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企业成长性类有关论文范文集 和新常态下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成长性路径相关论文范文集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企业成长性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20

《新常态下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成长性路径》

本文是企业成长性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跟成长性和小微和常态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对于区域产业创新、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和市场价值.常州作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小微企业的健康成长与持续发展,对于常州产业创新、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和推动效应.本文以新常态背景下小微制造业企业成长性问题为研究内容,通过与常州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合作,在对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和产业创新理论,从小微企业成长生态链构建、企业集群机制、融资渠道、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家培养和政策扶植等方面,探索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成长路径,以期为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成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一、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成长与发展基本状况

(一)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成长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根据常州工商管理局2012—2015年的数据统计分析: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处在稳定发展阶段.其中,62%的企业处在成熟阶段,26%处在成长阶段,8%处在初创阶段,4%处在转型阶段.调查显示,2015 年,60%的受访企业处于盈利状态,3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10%的企业因为初创不久,尚未盈利.在盈利企业中,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利润率较高的有17%,不太高的有60%,不高的有23%.从企业客户分布数据来看,被访企业主要客户分布层次完整,主要分布在省外、省内外市、国外、本市依次占比为41%、27%、20%和12%.受大环境影响,多数企业认为当前市场对产品(服务)的需求动力不够强劲.67%的受访企业认为动力一般,32%认为比较大,1%表示不清楚.企业开拓市场困难大.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缺乏市场、资金、人才,占比依次为41.22%、23.66%和12.98%,缺乏政策、技术的占比为30.5%、6.11%,其他12.98%.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开拓市场或转型升级、开发新品或扩大规模,占比依次为67%和38%.

(二)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成长的政策扶持力度较大

为支持小微企业成长发展,常州市制定出多项政策措施,扶植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发展.金融服务方面开展了“千企入库”“百项顾问”和“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财政局、科技局出台《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常州市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引导暂行办法》,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在江苏省的“区域集优”项目中,常州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试点城市.截至2015年,已开展项目企业达到了58家,涉及金额50亿元.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面,对企业多采用“一企一策”“一单一策”的办法来审批临时额度,并对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进出口业务给予支持.税务优惠方面,2012—2015 年的4 年间,对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 万元(含6 万元),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人才引进方面.常州市人社局出台了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就业享受扶持政策.

(三)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经营状况———成长性不强

数据统计显示,2012—2015 年,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成长性明显不足.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方面:2012-2014 年,常州小微企业主营业收入(按照户均数统计)分别为4775.9、3720.9、5103.8、3479.8(千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呈现波动较大和下降局面;企业资产总计分别为5486.2、4056.3、2759.3、3936.6(千元),同比呈现下降趋势;企业平均上缴税金总额和实现利润同比出现负增长;企业平均生产能力利用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企业期末剩余订单数分别为109.5、70.9、129.5、60.4(千元);企业平均用电量216 725 千瓦时、145 477.1 千瓦时、174 313.9 千瓦时、105 567.92千瓦时;企业期末从业人员数分别为20.1 人、17.1 人、20.4 人、13.9 人,同比呈下降趋势.

二、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传统型企业居多,企业成长约束较大

常州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约50%)和制造业(约20%)等传统服务业,常州市小微制造业企业规模较小、底子薄弱,区域块状特色是产品的显著特征,技术相似,附加值较低.企业主要依赖低成本竞争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缺乏产品转型和技术革新的动力.近年来,尽管小微企业在经济总量和效益上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经济结构变化不大,行业结构仍然以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企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产品、工艺、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低端加工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居多,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拥有量较低,以贴牌生产为主且多是单一的产品结构.调查显示,样本企业中拥有专利技术的样本企业只有16 家,拥有自主品牌的也只有45 家样本企业,分别占4.3%和12.2%.

(二)人才严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短缺

由于小微制造业企业员工大多数层次不高,技术人员的数量很少,在技术创新上很难有所突破.另外,由于小微制造业企业的业务大多数都是零散的短单,缺乏长远的销售部署,只看重眼前的效益,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的资金比例较低,严重妨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缺乏完善的技术创新型税收优惠政策,由于自身人员、经费等种种原因限制的小微制造业企业,技术研发上比较薄弱,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也就享受不到如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三)企业融资困难,发展资金不足

近年来,小微企业发展的羁绊主要是融资困难.生产周期短、信用等级低是这些规模小、资本少的小微制造业企业的共性,因此造成了融资门槛高,且房贷风险也为大多数银行推脱的原因.小微制造业企业在常州贷款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数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依托,存在较弱的抗风险能力,且企业的变数也大;可供抵押资产少,流动性较小造成了小微企业的负债能力受限,进而带来小微企业的较大的融资困难;规模小,占据资金较少的小微企业,位于下端的产业链,融资问题频繁发生,进而加剧融资的复杂性;信息透明度较低.国家对大型企业的扶持相对注重,倾斜性支持在政策、资金、技术、资源、人才等方面,对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大型企业,我国的金融体制比较有利,借助股票、债券等发行均可以为企业募集到资金.但对于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缺口在资本市场运行中也将必然存在.

三、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成长性的路径

(一)组建小微企业产业联盟,构筑企业成长生态链

目前,在复杂动态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困境和持续发展形成了对常州小微制造业的严峻挑战.快速发展的产业环境和竞争态势,决定了处理这些生存和发展问题时,思考和研究应摒弃孤立、近视的方式,而应纳入到更大的生态系统中来考量,并构筑适应企业成长的生态链.一是可以基于小微企业在各行业、各区域等不相同的发展特性,组成小微企业的发展联盟,如“某行业小微企业发展联盟”等.整合不同小微企业的各种优势条件,进而发挥整体的作用,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及合作互利等,从而获得资金上的互助支持、技术创新方面的共同发展等.这样借助联盟内部共享的有效资源,推动常州小微制造业企业来共做“大蛋糕”.

(二)建设小微企业孵化基地,促进小微企业集群发展

合理布局建设小微制造业企业孵化基地.结合企业集群理论的观点,抱团发展的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制造业企业就能产生规模效应.常州可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及产业全区分布,在各区市合理布局、建立小微型企业,尤其是创业基地和孵化园在小微制造业企业中的开展,吸引了小微企业的大量进驻,对其以优质的配套服务开展帮扶,同时在集群内部的小微企业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带来了生存能力的显著增强.针对产业园区中的现有大中型企业,鼓励其带动小微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科技型、优质小微制造业企业基地应更加重视和扶持.对于小微企业孵化园区的建设,政府还可以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其中,小微企业孵化园或创业基地可由各个区市根据自有的产业官民共同出资兴办.

(三)完善金融扶持体系,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数量巨大的小微企业在常州经济结构实现优化的同时,较大贷款需求也附带而来.服务本土且具强有力的地方政策执行力,成为了常州的本土金融机构的显著特点,常州政府应以此为契机,对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平台应加快建设并逐步完善,为小微企业设置专门的融资窗口,以优惠利率的贷款提供给常州小微企业.同时,将贷款审批流程予以简化,并缩短贷款的发放周期,从而处理好小微企业中融资难的问题.另外,针对小微企业利用本地金融服务平台而形成的资信档案,通过持续创新,把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小微企业,进而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的扶持质量.

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的特色渠道.常州可以结合国外的经验,把债券、票据、应收账款和订单等融资方式融入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中,并把债券、票据的融资审核程序在小微企业的应用中进行适当简化;资本市场的完善予以加快,应放宽小微企业的股权转让渠道;对条件符合的小微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常州政府应适当鼓励,补充并完善小微企业上市的培育机制,对于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小微制造业企业及借助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高科技小微企业,都应给予重点支持,以此来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规范发展民间资本,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宣传倡导力度、支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减免优惠税收政策予以扶持,引导民间资本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四)完善税收扶持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在税收优惠方式中,以间接优惠为主的方式应予以逐步增加.税额式的直接优惠方式与以税收利益让渡为主的税率式,是目前我国对小微企业进行发展扶持所采用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而在间接优惠方式中,以税前优惠为主的较少.为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应转变现行小微企业单一的税收优惠方式,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有效作用.在间接优惠方式上,应逐步增加以加速折旧、税前列支、延期纳税、亏损结转、投资抵免和税收抵免等方式的采用,实现小微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让渡,以缓解小微企业资金短缺的困境.

流转税政策应调整和完善,以推动小微企业公平竞争.以税收来带动小微企业的发展,应该有利于在市场中促进小微企业的公平竞争.与企业经营发展尤为紧密的当属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两大税种,当今在税收政策上针对小微企业涉及流转税的方面可表现为:其一,应扩大增值税范围,发挥增值税的税收中性,杜绝重复征税的问题出现在营业税征收方面;其二,我国小微企业的出口比重偏高,在实行增值税扩围的基础上,应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其三,调整增值税政策和营业税政策.比如,减少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把增值税起征点设为免征额,放宽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等方式,进而逐渐减轻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

完善企业所得税政策,增强小微企业的发展动力.可以在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来推动企业的创业投资和健康成长,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将税收优惠在融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中推广开来,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带来的收益,应对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税收减免;针对小微企业提供的贷款利息收入,对融资机构和银行予以税率优惠;针对小微企业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在计算所得额时将以往的部分扣除的规定转变为按实际支出进行扣除,从而降低小微企业的筹资成本.在税收优惠上,转变以直接优惠为主的方式.在小微企业的管理费用中,设置较高比例限额的税前列支用于员工技术培训方面,以实现用人成本在小微企业的降低;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对小微企业给予鼓励,针对研发方面的各种费用在小微企业中应推行税前列支;在转让技术成果和进行科技发明、专利的交易中,对小微企业的所得给予税收优惠,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应增加税收优惠的方式和范围.对于小微企业的初创投资和再投资给予鼓励.(作者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责任编辑:王兰爽)

企业成长性论文参考资料: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企业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管理论文5000字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该文结论:这是关于企业成长性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成长性和小微和常态相关企业成长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