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法国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与活在法国的中国记忆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法国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4-08

《活在法国的中国记忆》

本文是关于法国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记忆和中国记忆和法国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2018 年1 月8 日,法国当选不久的总统纽埃尔·马克龙抵达“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西安,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法国总统的这一举动颇具象征意味.从西安出发,经由中国西北大漠抵达当时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中欧经济文化交往的古代通道,也在今天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中再度复活.

中国文物

我对法国文化近距离的接触是10年前.当时,我在巴黎留学,学习艺术.

我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塞纳河畔大大小小的艺术博物馆.而让我吃惊的是,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稀世罕见的中国古代文物.

这些文物来自哪里?有一则材料这样说: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 年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超过1000 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

流失的这1000多万件文物,当然包括我在法国博物馆里见到的那些珍品.

文物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而中国的“记忆”,很多珍贵的部分,却在外国保存.

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比较有名的博物馆有以下几个.

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藏有2 万件中国藏品,是法国收藏的中国文物价值最高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建于1889 年,创始人是法国工业革命后发财致富的一位工业家——爱米尔·吉美.有钱后,他环球旅行,由此收藏了大量埃及、希腊、日本、中国和印度的文物.

这些藏品中,最为珍贵的是殷商晚期的青铜器《象尊》和周代铜器的一组《令簋》;绘画作品最为知名的是出自敦煌盛唐时期的《阿弥陀西方净土变图》《普贤菩萨骑象》和《行脚僧像》.

这家博物馆里还有很多中国瓷器.法国人很喜欢中国瓷器,在今天的很多法国家庭里,都能见到中国的瓷器.但是,吉美博物馆的瓷器很多来自明清时代,随便一件在今天都可以卖出天价.

当然,正如我们知道的,法国是1860 年劫掠圆明园的元凶之一.所以,这家博物馆里也珍藏了很多圆明园的珍宝.其中,就包括郎世宁绘制的《乾隆肖像》、乾隆百花瓷瓶等乾隆皇帝时代的物品.

说到圆明园珍品的收藏,珍宝最多、最好的不是吉美,而是枫丹白露宫.这个公元1137 年修建的宫殿很有名,我们知道它,要么是读历史,要么是看大街上地产商的广告.中国从法国借来的,不过是“枫丹白露”这样的虚名,但枫丹白露宫从中国抢去的却都是货真价实的文物.

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就是圆明园艺术在西方的再现.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000多件.

收藏圆明园艺术珍品比较多的机构还有巴黎国立图书馆.这里虽然名曰图书馆,但藏的东西却比寻常的书珍贵太多.里面有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和唐岱共同绘制的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沈源和孙佑刻版的木刻本《圆明园四十景图》.今天有些人说要重建圆明园,如果真要重建,估计得先到这里来仔细看看当时圆明园的格局.

其他收藏中国文物比较多的,还有赛努奇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以大金融家亨利·赛努奇的名字命名.此人也是当时的富豪,而且也爱周游世界,1896 年去世之前,他将收藏的亚洲藏品捐给一家政府博物馆.他死后,在他的故居就有了这个博物馆.其中收藏的中国文物高达1.2 万件,是法国第二大亚洲艺术博物馆,仅次于吉美博物馆.

在法国看中国文物和在中国看中国文物心情完全两样.一方面,不得不为外国人如此爱戴、珍视中国文物、文化感到自豪.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有些遗憾、别扭.当然,我还有一个体会是,当这些中国文物与其他亚洲国家,乃至其他世界文明古国的文物放在一起时,我们对中国的历史与文明,一下就有了直观感受.从这个角度,倒也不妨把巴黎这些博物馆视为某种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 中国孤儿”

中法之间的文化交往,其实不止上面提到的战争与掠夺.战争的背后,是中国地位的降格.但在更早之前,当中国与法国还没有正式谋面之前,法国的知识精英对中国却有另一种情愫,那种情愫,通俗讲,简直就是恋爱里的“单相思”.

法国的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古代少有的盛世.罗马帝国解体之后,欧洲就没过上什么好日子.然后查理曼短暂统一了罗马帝国的欧洲西部版图,但随后他的后辈就把他的遗产瓜分了,而瓜分的结果,就有了今天法国等欧洲国家.但欧洲那时采用的政体是“封建制”,就是中国西周时代那种“封土建国”的方式,于是国家权力层层削弱,最后导致战乱不断,国家难以统一.

而法国的路易十四时代,从他父亲开始推行的集权制度有了成效,那些敢于对抗王权的贵族势力纷纷受挫,到地方的行政大权逐步统一在国王名下.于是,国家力量因为集中而得到更大的释放.

这个时代,法国有很多中国文化的铁杆“粉丝”.普通家庭渴望弄点东方的“神奇树叶”(茶),或者弄几件瓷器的事情实在太小,我们就不往深处说,但涉及名人则不得不好好讲讲.

这些中国铁杆粉丝中,最有名的是伏尔泰.这位启蒙运动的主将、光彩夺目的思想家,跟欧洲多国的国王、王后等关系匪浅的时代巨子,曾经被中国文化点亮,而他的思想中,自然也少不了中国文化的影子.

比较有名的有两件事.一是,1755 年8 月20 日,他把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引起轰动.据说,这个法国版的《赵氏孤儿》是他根据孔子的教导改编的.

巴黎上流社会,伏尔泰朋友圈的人,是否真能理解中国历史、中国人的忠义,我不太相信,但这个戏剧一上演,立即圈粉无数倒也是事实.

跟伏尔泰有关的,另一件后世经常谈论的事情是,伏尔泰在阐明他启蒙思想家主张时,把中国视为理想国,把儒家视为榜样.在他的小说《查狄格》里,他把中国和其他国家放在一起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是最有理性的”,而这种“理”是“自然之光”,万物的本源,也是中国文明古老、完美的原因.

我们知道,启蒙运动主张“理性”,这一思想直接影响到今天,今天很多后现代主义反理性,反启蒙,就是针对伏尔泰等人提出的.所以,伏尔泰时代对中国的认识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在18 世纪末之前,中国文化在法国的粉丝很多都是历史上的大人物.除了伏尔泰,还有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而“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西斯·魁奈居然被称为“欧洲的孔子”,可见其对中国文化与思想的崇尚.

传教士的贡献

这个中国文化被法国接受的黄金时代是怎么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16 世纪以后,法国籍天主教传教士频繁往来于欧洲和中国之间,他们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了欧洲.伏尔泰这些思想家都是读了他们的作品才间接了解中国.比如,《赵氏孤儿》的剧本就是耶稣会士马若瑟翻译,并发表在1736 年出版的《中国通志》上才被伏尔泰看到.马若瑟在中国生活了40 年,在当时众多传教士团体中还不算最有名的.

有伏尔泰等人代言,法国政治、知识精英对中国文化的关切自不待言.而这种关切与惦记,100 年后就成了中国的劫难.这是伏尔泰没想到的.

当然,他没想到的还有一点,那就是他死后(死于1778 年)二十多年里,法国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开始改变,后续的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等人就从启蒙运动的另一个关键词——“自由”的角度,对中国专制主义提出了批评.这种批评后来成为主流声音.而当中国不再被尊崇时,打着改变它的旗号的战争和侵略,就接踵而至了.

法国的另一面

法国有很多面,从博物馆到近乎失落的历史,都让我们看到其中清晰的中国面孔.

比如,杜拉斯小说里的中国意象——中国文化通过法国殖民地越南,转口到法国.

再比如,几乎被历史遗忘的,在法国的中国劳工.

我的朋友胥弋策划出版的《一战华工在法国》(法文版)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三个协约国军队中差不多有14 万中国人,他们在法国的土地上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中6000 名,或者更多的中国劳工死于这场战争.现在,法国西北部的两座军人公墓中就埋葬着他们的尸骨.战争结束后,人们把清点出的96000 名中国劳工陆续遣返回中国.

尽管是短暂的居留,但抹不去他们存在的痕迹.为了纪念这些中国劳工,最近几年,每逢11 月11 日,法中协会都会举办纪念活动.这大概也是历史在当代的回响吧,而重温历史——就像法国总统参观“丝绸之路”一样,不只是怀念或者纪念,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近年来,中国和法国之间,类似的交流很频繁:中法文化年、中法文化之春等持续性的活动都围绕着文化进行.文化活动虽不像买卖那样实在,但历史和文化本来就是用来聊天,以增进了解、增加感情的,而这些貌似不值钱的东西有时候又是花钱都买不到的.也正因如此,中国才倡导“一带一路”,用历史和文化去唤起彼此的温情.

(责任编辑 刘瑜澍)

(本专题图片来自网络)

法国论文参考资料:

言而总之: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记忆和中国记忆和法国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法国本科毕业论文法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