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比较研究论文如何写 与海峡两岸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的内涵与价值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比较研究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11

《海峡两岸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的内涵与价值》

本文是有关比较研究论文如何写跟海峡两岸和工业设计和内涵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 罗 婷

摘 要:当前,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都渴望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化以知识经济为附加价值的产业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源于创意设计为核心的生产领域,尤其是源于科学精神、艺术美学创作结合的设计.而这一切离开设计教育,都是空谈.因此中国的设计教育模式和教育资源分配,必须有全局性革命性的考虑.本文试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意产业的发展及设计教育的建设等方面,对大陆和台湾进行对比,对中国当下具有一定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海峡两岸;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研究

当下工业设计产业的推进和发展是我国极为重视的,然而想从“制造”中完全转型到“创造”模式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的到位,因此,立足于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的教育亦成为现代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亟需蜕变发展之方向.通过教育培养的全新人才如何突破现有体制壁垒与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创新目标相吻合将成为教育的终极追求.

工业设计及工业设计教育的相关概念

工业设计是人类极富创造性的创新行为之一,其目的是天人合一前提下物品一生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系统多方面的品质建立和保证,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更是人类生活艺术化核心因素.工业设计主要涵盖产品、服务、平面、室内和建筑等专业活动,这些活动都应与其他相关专业协调配合发展.从工业设计包含的设计类别可看出工业设计既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又需要完善的艺术鉴赏能力.

工业设计教育以培养技术与艺术内外兼修的人才为目标,且伴随着工业行业的发展而变革.他的发展历史转折阶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以产业革命的爆发为初始点,伴随着英国的工业美术运动而发展,在欧洲各国的设计师的通力合作下,将技术与艺术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也成为了工业设计教育的前提与最初的雏形.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期间,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并提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法则,真正开始认识到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把艺术引进缺乏艺术的工业领域,艺术与技术不再对立.这也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第三阶段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成立的乌尔姆的教学理念是在包豪斯的基础上强调以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这也成为后期的工业设计的主要理念.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工业设计的概念已慢慢失去了主导地位,“工业4.0”在悄然生息的占据着新得发展方向.“工业4.0”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以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为目标.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属于工业化、信息化时代适应人类科学、艺术、绿色生活方式的模式设计,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为契合.

“工业4.0”向所有工业设计师展现出新的竞争机遇的同时也赋予了工业设计教育新的使命、新的要求、新的责任,即培养具有向善的价值观、自觉的使命感、高度的人生感悟、超前的预判力、渊博的学识修养、精湛的专业素质的全面优质型人才.

工业设计教育的研究现状

据有关数据显示,经过过去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国内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已多达上千所,其中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就有250所以上;每年招生多达十万人.可见设计类专业可谓炙手可热,而工业设计专业则是这热中之最.围绕着“工业设计教育”我国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基础和条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彭亮在《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对中国台湾地区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情况有着详细的评述与研究.在发展历程方面,与台湾相对比,大陆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开展相对较晚,成熟程度方面也相对有限.由于台湾在文化体系上与大陆基本相同,因此对大陆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规划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比上,厦门理工大学黄晶晶的《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与厦门理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中从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两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体现了两地之间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例如,厦门理工大学更加注重学生在造型基础、设计理论与设计技法方面的培养.而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对学生在工学、美学、商学等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更为突出,因此对两地人才的未来发展模式和发展特点也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实在工业设计教育方面的研究与探索过程中,并不需要盲目将视野局限于海峡两岸的范围,可以从其他地区的教学模式中吸取经验,这与提高教学水平的本质目的是相一致的.姚玳玫学者在《中、美高等美术教育的比较及思考》一文中指出北美的动画学院大多是与美术学院分离的,其主要以工作室的形式进行开展,属于教学与产业捆绑的模式,这就使教学工作、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连接十分紧密,人才从培养到成熟不会经历从“学”到“产”过程中的隔膜与障碍.同时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视野和思维更加开阔,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从更广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来源于该文笔者参与“中美视觉艺术高等教育比较”研讨会.这种类型的活动对艺术教育和相关产业水平的提高意义非凡.在中国,特别是在海峡两岸之间,类似这样的研讨会还相对较少,无论从两岸交流还是行业水平提高的角度来看,都十分值得借鉴.

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研究的内涵

从目前的海峡两岸社会形态来看,彼此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道路,社会存在现状也有很大不同.例如从海峡两岸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上的比较来看,大陆正积极探索并推动着以加工业为代表的基础产业向更高级产业的升级与转型.而在台湾方面,这种转型在十年前便已经基本完成,再加上两岸在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思想上的不同,自然使工业设计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存在更进一步地差异.两地基础研究领域的比较势必带来工业设计教育的全新导向与评判标准,未来大陆的工业设计该如何发展也是两地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研究的主要范畴.综合来看,海峡两岸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研究的内涵涉及工业设计教育基础研究领域和工业设计教育发展领域两方面.

1.工业设计教育基础研究领域

教育的基础研究领域包括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生源问题、培养目标等诸多内容.唯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比较分析现阶段海峡两岸工业设计教育的基础研究,找到两地教育的差异性与相似性,才能提出为大陆工业设计教育创建一套正确的发展模式,使工业设计教育能够在一条真正健康的道路上发展.

① 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世界强国首先是高教强国,发达国家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理念的创新.台湾地区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展了教育改革运动.当前,台湾地区教育改革发展在亚太地区取得了良好成绩,其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更是被写入了教育法令,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教育领域还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而台湾地区在工业设计教育发展和理念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也是中国教育研究中发展最为全面的区域,有很多值得大陆借鉴的经验.两地工业设计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比较是整个学科发展的重要指导.

② 教育内容、课程体系.台湾由于艺术设计指导思想不同,存在着以艺术院校为依托和以理工院校为依托的两种教学模式和办学特色,这与大陆基本相同.但是,台湾工业设计教育没有固定的课程模式,教育自由度较大,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作能力.在设计类中,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而言,大陆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名称、学制、办学层次到专业的设置、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材编写等,都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管理的.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在高等教育上一直推行这种统一的模式,其结果无疑是令人担忧的.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迫切需要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大范围改革.

③ 学生背景、教师素质.优秀的生源和优质的师资是教育发展的保证,台湾和大陆在生源状况和师资力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生源方面,台湾高校的招生与考试制度改革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02 学年起, 台湾全面实施“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推荐甄选、考试分发入学、申请入学都包括在内,展现了开放性、多元性、选择性的特点.而大陆由于教育单一的评价标准——考试,导致招收的学生往往应试能力较强,但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缺失.师资方面,台湾的专业教师大多具备留学背景,借鉴了欧美、日本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将世界前沿的设计理念带入到课堂中,注重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除此之外,台湾的许多教师至今仍然活跃在设计一线,担当知名企业特邀设计师,他们了解市场最迫切的人才需求以及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就职竞争力.相比国内的大部分专业教师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远不及台湾.从师生质量、教育源头比较两地工业设计教育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专业方向的建立都具有重要价值.

④ 培养目标、人才规格.高校教育体系是以人才的培养为最终目标的.台湾目前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明确规定,并且作为办学宗旨、理念,与课程体系相配套,成为教育质量的前提.台湾工业设计注重产学结合,以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学生为目标,学生在平面设计、软件操作、动手能力上都明显高于大陆学生,这都得益于院系制定合理的、多元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在大陆,不少院校认为培养目标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文字工作,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陆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说大多流于形式,更加没有课程体系的保证.大一统的教育模式培养了成批的设计专业高校毕业生,但是却没有培养出中国制造业急需的、职业化强的家电设计师、汽车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多数设计专业教育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怎样培养人才虽重要,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更值得思考.

2.工业设计教育发展领域

未来工业设计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努力和支持.首先,政府方面要明确工业设计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做好政策条件倾斜与保障.在教育上,强调创新与实干,使工业设计的理念深入人心,培养学生创造更高社会价值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其次,学校方面要密切关注社会,市场需求,努力与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社会需要理因是学校教育的动力所在.学校不仅要从理论的高度去研究工业设计的原理、方法,用高科技的新材料、开发新成果,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创新,还需要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和社会,熟悉工业设计创作的具体流程,将课堂所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通过“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工业设计交叉的学科性质要求学生成为通才,社会更应该为在校学生提供多平台、多层次的实习、交流机会,培养视野开阔的优秀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引领未来工业设计的导向.

未来两地工业设计教育必然不断体现相近化与融合化的趋势,而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交流障碍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文化教育领域,充分利用各地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及社会资源,开辟崭新的交流空间和交流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全球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影音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学习,具有自由性、免费性、精品性和便捷性的MOOC平台,可以说是革命性的现代教学模式.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众多著名高校都推出了自己的MOOC课程,从而使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资源交流呈现出了崭新的繁荣景象.将MOOC引进到海峡两岸工业设计教育交流中势必会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其实无论是对于大陆院校还是台湾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建立在教育资源共享基础上的MOOC合作都是一场形式和理念上的变革.但是在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真正需要做到的是不断寻找到新的途径和新的形式来优化和完善我们的教学活动,在这方面,政府、学校、社会担负有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义务,增强海峡两岸的交流和工业设计水平的提高,这是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也是海峡两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历史之必然.

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研究的价值

开展工业设计教育的研究,有利于发展我国工业设计事业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需求.现代工业设计的概念在上个世界80年代才被引入中国,发展的时间虽不长,但已有442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工业设计专业(教育部网上公布资料),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在数量上已然成为了“世界第一”,但在质量上与台湾的工业设计教育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先进国家间的差距更是如此.将海峡两岸的工业设计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不仅仅将为未来中国大陆地区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也为新的未来指明方向.

工业设计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学科,担负着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重担;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迫使各国愈发关注产品设计的优劣性,逐渐将设计的地位提升到核心的层面;而设计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教育事业的支撑,因此培养专业型人才已成为了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刻不容缓的职责所在.

1.学术价值.2010年以来,对于“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研究”这个话题的相关研究约有3821篇学术论文,然而内容却大多集中在国内外工业教育比较研究上,相对的海峡两岸工业设计比较研究则显得匮乏.仅有的几篇论文研究却都集中在教育基础研究或个别高校之间的教育比较研究,研究范围的相对局限,无法从较高的战略层面考虑工业设计教育走向,因此海峡两岸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研究就显得无比重要,不仅能够填补现阶段研究的空缺,还能够引领研究的走向,使得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于海峡两岸的工业设计教育,从而促动大陆教育的变革,改善工业设计人才现状.

2.教育价值.台湾地区的工业设计教育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已趋于成熟,教育模式亦能较好的与国际接轨,培养的人才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视野上相对于大陆地区也更显优势.相对的,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不仅开展较晚,而且发展模式还不成熟,最为直观的是教学内容的狭窄性:工业设计所涉及面遍布产品、服务、平面、室内和建筑等,而大陆地区却将工业设计的概念局限设定为产品设计,一味的追求产品的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等方面,从而忽略工业设计的本质.这样的教学直接导致学生的各项能力存在着巨大的不足,无法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才进行强有势的竞争.因此,本文的研究在两地的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对大陆地区做针对性的优化与完善,在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同时改善教育方针与环境.

3.社会价值.海峡两岸教育的对比研究不仅能够拓宽两岸教育产、学、研的交流,还能够附带拓宽两岸设计文化等的交流.近年来台湾政府致力于发扬本土设计,寻找属于台湾特有的设计特色和设计价值,通过崭新的设计产品向外界展示着属于台湾自身的文化,这样的文化输出手段也是现阶段中国大陆迫切需要的.由于工业设计涉及面广泛,能切切实实的影响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所以两岸工业设计教育研究的影响力就能够波及相关领域,通过教育的交流带动两岸产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总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峡两岸同根同文,各类比较相对于中美、中欧甚至中日之间的比较,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适应性.所以,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真正需要做到的不仅是不断寻找到新的途径和新的形式来优化和完善我们的教学活动,增强海峡两岸的交流和工业设计水平;更是中国气派的设计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同时比较是极为重要的科学方法,此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于相同性质的各个领域均具有同等的参考意义,其价值和影响将超越本研究论述的主题和内容.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本论文是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人居环境科学视野下的环境设计手绘图像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YJC760109);2015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环境设计手绘图像学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阶段向成果(项目编号15YSB005);2015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例”成果(项目编号D/2015/01/67).

参考文献:

1 曹小琴,刘洋﹒从工业设计本质探讨工业设计课程设置的缺陷﹒[J]﹒美术大观﹐2011(12):76

2 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5

3 钟莉﹒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大学﹐2006(5):12

4 曹小琴﹒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5):29

5 彭亮﹒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6)

6 黄晶晶﹒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与厦门理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艺术研究﹐2012(03)

7 徐伟﹒海峡两岸工业设计教育资源共享型联盟教学创新研究-以MOOC为例﹒[J]﹒美术观察﹐2014(8)

比较研究论文参考资料:

点评:这篇文章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海峡两岸和工业设计和内涵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比较研究本科毕业论文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