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自媒体类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中文自媒体中的德国形象相关论文如何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自媒体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24

《中文自媒体中的德国形象》

该文是自媒体类有关论文范文集和德国形象和媒体和中文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中文自媒体中的德国形象

张 芸

(宁波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 要:异国形象是一个民族对另外一个国度、另外一个民族的总体想象.在中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德国形象是极其正面的,体现了德国人的勤奋、守时、认真、严谨、富于工匠精神、勤俭节约、制度优越等等.一个民族对另外一个国家的总体想象,一个民族在另外一个民族中的某个形象可以与真实情况相吻合,也可以存在较大偏差.异国形象的建构是一种社会文化实践,是对意识形态和大众心理的微妙操纵.

关键词:中文自媒体;比较文学形象学;德国形象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7)04-0001-07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由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一个课题逐渐成为跨文化研究的热点,比较文学形象学也拓展为跨文化形象学.[1]形象学探讨国家形象建构、变迁和运作的过程,其研究对象从各种游记以及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国家形象逐渐扩展到新闻媒体、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国家形象.对西方各类文献中,中国形象的研究成为国内学界跨文化形象研究的重中之重.但对中国当代社会中他国形象的研究也刻不容缓.本文将以中文自媒体中的德国形象为研究标的.

国家形象可以产生于一个民族对自身民族的观察和描述,由此产生的形象是一个民族的自我形象(Autoimage).而一个民族对另外一个民族的观察与描述,所产生的形象是他者形象(异国形象)(Heteroimage).国家形象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承载国家形象的符号可意指的范围极大超出了现实本身,蕴含着想像、虚构和观念的世界,它是以语言或视觉符号等建构起来的有关某个国家的集体想象物.国家形象无论是构建还是阐释都涉及主体性问题,因而对国家形象很难进行客观的真理判断.因为只要有主体参与,承载国家形象的语言或视觉符号与它们所指的事物之间就不存在着机械的指称对应关系,虽然一个国家的现实很可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曲折地影响国家形象.例如西方媒体登载的中国军队照片,在中国人看来,展现中国军队实力、意味着中国国家形象得到了提升;而西方人则往往将这类中国军队照片形象阐释为中国威胁力量增长,并与“黄祸”形象联系起来.

中国在与西方的碰撞中,中国知识界一向十分焦虑地关注西方人如何描述中国形象.鲁迅就曾经观察到西方人描述的中国形象的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一战后,他捕捉到西方叙述中一战前后中国形象急速由负面突变为正面的变化.他将这一变化诠释为西方人一种特别的“恶意”所致.“我记得‘拳乱’时候的外人,多说中国坏,现在却常听到他们赞赏中国的古文明.中国成为他们恣意享乐的乐土的时候,似乎快要临头了;我深憎那些赞赏.”[2](P245)西方作品中突然出现的积极中国形象对鲁迅而言,是西方人向中国抛出的“软刀子”.老舍的“伦敦媒体体验”也同样充满着这种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负面描写的焦虑,老舍具有一定的媒体自觉性,特别留意西方媒介在操作中国形象时的运作方式.[3](P26-32)

对中文自媒体中的德国形象研究关注的是当代中国社会如何描述西方.许多德国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是由某个观念衍生出来的,与德国现实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是一种虚构.德国形象产生于中国人作为注视者和描述者的创造性想象,因而研究重点自然就转到形象塑造者主体身上,追究德国形象的真伪的“辟谣”不应成为形象学研究的主题.应当通过研究国人如何观察、描述外国人,一些外国形象如何形成,因何形成,由此加深对中国社会心理态势的认识.异国形象产生于属于不同民族的“注视者”对“他者”的描述,在本质上是一个民族在主体认识上、社会心理上对另外一个民族(社会、文化、制度)的认知建构,因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观察者、描述者自身的社会心理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德国形象并不是单纯地对德国现实的复制.自媒体中的德国形象不一定是社会现实,而有可能是注视者、观察者或描述者自身的心理状态.研究积极正面的德国形象如何被塑造出来,同时就可以透视折射在“他者”——异国形象——上的自我和需求.

莫哈强调“形象学拒绝将文学形象看做是对一个先存于文本的异国的表现或一个异国现实的复制品.它将文学形象主要视为一种幻影、一种意识形态、一个乌托邦的迹象.”[4](P24)幻影与意识形态或者乌托邦与现实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虽然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曲折地折射出社会现实.中文自媒体中的德国形象应被作为一个广泛且复杂的总体——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一部分来研究,因为德国形象同时具备了言说他者和言说自我的双重功能.中文自媒体中各种德国的正面形象是以一种特殊形态套话(Stereotype)呈现的,表达出社会批判的乌托邦.

莫哈对异国形象中展示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凡按本社会模式、完全使用本社会话语重塑出来的异国形象就是意识形态的;而用离心的、符合一个作者(或一个集体)对相异性独特看法的话语塑造出的异国形象则是乌托邦的.”[4](P35)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于维护和保持现实制度及现实秩序;而乌托邦本质上是质疑现存秩序的,具有颠覆、构建的功能.乌托邦化的形象是塑造者一方力图否定其自身的群体价值观,意图创造出一个从根本上优越于自我世界的异国形象.因此,对异国形象的意识形态化不会造成自身文化传统结构的变化,它只是在既定视野内提供一套编码符号,将异己的信息消融在自身传统之中;而乌托邦化的形象则是将他国作为一种异己力量,进行对自身社会的批判,以促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调整,甚至颠覆.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层出不穷.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因其平民化、个性化、交互化等特性更加受到大众青睐,逐渐成为中国网民积极表达个人思想和抒发情绪的主要平台.在自媒体平台上,各种思想和意识形态竞相角逐,德国形象的传播和变迁具备许多自媒体传播的特色:异国形象在与受众的互动中发生变异,并广泛流传.这些德国形象未必与德国社会现实直接相关,但却与中国社会现实密不可分,有时形成一个社会热点,折射出某些中国人的心理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诉求,它们在自媒体平台被创造和传播,甚至被工具化.德国形象的提供者和建构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资深的德国社会研究者、留学生、旅游者,甚至还有一些从来没有去过德国、对德国了解甚少的人员.

“青岛油纸包”和“德国良心下水道”是有关德国的最著名的自媒体传说.“油纸包”传说的内容大致如下:“青岛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换,但当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于是一家德国企业发来电子邮件说,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油纸包.”[5]邮件内容中除了精确的文字说明,还具体呈现了下水道的内部结构图和油纸包的位置,甚至还附上了当年的修建下水道的历史照片.维修人员因此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油纸包里面预存的配件,完成了对德国当年修建的下水道的维修.但这个令人震撼的有关德国人如何认真负责的故事旋即被证明为传闻,因为,“当年德国人建的排污管道是水泥的,为了防腐蚀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瓦,根本不需要什么所谓的零件.另外,如今德国人留下的设施早已无影无踪,几年前被全部拆掉实现了更新……”但在自媒体上“青岛油纸包”的传闻却长盛不衰.[6]

当年德国在殖民青岛期间的确修过下水道,这个传说貌似有几分真实的基础.所谓德国百年企业,百年传承的精神就似乎体现在包在油纸包里面的“下水道附件”上.“油纸包”的传说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德国的积极套话.这个传说上加载着对德国人所谓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对德国工程的可靠性的想象,是对德国工匠精神和工程质量的由衷赞美.因而青岛的“油纸包”和“下水道”成为德国正面形象的典型.这两个故事都出现在曾经受过德国殖民统治的城市青岛并非偶然,德国殖民者开启了青岛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转型.德国沉淀在青岛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潜意识中,只要话语环境合适,这种记忆便会被激活,当这种较为积极的记忆遇上在自媒体上活跃的德国“套话”时,对德国美化的种种神话就在这一套话的语境中被创造出来.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个说法最早来自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但这句话在雨果笔下只是一个文学修辞比喻,意为“垃圾堆的优点是从来不撒谎”,在巴黎的阴渠(下水道)里,集中了各种龌龊的东西,它们之间相互不必隐瞒.“在这个死灰的地方,有它的黑暗之处,但秘密不再存在”,“阴渠,就是城市的良心.”[7](P1534)“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个说法在构建“德国良心下水道”这一套话中,完全脱离了原有的语境,兑换成为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加载了许多其他的内容和意义.“德国人占领青岛期间,没搞形象工程,而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给修了.给中国人留下了百年以后从来不淹水的青岛.”①

多个因素的叠加,使得这个传闻成为中文自媒体中流传时间最久、受众最多,也最为典型的正面德国形象.不少在自媒体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名流都援引过这个传闻.龙应台认为,下水道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良心!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因为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8]

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描述被注视者的一个重要术语,是形象的一种特殊而又大量的存在形式,是陈述异族集体知识的最小单位,它“传播了一个基本的、第一的和最后的、原始的形象”[9](P159).研究“套话”是形象研究中最基本、最有效的部分.套话形成一个特定的话语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强化套话话语方向的内容得以加强.以积极德国套话创造出来的小故事旨在让中国人反思,自媒体中出现的德国形象旨在从各个层面促进这种反思,从制度到道德标准到公民素质.通过套话,对虚构形象的接受成为一种简略的、不需思考的过程.形象产生的过程绕开了理性,不需要论证,因此破除某种形象时,理性并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某个杜撰出来的德国形象的有力工具.

青岛“德国良心下水道”的传说上加载着十分积极的德国形象,德国工程质量可靠,哪怕过了上百年依旧可以信赖.传闻中将暴雨后青岛洁净不积水的街道归功于百年前德国建造的下水道,而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德国人修建的下水道目前只占青岛下水道工程的千分之一,在目前青岛的排水工程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自媒体平台上以“油纸包”和“青岛下水道”等套话打造的德国形象是一种典型的被生产出来的正面意义.这种有关德国人和德国工程品质的美好套话,很快衍化出新的传说,用以加强德国人认真负责、注重承诺这一形象.

在自媒体上,全国许多地方都冒出了类似赞美德国制造业的神话,这些神话常常套用了“青岛油纸包”的模式,只是略微加以修改.“兰州中山大桥”是“德国良心桥,屹立百年不倒”.临近使用年限,相关部门还收到当年该桥的德国设计师家族的一封信和邮包.传说中“宁波灵桥”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中标建造,临近大修期,同样也收到了西门子公司的邮件提醒.②对德国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西门子公司的强项并不在建筑.德国形象能够在网上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众对于德国的看法,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德国是优秀的”这一思想观念.这些故事以一种讲历史、貌似叙述事实的方式出现,通过自媒体的运作,足以形成让普通受众信服的德国正面形象.这类积极意义的生产和运作,巩固了“德国制造”是高质量、高水平工艺的印象.

有关德国工程质量和德国技术的正面传说和神话一度强大到足以颠覆现实的程度.在中国的一些人眼中,只要是合理的设计就必然也必须出自德国人之手.这种情况也同样体现出正面的国家形象之力量.例如,中文自媒体中出现“上海地铁一号线是德国人设计的”,上海地铁一号线在暴雨天不会发生雨水倒灌,是因为德国人在入口处设计了台阶.所以一号线的设计要比其他线路要好得多.[10]实际上,上海地铁一号线是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德国工程的积极套话甚至拓展到一些土生土长的中国工程上.

与正面形象不相吻合的情况,往往被忽略和无视.例如,传说中德国人守时,德国公共交通运转可靠.在德国的朋友经常抱怨德国火车晚点严重,现在“只要哪趟列车准点,我就感到是奇迹发生了.”[11]而德国公共交通的严重缺点,却没有进入公众的认知视野,就是说相关事实并没有真正地进入公众的认知层面,并足以矫正德国人认真守时的形象,而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新闻报道层面.过于强势的德国正面形象、过于强势的套话往往造成对现实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的扭曲.这就是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的体现.

除了工程技术上的优势之外,通过虚构的小故事、小传闻很多有关德国制度、公民素质等套话被创造和杜撰出来,共同组成了德国的积极形象.这些套话展现出德国人节俭,德国各种制度优越等正面形象.在很多情况下,通过虚构产生的具有正面意义的德国形象是一种经过了乌托邦化的形象,虚构的德国形象由此成为用来批判中国社会的工具.

在中国自媒体上,德国人节俭的观念主要通过德国老太太表现出来的.德国老太太“给中国人上了一堂‘震撼教育课’”一文是在中国互联网上流行了十多年的网文,该文的传播十分具有互联网网文的传播特点,文中请求读者在阅读之后进行转发,流传极广.文中,一名德国老太太斥责一群在德国饭店消费的中国人,因为那群中国人点了一桌子菜,吃了不到三分之一,就要扔掉菜肴走人.节俭而正义感爆棚的德国老太太打电话叫来身穿制服的社会保障局人员,对这群极其浪费的中国人施以罚款,而罚款金额在文中随着欧元的引入发生了变化,从早年的五十马克到后来的五十欧元.被罚款的中国人羞愧难当,但又心服口服.德国老太还不忘谆谆地告诫这些中国人:“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大家的.”[12]这句塞到德国老太嘴里的意味深长的话大约是这篇文章的文眼.但略作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这篇文章是一位对德国缺乏基本常识的中国人对德国社会的想象.首先,德国的社会保障人员不穿制服,其次,罚款并不是德国社会保障人员的任务.此文的作者大约将中国社会身着制服的罚款代入到德国社会中去了.中国也有节约的老太太,但在中文自媒体上中国老太太的节俭主要表现在搭乘免费公交车去菜市场买便宜菜,而且还要跟挤公交车上班的年轻人抢座位这类故事上.跟德国老太比,她们节俭的境界十分低下,她们也绝对说不出德国老太那么富有哲理的话来,因而不具备德国老太的媒介传播能力.中国自媒体等社交平台对这位虚构出来的、节俭的、教训中国人的德国老太情有独钟,在她身上加载了太多积极意义.而德国老太的媒介传播力,这种教训中国人的道德力量是德国在中国自媒体上正面形象赋予的.

在中文自媒体中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是严格遵守公款消费制度的模范.在自媒体的故事里,默克尔绝不乱花一欧分公款,是个廉政奉公的公仆:“如果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一个庆典需要以公费送一束花,她必须严格遵守如下规定:写明送花的对象、时间、送花理由、由总理本人签字,报预算委员会审核,最主要的还要通过联邦审计局的审核,确认之后才可以报销.纳税人的钱是这样看管的!”[13]有好事者写信到德国总理府去核实德国总理购置鲜花的程序,当然只是证实了这又是一个虚构,如果默克尔送出一束鲜花要走这么多程序,那她大约就没有时间处理国家大事了.有关德国节俭老太和默克尔的虚构故事,都在于要通过打造高素质德国人的形象,让他们的举止言行让中国人感到由衷惭愧,因而去低头反思中国人的素质低下、制度缺失,与此同时受到教育,受到感动.

在中国的自媒体中,德国的许多制度也受到全面的理想化.例如,在对德国的想象中,德国教育制度无比优越,处处为保护孩子们的天性着想,竭力避免扼杀禁锢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为了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德国宪法禁止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教授孩子们任何知识,让儿童们尽情玩耍.[14]一位专业人士认认真真地查阅了德国宪法《基本法》,写了一篇文章有理有据地反驳这一传闻.[15]但作用不大,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的虚构传闻一再出现在自媒体中,甚至被人民网等权威媒体转载.想象中的德国释放儿童天性的教育模式要优于中国的教育模式,虚构的文字比真实的文章更具有传播力,这里显示出的也是国家形象的力量.

就在中国社会中流行的正面国家形象来看,德国形象要优于其他西方国家.中国社会常常选择德国作为模范和样榜,并刻意加以美化.“在所有制约形象塑造者观看异国的方式中,先见的地位最为重要,因为观看者所拥有的经验世界、知识体系、价值参照、认知方式和伦理取向,决定着他在观看时所持有的立场、观点、伦理态度及价值评判标准.”[16]中国社会的一般受众一向对德国有着良好的先见,而将这种正面先见发展为正面形象,只需要媒体的某种引导.

中国社会对德国良好的先见,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德国是一个历史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家.较之于美国,德国在国际上并没有充当世界的角色,推行霸权强权.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作为战败国,日本否认历史,拒不承认战争罪责.而德国对战争罪责进行了深刻自我反省,赢得了世界舆论的称赞.当年西德总理威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的故事甚至被收入中国小学语文课本.这些都是正面德国形象能够在中国自媒体上建构及有关德国的套话能够得以广泛传播的社会基础.美国、日本虽然同为综合实力强大、社会制度完善的发达国家,但美国在新中国历史上有过一段作为“纸老虎”的“美帝”被进行意识形态的批判历史.虽然有些人要将美国视为人类未来的“灯塔”,但在对美国进行美化时,中国社会心理中积淀的某种回忆还会常常浮出社会意识层面来进行干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记忆中,自媒体上出现日本的正面形象时,民族记忆中“日本鬼子”的形象也往往会与之相悖.而德国在中国的形象是基本上正面的,德国虽然占领并殖民过青岛,但是他们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最现代的理念对青岛市进行了规划.与一战后德国人从青岛撤离之后占领青岛的日本人相比,德国在青岛施行的政策近乎宽厚.这个历史原因部分造成了中文自媒体中的德国形象较为正面.这些正面的形象和套话包括德国人严谨、勤奋、认真、节俭、守时,德国技术严谨可靠等等.所以德国的正面形象在中文自媒体中的生命力极强.

“青岛下水道”“油纸包”“节约的德国老太太”“默克尔的鲜花”“德国的学前教育制度”等等德国形象曾被一些具有高度意识形态警觉的网友们反复论证为虚构的想象物,与现实并无直接关联,这些形象却还依旧能够扎根在中文自媒体中,继续得以广泛传播.在信息流动如此迅速的当今社会,理性分析驳斥的文章却很难深入到广大公众的认知层面.德国国家形象作为某种意义和观念的承载体,作为某种需要主观认知和阐释的媒介,根植于社会心理定势的,有一定社会文化意义,这些形象通过自媒体的运作,更具备生命力.

从上文介绍的几个正面的德国形象例子来看,这些形象被创造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心理的投射.中国需要一个理想国度来投射内心诉求,正面的德国形象在自媒体上履行了中国社会心理诉求投射的镜像这一功能.完美的德国形象下,对比出的是中国人自我形象的不足.德国形象中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比中国人松散、爱投机取巧的劣性,缺乏德国式的专业精神;德国工程技术的可靠与精密对比豆腐渣工程;德国人性化的教育制度对比中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每一个德国形象的背后总包含了对某种社会现状的不满.通过虚构的小故事、传闻来建构的德国正面形象并非没有一丁点真实基础,但对那么一丁点的真实进行了极度的夸张.青岛这座城市在下暴雨时不积水,据称是因为德国人留下来的下水道;国人对儿童的课业太重有看法,于是就出现了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机构教授知识的说法,将德国的制度进行美化;对国人的铺张浪费不满,于是就有了在德国的饭店里教育浪费的中国人节俭的德国老太太;对公务员廉政状况及浪费公款不满,于是就有了德国总理默克尔鲜花账单的想象.

概括来说,在对德国形象中的这里的“他者”有两个特征:第一,这是一种整体的认知,是本族对异族在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总体主观认知,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异国形象,往往与原型有偏差.第二,由于参杂着主观因素,“自我”在创作过程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在言说自我,反射自我的内心,从而唤醒自我.正如狄泽林克所说:“每一种他者形象的形成同时伴随着自我形象的形成.”[17]异国形象是一种双重反射的结构,刻意神化和美化德国形象的背后,是对本国在相关方面的负面认知.对于那些想通过正面德国形象来建构公众共识的人来说,那些形象与现实相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借异国某个形象表达出某种诉求或展现出某种社会心理状况.只要某种诉求和认知存在,承载着这种期盼的德国形象就有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正面而扭曲的德国形象在中国社会就会一直有市场.

这种形象往往诉诸情感,诉诸潜意识,诉诸想象,而并非诉诸理性.形象本身是一种缩减的认知过程,是一种不需经过思考的结论,以套话的形式呈现,使用便捷.自媒体中的大部分网民在浅阅读时不会去深究内容的正确与否,一旦内容契合自己的想法或者关乎切身利益,就会一键转发,使用者从信息的接收者轻易地转变为信息的传播者,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呈几何式增长,产生“核裂变”式的传播规模效应.当一个形象借助自媒体被转载到一定程度后,形象传播往往自带传播惯性和动力.传播异国形象以及与该形象相伴的意义的传播传播过程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意识形态的操纵过程.被神话了的德国形象成为国人心中理想的文明国度,是中国发展的样板国度.以此为目的建构的德国形象具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德国媒体也称,中国人对德国形象的美化是“神话”(Mythos一译作“迷思”)、“传说”(Legende).[18]“属实”不是这类异国正面形象提供者的标准,对异国形象的赞美往往伴随着对中国体制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要求,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含沙射影批评中国.“德国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一定不少,但是传播一个并不真实的德国画面,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13]

国家形象依赖于媒介表征来缔造公众意义,公众主要通过媒介信息、媒介形象来认知和理解国家形象,并完成认知意义上的国家形象构建.“媒介如何抒写、如何表达、如何通过媒介语言体现出某些‘意味’和‘内涵’,即媒介如何通过‘表征系统’为受众提供国家形象的认知和解释符码以及框架,将影响公众对国家形象的阐释、想象和赋意.”[19](P111)国家形象表征链是社会文化实践的产物.要对这种表征链进行解构,用理性分析的方式很难奏效.

自媒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美国霸气小护照,德国良心下水道,全民医疗索马里,俄国白送房一套,印度恒河有疗效,日本夏令营呱呱叫,被泼咖啡撒切尔,蒋公诺曼底逞英豪.舌尖韩国很美妙,英国美食就是好,喜迎伊拉克,乌克兰个个有选票,不丹生活质量高,若问全球哪里差,最大输家我天朝.”[20]这个顺口溜概括总结了近几年自媒体上出现的许多国家的正面形象,将“我天朝”视为各国“形象”中的“输家”,对自媒体上建构的他国正面形象的嘲讽和揶揄不言而喻.顺口溜中的各个国家,哪怕是处于战乱之中、在政治经济上远逊于中国,但其形象在一些中国人的心目中依然是正面的,高于中国形象.顺口溜使那些夸张的异国正面形象变得很可笑.网络上网友的令人捧腹的接龙游戏,也是很好的解构手法.例如上文中有关青岛德国下水道的故事,青岛市政局发表过认认真真的,有数据、有分析的文章,但并未在自媒体中起到什么效果,而网友们将下水道的故事进行归谬推演,直到推导出那些形象中自身蕴含的无法忽略的荒谬性来,反而起到了极佳的效果.“德国人来青岛旅游突发肾衰竭,医院找不到肾脏不知所措,这时候有人说这不是德占时期的医院么,可以问问德国人,结果一个电话打过去,德国人是说我们既然造了医院肯定有准备,结果在德国人的指引下找到了用油纸包好的肾,历时八十多年没坏,德国旅客换上以后转危为安,大家纷纷叹服德国人的严谨.”“存放肾的位置旁边三米之内,又挖出了几个油纸包封存起来的德国外科大夫,虽然一直冷冻保存,但备用肾被取出后,他们立刻被激活,携带身边用油纸包封存起来的手术器械来到医院对病人进行了严谨精密的手术治疗.大家纷纷叹服德国人的严谨.”[21]网友的这类恶搞直接颠覆了承载正面形象的小故事.

与事实不同,形象不是一种客观理性判断.国家形象作为承载某种意义与观念的媒介存在着一定的主观阐释空间,就同样一个事实,因观察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可以产生截然相反的形象.国家形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国家形象是一种不稳定的,承载着一定观念、思想、情感的媒介.在自媒体上异国国家形象的创立是意义的输出和意义解读之过程,涉及概念、观念,更涉及情感、情绪、态度、意愿和归属感,等等.其核心是意义的生产、意义的传播、意义的解读和接受,以及意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反应等一系列过程之综合.其影响不仅在于对公众头脑和心理的作用,还在于组织和规范社会实践,从而产生实际的社会后果.对国家形象产生构建的操纵,是一种微妙的意识形态和大众心理的操纵.

——————

参考文献:

[1]参见周宁.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J].东南学术,2011,(5).

[2]鲁迅.译文序跋集·《出了之塔》后记[A].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魏韶华.“伦敦媒体经验”与老舍国家形象传播意识之建构——兼及《四世同堂》英译问题[J].东方论坛,2016,(1).

[4]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A].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杨猛.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无法复制的德国经验[EB/OL].网易新闻,转引自南都周刊,2010-06-04.http://news.163.com/ 10/0604/12/68B8MA000125LI.html.

[6]孝金波.青岛下水道存百年“德国油纸包”传闻又起[EB/OL].人民网, 2016-10-3.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3/0823/ c235996-22674292.html.

[7]雨果.雨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8]龙应台.拷问一个城市的良心[EB/OL].豆瓣,2013-06-28.https://www.douban.com/note/285069474/.

[9]巴柔.形象[A].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liuliang12cn.上海地铁2号线与1号线的差距(中国设计与德国设计的差距)[EB/OL].天涯论坛,2012-05-13.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476119-1.shtml.

[11]张丹红.闲话德国:德铁冒险记[EB/OL].新浪微博,2016-06-12.http://weibo.com/p/230418baaef1050102waky?mod等于 zwenzhang.

[12]艺臻.德国老太太让中国人汗颜,为了啥?[EB/OL].新浪博客, 2010-09-18.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d938c880100lzb7.html.

[13]张丹红.闲话德国:德国总理的一束花[EB/OL].新浪微博, 2015-05-30.http://weibo.com/p/230418baaef1050102vkrd?mod等于zwenzhang.

[14]杨佩昌.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德国孩子最幸福[EB/OL].网易新闻,转引自中国新闻周刊(北京),2012-03-29.http://view.163.com/12/0329/03/7TO199HF00014MO9.html.

[15]常晅.德国没有学前班吗?[EB/OL].观察者网,2013-10-13.http://www.guancha.cn/changxuan/2013_10_13_176633.shtml.

[16]张月.观看与想像——关于形象学和异国形象[J].郑州大学学报,2002.

[17]胡戈·狄泽林克.论比较文学形象的发展[J].方维规译.中国比较文学,1993.

[18]克里斯多夫·纳哈特.Mythos von der deutschen Perfektion[N/OL].南德意志报,2015-01-01.http://www.sueddeutsche.de/politik/deutschlandbild-der-chinesen-mythos-von-der-deutschen-perfektion-1.2286481.

[19]刘丹凌.国家形象建构:作为表征意指实践的“文化循环”[J].南京社会科学,2016,(4).

[20]隆洋.兰州官博制造“百年德国设计”神话[EB/OL].观察者网, 2014-08-22.http://www.guancha.cn/local/2014_08_22_259535.shtml.

[21]青衿布衣.油纸包中的德国[EB/OL].天涯论坛, 2012-07-23.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515293-1.shtml.

责任编辑:冯济平

自媒体论文参考资料: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论文

媒体投稿

新闻媒体投稿

新媒体营销论文

网络媒体投稿

数字媒体论文

小结:本文论述了适合不知如何写德国形象和媒体和中文方面的自媒体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自媒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