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教学改革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以人为本教学观对中学田径课教学改革有关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学改革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05

《以人为本教学观对中学田径课教学改革》

本文是关于教学改革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跟以人为本教学和教学改革和启示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当前的中学田径课教学观与学生学习思想观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在以人为本教学观的指导下,学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田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促进中学田径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田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田径课程的学习体验,最终提高中学田径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学体育;田径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5.011

田径运动被认为是一切体育项目的基础,田径运动技能与素质的提升,往往会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奠定重要基础[1].然而现阶段的中学田径教学,过分强调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没有充分发挥田径运动课程的综合教育功能,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兴趣低下,所以很多中学生都不太愿意上田径课.因此,学校必须对传统的田径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做到以学生为本,积极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田径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做到愿学田径、乐学田径.

1 中学田径教学中“人本”教育的缺失分析

1.1体育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体育纳入高考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目前的中学田径课教学,体现不出田径课程的魅力,调动不起中学生的田径学习兴趣,原因就在于很多田径课的授课教师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整体而言,现阶段中学田径课的授课时间相对有限,但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多是以田径技术训练为主,过于重视田径技术指标的达成,忽视了中学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健身习惯以及健身方法等方面的培养.同时,由于中学在校生比较多而体育教师却较少,很难对学生实现一对一的指导,所以很难保证学生在田径课上的学习积极性,被动学习、被动训练很难保证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1.2田径教学没有做到以生为本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田径教学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没有充分保证学生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主要采取统一性、示范性的田径教学,所以无法顾及到田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差异[2].同时,中学田径课的教学相对封闭,缺少趣味性、集体性、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所以田径课的教学氛围相对沉闷,这会限制学生体育创造力的发挥,难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1.3教学评价未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前的中学田径教学评价中,体育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进行评价,即通过直接测量技术、素质数据指标来对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进行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就使得中学田径课程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过于片面,无法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由于中学田径项目的考核主要是以运动技术成绩的达标与否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这就会对学生的田径学习造成很大的误导,使得一些学生纯粹为了拿“高分”而进行田径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无法形成对学生田径运动情感和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培养.

2 以人为本教学观对中学田径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2.1确立“以人为本”的田径课教学目标

“以人为本”的田径课教学目标的确立,这就要求中学田径课教学不能单纯追求社会本位目标,而是要将学生本位目标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3].即中学田径课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要求学生田径运动技能素质的进步.因此,中学在改革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时,除了要开展常规的技能教学外,还要注重学生体育态度、运动习惯、田径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积极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丰富田径课程的综合教育功能.例如,对于“长跑”这一原本单调乏味的田径课程,体育教师可以淡化田径教学的技术要求和速度要求,更好的借助“长跑”课程来释放学生内心的不良情绪,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意志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显然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中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2.2建立“以人为本”的田径课程内容

为了让中学田径课程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在中学田径课的教学改革进程中,需要对原创的田径课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打破传统的单纯强调力量、速度等技能教学的内容缺陷,多增加一些趣味性、互动性、情感性和发展性的田径课程教学内容[4].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转变过去学生对田径课枯燥、乏味的不良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田径课教学的有效拓展,丰富田径课的综合教育功能,实现学生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步改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而言,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增加娱乐性的教学内容,如导入一些田径游戏,增强课堂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增加创新性的内容,如与田径相关的一些素质拓展项目,可以有效提升田径课程的吸引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3)增加一些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即加强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熟练掌握并喜欢一项田径项目,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培养;(4)对一些原本技术复杂、学习难度大的运动竞技项目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其更能适应中学田径课教学的现实需要.

2.3采取“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以人为本”教学观突破以教代学或以学代教的片面性,它更加强调学生在田径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所以中学的田径课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过去单纯“教”、“灌”为主的示范性教学方法,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体系,正确发挥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指导、教学启发方面的教学功能,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向同时“启智、求知、健身、调心、育人”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同时,中学田径课的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时,要摒弃过去统一化、标准化的体育教学形式,积极关注学生在田径课堂上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由简单的“一刀切”的方法手段,转向“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这样可以让田径课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田径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和进步.

2.4建立“以人为本”的田径教学评价标准

为了激发学生在田径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田径课程树立起积极的学习情感,并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中学体育教师就需要淡化对学生田径运动技能的考核,多增加一些发展性、过程性的评价标准,这样不仅可以尊重学生在田径课堂上的个性差异,避免田径教学评价结果的绝对量化,提高学生成绩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让学生结合自身需求,选择更有针对性的田径运动项目,促进学生田径课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和参与方式的积极转变,真正实现对学生田径课程学习的动态化评价,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结语

总之,以往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田径课教学方法,现在已经很难满足当前中学生的需要,因此,学校迫切需要进行田径课教学改革.对此,学校可以在以人为本教学观的指导下,对中学田径课的教育功能进行重新定位,结合学校教学特点与学生体育学习的现实需求,对当前中学田径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策略等进行改革和调整,积极开创中学田径课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熊扬名.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时代特征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12):91-95.

[2] 邵林海.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探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11):80-83.

[3] 尹宏林,程晓菊.田径教学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初探[J]. 皖西学院学报, 2009(05):154-156.

[4] 史硕新.论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困境与有效教学方法[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11):83-84.

教学改革论文参考资料:

教学改革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汇总: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以人为本教学和教学改革和启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教学改革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