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故事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和杨炯:其实,我也是个有故事的人相关论文范文集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故事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04

《杨炯:其实,我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本文是故事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杨炯和有故事的人和也是方面论文范文集。

提及初唐四杰,杨炯常常是最不显眼的那一位,他没有王勃的少年得志,也没有卢照邻的千古名句,更没有骆宾王晾天动地的豪侠义气,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作品也只有 《从军行>里的那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其实,就这样一个于初唐四杰中不显眼的诗人,也仍然是个有故事的人.

神童光环,11岁给皇帝做顾问

与大多数诗人一样,杨炯也有着神童的光环,据说其幼年就聪颖博学,文采出众.唐显庆五年(660年),那时的杨炯只有十一岁,就已经待制弘文馆.弘文馆来源于李世民时期,李世民重文,创办了’一个国家级作家协会,也相当于国家级图书馆,召集了天下名士,其中就有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等大咖,后改名为弘文馆.而十—岁的杨炯就能被召集其中,据说当年的杨炯擅长作散文,后又擅长作诗.

在他童年时期,所作的一些诗文就颇具刚健之风,杨炯虽出身于寒门,但诗文里却藏着傲骨,性气豪纵,轻视权贵.当年诗坛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宫廷诗风达到了鼎盛时期,讲究“六对”八对”,过于重视诗歌的音律,忽略了“诗言志”的本质,很多文人跟风效仿.杨炯却不,他与上官体为首的宫廷诗派划分着鲜明的界限,他主要是以诗歌抒怀,以诗歌表达他的内心所想,情感真挚,冲破丁-上官体流风,开拓了大唐的新诗风.

而所谓“待制”弘文馆,就是等待诏命,每天轮值,随时做皇帝的顾问.初入弘文馆,杨炯太过年轻,对出仕这件事还没有什么概念,日子过得安逸且满足,在弘文馆一待就是十六年.

怀才不遇,难免中年焦虑

年岁在增长,阅历与学识也在加深,杨炯却开始有些焦虑.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杨炯在京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而此时的杨炯已经年近三十,才获得了这么一个九品小官,他心里极其郁勃不平.

入职以后的杨炯,郁郁寡欢,于是抬头望着天空,望着望着,就写下了一篇《浑天赋》.也许是孤寂的岁月太过漫长,也许是心中的怨愤无处倾诉,杨炯就将自己所有的情志都写在了这篇《浑天赋》里.

好在,岁月也并不都是蹉跎.

唐永隆二年(681年),经中书侍郎薛元超的推荐,杨炯终于升职了,升为崇文馆学士.永淳元年(682年),杨炯再次升职,被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充弘文馆学士,掌太子东官庶务.

杨炯从九品小官升为了正七品上,虽然听着还不够上档次,但詹事司直这个职位很好,是太子的贴心官员,掌管内务.杨炯—下子成为了走在领导身边的人,这意味着随时有可能青云直上.

面对这样的一次仕途飞跃,杨炯郁郁不平的那颗心终于鲜活起来,其间创作了不少文章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著名的《庭菊赋》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而这篇名作是写给对杨炯有知遇之恩的薛元超,以赞美其高洁的品质.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唐永淳三年(684年)九月,杨炯伯父杨德干之子杨神让跟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事件平息之后,杨德干父子被杀,杨炯作为亲戚,受到了株连.垂拱二年(686年),杨炯被贬谪到四川梓州,担任司法参军,就这样结束了他在长安长达二十六年的安定生活.

无可奈何,为武则天歌功颂德

唐天授元年(690年),杨炯秩满回到洛阳,武则天诏其与宋之问分直习艺馆,掌管教习官人书算之类的工作.很显然,这个官职不高,杨炯心中自然不平,但是却对武则天尽隋颂扬.

回到洛阳后,杨炯给武则天写了 《老人星赋》《盂兰盆赋》等歌功颂德的辞赋,称颂皇恩浩荡,天下安康之生平景象,对皇恩圣德大加颂扬,恭祝皇帝万寿无疆,并希望武则天作为“神圣皇帝”能够成为帝王的楷模……

在此,我想说一段名为“麒麟楦”的往事.

那时的少年杨炯,性情耿直,恃才倨傲,那些矫揉造作、伪善谄媚的官员自然是入不了他的眼,不仅如此,杨炯还为这些官员起了个绰号:麒麟楦(唐朝人称演戏时假装麒麟的驴子为麒麟楦).杨炯说:“那些没有德行学识的家伙,披着朱紫色的朝服,这与驴子披麒麟皮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点事不足以捅到领导皇帝那里,但作为同事,算是结下了梁子.往后杨炯那些遭谗言所获罪的经历,多少也与这个“麒麟楦”的梗有关.

以职场的角度来看,杨炯成熟70他学会了与大环境妥协,学会了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更学会了向上管理,知道用自己的特长来讨取领导的欢心.可是这份成熟,有着太多的违心.有着太多的辛酸,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

伯父与堂兄之死,被贬六年,这些悲与苦都被这个郁郁不平大半生的诗人给咽了下去,生生地写出了歌功颂德的辞赋,那背后,有着多少血泪……

从此,我便是杨盈川

唐如意元年(692年)冬,杨炯出任盈川(今浙江衢州)县令.

县令官职不高,郁郁不平了一生的杨炯有了“既来之,则安之”的释然,杨炯不再纠结于官职的高低,也不再纠缠于朝廷的纷争,那些都已经离他很远了.

他现在所拥有的是盈川这片土地,还有这片土地里的百姓,他发誓要改变当地贫困的现状.杨炯到了盈川之后,爱民如子,恪尽职守,传闻杨炯所到之处,庄稼的害虫就会被白鸟吃掉,粮食丰收,六畜兴旺.当然,杨炯不是杀虫剂,这个说法自然是夸张了,但足见杨炯在当地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深得百姓的拥戴.

最终,杨炯卒于任上,被百姓称为“杨盈川”.

也许在盈川的这片土地上,杨炯终于懂得所谓的建功立业,其实并不一定是要征战沙场,所谓的仕途顺畅,也并不是平步青云,或许百姓的拥戴给他的成就感胜于皇帝三言两语的赏识……他在盈川的一年,所有的郁郁不平都被埋在脚下的土地,生长出—片片生机勃勃的庄稼.

那句“隗在卢前,耻居王后”,不过是后人抓住当年的一句话作为笑谈罢了.如果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打开盛唐大门的一把钥匙,那么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就是盛唐大门打开后,所有书生学子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呐喊,这一声声的呐喊,唤醒了整个盛唐.(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

故事论文参考资料:

商业故事杂志

商业故事期刊

家庭教育故事征文

编辑部的故事

故事大王杂志

故事杂志投稿

言而总之:本文是适合杨炯和有故事的人和也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故事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故事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