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师范论文范例 跟废科举前后师范热中的张謇方面论文范例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师范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19

《废科举前后师范热中的张謇》

本文是关于师范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张謇和科举和热中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龚郑勇

摘 要:新式学堂尤其是师范学校被视为废科举后转移知识分子出路的一个重要举措,所以废科举前后出现了一次“师范热”.张謇的通州民立师范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一个在政商两界左右逢源的成功地方乡绅,他的师范学校获得了政商两界的支持;在创办过程中,张謇的师范思想与师范实践给后人留下了经验与教训并存的历史遗产.

关键词:废科举 师范 张謇

本文系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教育视阈下张謇师范教育思想研究”(编号:2017SJB2275)、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育视阈下张謇师范教育思想研究”(编号:GH2016298)的阶段性成果.

战争以后,尤其是甲午战争、庚子之役之后,中国社会一下子处在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衰世中,科举制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但与一般的社会激进人士不同,清王朝的高层还是清醒地看到科举在传统中国的意义,即并不仅仅是对于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层面,它还涉及社会层面.慈禧就询问过张之洞,“若废科举又恐失士子之心将如之何”参见:科举难废[J].万国公报(第174册),1903(7)..

所以,为了避免废科举后社会出现激烈的震荡,袁世凯、张之洞在《奏请递减科举折》(1903)中提出了较为平稳的过渡办法,“拟请俟万寿恩科举行后,将各项考试取中之额,预计均分,按年递减.学政岁科试分两科减尽,乡会试分三试减尽”杨学为,朱仇美,张海鹏等. 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C]. 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92:248..但对于社会上大批读书人的可能出路,尚无理想的消化处置方法,据张仲礼认为,19世纪末,全国的文生员达55万、监生43万.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49~150.这是清王朝在准备废科举后必须面对的一个庞大群体.而此前,尽管每次的科举名额有限,但未来无尽的希望可以消解掉眼前科场暂时失利的挫折感,清政府并不需要担心数十万读书人一齐绝望后所爆发出来的社会破坏力.

这时,将旧式读书人纳入新式学校尤其是师范学校不失为一种可能出路.首先,旧式读书人具备一定的文字基础;其次,这批读书人进行身份转换后依然可以在社会上保持一定的地位,不至于因落差过大而产生巨大的社会破坏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未来新式学堂的推广,教师的需求量较大,可消化掉相当数量的旧式读书人——这是其他新式学堂并不具备这个优势.《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1902年)第四章第三节明文规定:“现办速成科师范馆学生……如原系生员者,准作贡生,原系贡生者,准作举人,原系举人者,准作进士……”②③⑨琚鑫圭,童富勇,张守志.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 师范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563,564,564,489.第四节:“各省师范卒业生,亦得以京师大学堂师范生一律从优.惟由贡生卒业,应予作为举人,由举人卒业,应予作为进士者……”②即便是非专门设置的师范学堂,即附属于高等学堂的师范学堂,按照《钦定高等学堂章程》(1902)规定这批学生“卒业出身照大学堂章程第四章之第四节办理”③.《钦定中学堂章程》(1902)第三章第十七节:“中学堂附设之师范学堂,拟招贡监廪增附五项生员入堂肄业.卒业出身,如原系廪增附及捐纳贡监者,准其作贡生;原系正途贡生者,准其由省咨送京师大学堂复试,作为举人.”⑤⑥⑦⑧⑩杨学为,朱仇美,张海鹏等. 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C].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92:429,493,430~431,494~495,478,500.

1903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农历),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提出,“旧日举贡生员……三十岁以上至五十岁者,可入师范学堂之简易科”⑤这个建议又出现在同日正式颁布的文件《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此时(指师范学校)初创,各学未齐,暂时应就现有之贡、廪、增、附及文理优长之监生内考取”“省城初级师范学堂学生,须选本省内各州、县之贡、廪、增、附、监生;州县初级师范学堂学生,须选本州县之贡、廪、增、附、监生”.⑥

这些优惠政策力图吸引具有功名者对师范的报考并淡化其对科举的情感,尤其是在废科举以后,清政府更是加大力度推行师范学堂.1905年9月5日,清政府正式宣布废科举日,袁世凯等人再次提出“师范宜速造就也”“其余则专取已经毕业之简易科师范生,予以举人、进士出身”(《会奏请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⑦.1906年,学部专门发了《学部通行各省推广师范生名额电》,要求“应请迅将省城师范名额尽力推广……现在请以全力注重师范,五个月内,本部当派视学官分省巡视”⑧.1906年,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招生时,一共取六百名额,等于百人中取六人,考生大多数冲着毕业后可得“举人”头衔、成绩最优等进京复试及格可得五品的“中书科中书”头衔而来,即便当时已经废科举,但这个“科名”却依然为社会所重,时人以为这是张之洞意欲以此为重饵,使知识分子群趋于学校的一途.⑨

尽管其他新式学堂的毕业生也可获得功名,但师范类毕业生的功名被反复强调,甚至废科举后的1907年,学部依然颁文确认师范毕业生可获“师范科举人”等的头衔(《学部咨大学堂优级师范生毕业请奖服务原奏》)⑩;再结合旧式功名是入学师范的条件,可以窥出当时清政府上层视新式学堂尤其是师范学校为科举替代品的心思.

因此,为即将废科举后大量生员的身份转移提供一种出路的师范教育尤其是中等师范教育,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也形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师范热”;再加上正式废科举后,“绅士们机敏地停止了反抗,另辟办学堂以保存他们特权的新出路,因为学堂也能授予毕业生进士、举人和生员的学衔”(市古宙三《1901~1911年政治和制度的改革》)【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M].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73.,各地竟然出现了师范学校一哄而起的过热状况,1907、1908、1909年各省(尚且不含京师)师范生分别达36091、33072、28572人⑤琚鑫圭,童富勇,张守志.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 师范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711~712,617.——1912年至1914年全国师范生总数才达28605、34826、26679人程合印.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及其社会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100.,而这已经被视为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发展的最高峰了.所以宣统二年(1910年),学部不得不发文进行整顿,“查师范之设,意在改良教育,本部不徒重师范毕业人数之多,重在师范毕业后于中小学堂教育之日有进益.近闻各处提学使有徒铺张造就师范之虚名,迨师范生毕业后毫无位置,至有谓其程度不足任教授之责者……”(《学部通行各省整顿师范义务办法文》)杨学为,朱仇美,张海鹏等.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C].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92:493.尽管如此,1911年,学部依然强调,“是扩充初级师范学堂,纯为地方官及学务官之专责,更非他项学堂可比,应饬该省提学使认真催办,以重要政.”(《学部咨扩充各省师范学堂文》)⑤

目前所能见到的张謇最早提及“师范”的文字(据最新2012版《张謇全集》)是写于1901年的《变法平议》,其中就有变革科举与创设师范的主张.

但是,张謇自己也说《变法平议》是仿何嗣焜《乡校丛议》所作.据张謇日记,1901年二月四日(农历):“始定作《变法平议》,以六部为次,循梅生《乡校丛议》例,申其意也.”⑦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8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498, 499.1901年二月二十日(农历):“《平议》分手抄写竟.”⑦日记中的梅生即何嗣焜.何嗣焜(1843~1901),字梅生,江苏武进人.1896年,清廷决意创办南洋公学,何嗣焜任南洋公学首任总理;尤为重要的是,1897年4月8日,南洋公学开办师范院,此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滥觞;何嗣焜与张謇关系甚好,张謇日记中多有提及,在何病逝后,张謇还起草了《代盛宣怀刘坤一拟请将何嗣焜学行宣付史馆立传折》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1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34~37..因此,何嗣焜在南洋公学的师范实践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未来张謇的师范理念与师范实践.

在《变法平议》中,张謇提出兴学校先设师范,“小学堂中先特立寻常师范一班.选各府州县学诸生……三月后,试令分教小学堂学生.”⑩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4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48,49,49.同时又提出酌变科举,让一部分旧式读书人入师范学堂,“其二十六以上至四十之人,可学于师范学堂,习小学堂师范课本书,教授旁里”⑩,并且详细提出科举内容的变革法,“应试之日,分为两场:第一场试以九经义一首,工制艺者听作制艺一首.第二场以十二学各发问题试之.凡九经义、十二学占习何门,并令自报.”当然,通过这种变通,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学堂的普及,“断以十年为限,限满即停.中额减半,略依嘉、道间旧例.是亦移花接木之近方、吐故纳新之渐径矣.”②③⑤⑥⑦⑨⑩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4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49,51,51,63,64,63,69,70,70.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尤其是一个左右逢源的成功商人,在面对科举尚未废除、人心积习尚存巨大惯性的大环境下,张謇也提出了师范配套激励措施以吸引更多的读书人自觉地进行身份转换,即奖励出身,“凡历小学校至府州县寻常中学校毕业者,宜给凭证,作为生员;其中学校之师范高等分数多者,作为贡生……”②因为张謇认为,传统科举得者仅千百分之一,其他人无非屡丧其资斧作徒劳陪练,反不如给予出身以直接满足世人对于功名的渴望,“自六七岁至成进士、都司,已二十余岁.统计十七八年中,学生所费于修脯、衣食、住房、书籍者,多寡约计每年六十圆,数已逾千,况专门学校在省,大学在京,又有舟车之费乎!士之希生员、举人、进士也,为其荣于邦,而他日足以赡其家,而鱼鱼而就试,得者仅数千百之一;而不得者屡丧其资斧,至于皓首黄馘而不悛悔.”③

在《变法平议》中,张謇对于变科举兴师范的主张认识与同时代的张之洞、袁世凯等人大同小异,虽然时间前后略有差异,但可以看出这些主张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基本共识,即师范学校尽管是现代教育的孵化器,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却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教育过渡阶段的社会矛盾缓冲器.这与国外的因为个体的自我觉醒、学术的专业化而专设师范学校有质的区别.在这一点上,张謇的师范教育思想既不比他同时代的有识之士落伍,但也并不过于超前,甚至在招生资格上,张謇也并没有创新之举,“师范生择举贡生监中性淑行端文理素优者为入格”(《通州师范学校开办章程》1902)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5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40..

1902年10~11月间,张謇给新任两江总督张之洞的《通州师范学校议》中,对入学师范的优越性说得更为直白,一是获功名较科举易,“士但力学四年,贡举进士可以操券而获.视科举时之皓首黄馘而不能博一第者,难易悬绝矣.”⑤二是未来经济待遇好,“拟寻常小学校约每月二十或三十圆,高等小学校约每月三十或四十圆,中等学校约每月四十或五十圆,其专科教师约每月七十或八十至一百圆”⑥张謇洞察了科举背后的利益驱动,所以干脆点破这一层,直白地道出入学师范,“若是则虽除官以后,终身于教育一事,而仍得与他科进取之人,同享人间之福利矣.”⑦功名与富贵一个都不少.

直至1908年,时科举已废,张謇在师范的态度上依然务实,“富贵利达之思,盖生人有知觉后,被社会熏染而成之公例.高尚卓立,不可责望于人人.……何况中国沿科举之颓波,学子歆利禄之余热!使人人知教员无厚利可图,而国家又无虚名维絷,试问世界真肯身殉教育者几人?其弊必致英异之上材视师范为绝路.”“拟请凡习师范本科者,毕业后分别最优等、优等.最优等准作贡生,优等准作廪生,充初高两等小学教员.……以次积资,可至尚、侍.”(《上学部条陈》,1908)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1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153~154.尽管此前张謇在通州师范开学典礼上义正词严地告诫学生,“今日是通州师范学校落成与诸君协兴普及国民教育造端之第一日”⑨“欲雪其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⑩“须是将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之责任”……(《师范学校开校演说》,1903)

虽然张謇的师范认识并不比同时代有识之士超前,但张謇的师范实践依然表现出许多第一元素.此前尽管早在1897年何嗣焜就在南洋公学开办师范院,但南洋公学设置师范院只是它自身创办过程中的一个权宜之举,其主旨是解决南洋公学自身的师资问题而非服务中小学.《南洋公学纲领》第十三条:“……现就公学内设立师范院,先选高才生三十人……三年之后,各学教习皆于是取资,庶无谬种流传之病”王宗光.上海交通大学史(第一卷)(1896~1905)[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61~62..再加上时间又短,到了1903年师范院即停办,所以南洋公学师范院本质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范学校.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也是在张謇给张之洞的《通州师范学校议》后近一月的12月17日才开学,且又非独立设置.因此,张謇才有资格说,“夫中国之有师范学校,自光绪二十八年始;民间之自立师范学校,自通州始.”(《通州师范学校议》,1902)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4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66.

虽然张謇对于师范本质的认识并不比同时代的政治家更深刻,但是由于张謇所创办的大生等集团所提供的巨额资助使他的师范实践远远走在同时代人的前面,“父实业”所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使张謇的“母教育”主张得到了实现.

张謇的师范学校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起来,除了他有部分现成的蓝图——南洋公学师范院可供借鉴之外,还更得益于他所创办的大生等集团所获得的巨额利润.1902年正月,大生纱厂董事会通过决议:现于原章余利作十三份派分者,匀增一份作十四份,为师范学校经费.(《通州大生纱厂第四届说略》,1902)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5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296.根据《通州师范学校十年度支略》(1914)记载,从1902年5月(光绪二十八年)学校开工至1911年12月底(宣统三年),通州师范学校十年花费451710.795元⑤⑥⑩参见:通州师范学校十年度支略[J].南通师范校友会杂志,1914(9):8,4,4,4..其中,大生纱厂所提供的十四分之一红利总计银125957.914元⑤.张謇创办的另一实业通海垦牧公司的股东捐助学校银60000元⑥.这两个公司的资金资助占到师范办学十年总费用的41.1%.

1903年,张謇创办的同仁泰盐业公司也有这样的规定,“—本公司年终结账,除官利及略提公积外,所有盈余分十三成:十成归各股东,余利一成归通州师范学校经费”(《同仁泰盐业公司整顿通章》,1903)⑧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5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98,98.,1905年,张謇创办的资生铁冶公司 “一余利除开办、保险、公积、折旧等费外,作十四成均分:十成归股东,三成为在事人花红,一成助充师范学校经费.”(《资生铁冶公司集股章程》,1905)⑧不知何故,当时的《通州师范学校十年度支略》中并没有列出后两个公司的捐助款.

1907年,张謇在给端方的报告中说,办通州师范经费“不足则謇兄弟以所得红奖济之,自癸卯至预计丁未一年,共六万一千二百余元”(《致端方函》,1907)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2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219..根据《通州师范学校十年度支略》(1914)记载,十年中,张詧共捐款43168.396元;张謇共捐款75768.941元⑩.张氏兄弟能够捐赠巨款的豪举,也同样得益于其从大生等企业所获得的巨额收益.

张謇左右逢源的政商关系为其获得了更多的资金补助,从而为他的师范实践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因与端方关系密切,使其在端方任两江总督后,不仅能够多次获得的资助,通州师范学校办学过程中获得通如官盐号3200元、大咸官盐号16400元(《通州师范学校十年度支略》)②参见:通州师范学校十年度支略[J].南通师范校友会杂志,1914(9):4,4.,甚至端方本人也亲自捐款2300元(《通州师范学校十年度支略》)②;而且成功邀请到端方亲自来通州师范视察(1909.2.4)朱嘉耀.南通师范学校史(第一卷纪事)[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不仅如此,日后当欧美列强退回部分庚子赔款以补助中国文化事业时,张謇甚至积极与美国政府(《致美国国务院远东局麦克里函》,1924.5.18)⑤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3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1277~1291,1291~1292.和中国驻美大使施肇基进行联系以期获得部分资助(《致施肇基函》,1924)⑤,后尽管计划有变而取消.这些都体现出一个成功的弄潮儿在时代大潮中展示出的游刃有余姿态.

所以,尽管按当时张謇的说法,西方各国和日本,“若师范则只有国立,不仅无私立,并无公立.盖义务与权利相衡,各国取于民者多,故任于民者重,抑师范国立亦寓统一教育之义也.”(《致端方函》,1907)⑦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2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218,140.但通州师范的私立性质并不严重到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地步,张謇所获得的官商资助足以能够化解办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危机.

通州师范办学过程中所获得的雄厚企业的巨额资助恐怕是当时其他地方所无法媲美的,而张謇在政坛上的长袖善舞又为他获得了更多政策支持.但即便有政商两界的支持,张謇创办的师范等新式学校也依然脱离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所以,他也同样感受到民众对这些新生事物的冷漠甚至反感,他在致端方的书信中抱怨,“且访闻江北通海—带,近年遇有地方善堂、社仓、水利、兴学、开垦等要公,率有刁劣生监,不法棍徒,纠众滋事,蔑法背理,实堪痛恨云云为词.”(《致端方函》,1904)⑦对于相当部分的底层民众而言,他们一方面享受不到新式学校的益处,另一方面却不得不承担起这新兴教育经费的义务,徒添经济负担.

其他地方由于缺乏办学资金,这种情形更为严重,常常不得不靠强行摊派以获取办学教育经费.当时的《申报》就报道 “各县设立中小学堂动辄请开捐筹款如近年来丝绸鱼肉等捐无地无之”的现象(《异哉苏州学务处之营生》,1905)参见:异哉苏州学务处之营生[N].申报(第二版),1905~5~3.;再加上经费收支的不透明、某些官吏趁机渔利,更增添了民众对新式学校的反感,甚至出现“打洋学堂”的运动,这在一个有着讲究师道尊严、敬畏文字文化传统的民族是一个反常现象,1904年(光绪三十年),《东方杂志》当时就以《毁学果竟成为风气耶》为题一针见血指出,“考其原因,无非为抽捐而起……愚民毁学,其咎则全在于官吏”参见:毁学果竟成为风气耶[J].东方杂志,1904(第1卷第11期)..

由于师范学校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所以,张謇在师范学校的创办过程中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其他一系列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张謇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采用的对策,留给后人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首先,科举与师范的冲突.通州师范创办之初,科举尚未废除,尽管入学师范的各种优越性被反复提及,但在“官本位”尚未废除的年代,这些优越性在“官本位”面前显得无足轻重.1903年,张謇致书时任通州师范教师的王国维,抱怨“秋试未揭晓,学生度尚未齐.科举之弊,令人气短.”(《教育手牒》,1903)②⑥⑦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3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421,1422,1421,1422.,“乡试归后,榜期又过,学生尚不至校,自应向保证人查问缘因.”(《教育手牒》,1903)②、“1904年,通州仍照行了一次院考,第二次本科中便有人不听劝阻去应考,结果是考取二人和未考取者都受到开除的处分.”(管劲丞《通州师范的创办与发展》)⑤⑨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南通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江苏文史资料(第106辑)[C].《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内部刊物),1998:2,3~4,7..而此前通州师范第一届学生开学典礼上,张謇“翰林院修撰冠服,冠砗磲顶,着鹭鸶补服”(顾怡生《开学时的几个回忆》)陆文蔚,顾乃健,邢家璜.教育家顾怡生诗文选集[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33.,又是以体制内获益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身着官服、本身就是科举制获益者的张謇企图用强力手段阻断学生对于科举的向往,既没有说服力,本身也构成一个悖论.在“官本位”心理依然强势有力的年代,仅仅依靠强制手段只能导致学生貌恭而心不服,甚至牵连到对师范学校本身的不信任.

其次,师资问题.因当时教授新式课程的教师缺乏,故引进的日籍教师鱼龙混杂,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据早期的学生管劲丞回忆,“木造性格暴躁,对学生动辄谩骂;西谷虎二考试时荒唐异常,出题不知所云,也不认真阅卷,随手在卷面上批分数.”(《通州师范的创办与发展》)⑤作为一名精于世故的社会名流,张謇对此有所察觉,他曾在给王国维的书信中抱怨日籍教师的“甚不合信义”(《教育手牒》,1903)⑥.

在这种特殊时期,张謇认为,“魏武求才不必廉士有行,为其需济用也.……今通州学校亦所谓求贤之急时也,但使所请人来,能供吾用,而有益于目下之学程.即无行,吾亦用之.宁不优于徒索重资委蛇无用之外人乎?”(《教育手牒》,1903)⑦因此,在随着师范学校毕业生开始出现时,张謇便从毕业生队伍中挑选优秀学生培养师资,如送出国进修或直接留校教学.“至1911年上学期,通师教职员连校长张謇先生在内总数为32人,其中出自通师的17人;教员共18人……学校自己培养的毕业生13人.”朱嘉耀.南通师范学校史(第一卷纪事)[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9.这固然缓解了师资的匮乏,增强学生对于母校的情感,也有利于摆脱外国人对于中国教育的干涉,但是,从长远的学术角度而言却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易产生学术的近亲繁殖,既不利于学校学术氛围的形成,也不利于教师及学生个体的学术专业成长.这与西方现代意义上的一流学校做法正好相反,管劲丞回忆,“通州师范历来的教师,都不曾有人向学生谈论过学术思想,教师们本身也说不上有什么研究,即使有人多读些书,无非为教课和作文而已.”(《通州师范的创办与发展》)⑨.中师保送生回母校工作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大扩招之前.

第三,对师范本质的认识.由于张謇对于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欧美教育并未深入地研究,他的教育理论资源只能来自于古代,竟提出了师范学校学制宜仿成周教法师孔子的教育主张,“中国学制较有依据者,莫备于成周……其理论合于师范养成教员之用.”(《学制宜仿成周教法师孔子说》1909)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3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51~152,152.张謇责怪世人,“中国既尊孔子矣,独于普及教育,若犹以孔子为不足法,何欤? ”(《学制宜仿成周教法师孔子说》1909),张謇理想的教育目标则是“将救(求)欧美各国教育家言证,合我三代学制之旧”(《通师开学致教习监理辞》1903.4.27)⑥⑦⑧⑨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4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69, 74,75,75,207..这些皆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教育上的体现.至于在其后给女师范学生定下的系列目标更显示出张謇与现代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的隔阂,他写的《女师范学校歌》要求女生“女知向学明义礼,相夫教子,可与古之贤母令妻比”(《女师范学校歌》)③④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7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49,444,131.;给女师范学生题词更是流露出其内心对师范教育的认识程度,“葛覃为先王风化之大原,躬俭尊师,合周礼九嫔所职;范书传列女才行为世典,教书至学,录班昭七篇亦云.”(《题女师范学校》)③……

尽管张謇在给通州师范学校写的校歌中提出“民智兮国牢”(《通州师范学校校歌》)④,但如何进行“民智”,张謇与时代的认识皆有些模糊.《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考取初级师范学生,专以中国文理优通为主.”杨学为,朱仇美,张海鹏等. 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C]. 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92:493.他们没有意识到中国的落后首先是文化、制度造成的,恰恰是他们所看重的中学才更需要转型,而如果没有西方现代文明的刺激,单纯依靠传统的中学很难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张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忽略了更为深远的现代思想启蒙,师范学生只获得教学形式及内容上的改良,没有思维本质的改变,早期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其骨子里依然是旧式读书人,大量的诗词唱和构成了其日常生活.

同时,由于张謇在参观日本学校时获得的最深印象是严明的纪律,因此张謇反复告诫学生纪律而非个性自由,“诸生知教育何义乎?以教为育,便是干涉而非放任.放任者野蛮之事,干涉者文明之事”⑥“若为一时自便,而执流俗相传自由之说相抵制,是以自甘放任之人而处愿受干涉之地,非独人与地悖,亦行与愿乖.”⑦“即日本各学校公德增进分数之多无过军人,其公德之最易见者在服从”……(《师范学校年假演说》,1904)⑧日后,将其总结为,“军队无共和,学校无共和”(《论严格教育旨趣书》,1912)⑨.对个体的忽视不仅易导致学生个性的压抑和视野的不开阔,更为严重的是导致理性思维判断力的缺乏,这在学校创办早期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五四时期,其不足之处越发明显,张謇也越发显得被动与疲惫不堪,他无法接受蔡元培男女同校的现实(《复梁启超函》,1921)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3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873,1520.、公然为男子娶妾辩护、称陈独秀为“教育之盗跖”(《致黄炎培函》,1923)……张謇没有意识到国家的富强依赖于个体的自我觉醒和公民意识的培养,而非单纯的坚船利炮.

张謇或许更没有意识到,他的师范学校是整个中国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科层制的重要一步.学制的延长,必须需要有更多的经济作支撑,而这远超当时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同时政府及社会却又缺乏应对措施.即便是早期不缴纳学费的南通一带师范生,“每年止纳膳费(茶水、灯油在内),每月四圆,以十个月计,费四十圆.”(《通州师范学校开办章程》,1902)②③④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5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41,8,45,30.,但这个每年40圆的费用也远非普通家庭所能承受,如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学徒之长二圆,历一年者一圆”(《厂约》,1899)②同仁泰盐业公司雇工“上手每人每月五元……下手每月三元”(《同仁泰盐业公司整顿通章》,1903)③其他的工价更低,创办通海垦牧公司时,爬夫与铲夫“每人每日工食钱一百二十”,按照当时张謇的算法,爬夫“共钱二千七百四十三千六百八十 ,合规银二千一百九十四两九钱四分四厘.”铲夫“需钱九百八十八千二百,合规银七百九十两五钱六分”.(《通海垦牧公司集股章程启》,1901)④可知,当时基本上1250钱为1两银;按照《东方杂志》公布的1908年6月份金钱时价,龙圆与银的比在0.734~0.718之间、小龙圆与银的比在0.642~0.645之间(《光绪三十四年六月金钱时价一览表》)参见:光绪三十四年六月金钱时价一览表[J].东方杂志,1908(第5卷第7期).,取均值1元约为0.7两银计,那么40元约为一个民工约300天的工钱及饭钱之和.张謇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以江南号称财赋之区,凡小学生徒能毕初等五年之业,而不为家族之生计所迫,以致中辍者,尚寥寥焉.其他贫瘠之省,更复何望?”(《呈学部文》,1902)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1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76.

张謇的师范学校固然有资金雄厚的大生等企业的支撑,但依然也非普通家庭所能承受,张謇自己也承认,通州师范“无论每年开学,正当程度相宜之学生,不易招致,即勉强如额,而中途退学,十常一二”(《初等小学教育必须改良之缘起》,1908)张謇全集编委会.张謇全集(第4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51.更遑论其他类型的学校.当时的《东方杂志》(1905年)就评论,“中国之民素贫,而其识字之人所以尚不至绝无仅有者,则以读书之值之廉也.考试之法,人蓄四书……由是而作状元、宰相不难,计其本,十金而已……是一废科举设学堂之后,恐中国识字人数必至锐减,而其效果将使乡曲之中并稍识高头讲章之理之人而亦无之,遂使风俗更加败坏,而吏治亦愈不可言,则于立宪之途更背驰矣.”(《论废科举后补救之法》,1905)参见:论废科举后补救之法[J].东方杂志,1905(第2卷第11期).

新式学校反而无形之中提高了识字门槛,阻断了更多人的求学之路,甚至带来更为严重的社会倒退,这一点或许会出乎以张謇为代表的那一代积极倡导新学者的意料之外.当然,这或许并不奇怪,因为废科举这种划时代的行为,当时只有一流的思想家如严复才能敏锐地感受到其历史地位,“直无异古者废封建、开阡陌”(《论教育与国家关系》,1906)王栻.严复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6.务实如张謇者未必有这样的玄思.

(龚郑勇,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师范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结论,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张謇和科举和热中方面的师范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师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