭南画派文献,以及岭南画派第一、第二代艺术家文献进行重点采访,如“岭南三杰”“岭南四家”文献;除采访正式出版物,还重视收藏艺术创作、交流及展览的灰色文献(如写生稿、课稿、展览目录、会刊);重视对艺术家“私人收藏”的采访,丰富个性文献;通过交换、购买、复制等收集民国稀有版本[5].

3.2 岭南画派文献组织管理

数字时代丰富的文献信息与快捷的传播渠道造成信息泛滥与知识无序等问题,影响了信息知识的有效利用,因此,科学有序地组织文献信息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主题.目前图书馆大多以中图法的学科知识分类进行文献组织管理.专题文献往往具有特定的学科特点和用户使用习惯,如果一成不变地套用普通图书分类法,显然不能适应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可依据学科特点与用户需求,采取灵活方法,或简化图书分类法,或对其加工改造,或自创实用的专题分类系统,使专题文献管理更为有效[6-7].广美图书馆依据学科知识分类,结合美术学科特点,编制特色分类体系进行岭南画派文献组织与排架,如设置岭南画派画史画论、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题款艺术、绘画技法、绘画评论、艺术家、艺术机构、作品展览收藏、作品鉴定修复与拍卖等类目;对岭南画派数据库资源的组织,则以岭南画派人物为主线,设置艺术作品、论著论文、艺术年谱、书画展览、学术研讨、媒体报道及作品获奖收藏等类目.

3.3 岭南画派文献数字共享平台建设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资源共享的新趋势,图书馆的资源组织与利用变得更为便捷.资源的数字化、统一检索、资源发现与内容挖掘等成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的主旋律,专题文献数字共享建设也成为专题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广美图书馆以协调校内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等共建画派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为建设重点,推进岭南画派文献的共享建设.建设中除规范门户服务、元数据描述与类目设置,设计含声、像、图、文、视频等格式的资源展现形式外,还着重对艺术图像标引、图像呈现方式及与图像检索方式等图像文献数字问题进行研究,以满足岭南画派专题用户的特定需求[8].

3.4 岭南画派文献专题服务创新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与大众学习研究模式改变,用户对专题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追求多样化、人性化与知识化.除保持传统的借阅、导 读及咨询等基础服务外,更重要的是创新专题服务模式,以特色服务为亮点,满足用户需求的变化.

3.4.1 岭南画派文献共享研讨空间服务

专题文献共享空间服务可集成环境、资源、设备、服务、馆员及用户等各要素,为用户创造开放互动的专题文化环境.换言之,是“按专题集中各种载体文献,实行借、阅、藏、建、用一体的总体布局形式”[9].用户之间、用户与馆员之间的距离被缩短,用户可获取一站式的专题资源检索、学习研讨、虚拟共享、创意交流与文化互动等服务.比如,通过组织专题学术研讨会、讲座、展览、培训等活动,以活动促服务,可达到广泛宣传利用专题文献、活跃专题学习氛围,借助用户参与提升专题文献建设质量等成效.这种以空间资源与环境构造为手段的专题共享空间服务成为当代图书馆重要的服务方式[10].广美图书馆的岭南画派文献共享研讨空间设置了文献收藏区、学术研讨区、作品临摹研习区、艺术资源展示区及多媒体数字共享区,通过文化意境营造,融合数字虚拟技术与先进设备,策划岭南画派的艺术文献展、艺术讲座、经典文献阅读、老画家访谈,扩大岭南画派专题服务的影响力.

3.4.2 岭南画派专题研究支持服务

图书馆借助专题文献资源与共享服务平台,根据科研周期的信息需求,建立由信息联络馆员、专题学科馆员及咨询辅助馆员组成的服务梯队,与课题研究者合作,为研究者提供专题信息源、专题资源检索、检索成果评价、检索技能指导、专题动态分析等专题服务,是现阶段图书馆的支撑性知识服务,即研究支持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深度创新.广美图书馆策划建立信息服务与研究支持团队,以岭南画派特定课题为服务点,借助岭南画派文献专藏资源优势,由学科馆员嵌入岭南画派课题研究过程,为课题组提供岭南画派专题资源检索、检索技能培训等服务.

3.4.3 岭南画派作品临摹教学嵌入式服务

嵌入式服务是近年备受关注的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要求馆员动态地融入用户环境与学习研究过程,以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科馆员机制为核心,将图书馆的资源及服务与用户的学习教学有机整合,为用户提供主动式无缝式服务.作品临摹是艺术教学、创作与学习的重要手段.广美图书馆与院系合作,利用岭南画派文献专藏与共享研讨空间,由学科馆员嵌入中国画临摹学科课程教学中,以助教或联合指导者角色与师生合作,培养师生的岭南画派文献利用技能.服务中由教师专家对学生进行岭南画派作品讲解与示范,学科馆员嵌入教学过程,开展岭南画派经典文献阅读指导、岭南画派文献检索培训等,深化学生对岭南画派艺术文化精髓的领会,促进学习创作.

3.5 岭南画派文献专题研究建设

专题文献研究是围绕专题文献的历史源流、流传方式,内容揭示加工与文献利用评价等进行分析归纳的研究.从形式上,围绕文献实体,对存在形式、流传方式、物质组成和载体功能进行研究;从内容上,围绕原始作者的创造,用科学方法对知识进行重新排列组合[11].这种针对专题文献理论及方法的研究既可激活专题文献利用,又可提升专题服务层次.广美图书馆以课题研究促建设,获财政及省市级多个项目立项,从文献学视觉展开岭南画派文献历史源流、整理辑佚、索引编制、资源采访组织、数字共享、空间建设及研究支持的研究,为岭南画派专题文献建设与服务提供理论支撑.

4 结语

岭南画派艺术文献是促进岭南画派传承创新的重要保障.岭南画派文献类型多样、层次丰富,收藏主体多、地域分布广.长期以来,学界从文献学视觉对之研究较为薄弱,致使这些珍贵艺术文献得不到全面系统的揭示与利用,影响了其在美术研究中的作用.广美图书馆以岭南画派文献系统收藏、整理研究为基础,探索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路径,以期对岭南画派传承创新及特色学科与地域文化文献研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李伟铭. 从折衷派到岭南画派[M] //李伟铭. 图像与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论稿.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6-77.

[2] 李伟铭. 一种日本近代美术史观的中国之旅:从《绘画独习书》到《新画法》《新画训》——兼议黄宾虹与《新画法》的关系[M]//李伟铭. 传统与变革:中国近代美术史事考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49- 274.

[3] 韦承红,赖志强. 超越与提升——“岭南画派在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美术,2012(8):88-92.

[4] 马英,苏静芹,李正祥. 公共图书馆专题文献资源建设策略[J]. 图书馆建设,2011(10):83-85.

[5] 李靖. 国家图书馆“海外中国学”文献专藏早期发展概述[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5):104-108.

[6] 李正详,马英,苏静芹. 公共图书馆专题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J]. 图书馆建设,2011(10):86-89.

[7] 王蕾,申斌. 徽州民间历史文献整理方法研究——以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6(10):120-126.

[8] 宋琳琳,刘菡,赵阳. 岭南文献网络化建设实践与思考[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4):107-109.

[9] 卢苒. 总分馆体系下专题图书馆建设:以东莞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学刊,2009(5):11-12.

[10] 刘隽. 公共图书馆专题文献建设——以浦东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学刊,2013(11):33-35.

[11] 康军. 试论文献研究:兼论图书馆的情报服务[J]. 图书情报工作,1981(6):15-17.

作者简介 刘淑贤,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

收稿日期 2017-01-17

(责任编辑:邝玥)

共享论文参考资料:

共享经济论文

财务共享论文

概括总结,该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岭南画派和服务体系建设和文献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共享本科毕业论文共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