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故乡二题类论文范文文献 和故乡二题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故乡二题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04

《故乡二题》

该文是关于故乡二题类论文范文文献和故乡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父亲的剧团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

十月一到,雪跟着就来了.

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覆盖了整个小镇,不管是田野还是农舍,都是银装素裹,呈现出单一的灰白色调.

父亲的文艺剧团又活跃起来了.

每年冬天一到,父亲就开始将解散了大半年的剧团重新组织起来.

晚上,镇政府大院的会议室里,又恢复了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因了这份热闹,沉寂的小镇又有了生机.

父亲的剧团是业余的,演员也都是小镇上的文艺青年.

每年农事忙完了,漫长的冬日里,人们就是靠着这个剧团的热闹,打发着单调寂寞的日子.

那时,父亲还是镇小学的一位教书先生.父亲除了教书,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剧团里.

每天晚上,吃过晚饭,父亲就穿上那件蓝色中山装,外面披一件橄榄绿色军大衣,去了剧团.

父亲的剧团在十字街上,在镇政府大院里.离我家不远,从我家一直往东走,上一个坡就是了.

那时的父亲只有三十多岁,留着“五四”青年那样的三七开头型,个子又高又瘦,眼神深邃明亮,很是英俊.父亲的二胡拉得好,快板书也说得有味道.

有时,在家里,父亲也忍不住拉上一段二胡.拉得兴奋时,父亲会边拉边唱.

我听得最多的是《二泉映月》《白毛女》《映山红》之类.大弟和小弟喜欢跟着父亲学.时间久了,大弟学会了拉二胡,小弟学会了唱歌.

那次演出,大弟拉,小弟唱,震惊了全场.八岁的大弟有模有样地拉着一首《闪闪的红星》,四岁的小弟唱得有滋有味.人们边听边鼓掌,那个画面长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那时,我刚好十岁,既不喜欢唱歌,也不喜欢拉琴,一点也不像父亲.有一段时间,父亲试着教了我几个月的小提琴,后来觉得我实在不是那块料,也就放弃了.

我有种莫名的烦躁,一种叫惆怅的东西在心底蠢蠢欲动,有时是清晨,有时是黄昏,它总是跳出来.它一跳出来,我的大脑就停止了运转.我的目光平视着前方,呆呆的,像睡着了一样.若是清晨,我的目光会搭在从窗外探进来的一束光上,那光是颤动的,每颤动一下,就变幻一种色彩,而我什么也看不到.若是黄昏,我的目光就挂在轻薄的暮霭上,暮霭时而慢行时而奔跑,时而像蝙蝠在滑行,时而像鲸鱼在游动,而我什么也感觉不到.真的,我的目光就像睡着了一样.我的这一变化,没有一个人发现.母亲不知道,父亲也不知道.他们都有他们的事,母亲忙着家里家外的活,父亲忙着他的剧团.

随着隆冬的来临,我心底的惆怅似乎更加强烈了.

父亲的二胡声不再优美,小弟的歌声也变成了噪音.

家里,剧团,那份喧闹,让我感到窒息.

然而,日子就是这样,并没有因为我的惆怅而改变什么.父亲仍然拉着他的二胡,小弟仍然唱着他的歌子,剧团里的喧闹从未停息.

就这样,我睁着一双睡着了的眼睛,迎来了父亲的那次演出.

除了拉二胡,说快板书,父亲最拿手的应该是唱山东吕剧.

剧团里有一位叫桂芝的姑娘,二十多岁,长得眉清目秀,一双丹凤眼十分撩人.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吕剧唱得也好.她和父亲搭档唱吕剧,真是绝配.

父亲和桂芝往前面一站,不等开腔,下面便是一片沸腾.只要是有父亲和桂芝的节目,小会议室里都是座无虚席.

也有外村来的,他们慕名而来,只为了听上一段父亲和桂芝的吕剧.

在《李二婶改嫁》里,父亲饰演张小六,桂芝饰演李二婶.这出戏成了剧团里的保留节目,每年必有,每场必唱.俊朗的父亲和俏丽的桂芝,已让观众兴奋不已,再加上他们字正腔圆的唱功,不知迷倒了多少人.

冬天的晚上,坐在镇政府的会议室里,听上一段吕剧,成了小镇人最大的享受.

时至今日,我依然能回忆起一九七六年冬天的那个晚上,在镇政府会议室里,我坐在下面,看着父亲和桂芝在前面唱《李二婶改嫁》:

张小六:二婶她为人真不差,全庄里老和少,哪个不夸.脾气好,心眼直,老实忠厚.可惜她年轻轻的,无依无靠,摊了个狠婆婆.也不知她等到哪年才嫁,也不知她心里什么想法.我若是找上这么个好对象,搞生产,去支前,劲头更大.

李二婶:听六弟说的话,体贴温暖.倒叫我千句话,一时难言.你也难,我也难.

张小六:咱两家往来,不是一天.从今后,别说客气话.

李二婶:互相帮助,理当然.

在桂芝说出“互相帮助,理当然”的时候,我看见,她的兰花指在空中一划,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与那弧线同时出现的,是她多情的眼神.

令人惊奇的是,父亲接住了那个眼神.

那一瞬间,父亲的眼睛一亮,一道幽光从父亲眼里喷射出来,在空中追逐那个优美的弧线.

我感觉,那一刻,小会议室也随之亮了一下.

我沉睡的目光就在那一刻,被那道幽光撞醒了.它一醒来,就像只小兔子一样,四下里乱窜,窜得我心绪不宁.

接下来,父亲唱了些什么,桂芝唱了些什么,我全然不知.

我只听到,人群不时发出一阵阵的掌声和笑声.

我在掌声和笑声中挤出人群,走了出去.

外面又黑又冷,北风卷着雪沫猛烈地向我袭来.

我弓着身子,顶着风,踉踉跄跄朝家的方向走去.

走出了很远,镇政府会议里的那份热闹还在继续.一阵一阵欢快的笑声,被凛冽的寒风撕成了碎片,在黑夜里东奔西撞,听上去,像婴儿的哭泣.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是多么寂寞啊.

姨夫的参场

姨夫比大姨大十岁,大姨比母亲大十岁.

所以,当我记事的时候,姨夫已经五十多岁了.

五十多岁的姨夫身板还很硬朗,家里的粗活重活还干得动.春天种地,夏天给参场看栏子,秋天收庄稼,冬天拉木材.一年四季,姨夫从不得闲.

姨夫最大的嗜好就是抽烟,抽那种自家种的旱烟.姨夫将表哥用完的作业本拿来,剪成一条一条的,用来卷烟.

姨夫下地干活的时候,就装上一袋烟,带上一叠剪好的卷烟纸.干活累了,就坐下来,卷上一根烟,丝丝地吸上几口.望着袅袅升起的烟雾,心里十分满足.

姨夫什么都可以没有,可以不喝酒,可以不吃肉,就是不能没有烟.姨夫离开烟,就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了.

当然,嗜烟如命的姨夫,最终也是死在烟上.姨夫六十二岁就因为烟抽得太厉害,得了肺癌,去世了.

在姨夫病重的那几年,天天躺在炕上,忍受着疼痛的折磨.实在忍受不了了,姨夫就哀求大姨,让他抽一口旱烟.那个时候,医生叮嘱,不能再抽烟了.可大姨经不住姨夫的哀求,就卷上一根烟,放在姨夫的嘴上.姨夫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狠命地抽了几口.说也奇怪,姨夫抽了几口烟后,疼痛就减轻了,身上也有了力气.

姨夫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药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靠着烟维持着生命.每天疼得厉害了,就卷上一根烟抽,直到去世.

而姨夫五十二岁的那个夏天,正在五里山的参场,在他的小木屋里,盘腿坐在炕上,用表哥的作业本卷起纸盒里的旱烟,点燃,开始吞云吐雾.他不紧不慢地抽着,享受着烟草的芳香,一点也不觉得对自己有什么不好.

这个时候,距离他离世还有十年.

五里山脚下,有个参场,种植了大片大片的人参.那个时候,人参还很值钱,常有些游手好闲的人偷了去卖,换点口粮,维持生计.人偷算不了什么,参场最怕的是那些误闯进来的牲畜.牛、马、狗,还有山上下来的野猪.如果不及时发现,只需一会儿工夫,一片人参就被糟蹋了.

就为这,生产队专门派人白天晚上看护着.姨夫就是被生产队派来看护人参的,也叫看栏子.

那个时候,镇子上种的人参大都是黄参,三年开花,五年结果.每棵人参中间都长有一个笔直的茎,顶着一个伞形的花蕾,那花是一粒一粒的,像樱桃一样,鲜红鲜红的.茎的周围是菱形的叶子.

夏天的时候,参园里一片翠绿,鲜红的花点缀在那片翠绿中,显得格外艳丽.

参场里有一个小木屋,里面有一铺炕,一张矮桌,还有能做饭的炉灶,包括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姨夫就在这个小木屋里,度过了他整个夏天.

清晨,天一亮,姨夫就醒了.

姨夫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卷上一棵旱烟,站在窗前.望向那片绿油油的参场.

参场的后面,就是五里山.晨曦正从五里山的山头升起.

姨夫一边抽着烟,一边看着霞光一点一点升起来.

山头上,有薄纱一样的雾气在轻歌曼舞.晨曦一出来,雾气就不见了.

当晨曦照耀在那片参场上时,姨夫的一根烟也就抽完了.

姨夫抽完烟,穿上那条防水裤,走出了小木屋.

姨夫每天早晨,都要在参场里巡视一圈,看看参场里的情况.有没有人来过,有没有动物来过.早晨的参场露水大,穿上防水裤,裤子就不会被弄湿.

姨夫巡视完参场后,第一件事不是吃早饭,而是脱下防水裤,坐在炕沿上,卷起一根烟,抽起他一天中的第二根烟.

姨夫抽烟不是那种急冲冲的,而是慢慢吸进去,让烟草的清香充满整个口腔,并不急着吐出来,而是让烟雾在口腔里停留了一会儿,才慢慢从鼻腔流出来.

姨夫吸烟时,眼睛微微眯起来.烟雾从鼻腔流出时,眼睛就睁开了.

姨夫吸完了一天中的第二根烟,就开始吃早饭.

姨夫的早饭很简单,一碗玉米面粥,一块玉米面饼子,一碟小咸菜.

吃完了早饭的姨夫,就坐在木屋前,望着大片的人参叶子,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这样望了一会儿,就将眼睛收回来,低下头,卷起烟来,开始抽起他一天中的第三根烟.

姨夫抽完了第三根烟,静静地靠在木门上.

上午的阳光热烈地照在他脸上,他的脸黝黑锃亮,早已不惧怕日光的照射.

一群麻雀在屋顶上唧唧喳喳叫着,声音又大又吵.

门口的那条名叫赛虎的大黑狗,也静静地卧着,享受着日光的抚摸.

在一次夜里野猪突袭了参场后,姨夫就将自家的赛虎牵了过来.赛虎来了参场后,野猪就不敢来了.野猪害怕赛虎的叫声,也害怕姨夫手电筒的光亮.那光亮照在它眼睛上,它便慌了神.

这样坐了很久,姨夫抬起头,望了望五里山顶上的日光,就站起身来.姨夫又穿上那条防水裤,向参场走去.

姨夫开始他一天中的第二次巡视.

一个时辰后,姨夫回到小木屋.

这时,日已中天.

姨夫不急着做午饭,昨晚炖的土豆和豆角还有,等一会儿,热一下就可以吃了.

姨夫脱掉防水裤,上了炕,卷起烟来,开始抽他一天中的第四根烟.

姨夫的第四根烟还没抽完,就听见外面吵吵嚷嚷.接着,赛虎叫了两声.

姨夫下了炕,往外奔.看见几个半大孩子,背上背着筐,正沿着参场的小路走过来.

这些孩子都是镇子上的,姨夫认识.姨夫知道,他们是到林子里捡东西,路过这里,来讨碗水喝.

每天都会有进山的人路过这里,姨夫喜欢他们进来打个招呼,喝碗水,说几句话.

这个参场太静了,静得只剩下这片参场.姨夫每天对着参场,对着天空,对着日光,对着轻风.时间久了,姨夫似乎能听懂风的丝丝絮语,也能看懂天空中云朵的喜怒哀乐.

那几个孩子喝完了水,就沿着小毛路进了山.

下午的时光显得慵懒而漫长.

姨夫躺在小木屋里睡了一觉.醒来后,开始抽他一天中的第五根烟.

第五根烟抽完了,姨夫又开始他一天中的第三次巡视.

这个时候,日头开始西斜了,日光一点一点淡下去.

姨夫刚巡视完参场,就看见两个姑娘,一前一后向小木屋走来,肩上背着沉甸甸的背筐.

姨夫认识,是邻居家的两个姑娘.

姑娘进了小木屋,将肩上的筐放下来,从筐里捧出一大把山葡萄、山梨,放在桌子上.

姨夫给姑娘倒了两碗水,就坐在一边,抽他一天中的第六根烟.

姨夫一边抽着烟,一边笑呵呵地听姑娘讲林子里的新鲜事.

姑娘喝完水的时候,姨夫的烟也抽得差不多了.

姑娘道了别,背起背筐就沿着小毛路往下走去.她们要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家.

姨夫望着姑娘的身影从那条小毛路上消失了,才将目光收回来.

姨夫看见,太阳落到了天的另一边.

没过多久,夜就降临了.

晚上,临睡前,姨夫又巡视了一遍参场,才坐在炕上,抽他一天中的第十根烟.第十根烟抽完了,姨夫就睡了.

姨夫就这样,一天一天过着他的日子,抽着他的旱烟.

直到六十二岁那年,得肺癌去世.

【责任编辑林海哨】

故乡二题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结束语,该文是大学硕士与故乡二题本科故乡二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故乡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