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内容分析法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和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背包客生态环境感知体验*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内容分析法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7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背包客生态环境感知体验*》

该文是关于内容分析法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和背包客和内容分析法和感知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摘 要:当下背包旅游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尤其是年轻人.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以及问卷和访谈调查法,从生态环境感知因素切入,探讨了背包客的旅游感知体验.研究发现,背包客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较高,生态环境对其旅游动机的选择有较大影响力,而旅游动机“欣赏自然风光,感受良好生态环境”“探索新地方新事物,增广见闻”最为重要.生态环境条件越是优越,背包客的旅游感知体验越佳,反之体验则越差.

关键词:背包客;内容分析;生态环境;感知体验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8.06.047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旅游经验日渐丰富,日益关注旅游感知和体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背包旅游.因背包旅游异于团队旅游并倡导更为自由的旅行体验,所以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本文选取背包客这一新兴亚文化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其感知与体验出发,借助内容分析法,研究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网络游记和攻略,分析背包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感知要素以及体验评价,探讨生态环境的差异及其对背包客感知体验的影响.

1 背包客与背包旅游研究综述

1.1 背包客与背包旅游的内涵

背包客(Backpacker)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称谓也有所不同,当代背包客概念的提出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人文科学的视角.COHEN以“新奇感——熟悉感”连续谱为分析框架将旅游者划分为团队大众旅游者、独立大众旅游者、漂泊者、探索者等四类,并进一步归纳成制度化旅游者和非制度化旅游者两大类[1].LOKER-MURPHY和PEARCE则共同提出了沿用至今的背包客定义:自主制定一份有弹性的旅游计划;偏爱廉价的食宿;强调与他人的交流;较长的旅行时间;强调参与当地活动[2].当旅游者满足上述特征时即可将其看作背包客.国内对Backpacker的翻译尚未完全统一,如背包旅游者、驴友等,本文统称为背包客.朱璇认为应将背包客分成狭义和广义的双重概念,狭义上指以户外徒步方式进行野外露营和跋涉的徒步者,广义上指背着背包进行旅行的人,沿途主要靠接待设施来解决食宿等问题[3].可见背包客除“自主性”之外,还有“走非常规旅游路线、偏爱廉价膳宿设施、注重与他人的交流”等特点[4].余志远发现,现代社会背包旅游的制度化倾向越趋明显,COHEN提出的制度化与否已不再适用于区别大众旅游者与背包客,对背包客的界定更应强调其自主性与深度体验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背包客是倡导自主精神,采取自助旅游方式前往异地寻求深度旅游体验的人的概念[5].

作为国内较早研究背包旅游的学者,盛蕾认为背包旅游是一种旅游者有明确意识、旅游行程具有弹性变化的旅游方式,大部分背包客是独自旅行或与少数人一起旅行[6].龙永红提出背包旅游有3个特点,分别是本真与虚拟并存的空间体验、游憩与抵抗并重的身体意象、新人与信赖的互动逻辑[7].陈钢华等认为,背包旅行是一种崇尚廉价食宿、拥有较长假期、行程安排灵活、重视交流以及偏好参与性和社交性活动的特殊旅行方式,这些特点将其与更制度化的旅游区分开来[8].

1.2 背包客相关研究综述

1.2.1 背包客旅游体验研究综述

游客的个人特征属性会对其旅游体验造成一定影响,游客因年龄、性别、爱好、社会地位等不同导致其产生不同的旅游需求,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旅游类型,游客通过与各种不同的旅游资源、旅游活动以及和其他游客的互动而调整其心理结构,进而产生了不同的旅游体验[9-10].BOSANGIT等认为背包客的情感内化有助于其产生更有意义的旅游体验,自我反思也是其赋予旅游体验特殊意义的重要过程,通过博客进行叙述是促使旅游体验个人化的关键[11].

1.2.2 旅游地环境感知因素研究综述

旅游的异地性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特性之一,旅游者通过接触目的地社区的人和事物,体验当地独特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通过观赏、交往等方式,人们会感到视野变开阔、知识在增长.RYAN把旅游体验概括为一种包含娱乐与求知成分的多功能休闲活动[12].STEDMAN认为地方是基于其所具有的意义基础上,而地方的意义则通过体验来建构[13].体验是一种人与景观互动的方式,这对景观意义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在背包客实际体验旅游情境前,旅游地对其而言只是个“空间”,而不是“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背包客体验过后将“空间”转换成“地方”,可是其对背包客的意义仍有不同程度之分[14].SCANNELL和GIFFORD以此提出了一个包含地方、人和心理过程的三维框架概念,其中第一个维度是地方(历史记忆、建筑景观、自然环境等);第二个维度是人(群体、个体层面);第三个维度是指心理过程(个人所产生的情感与认知等)[15].这些涵盖了人与地的感知因素吸引着背包客,增加背包客对地方的羁绊与联系.白凯则在研究旅游者决策行为时将其影响因素划分为:旅游者个人相关因素、旅游目的地感知环境因素(宏观和微观)、本国相关感知因素[16].背包客对于旅游地生态环境的本真性要求较高,生态环境感知因素作为旅游目的地感知因素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背包旅游感知体验有重要影响.

1.2.3 背包客旅游动机研究综述

旅游动机是驱使人们做出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力,并影响着旅游体验.起初背包客被称为漂泊者,COHEN提出推动漂泊旅游的三股力量即文化、经济和政治,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漂泊与反主流文化的关系越趋紧密,驱动着年轻人逃离故土,到与之相异的更“原始”的环境中旅行和生活;二是现代社会物质的相对丰富使获取工作职位的竞争不再那么紧迫逼人、富于挑战;三是一些年轻人特别是美国青年,他们不满于现实生活,前往世界各地寻找更为自由的生存体验”.LOKER-MURPHY将背包客的旅游动机归为生理(放松/刺激需求)、人际交往、自尊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四类[17].PEARCE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了旅游生涯阶梯理论,将旅游动机分为身心放松、刺激、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尊和自我发展以及自我实现等5类,当动机层次越高,得以满足后产生的满意度与旅游体验质量也就越高[18].

2 背包客感知体验研究方法与设计

人与生态环境因素都是环境感知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生态环境因素给背包客带去最直观的体验感受,而人的因素多基于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得以体现,基于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笔者假设生态环境的感知因素会影响背包客旅游动机选择及其旅游感知体验.

2.1 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将质性符号内容,如文字、图像等转化为系统且可量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19],通过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将其所含的隐性结果提炼揭示出来.网络博客、游记攻略或评论都是人们旅游经验的呈现方式,能够丰富地表达旅游者内心的体验与感知[20].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资料内容庞大且重要,利用内容分析法在对网络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越来越普遍.本文利用内容分析法对背包客的生态环境感知和评价进行量化分析,选取ROST Content Mining6软件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对网络游记和攻略进行高频词汇分析来探究生态环境的感知形象.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在杭州进行调研,发放问卷的同时对5位背包客进行了现场访谈,在线发放则借助“问卷网”在线问卷平台.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旅游动机、旅游交往与旅游感知体验等问题,采用李克特量表衡量被调查者对各种指标的同意程度;第二部分是背包客的基本信息情况调查.通过问卷调研以及访谈对生态环境感知因素引起的动机变化等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背包客旅游感知体验的影响.

2.2 研究设计

1)内容分析样本选取.以中国最大的旅游社交网站“蚂蜂窝”(www.mafengwo.cn)作为样本,选取“背包旅游”“生态旅游”“生态环境”等关键词在游记与攻略模块进行检索,从中挑选关联程度较高的68篇游记攻略作为分析对象.

2)数据处理.为保证词频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将一些与研究无关且常见的介词、助词、连词以及数词等,如“是”“在”“一个”“包括”等作为无关词汇,在统计时放入ROST Content Mining6软件的过滤词汇表,排除在词频统计之外,随后对样本文档进行分词处理,再统计词频.

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3.1 高频词汇分析

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6软件将样本分词处理后,进行中文词频统计的功能性分析,在分析结果中提取出排名前50的高频词汇、词组,统计结果见表1.通过对高频词汇的归类和分析,能够系统直观地判断出背包客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感知评价,树立起旅游地生态环境感知形象.

在高频词汇中,“自然”“沙滩”“高原”“阳光”等形容地方区位与资源类目的词汇排名靠前的较多,这可以体现出背包客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拉萨”与“新疆”的上榜证实了背包客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的高追求,资源类目词汇的上榜则勾勒出其向往的旅游地环境感知形象.对于这一亚文化群体而言,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是否原始、真实并且保存完好,无疑成了其区别自身于大众旅游的第一考虑因素.此外,类似“美丽”“独特”“丰富”“安静”等关于旅游地资源条件与心理感知的词汇也上榜较多,且排名靠前,这类词汇多为积极正面的形容词,体现出生态环境的优良与否对背包客的旅游感知有重要的影响力.

3.2 问卷统计分析

问卷调研结果显示,男女比例趋向平衡,其中男性108人,占总人数的41.2%,女性154人,占总人数的58.8%,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背包客.年轻人是背包客的主力,样本中18~28岁人群最多,有244人,占总人数的93.1%;且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232人,占总人数的88.6%;在校学生人数也最多,有220人,占总人数的83.9%.样本群体大多数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省最多,其次为江苏省,分别为98人、47人,各占总人数的37.4%、17.9%.背包客的收入呈现两极分化,低收入或无收入依靠生活费的学生数量庞大,1 5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群占比达51.9%,超过一半.背包客中,未婚群体占绝大多数,达到93.7%.

调研数据还显示了背包客的一些旅游特征面貌,主要包括:一是多与相识好友结伴出游.有40.5%的人选择和同事朋友或认识的背包客一起出游互相照应,只有13.0%的背包客选择独自出游,结伴出行往往要考虑费用分担以及路上相互照应.二是注重对旅游地自然资源与民俗文化信息的搜集.最注重收集的信息依次是自然资源(37.4%)、民俗文化(19.1%)、住宿餐饮等服务(18.3%)、旅行的实际可能性(10.7%)、交通方式(6.1%),背包客出游前收集的信息类型可以较好反映其出游动机及对旅程的期待.三是热爱分享旅游经历.背包客喜欢通过自身口头表述,给身边亲近的人发送照片、语音、明信片,或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分享旅游经历.有79.4%的被调查者表示朋友圈与微博能够更有效率、更有参考意义地分享旅游带给他们的喜悦.四是强烈的交流意愿与多样的交流对象.有59.5%的被调查者表示乐意同原住民、从业人员以及其他背包客进行交流沟通,以便获得更立体的旅游体验.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有55.0%的被调查者倾向于选择其他背包客,这或许与背包客亚文化群体较高的身份认同感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可见背包客对旅游目的地整体感知环境的要求更高,程度也更深,其更愿意深入目的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区,追求真实地方感知体验.

3.3 生态环境感知因素影响旅游动机的选择

了解背包客在出游前收集信息的类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其出游的动机及对旅程的期待.调查结果显示,背包客更注重对旅游地自然资源与文化民俗信息的搜集,旅游动机描述性统计见表2.从分析结果得出,“欣赏自然风光,感受良好生态环境”和“探索新地方新事物,增广见闻”均值最高,均为4.37(采用李克特量表评分,1等于“很不同意”,2等于“比较不同意”,3等于“一般”,4等于“比较同意”,5等于“非常同意”),“通过旅游实现自我认同与自我提升”的均值为3.76,“了解当地文化,体验当地生活”均值为3.63.由此得出,均分排名前四的动机中有3个与环境感知因素有关,其中均分第一与第二的旅游动机折射出的是生态环境感知因素.因此背包客对于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本真与独特性关注程度较高,这与之前对背包客基本特征描述关于出游信息的选择对应一致,可以说生态环境感知因素对于背包客旅游动机的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大动机中,“旧地重游,探访故人”的均值最低,可以看出与普通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产生的地方感不同,背包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地方依赖感相对较弱.背包旅游者们出行相当灵活非常随性,很少会有详尽具体的旅行规划,崇尚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太多的想法,在路上也是旅行的一部分.背包客或许很容易建立起对旅游目的地的地方认同,但却不会局限于此.

3.4 生态环境差异影响背包客感知体验

如今越来越多的背包客开始选择去经济落后的偏僻地区旅游,主要是为了捕捉自然风光,追求本真体验,生态环境感知因素是旅游感知体验最直接的影响因子.在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经济的发达与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良似乎成了不可磨合的矛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导致该局面出现,一是以自然环境破坏与资源巨大损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占据主流位置;二是旅游感知体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人文交流.FELICIANO和XIMENA在西藏旅行时,慷慨赠予当地居民随身携带的小礼物,该行为使其与当地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收获了膳宿上的巨大回报[1].即使远在生态环境保护最为完好的西藏,FELICIANO经历的情况已经与在市场经济活跃的地方存在明显的“互利互换”有了相似之处,经济发达地区因这两方面原因已不可能拥有本真且质量完好的生态自然环境.

背包旅游感知体验的评价指标见表3,“背包旅游让我更尊重自然环境”均值为3.85,是所有指标中均分最高的一项,其次是“生态环境优良与否影响我的旅游体验”,由此显示出背包客的旅游感知体验随着旅游地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凸显出对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因此对背包客前往经济落后的偏僻地区旅游的原因能够得到进一步解释,旅游地生态环境的优良与否与背包客的旅游感知体验存在正向关联,即生态环境条件越优越,背包客的旅游感知体验越佳,反之则越差.

4 结束语

基于内容分析的词频统计分析,以及关于背包客基本特征与旅游感知体验的问卷调研.一是背包客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较高,高频词汇前50的选项多为刻画旅游地感知形象、资源环境条件以及心理感知的词汇,背包客偏向于选择保持本真完好的生态环境旅游地出游.二是在旅游信息的收集方面,背包客最注重于对旅游地自然资源的搜集,然后是民俗文化信息的收集,印证了生态环境对其出游选择的较大影响力.三是背包客的旅游动机广泛多样,但基于生态环境感知因素的“欣赏自然风光,感受良好生态环境”“探索新地方新事物,增广见闻”旅游动机最为重要,在旅游感知体验过程中,背包客对于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本真与独特性关注程度较高,这与其关于出游信息的选择对应一致.四是生态环境感知因素是旅游感知体验最直接的影响因子,生态环境优良与否直接影响了背包客的旅游感知体验,生态环境条件越是优越,背包客的旅游感知体验越佳,反之体验则越差,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背包客前往经济不发达、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偏僻地区旅游.

综上所述,未来可在以下多个方面展开研究:针对旅游地感知形象的结构与特征描述分析;以少数群体为切入点探讨地方感知对其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从背包客亚文化群体中深入展开关于其户外组织文化、行路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地方感知体验对旅游地当地本真文化保护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COHEN E. Toward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J].

Social Research, 1972, 39(1): 164-182.

[2] LOKER-MURPHY L, PEARCE P L. Young budget tra-

velers:Backpackers in Australia[J]. Annals of Touri Resea-

rch,1995, 22(4): 819-843.

[3] 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余志远.成己之路:背包旅游者旅游体验研究[D].大连:东

北财经大学,2012.

[5] 余志远.背包旅游者的演变与概念重塑[J].旅游科学,2014,

28(4):38-51.

[6] 盛蕾.背包旅游及其特征[J].社会科学家,2003(4):88-90.

[7] 龙永红.网络时代的背包旅游文化——以苍穹户外旅游

俱乐部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11):71-77.

[8] 陈钢华.背包客个人发展量表的开发及验证[J]. Journal of

Trel Research, 2014, 53(4): 522-536.

[9] COHEN E. A phenomenology of tourist experiences[J]. Th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1979, 13(2):

179-201.

[10]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2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11] BOSANGIT C, HIBBERT S, MCCABE S. "If I was going

to die I should at least be hing fun": trel blogs, meaning

and tourist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 Research, 2015

(55): 1-14.

[12] RYAN C. Recreational touri: 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13] STEDMAN R C. Sense of place and forest science: toward

a program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J]. Forest Science, 2003,

49(6): 822-829.

[14] 吕宁.旅游体验中的地方感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10.

[15] SCANNELL L, GIFFORD R. Defining place attachment: a

tripartite organizing framework[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0, 30(1): 1-10.

[16] 白凯.环境感知因素对旅华背包客旅游决策行为影响研

究——以西安为例[J].旅游学刊,2006(5):48-49.

[17] LOKER-MURPHY L. Backpackers in australia: a motiva-

tion-bused segmentation study[J]. Journal of Trel &

Touri Marketing, 1997, 5(4): 23-45.

[18] PEARCE P L. The ulysses factor: evaluating visitors in tou-

rist settmgs[M]. Berlin: Springer-Verlag Publishing, 1988.

[19] THOMAS J S.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M]. Orlando: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2001: 296-297.

[20]

高峻,韩冬.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城市历史街区意象研

究——以上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街区为例[J].旅游科

学, 2014,28(6):1-12.(责任编辑 戈 春)

内容分析法论文参考资料:

婚姻家庭法论文

论文开题报告内容

文献综述法

论文主要内容

论文内容

论文内容摘要

上文评论: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背包客和内容分析法和感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内容分析法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内容分析法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