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民办教育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和制度变迁理论下的我国民办教育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办教育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15

《制度变迁理论下的我国民办教育》

该文是关于民办教育类论文如何写和制度变迁和教育发展研究和民办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制度经过逐步认可、鼓励、制度化三个历程,民办教育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借助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主体、动因、类型、影响因素都会制约民办教育的制度发展.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制度方案供给不足、执行过程的偏失,究其原因是制度环境不成熟、政府缺乏合理定位、民办教育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因此政府在民办教育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合理定位、民办教育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中自我调整与完善是完善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民办教育;制度变迁;历程;制度缺失

我国的民办教育从最初的允许办学到现在的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的道路,成了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促进法》预示着民办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道路,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合理回报、产权、办学失范等问题,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是民办教育制度缺失的表现.

一、我国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

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主体是政府、学校等组织、个人.新制度经济学派指出,不同主体在制度变迁供给中的地位并不完全相同,政府是在政策变迁供给主体中最重要的[1].、地方政府是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主要供给者,此外学校等组织、个人也会以某些特定的方式推动着制度的变迁.政府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颁布和实施有关民办教育的法律政策来进行制度变迁,当某项制度还有着潜在的利益,制度不是均衡状态时,就意味着出现了制度变迁的必然性和动力,而且只有当预期收益大于原先的成本预算时,政府、学校等组织、个人才会推动教育制度的变迁;我国是集权制国家,故学校等组织一般被动地接受和执行政府层面的政策法规,除此之外部分学校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而和政府博弈实施变迁;个人主要是通过参与学校等组织来介入制度变迁过程.

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因是潜在利益的驱动.无论是诱致性还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都是按照预期收益大于原先成本的原则进行的,制度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率决定着制度变迁与否.在民办教育制度变迁中,一种新制度的产生必然会计算出规划、组织和实施民办教育制度的费用;消除一项旧的阻碍民办教育制度变革的费用;民办教育制度革新及其变迁造成的损失;民办教育制度变革的实施和保持成本.

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类型包括诱致性和强制性变迁.林毅夫提出了著名的制度变迁模型[2],国家政府通过强制性的政策所实施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由组织团体、个人自愿联合发起的对制度的更替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民办教育的诱致性变迁主要来自基层的研究员、教授、家长、学生等,他们通过对现有制度进行分析,发现制度的潜在利润,就会推动和引起政府的注意,是自下而上的模式;民办教育的强制性变迁体现在政策主动地去安排和实施制度,通过提供政策法律,实施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经历了《宪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等革新,都是强制性变迁的体现.

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四个方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国民教育有了新需求,单一的公办教育制度下从而促进了民办教育制度的需求;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进程快慢也受国家集团政治是否开明和的影响;纵观国外私立教育发达的区域都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碰撞频繁的区域,我国的文化传统也是根本的制约因素;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水平低下到今天科学技术的大跃进也使得民办教育发展必然要求制度的突破,诸如民办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在不断的发生变革.

二、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伴随着民办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回顾民办教育的制度变迁的历程,分为逐步认可、鼓励、制度化阶段.

1978-1982 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建设的步伐,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国家开始允许社会力量办学,随着第一所民办大学湖南进修大学的诞生到1882 年宪法的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际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按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民办教育地位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1982-2002 年国家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1985 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给予了民办地位一定的地位,国家开始鼓励企业等按照规定办学,但并未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做出明确的规定,1992年党的十四大会议指出要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民办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前景,1993 年《中国教育与发展纲要》指出民办教育的十六字办学方针“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1997 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对民办教育做了更近一步规定,加快了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步伐.2002 至今民办教育发展逐步制度化.2002 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民办教育发展开始迈向了制度化的进程,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民办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申请、民办学校的权利与义务、民办学校的法人设置等,2017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界定了盈利性民办学校和非盈利性学校的办学标准,加强了党的建设等,民办教育在规范化、法制化道路上迈向了更远的一步.

三、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制度变迁中的缺失表现

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斯指出,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制度的需求总是滞后于制度供给.而制度的缺失,会造成制度低效、资源配置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加大[3].民办教育制度缺失导致制度供给不足,导致了民办教育的配套政策供给落后于民办教育的发展,2002 年之前我国的民办教育就有了空前规模的发展,但并未有专门的法律政策来给予合法地位,仅有的民办教育的一些条例散落于其他法律文件中,2002 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成了民办教育发展最重要的依据,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民办教育的法人属性、投资者的合理回报、退出机制等并未做出明确的界定[4].其次,民办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缺少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产权不明确导致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影响了社会团体对民办教育办学的热情;民办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制度的空缺现象,如《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建立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相关规定指的是什么法律规定未明确指出,制度与制度之间存在空缺,就会造成腐败和搭便车现象.

民办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偏失现象,在执行过程中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民办教育因为缺乏明确的财政税收支持、银行借贷优惠政策,导致经费来源渠道少,只能靠学生的经费维持,民办学习的生源和招生变得十分重要,不少民办学校出现虚假信息、违规招生等现象,又缺乏一定的监督制度,这不利于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监督的不完善、民办教育制度与财政优惠制度之间不匹配、财政优惠制度的操作性不强导致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失,以至于出现了民办学校违规招生、靠学生经费维持的状况.

三、我国民办教育制度变迁中制度缺失的原因

我国民办教育制度变迁中存在的民办教育制度缺失问题会阻碍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入手,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缺失现象的原因有制度环境、政府、民办教育三个方面.

制度环境不稳定导致民办教育制度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到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变化而发展,回顾民办教育制度变迁的历程,从逐步认可、鼓励,到制度化过程中,也伴随着制度需求大于制度供给,民办教育的配套政策不及时、不完善,造成我国民办学校办学违规、混乱等现象,同时缺乏政府等部门的监管,部分民办学校出现搭便车、寻租等现象,影响了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进程.

政府在制度变迁中角色定位不合理.民办教育在诱致性变迁中,“第一行动集团”民办教育家等进行现有的制度创新时,就需要“第二行动集团”政府的协商,政府通过满足或者向上一级的相关部门反应使得新的制度需求得到落实;民办教育在强制性变迁中,政府通过宏观调整制度的安排、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等来促使民办教育诱致性变迁.无论民办教育是诱致性,还是强制性变迁,如果政府的角色定位不合理,会直接影响民办教育的制度变迁.政府在民办教育强制性变迁的过程中对其管理权限不明确,如产权制度政府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客观上造成了制度供给不完善;[5]除此之外,我国是集权制国家,政府拥有公共权力,在对民办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部分政府通过延缓制度供给实践或者进行权力寻租来谋求个人利益,造成民办教育制度创新的成本增加,交易费用上升,而导致民办制度变迁困难重重.

民办教育在制度变迁中存在路径依赖现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路径依赖是指国家、组织、个人会对现在选择的制度产生依赖现象,无论这个制度是好还是坏,一般都会沿着这个制度走下去.我国民办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受我国教育体制及其公办学校办学模式的影响,再者民办学校自身在制度创新中会产生高额成本费用,如起草和实施新制度产生的费用、改变原本制度安排所产生的费用等,使得民办教育会沿着现在的制度路径一直进行下去,从而使制度供给变慢,阻碍民办教育的制度变迁.

四、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制度变迁的展望

民办教育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不均衡就会造成制度缺失,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的制度变迁历程,民办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政策制度的滞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失而阻碍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政府在民办教育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合理定位.一方面,制度环境会限制制度变迁的范围,因此,高等教育进行制度创新,宽松的制度环境是必要条件,政府要及时跟新旧的不合理的制度,提供新的制度创新的环境,减少旧制度的阻力,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安排,促进民办教育拜托路径依赖现象;另一方面,要建立有限职能政府,对民办教育进行适度干预的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的自主权[6].

政府要规范民办教育的市场的同时对自身行为也要加以规范,要减少制度执行者滥用职权或者执行不力,给民办教育充足的发展空间.民办教育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中自我调整与完善.制度创新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动力条件,民办教育是制度变迁中的“第一行动集团”,首先,提高民办教育自身的创新能力,民办教育才能在现有制度环境中进行制度创新,将制度需求及时的反映给制度供给部门;除此之外,民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要不断沟通与交流,制度的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一所民办学校就能发起改变的,民办学校之间如果内部因各自利益而产生矛盾,这会导致民办教育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产生制度变迁困境,故民办学校之间要树立以民办教育整体发展的观念,减少制度变迁的费用成本,减少恶性竞争,推动自身更快的发展.

民办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本文结论:此文是适合制度变迁和教育发展研究和民办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民办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民办教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