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理论分析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理论分析基于古典经济学中的萨伊定律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理论分析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0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理论分析基于古典经济学中的萨伊定律》

该文是关于理论分析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跟萨伊定律和古典经济学和经济理论类论文范例。

摘 要:近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新态势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方略由此被提出.本文通过分析被视作供给侧管理理论源头之一的萨伊定律的提出背景、内涵及其实现条件,比较其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理论差异,以期正确认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机理与特质.

关键词:萨伊定律;供给侧;需求侧;理论差异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1-00-01

一、萨伊定律

(一)提出背景

供给侧管理理论的一个古典经济学源头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萨伊定律.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著名的“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了需求.

19世纪初期的英国基本实现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拥有广大的国内外市场和似乎无限的需求,而这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处于供给短缺的状态,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中,总供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够被需求吸纳.萨伊定律所传递的就是这种信心,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就变成了自然规律.

(二)内涵

许多学者将萨伊定律视为强调“供给侧”的开端,其主要内容即为“供给创造需求”,也有学者认为萨伊定律仅从供给的角度研究经济运行,忽视了需求的作用.笔者认为萨伊定律的提出并未忽视需求的作用,而是以广大的似乎无限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前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前院长晏智杰教授认为,萨伊本人以及他所提出的萨伊定律这一命题本意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实施自由放任,认为市场经济有强大的调节作用,政府对供给和需求都不要干预.

(三)实现条件

在物资短缺的经济条件下,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而在物质丰腴的时代,想要“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上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首先,生产的产品被有效接受;其次,有充足的时间满足信息沟通和物质流通,从而促进供需在全区域内的总体平衡;最后,从一国范围看,萨伊定律的实现要求相对封闭的经济,以排除开放经济中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客观差异以及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带来的进出口不平衡问题.

二、萨伊定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比

(一)背景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萨伊定律的提出背景完全不同.萨伊定律提出背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市场需求近乎无限大而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只要有生产就有需求吸纳,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造成的经济下行以及转型期的内外部压力.一个是巨大需求带来的供给空间,另一个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两个理论的历史背景与分析前提不同.

(二)内涵

首先在内容方面,萨伊定律无论是单纯强调供给侧忽视需求侧还是需求侧作为供给侧的实施前提,都与我国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优质供给、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思路大相径庭;同时我国强调“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只手的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引导,而不是萨伊定律认为的反对国家干预、政府对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不干预,实行自由放任经济.

其次,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对象是当前中国,是从计划经济正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经济体;而萨伊定律的供求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市场经济本身.

此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萨伊定律提出所不具有的目标.

(三)实现条件

在我国物质相对丰腴的前提下,生产的产品无法保证均有效,这就造成了供需不匹配,无法做到有多少供给就有多少需求去吸收;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市场的开放是进步的和必然的,封闭的经济无法实现,因此以萨伊定律为理论依据提出的改革方案无法在当前发挥其作用.

三、我国改革的理论基础

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正确把握,应跳出西方经济学的桎梏,跳出“用需求管理来处理需求问题”和“用供给管理来处理供给问题”的二元主义困境,也不应局限于市场与政府的简单分类,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既认识到中国结构性问题的特殊性,也不能独立于世界分工体系和全球经济环境.

人民日报《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是以新常态理论为创新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四、结语

进行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时应该放在时代背景中考察而不是片面认识后进行所谓的“追根溯源”.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更多的是基于我国经济自身发展变化的需要.要想获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足发展,必须将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发展新阶段的实际特点和问题相结合,同时重视整个改革历程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同时发力,更好地解决存在于我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晏智杰.正确认识“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对《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的几点质疑[N].第一财经日报,2016(A11).

[2]李翀.论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6(1).

[3]佟紫娟.西方经济史中供给与需求管理的擅变及争论——兼论我国经济改革的宏观调控策略[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4]刘元春.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N].人民日报,2016-12-25(7).

[5]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N].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6]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对“供给侧”学派的评价、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留[J].财政研究,2014(8).

理论分析论文参考资料:

军事理论论文结尾

文学理论论文

理论月刊

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理论论文2000

此文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理论分析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萨伊定律和古典经济学和经济理论相关理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