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文明建设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格目标诉求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明建设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14

《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格目标诉求》

该文是文明建设类论文范本和生态文明和生态人格和诉求类论文范本。

汪馨兰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社会科学部,四川广汉618307)

摘 要:生态人格作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人格范式,展示了对“求真”的理性探索,表现了对“向善”的深刻诠释,凸显了对“崇美”的完满体悟.然而,随着工业技术文明的迅速发展,当前生态人格出现了严重缺失,主要体现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桎梏、人类对自然的冷漠占有、工具性价值取向的困境等方面.针对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体人格危机,需要通过培育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教育、注重生态实践等途径塑造日臻完满的生态人格,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格目标诉求.

关键词:生态人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生态实践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7408(2016) 04 -0054 - 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链研究”(14AKS020);四川省教育厅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项目“现存困境及对策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SZQ20140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汪馨兰(1985 -),女,福州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

人作为推动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主体,主体人格的成长与完善是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主体人格并非与生俱来的禀赋,其塑造及培育是现实的、具体的,亦即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回顾历史,随着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人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原始文明的族群人格、农业文明的依附人格及工业文明的占有式人格等人格范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塑造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生态审美情趣、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新型人格范式,即生态人格.当前,探究如何从主体人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实践方式等方面实现“人格转型”,塑造新型的生态人格,如何从生态人格培育的角度转变个人主义与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树立整体主义与生态理性的观念,生态危机的困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诉求.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格内涵:生态人格的本真意蕴

生态人格是一种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要,能动地、有意识地、自觉地构建起来的新型人格范式.生态人格是主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主要指以生态理性为出发点,形成“人——社会——自然”互利共生的整体主义生态思维,在生活实践中激发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完善德性的生态情感,涵育自然、人类及社会互生共济的生态审美境界的综合性复合型主体人格.

1.生态人格展示了对“求真”的理性探索.生态人格要求人们基于整体主义的哲学视野,掌握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知识,并以“求真”的精神和态度处理“人——自然”两者之间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主客体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具有内在同一性.“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另一方面,人对自然有着依赖性.“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不但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甚至必须将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建基于各种自然物质存在与发展之上.同时,人对自然也具有能动的创造性,这突出表现在人类可以“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类能够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界依照人类的意图发生变化.在此意义上,人作为自然的产物,既负有享用自然的权利,又被赋予保护自然、维持“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义务.首先,自然有着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可享用性.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决定着人类的可享用性.同时人类具有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可以按照人的尺度去改造自然,促进自身生存境况不断改善.其次,人类负有维持自然可享用性的义务.要保证人类享用权的持续拥有,维系自然的可享用性,人类就必须尊重生物物种的客观存在,承认自然系统的整体性和价值性.无论当下或未来,能够被人类实际利用并占有的自然资源并非无限,并且人与自然的共荣共生、相互依存的状态也决定着人类必须在自然许可限度内进行对等的物质变换.由此,生态人格必须形成这样的理性认知人的买践活动应按照人的尺度及物的尺度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取得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买践结果.

2.生态人格表现了对“向善”的深刻诠释.生态人格作为现代社会吁求“生态人”的理想人格,具有“善”的生态德性.生态德性表征着人对自然的良知与信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伦理智慧,凸显出现代社会公民具有的伦理精神.生态德性已然将道德关怀的视野超越狭隘的个体主义与工具理性,投射向生态理性与整体主义的立场,汲纳了社会、自然、人的整体性诉求,以互利共生的生态思维认识社会同自然系统的利益关系.首先,生态人格所具备的生态德性超越了以往的道德认知,生态德性以生态共同体存在作为思维的出发点,形成了黑格尔所说的“从实体出发”的生态思维.这意味着对单纯个体需要与利益满足的扬弃,消除了“我”或“我群”与自然“他者”之间利益的对立式格局,将单纯的个体利益满足延伸为生态共同体视域下“我”或“我群”与自然“他者”的和谐共存.其次,生态人格具有的生态德性确立了人与自然互济共生的普遍性法则.从生态人格的主体层面,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指向特定个体或人群的积极行动,更囊括着社会整体各方的共识与合力,从生态自然的客体层面,生态系统各要素间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关系也意味着人、社会、自然间应形成整体性效应,以维持生态共同体的永续发展.由此可见,生态人格超越传统人格,被时代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和价值,正如欧文·拉兹洛提出的人类新使命从社会使命的角度,人类应深刻反省现代工业技术文明,生发出新的全球伦理观及全球价值观,从政府使命的角度,人类应超越国家民族立场,关注地球生态系统及全球社会构建;从个体使命的角度,人类应具有生态道德责任和生态关怀意识.

3.生态人格凸显了对“崇美”的完满体悟.生态人格不仅包含“生态人”对生态理性的深刻求索、对生态德性的不断完善,还意味着“生态人”对生态审美的精神诉求.自然美作为一种客体存在,是世间最伟大的艺术作品,能够使主体人在强烈的和谐美感享受中获得敬畏感和愉悦感.主体人对客体存在——大自然的审美过程经历了从认知到情感,再到意志的发展阶段.生态审美认知主要指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认识自然生态的客观存在,在美学的意义上重新审视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性.生态审美情感即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客体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反映了主体人同客体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良好心理体验.生态审美情感具有调控主体人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发挥的功能,既是推动主体人实现提升自然美目的之心理内驱力,又是决定主体人审美能力能否发挥以及发挥程度的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生态审美意志是在生态审美中,主体人为了实现生命节律、情感体验、价值理念与客体自然的协调发展而确立审美目标的过程,以最终达成审美的合目的性同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早在二干多年前就已经开启了对生态审美的探索,如“天人合一”表达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审美境界.时至今日,总书记所引用的经典名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乌山花好兄弟”、“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都表达了天人和乐的审美高度.可见,生态美感的孜孜探求能够改变现代人唯物质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理念,提高人们精神追求的境界,同时还可以消解人与自然主客体间的矛盾,在实现人的生命完满与自然的完满过程中达成主客体的统一.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格危机:生态人格的缺失表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从表观上看,近现代以来出现的生态危机问题是由于人类盲目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以不合理方式使用开发自然资源,以致从自然界获得大量资源的同时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然而究其本源,自然界成为外在异己力量与人类对立、“奴役”人类仅仅是表象,其根源在于人类的“自我奴役”,即工业技术文明发展催生的主体人格危机——占有式人格.

1.从思维方式来看,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桎梏.随着工业技术文明的迅速发展,人的理性思维逐渐发达,从以往原始文明、农耕文明时代浑然一体的精神统一体中抽离出来,形成了工业文明社会占有式人格的理性思维方式,确立了人类自身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主体人格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人不再作为“神性存在”而蒙上敬畏面纱,彼此之间处于互相排斥、冷漠、封闭的状态,主体人格对待人和自然关系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统治者、征服者,两者之间处于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对自然不再心怀崇敬感,而是带有傲慢的态度.占有式人格的理性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科技理性与经济理性.在科技理性的思想观念中,人类把先进科学技术视为身上的“佩剑”以更好地征服自然,同时将科学技术视为善的存在.这为人类不合理利用科技手段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理论支撑,并且将科学技术功能限定为对自然的掠夺与进攻.在经济理性的思维方式中,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于对功利主义的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经济指标的提升成为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在物质幸福观的指引下,自然本身内在的价值及权利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这从根本上使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状态.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指导下,人类在获得物质财富极大涌流时,也承受着自然所产生的反主体效应——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愈演愈烈,步入越陷越深的生态危机中.

2.从道德情感来看,体现为人类对自然的冷漠占有.在工业文明占有式人格认知图式中,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认识排斥着生命的神圣与高贵,而转向将生命物化的维度,对所有自然界生命尊重与敬畏的情感面临着冷漠化危机.生态道德情感危机,直接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冷漠占有.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联系、情感共鸣被纯粹的物质联系所取代.人类对自然进行了全面祛魅,将自身的主体性存在从与自然客体的浑然联结的状态中剥离出来,从而彻底封堵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通道和神性之维,对自然的情感从超验之维降低到经验之维,导致主体人格层次的下降.自然被物化为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求的纯粹对象,其精神价值被消解,而物质价值被中心化,最终也导致生态不断被人类异化.另一方面,占有式人格也将人类自身的生命物化,使人自身变成冰冷的客观存在物.现代工业文明在推动人的解放唤醒人性的同时,也使人沦为“单向度的人”,造成了人对物的极度依赖.当主体人将一切视为被占有物时,主体人自身也被异化为自己占有的物,在此意义上,主体人丧失了对人本质的占有,而成为“原子式”的个体,信仰缺失、价值虚无、意义缺场等情感危机成为现代人无法回避的精神困境.由此可见,工业文明社会的占有式人格认知图式所带来的生态异化及主体人的异化使人类陷入情感荒漠化危机.

3.从审美情趣来看,表现为工具性价值取向的困境.伴随工业主义的高歌猛进,人们憧憬着未来工业文明的高度发达将会引领人们进入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域,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事与愿违,在人们占有式的审美意识中,自然既沦为人的利用工具又丧失了美感的存在.自然的和谐之美随着人们工具理性的蔓延不断遭到破坏.一方面,占有式人格的工具性价值取向体现在将自然商品化,破坏了自然的灵性之美.自然的灵性是以外在于人的形式独立存在,是丰富多彩生命万物存在形式的呈现,可以引发人类天然本源的审美情感共鸣.然而,现代性的遽进式勃发使自然沦为人们功利追逐的对象,掩盖了自然本身的美学价值,科学技术将自然打造为商品化存在物,成为满足人们物质利益需求的工具,自然界逐渐成为“人工智能式的人工园林”,其灵性之美被肢解殆尽.另一方面,占有式人格的工具性价值取向还表现为主体同客体——人与自然的分离,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之美.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能够买现主客体间的统一,呈现出生命的完满性.正如贺麟提出,从表面上看,人与自然是相反,实质上人生是与自然相成的.然而在主客二分的理念引导下,人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自然成为主体人的利用客体,成为人们开展利益争夺及资源掠夺的工具.其结果是生态环境遭受致命性破坏,人生命的和谐与安宁也被破坏.综上所述,自然与人作为有灵性的生命存在体,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能够升华至相容相谐的审美状态,生发出神圣的美感、道德与智慧,而工业技术文明却使两者限于“对立性存在”的境地,离美好的生活越来越遥远.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格培育:生态人格的塑造路径

任何文明形态的发展和演进都需要主体人格提供基础性支撑,传统工业文明占有式人格所带来生态危机与发展困境的重要出路是塑造和培育新型主体人格——生态人格.生态人格既能买现主体人格的发展完满,又能与当下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相吻合.我们应当通过生态文化的培育、生态教育的加强、生态实践的开展等途径完成“人格转型”,达成人、自然、社会协调永续发展的价值旨归.

1.培育生态文化,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化是人和自然协同发展、互利共生的文化形态,同时也是“促进天人和谐、融合时代精神与现代文明成果、传承干百年来生态智慧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文化载体”.生态文化的培育,对于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美丽中国向心力的凝聚、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化弘扬及培育的本质要求,不仅包含着对“道法自然”思想境界和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体悟,还包含着对人与自然互济共利的哲学思维、伦理观念、生态审美的探索.

生态人格的塑造和转型,首先,需要从哲学认识出发,体悟生态智慧.生态文化的核心即生态哲学,这是公民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点.站在生态哲学的高度,世界万物处于真善美圣、永续相生、平等共享的价值链上,人类同其他生态要素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形成了地球的生命共同体.由此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性及客观存在性,这些思想精髓为生态人格养成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次,要通过思维方式的转变,树立生态伦理观.“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所禀持的是主客二元对立、唯物质主义论及工具性价值取向,在这一伦理观指导下的人类行为使人与自然处于敌对状态,成为全球经济危机的价值论根源.生态伦理观则是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为基点,将人类的道德视域从人自身利益诉求延伸至整个生态系统.在绿色生态文化的熏陶下,完成生态人格的内在塑造.再次,培育生态关怀意识,提高生态审美情趣.生态美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人的生态关怀与审美情感相互融合,在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同时能够增进人类的健康和福祉.生态审美既包括对自然美的挖掘又包含着对人文美的求索,能够引领人们探求自然的智慧、生命的意义,达至生态人格的日臻完满,实现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提升.

2.加强生态教育,涵育公民生态文明情感.生态教育是顺应自然的人性教育,“主要以生态哲学为依托,传授、传播生态基本知识和生态文化理论,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提升人的生态素养,培养人的生态自觉,发挥生态教育在应对人类环境危机中的作用,目的是保护地球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教育作为一种引导公民将生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活动,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综合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实践活动,是塑造生态人格、涵育公民生态文明情感的重要途径.

加强生态教育,首先要完善与拓展生态教育内容,唤醒公民生态文明情感.要在公民教育中加大生态教育的比重,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公民从系统性、全局性的哲学视角来把握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关系,深刻认识生态环境系统内在的规律,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技能,在内心深处唤醒对自然万物的关怀情感.其次要构建系统的生态教育体系,实现生态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普及化.构建完善的生态教育体系包括在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学历教育与社会教育、专业教育与业余教育过程中注入生态教育内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教育体系.同时还应将环境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内容进行整合,使现有的生态教育超越单纯的自然科学范畴,建立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文化学等颇具人文关怀色彩的跨学科体系,提升公民的精神层次的追求.再次,要采用多样化生态体验方式,激发公民生态文明情感.生态教育可以通过教育情境的创设、教育环境的优化,使个体在美的发现与创造中形成生态文明理念认同.公民在多样化的生态体验方式中可以超越个体经验之维,进入生命间融合共生的超验之维,激发对生命神圣性与独特性的情感体验.

3.注重生态实践,锤炼公民生态文明行为.生态人格既属于观念范畴,又属于实践范畴,是知行统一的人格范式.马克思主义的协调理论认为,人类所向往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只有在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双向运动中才能买现,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改造自然,同时,人类的买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由此,买践确证了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双重意义.生态买践是当今人类面临生态危机时采取的“自我救赎”行动,是对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活动.

生态实践要求公民走进自然,实现与自然的生态交往.走进自然是人类体验、感悟、欣赏、享受生态资源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人能够体会到由工具性存在向价值性存在的提升.由此,公民能够以积极态度与行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成为生态文明的推动者和行动者.我国颁布的新《环境保护法》既对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作出相应规定,同时赋予公民参与生态建设的权利,拓展了公民与自然进行生态交往的渠道,提供了切实的制度性保障.生态实践要求公民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生态买践最终是通过公民的行为习惯来落实的,生态习惯的养成既包括在消费活动中,引导公民采取文明消费方式,提倡绿色消费,也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公民自觉选择与生态理性和生态德性相吻合的行为,培养公民“真善美”的生态人格样式.生态实践要求人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追求单纯的经济系数,而生态发展观则要求人们不仅“怎样快速发展”的命题,更应关注“应当怎样发展”“为谁而发展”“发展为了谁”等价值层面的命题.事买充分表明,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实践活动才能破除当前发展困局,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为人的全面发展及生态环境永续相生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黎峰】

文明建设论文参考资料:

建设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图书馆建设杂志

该文总结,本文是关于文明建设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生态文明和生态人格和诉求相关文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