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新媒体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新媒体环境下馆读沟通有关论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媒体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17

《新媒体环境下馆读沟通》

本文是新媒体类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新媒体环境和馆读沟通研究和新媒体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馆读沟通;信任;情感;社会性

摘 要:馆读沟通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馆读沟通带来广阔平台和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使馆读沟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文章在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馆读沟通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重点从信任沟通、情感沟通和社会性沟通三个方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馆读沟通建设提出了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10-0100-03

1新媒体为馆读沟通带来新的沟通方式

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首次提出“新媒体”(new media)一词[1].与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技术手段,借助数字终端、计算机、手机等设备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媒体形态.媒介情景论提出者美国传播学家梅洛维茨认为,媒介的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必然会导致人类行为的变化[2].在新媒体环境下,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媒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博客、移动客户端等众多新型信息传播方式使人们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017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3],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沟通的重要渠道.

随着新媒体技术在社会各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图书馆的馆读沟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图书馆的馆读沟通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对面进行直接沟通交流,另一种是以媒体为中介与读者进行间接沟通交流.新媒体技术的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样性等特点为馆读沟通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图书馆应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利用新媒体拓展读者服务内容,尤其是发挥新媒体在馆读沟通方面的优势,以建立良好、和谐的馆读关系.

2新媒体环境下馆读沟通的特点

2.1馆读沟通模式超越时空界限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馆读沟通突破了时空限制,信息传播可以实时发布也可以延时传递,传播范围更广阔,只要有相应的信息通信设备,读者就可以通过虚拟网络空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服务,如远程登录访问、查询利用信息、发布信息、在线阅读等;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咨询问答、交流讨论和发表评论.馆员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传递给读者,并及时掌握读者的最新反馈.

2.2馆读沟通交互参与度大大增强

图书馆传统的馆读沟通模式是单向的信息沟通,馆员在沟通中具有话语垄断权,读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沟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的双向和直接沟通特点极大地增强了馆读之间的互动性.馆员和读者都是独立自主的沟通主体,读者既是沟通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发送者.在信息沟通过程中,读者拥有更多的沟通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可以主动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及使用信息等,利用随手可得的新媒体打造自己的传播平台、探讨自己设置的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发出自己的声音[4],而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服务诉求,提供更加及时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2.3信息表现形式灵活多样

在图书馆的馆读沟通中,传统媒体只有一种或几种媒介信息表现形式,而新媒体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传播形式最大限度地融合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馆读沟通的信息表现力和感染力.新媒体时代,信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被数字化,而数字化的最本质特点是开放、兼容、共享[5].读者通过新媒体可以订制自己需要的信息,馆读沟通凭借数字化优势通过链接、复制、下载等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存储和编辑,使每个读者收到的信息可以是相同的内容,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内容.

3新媒体环境下馆读沟通存在的问题

3.1虚拟网络交流导致馆读沟通信任危机

信任是读者与馆员进行沟通的基础.良好的信任关系能在馆读之间建立友好的沟通文化,增加沟通的顺畅性,减少沟通障碍,使沟通更容易实施.图书馆传统的馆读沟通模式是通过沟通双方的直接认知建立信任纽带,但在新媒体环境下,馆读双方往往互不相识,仅通过虚拟网络进行信息交流,这使双方失去了在传统沟通环境中相互信任所依赖的基础.图书馆用户群体的媒介素质良莠不齐,致使馆员对其缺乏信任.此外,目前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的馆读沟通服务应用中还不成熟和完善,馆员对其认知不足,也降低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

3.2间接交流主导地位使馆读情感沟通程度降低

情感沟通是沟通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图书馆的馆读沟通中,情感沟通表现为读者对馆员的互动是否符合其自身需求产生的一种内在体验.积极的情感沟通能够使读者身心愉悦,进而提高其对图书馆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传统的馆读沟通方式主要是馆员与读者进行面对面沟通,馆读双方通过言语表达、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环境氛围等进行情感感知;在新媒体环境下,馆员与读者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情感沟通.网络技术的工具性功能往往会导致具体知识信息与抽象情感信息在信息加工、存储及传递时出现不平衡现象,在这种情境下,馆读沟通容易把读者当作一种预期的“图书馆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加以对待,只关注其信息获得的具体目标和结果,而忽视了通过服务对读者进行心灵浸润和人格教化,从而把原本具有丰富内涵的服务育人过程弱化为简单、机械的文献信息传递和推送[6].这种不平衡与馆读情感沟通的最终目的相悖,会对图书馆实现社会功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3过分依赖新媒体会导致馆读沟通的社会性衰退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信息传递速度的快捷性、传递渠道和传递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以及传播个体自由度的扩大性等,为读者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易使读者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逐渐在沟通中对网络交往产生过分依赖,从而降低现实世界馆读沟通活动的参与度,甚至导致读者的人际关系疏离.长期脱离社会交往会使人在行动、心理甚至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变异或错位,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这将与图书馆开展读者沟通活动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沟通是人的活动,而人是具有社会性的,新媒体沟通的本质应以社会性为前提,是人的现实社会沟通活动在虚拟环境中的延伸.因此,新媒体沟通是现实社会沟通的有益补充,是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独立存在的.

4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馆读沟通的策略

4.1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和育人水平,加强馆读间的信任建设

网络环境中的诚信意识是现实社会诚信意识的延伸.诚信意识是在对诚信的认知和把握中形成的,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确立和崇尚的诚信道德规范的一种认识,以及依据这种认识而产生的观念.在网络沟通中,读者只有具备诚信意识,才会遵守诚信规范,产生诚信行为.因此,图书馆应积极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强化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提高读者的网络诚信意识,从网络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积极引导 读者树立网络诚信观念,进而营造诚实、守信、健康、和谐的沟通环境.图书馆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馆读沟通工作,赢得读者信任,就需要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扎实过硬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馆员开展馆读沟通工作的基础,馆员应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良好的沟通意识和沟通素质是赢得读者信任的重要保障,馆员应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以及恰当地把握沟通进程等方式保证沟通质量.

4.2研究和学习网络交际规律,重视馆读情感的交流互动

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应强调和注重馆员与读者在信息传递和知识交流过程中彼此精神的相遇相融和人格的互染.语言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表达情感,网络语言与人类其他语言一样,活泼生动并具有丰富的感彩.网络语言中的词汇、数字、符号、图画及网络语法结构、语言风格等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够以特定的方式表现人类情感的变化.为此,馆员应积极学习、合理利用网络语言表达情感、发掘情感,以此拉近馆读双方的心灵距离.同时,图书馆还要善于使用情感沟通策略,与读者建立情感纽带,如在读者生日时发送祝福语表达祝福,建立读者论坛、微信群等向读者发送信息资料,开展调查问卷、答题活动等,这些措施能够将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内涵表达得更加生动立体.

4.3网络与现实交往互动,保持馆读沟通的社会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馆员一方面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扩大馆读沟通范围、丰富馆读沟通内容、创新馆读沟通手段、提高馆读沟通影响力;另一方面还要坚持倡导现实社会的面对面沟通.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表明,面对面的沟通仍然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手段.图书馆应坚持主动推进馆读沟通的现实交往,如定期举办专家讲座、读者座谈会、专题沙龙等;面向不同读者群体,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和竞赛活动;将网络沟通与现实沟通形成联动,评选图书馆形象大使和网络代言人等.在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中,图书馆应引导 读者对虚拟交往的局限性进行反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形成馆员与读者、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5结语

信息化大潮方兴未艾,互联网和新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新媒体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跨越时空的互动交流模式,为图书馆构建新型的馆读关系和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创造了条件.但每一项新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图书馆构建新型馆读关系只有解决网络沟通方式在信任沟通、情感沟通和社会性沟通等方面的短板,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馆读关系.

参考文献:

[1]曹文星.2011新媒体发展特点简析[J].中国数字电视,2012(1):58-61.

[2]百度百科.媒介情景论[EB/OL].[2018-03-12].https://baike.baidu.com/item/媒介情景论/839421?fr等于aladdin.

[3]中国网信网.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3-12].http://www.cac.gov.cn/2017-08/04/c_1121427672.htm.

[4]方玲玲,韦文杰.新媒体与社会变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02-103.

[5]陈绘.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69-72.

[6]李春海,宋天华.图书馆技术化的人文困境及其消解[J].图书馆建设,2009(8):5-7.

(编校:徐黎娟)

新媒体论文参考资料:

新媒体营销论文

新课程刊物

新经济杂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农村新技术杂志

简而言之:此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新媒体本科新媒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新媒体环境和馆读沟通研究和新媒体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